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互聯網運營思維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張洪超:相比2014年,2015年公務機包機市場的總飛行小時數是增加的。例如,每年的3月份是公務機包機的淡季,但從我們公司今年3月份的包機業務量來看,是超出我們的預期的。公務機包機有龐大的客戶群,但是需要引導,因為很多潛在客戶并沒有意識到公務機出行的優勢。
你們去年推出了一個“我要拼機”APP,把“拼機、包機、二手機買賣”等業務通過O2O的方式連接起來,是哪些原因令你有了這種想法?
張洪超:我們想把“互聯網+”的思維和“共享經濟”的理念引入到公務航空的領域。以往,公務機運營商不知道他們的客戶在哪里,而公務機使用者也不知道怎么找到合適的公務機,我們把移動互聯網作為一種工具,整合公務機運營商運力的同時,也為公務機使用客戶提供可以完成線上直接支付的便捷式“指尖操作服務”。
為什么要主打“拼機”這個概念?
張洪超:公務機的調機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我做了一個調機資源調查,粗略統計,每年有超過2500個航段的調機是“空腿”飛行,即沒有乘客。所謂的“空腿調機”,是指公務機的空載轉場飛行,比如客戶需要從A點飛到B點,但飛機原本停在C點,這時需要飛機先從C點飛到A點,而從C點飛到A點的這段航程就是“空腿調機”。假如平均一個空腿航段耗費10萬元,一年總的空腿調機就耗費了2.5億元。如果把這些調機航段以較低的價位銷售出去,不但能減少浪費,還能讓公務機出行惠及更多的人。所以,我們想通過“我要拼機”這個移動端APP整合這塊資源。
“我要拼機”APP的亮點是什么?
張洪超:在這個平臺上,消費者關聯支付寶、微信,銀聯賬號,就可以直接完成線上支付,還可以自由選座。
(以最經典的案例巧妙地剖析將粉絲變為真金白銀的秘密)
作者簡介
黃鈺茗,銷售實戰管理專家,銷售實戰技能訓練導師,銷售團隊建設專家,身心靈訓練導師,企業運營實戰教練,CCTV《奮斗》欄目特邀點評嘉賓。
內容簡介
《粉絲經濟學》講述了新時代下與粉絲有關的經濟現象和經濟活動。移動互聯網時代,“粉絲思維”持續震動著全世界各個行業、摧折了傳統的經濟規則。而面對以粉絲為主體的商業天下,此書主要研究了粉絲思維、粉絲運營和粉絲營銷等經濟活動和現象。
目錄
前言1
Chapter 1粉絲思維
互聯網思維下的粉絲經濟
1.互聯網思維下的粉絲運營∕004
2.新互聯網時代,粉絲最重要∕007
3.粉絲經濟的爆發:“羅輯思維”和粉絲思維∕011
4.粉絲經濟——極致思維、屌絲思維、粉絲思維和媒體思維∕015
5.互聯網時代:圍繞粉絲做產品或品牌∕020
6.粉絲思維下的互聯網企業運營∕025
Chapter 2粉絲三“感”
參與感、尊重感、成就感
1.忠實的粉絲:只有參與才能有成就感∕034
2.個性化體驗是粉絲經濟的思維邏輯∕037
3.讓粉絲得到尊重,你的產品才能得到用戶的尊重∕041
4.粉絲思維下的廣告和公關∕043
5.參與和體驗才是粉絲經濟的本質∕046
Chapter 3粉絲運營
打開與粉絲對話的秘密通道
1.與粉絲互動是增加粉絲的基礎∕056
2.學會使用網絡工具,讓粉絲具備“凝聚力”∕060
3.互聯網的部落時代:如何運營好你的粉絲∕063
4.網絡推廣:百萬粉絲的運營秘訣∕068
5.超越粉絲的期望值∕073
Chapter 4品牌管理
粉絲經濟才是真正的互聯網思維
1.沒有粉絲的品牌都不是大品牌∕080
2.做粉絲就是做品牌∕083
3.不懂粉絲思維,就別談品牌推廣∕087
4.活粉思維:讓品牌“動”起來∕091
5.互聯網時代,如何依靠品牌發展粉絲經濟∕095
Chapter 5粉絲營銷
請相信,人人都是自媒體
1.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104
2.粉絲營銷,首先是口碑營銷∕109
3.微信時代,如何做粉絲營銷∕113
4.粉絲營銷,左右品牌的中堅力量∕116
5.互聯網時代,粉絲強大的扭曲力場∕119
Chapter 6粉絲體驗
粉絲體驗是最強的ROI
1.最強的ROI和最重要的KPI∕128
2.不管你做了什么,都要讓用戶感受到∕132
3.用戶體驗至上:用戶體驗是產品制勝的關鍵∕135
4.摸準用戶體驗,是贏得粉絲的前提條件∕138
Chapter 7屌絲思維
得屌絲者得天下
1.“屌絲”才是真正的互聯網經濟學∕146
2.屌絲的思維邏輯就是和別人不一樣∕149
3.屌絲,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152
4.屌絲思維下的盈利模式∕155
5.粉絲經濟:如何贏得更多屌絲∕158
Chapter 8粉絲平臺
粉絲是互聯網時代的驅動力
1.拿什么去贏得粉絲的信任∕168
2.企業平臺上的粉絲互動∕172
3.粉絲的世界,一定要讓粉絲做主∕176
4.利用好社交,將粉絲力量轉化成真金白銀∕179
5.粉絲時代的社群經濟∕184
(資深產業互聯網專家和社交電商專家,在傳統企業從事互聯網工作10余年,曾帶領多家傳統上市公司成功實現互聯網轉型(2)戰略層面,從6大方面對“互聯網+”進行全面的闡釋和解讀;戰術層面,總結出傳統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的4字“互聯網+”心法:“柔、軟、感、快”)
作者簡介
段積超(網名:段王爺),資深互聯網專家和產業互聯網專家,對互聯網和傳統產業有深入的研究,致力于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多年,曾成功主持三普藥業和格蘭仕等多家大型企業集團實現向互聯網轉型工作。他還是大數據和移動社交電商方面的專家,系“中國電子商務100人”、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阿里巴巴認證的第一批電子商務講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等學府的特聘電商主講教授和高級經營師。
曾任兩家500強企業電子商務“總司令官”,歷任三普藥業產業副總經理、遠東電纜買賣寶總經理、格蘭仕集團總裁助理兼電子商務總經理,并擔任多家企業和政府互聯網顧問。現為螞蟻星球創始人和CEO,旗下有國內第一個“互聯網+”智庫“螞蟻國商學院”和房地產互聯網金融平臺“房星球”。
內容簡介
《互聯網+兵法》這是一部能指導傳統企業利用“互聯網+”戰略實現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實戰兵法。作者在10余年的傳統產業互聯網實踐中總結出了這套“互聯網+”兵法,它的心法秘訣是:柔、軟、感、快。“柔”是指戰略重構,要“變基因”,增強戰略柔性,使戰略變“柔”;“軟”是指組織結構重構,要“變形體”,增強組織的軟性;“感”是指商業模式重構,要“變玩法”,增強品牌感性,使商業帶“感”;“快”是指運營系統重構,要“變速度”,加強響應客戶速度,使運營變“快”。在這4字心法秘訣之外,本書還在戰略層面從6個不同的維度對“互聯網+”進行了深刻的闡述和講解,這是企業實施“互聯網+”戰略的行動指南。
《互聯網+兵法》在邏輯上分為兩部分:前6章是第一部分,偏重于戰略。對“互聯網+”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深刻解讀;介紹了“互聯網+”的技術支撐,并指出要執行“互聯網+”行動計劃必須“天網”(Online)、“地網”(Offline)和“人網”(One)實現三網(3O)融合;指出標準化、信息化、網絡化、數據化是“互聯網+”戰略的4大基石;對“互聯網+”時代必須掌握的互聯網思維進行了對比和分析,并總結出互聯網思維的“六脈神劍”。后6章是第2部分,偏重于戰術。他從企業管理的角度講解了企業如何在“互聯網+”時代正確地進行戰略重構、組織重構、商業模式重構以及運營系統重構,并對這4大重構進行了結構化解讀,總結除了4字“互聯網+”兵法。
目錄
第1章 一個大時代——“互聯網+”時代 ∥ 1
1.1 “互聯網+”解讀 ∥ 2
1.1.1 “互聯網+”是什么? ∥ 2
1.1.2 “互聯網+”的本質是什么? ∥ 3
1.1.3 “互聯網+”的關鍵是什么? ∥ 4
1.1.4 “互聯網+”包含什么內容? ∥ 5
1.1.5 “互聯網+”時代來臨 ∥ 5
1.2 “水泥+”時代 ∥ 8
1.2.1 產業互聯網 ∥ 9
1.2.2 產業電子商務 ∥ 12
1.2.3 工業互聯網 ∥ 19
1.3 “土豆+”時代 ∥ 24
1.3.1 消費升級的主體 ∥ 24
1.3.2 消費升級的客體 ∥ 28
1.3.3 新消費人群的精神需求 ∥ 30
1.3.4 高消費 ∥ 35
1.3.5 搶抓促進消費的政策紅利 ∥ 38
1.4 “蝴蝶+”時代 ∥ 38
1.4.1 蝴蝶效應和混沌理論 ∥ 38
1.4.2 一切都處在不確定性中 ∥ 39
1.4.3 “非常6+1”新常態 ∥ 39
1.4.4 可能性法則+亂拳法則+快魚法則VS叢林法則 ∥ 40
1.4.5 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 ∥ 41
1.5 “米+”時代 ∥ 41
1.5.1 什么是米? ∥ 42
1.5.2 什么是“米+”? ∥ 48
1.5.3 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 ∥ 54
1.5.4 傳統企業如何笑傲移動電子商務? ∥ 58
小結 ∥ 60
第2章 兩型商務—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電子商務 ∥ 61
2.1 傳統企業電子商務“五毒” ∥ 61
2.1.1 輕視IT專業技術 ∥ 61
2.1.2 輕視專業運營能力 ∥ 62
2.1.3 輕視商業模式創新 ∥ 63
2.1.4 輕視引進專業電商領軍人才 ∥ 63
2.1.5 輕視建立專業電商隊伍 ∥ 63
2.2 蘇寧為什么能笑傲電子商務江湖 ∥ 65
2.2.1 基于SOA實現內控一體化 ∥ 66
2.2.2 產業互聯網,上下游協同 ∥ 67
2.2.3 專業化、信息化的第三代物流 ∥ 68
2.3 電子商務是兩型商務 ∥ 70
2.4 電子商務企業是兩型企業 ∥ 72
2.4.1 知識型員工 ∥ 72
2.4.2 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兩型企業” ∥ 73
2.4.3 重點加強三大核心技術研發 ∥ 74
2.4.4 加強電子商務的知識共享和傳遞 ∥ 74
2.4.5 加強三大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保護 ∥ 75
小結 ∥ 76
第3章 3O融合 ∥ 77
3.1 全網融合 ∥ 77
3.2 雙線融合 ∥ 80
3.2.1 純互聯網企業想入地,接地氣 ∥ 80
3.2.2 傳統企業想“上天”,云世界,購無界 ∥ 81
3.3 3O融合 ∥ 82
3.3.1 線上與線下的融合的本質是“3O融合” ∥ 82
3.3.2 3O融合的“三網說” ∥ 84
3.3.3 3O融合的“三軍說” ∥ 89
3.3.4 3O融合的63種場景模型 ∥ 89
3.3.5 3O融合對于傳統企業的意義 ∥ 91
3.4 如何實施3O融合 ∥ 93
3.4.1 3O融合的“三綱” ∥ 93
3.4.2 3O融合的“六紀” ∥ 94
小結 ∥ 103
第4章 四大基石 ∥ 105
4.1 標準化 ∥ 105
4.1.1 我國電子商務標準化的前世今生 ∥ 106
4.1.2 企業電子商務標準化的內容 ∥ 108
4.1.3 立足產業實際,積極參與電子商務標準化的制定 ∥ 113
4.2 信息化 ∥ 113
4.2.1 什么是企業信息化 ∥ 114
4.2.2 企業信息化的基本內容 ∥ 114
4.2.3 制造業信息化 ∥ 115
4.2.4 “大智移云物”時代的信息化 ∥ 117
4.2.5 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的關系 ∥ 125
4.3 網絡化 ∥ 126
4.4 數據化 ∥ 132
4.4.1 數據的分類 ∥ 132
4.4.2 數據化概述 ∥ 133
4.4.3 企業數據化的三個關鍵點 ∥ 136
4.4.4 數據化管理成為企業管理成功的制勝法寶 ∥ 137
小結 ∥ 139
第5章 五重羅生門 ∥ 141
5.1 五重羅生門論的提出 ∥ 142
5.2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商業模式 ∥ 143
5.2.1 電子商務基本商業模式介紹 ∥ 144
5.2.2 傳統企業轉型必須將電子商務上升到商業模式層面 ∥ 146
5.3 電子商務是一種產業新業態 ∥ 150
5.3.1 為什么說電子商務是一種產業新業態? ∥ 151
5.3.2 創新催生新業態 ∥ 153
5.4 電子商務是一個新的生態系統 ∥ 155
5.4.1 商務生態系統 ∥ 155
5.4.2 電子商務生態系統 ∥ 155
5.4.3 電子商務的生態系統包括的內容 ∥ 156
5.4.4 中國電商的“三個世界” ∥ 159
5.5 電子商務成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方式 ∥ 165
5.5.1 電子商務成為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 165
5.5.2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 166
小結 ∥ 168
第6章 六脈神劍 ∥ 169
6.1 互聯網思維的幾個版本 ∥ 169
6.1.1 李彥宏版 ∥ 170
6.1.2 雷軍版 ∥ 171
6.1.3 周鴻祎版 ∥ 171
6.1.4 其他版本 ∥ 172
6.2 互聯網思維之段王爺版 ∥ 173
6.2.1 互聯網思維再認識 ∥ 173
6.2.2 互聯網思維六脈神劍 ∥ 174
小結 ∥ 180
第7章 “互聯網+”時代的企業重構 ∥ 182
7.1 “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影響 ∥ 182
7.1.1 “互聯網+”對零售業的影響 ∥ 182
7.1.2 “互聯網+”對制造業的影響 ∥ 184
7.2 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時代存在的問題 ∥ 186
7.2.1 戰略系統問題 ∥ 186
7.2.2 組織系統問題 ∥ 188
7.2.3 商業模式問題 ∥ 190
7.2.4 運營系統問題 ∥ 191
7.3 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的對策研究 ∥ 192
7.3.1 選題背景與意義 ∥ 192
7.3.2 文獻綜述 ∥ 193
7.3.3 四大重構綜述 ∥ 194
小結 ∥ 197
第8章 戰略重構 ∥ 198
8.1 戰略重構規劃 ∥ 198
8.1.1 戰略重構四問 ∥ 199
8.1.2 誰來參與戰略重構 ∥ 200
8.1.3 如何進行戰略重構 ∥ 200
8.2 資本運營 ∥ 201
8.2.1 向資本運營成功者學習,加快傳統企業轉型步伐 ∥ 201
8.2.2 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一定要進行資本運營 ∥ 202
8.2.3 資本輸入 ∥ 203
8.2.4 資本輸出 ∥ 206
8.2.5 資本運營四步走 ∥ 207
8.3 平臺打造 ∥ 208
8.3.1 學習海爾轉型,實施企業平臺化 ∥ 209
8.3.2 平臺解構 ∥ 211
8.3.3 第三方交易平臺推薦 ∥ 215
8.3.4 自建平臺 ∥ 216
8.3.5 平臺戰略 ∥ 218
小結 ∥ 220
第9章 組織重構 ∥ 221
9.1 “互聯網+”時代的文化重構 ∥ 221
9.1.1 組織理念重建 ∥ 222
9.1.2 企業文化重塑 ∥ 224
9.1.3 企業文化的簡單化表達 ∥ 225
9.2 組織設計 ∥ 227
9.2.1 組織設計解構 ∥ 227
9.2.2 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組織設計模板 ∥ 227
9.3 考核設計 ∥ 233
9.3.1 “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還需不需要KPI? ∥ 233
9.3.2 考核原則 ∥ 234
9.3.3 云辦公和考勤 ∥ 234
9.3.4 KPI指標設計 ∥ 235
9.4 人才隊伍建設 ∥ 235
小結 ∥ 242
第10章 商業模式重構 ∥ 243
10.1 商業模式重構概述 ∥ 244
10.1.1 互聯網商業核心概念 ∥ 244
10.1.2 “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設計五字訣 ∥ 245
10.1.3 互聯網轉型商業模式設計的六大系統 ∥ 246
10.2 “互聯網+”時代企業價值六維評估 ∥ 246
10.3 “互聯網+”時代的市場定位 ∥ 249
10.3.1 需要做哪些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 250
10.3.2 戰場(市場)的變化 ∥ 252
10.3.3 市場定位的關鍵點 ∥ 252
10.3.4 七種定位方式 ∥ 253
10.3.5 充分曝光 ∥ 255
10.4 聯盟打造 ∥ 255
10.5 六種互聯網化的商業模式解構 ∥ 257
10.5.1 免費模式 ∥ 258
10.5.2 從制造到服務模式 ∥ 259
10.5.3 金融或類金融盈利模式 ∥ 259
10.5.4 眾籌模式 ∥ 260
10.5.5 平臺模式 ∥ 262
10.6 粉絲商業模式 ∥ 264
小結 ∥ 268
第11章 運營系統重構 ∥ 270
11.1 運營重構六大系統 ∥ 270
11.1.1 運營重構六大系統 ∥ 270
11.1.2 首席運營官 ∥ 273
11.1.3 運營系統設計七字內功心法 ∥ 275
11.2 品牌傳播系統 ∥ 278
11.2.1 品牌重塑 ∥ 279
11.2.2 品牌傳播 ∥ 283
11.3 快運營A模式 ∥ 291
11.3.1 快市場系統 ∥ 291
11.3.2 快產品系統 ∥ 296
11.3.3 快傳播系統 ∥ 298
11.3.4 快銷售系統 ∥ 298
11.3.5 快服務系統 ∥ 300
11.3.6 快體驗系統 ∥ 300
小結 ∥ 305
第12章 “互聯網+”兵法之四大重構心法 ∥ 306
12.1 四大重構的關系 ∥ 306
12.1.1 四大重構的基礎是組織重構 ∥ 306
12.1.2 組織重構與戰略重構的關系 ∥ 311
12.1.3 組織重構與商業模式重構和運營系統重構的關系 ∥ 312
12.1.4 戰略重構與商業模式重構 ∥ 314
12.1.5 四大重構的連接點 ∥ 315
12.2 “互聯網+”兵法之四大心法 ∥ 318
12.3 遠東集團案例研究 ∥ 320
12.3.1 遠東的前四次轉型 ∥ 320
12.3.2 遠東第五次轉型的四大重構分析 ∥ 321
小結 ∥ 330
后記:為了誰? ∥ 331
為此,立鈞世紀互聯網營銷研究中心經過大量的數據搜集、案例整理和實戰研究,總結出傳統企業互聯網思維市場營銷的系統性思考,供傳統企業運用互聯網思維開展市場營銷活動過程中予以借鑒。
互聯網思維市場營銷特征(六大特征)
1、戰略——平臺:打造有關互聯網思維市場營銷的平臺,是企業的市場營銷戰略;
2、策略——生態:打造各個價值體系之間的生態圈,是企業市場營銷的策略;
3、信息——對稱:信息對稱的市場格局下,企業市場營銷的互動性越來越強;
4、價值——創新:引入消費者共同創造創新價值是互聯網思維市場營銷的重要特征;
5、品牌——智能:品牌由僵化階段進化到品牌智能化,也就是品牌擁思想和思維;
6、傳播——互動:營銷傳播不再是單單企業的需求,營銷傳播的發起者更多的是來自消費者和市場。
互聯網思維市場營銷維度(PBVD四個維度)
傳統企業的4P同樣會發揮重要作用,但傳統企業的互聯網思維市場營銷更加注重PBVD四個維度,從產品、品牌、價值和數據四個維度進行創新思考,制定市場營銷戰略和策略。
1、產品(Product):智能、極致、迭代、體驗、產品+服務
2、品牌(Brand):智能、價值、互動、體驗、思想+思維
3、價值(Value):均衡、對稱、創新、體驗、可衡量、可傳播
4、數據(Data):精準+可靠、多樣性、系統性、有用性
互聯網思維市場營銷的特定價值
1、理性價值——極致
2、感性價值——互動
備注:前兩者關乎價值創造過程,營銷者往往會引入消費者共同創造價值(C2B),表明企業愿意如何從價值上滿足消費需求。
3、品牌價值——智能
4、消費價值——體驗
備注:后兩者具有完全的對稱性,是消費者主權和商業民主的具體體現,營銷者必須完整地理解消費需求和市場,從中建立起有利于消費者的品牌價值和消費價值。
互聯網思維市場營銷28個路徑
一、發掘并創新價值
路徑1:大數據整理與匹配
路徑2:提煉價值與需求的對稱性
路徑3:市場營銷價值對稱性構建
路徑4:營銷價值權重匹配
路徑5:C2B共同的創新價值觀體系構建
二、整合生態價值鏈
路徑6:發掘創新價值的生態存在
路徑7:創新價值生態關系的構建
路徑8:生態價值鏈的運營體系構建
路徑9:解讀“生態”運營的程度
三、評估并創造價值
路徑10:評估價值的市場競爭力
路徑11:評估價值的成長能力
路徑12:價值計劃書
路徑13:大數據及資源匹配
路徑14:創造價值
四、價值傳播與傳遞
路徑15:建立價值傳播金字塔模型
路徑16:由塔基及塔尖的內容制造與傳播
路徑17:建立互動觸點形成互動
路徑18:形成價值共鳴
路徑19:構建價值傳遞路線圖
路徑20:各利益點的商業利益構建
路徑21:建立價值保全機制
路徑22:價值傳播與傳遞的時空矩陣
五、價值管理與服務
路徑23:建立價值運營監管機制
路徑24:建立價值傳遞到達機制
路徑25:建立價值數據評估機制
路徑26:建立價值配套效用機制
路徑27:建立價值服務生效機制
路徑28:建立價值服務保全機制
互聯網思維市場營銷的著力點(七大著力點)
1、市場是創新價值的源泉
2、大數據是創新的土壤
3、內容是創新的表象
4、價值是創新的內涵
備注:互聯網思維市場營銷必然要找到那些切實可行的著力點,從而形成執行力,以落地。
5、開放性是創新的根基
6、生態性是創新的藍圖
7、對稱性是創新的境界
備注:“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互聯網思維市場營銷必須學會讓思想高飛。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餐飲業;移動終端
引言
移動互聯網作為一個全新平臺,是移動通訊和互聯網結合的產物,兼具兩者的優勢,由通訊運營商提供無線接口,互聯網提供各種不同的應用,但并不是二者簡單的相加,而是二者有機結合出現的新的產業形態。移動互聯網不僅具有移動性特征,可以進行貼身服務,享受隨時、隨地、隨身的便利性,而且具有互聯網開放、包容、共享、創新、互動等優勢,能夠提供豐富化、個性化服務。目前我國移動互聯網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根據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7.9億人,市場規模達30794.6億元人民幣,較2014年分別增長了8.4%和129.2%,預計到2018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將達到8.9億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6547億元人民幣[1]。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其用戶規模大幅增長,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為主的移動終端應用越來越多。移動終端成為互聯網的主要載體,也是未來營銷的主戰場。正如世界營銷大師克里曼特•斯通所說,只要讓你的產品進入消費者的手機,就是最高的營銷[2]。移動互聯網能夠通過移動應用平臺,把人們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情境下的各種需求聚合起來,有效滿足人們的碎片化、個性化需求,而這些需求是傳統行業無法滿足的。移動互聯網業務范圍涵蓋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任何行業的發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移動互聯網的影響,餐飲業也不例外。傳統餐飲業只有與移動互聯網結合,融入更多的移動互聯網思維,運用多種移動平臺和工具,才能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促進餐飲業更好、更快發展。
1、移動互聯網在餐飲業的應用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移動終端在功能上更加關注以人為本,強調個性化、人性化和多樣性的服務理念,正在從簡單的通訊工具向綜合性信息服務平臺轉變。作為移動互聯網的主要載體,移動終端擁有強大的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巨大的市場潛力,成為各行各業競爭的焦點,餐飲業也不例外。運用移動互聯網的餐飲用戶正在迅速增加,整個傳統餐飲業正在被解構和重塑,移動支付逐漸成為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嘗試和習慣這種新的訂餐消費模式。根據公開數據顯示,餐飲O2O行業發展強勁,2015年市場規模達到1400億元,相比2014移動互聯網在餐飲業的應用及其影響分析文/閆新新年增長了48%,遠遠高于整個餐飲行業的增速[3]。移動互聯網給餐飲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潛力,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也意識到移動應用的重要性,紛紛開發自己的APP訂餐應用,而且專門的APP訂餐平臺也逐漸發展壯大,擁有龐大的用戶群。移動互聯網在餐飲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互聯網餐飲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移動互聯網在餐飲業應用主要從搜索附近餐廳、美食團購、點外賣三個方面得以體現。
1.1搜索附近餐廳
移動互聯網時代,餐飲消費者更希望能夠隨時隨地精確查找到商家,并對商家的基本信息、優惠活動和服務質量有一定了解。移動互聯網讓生活更方便,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通過移動終端搜索附近的餐廳,快速找到周圍的餐飲信息,并從中選擇物美價廉的餐廳。當對周圍的環境不了解,找不到心儀的餐廳就餐時,只要拿出手機通過大眾點評、美團、百度糯米等移動平臺搜索附近的餐廳,很快就會出現附近餐廳的列表,你還可以根據距離遠近、就餐率高低、好評率高低等不同的標準進行排序,從中選擇合適的餐廳就餐。
1.2美食團購
團購以物美價廉來吸引消費者,其折扣力度相對較大,仍占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通過移動終端進行團購的人數也逐年上升。移動互聯網加速了團購網站的轉型升級,各大團購網站紛紛調整戰略布局,搶占移動終端市場。APP移動終端帶來的交易額逐年上升,成為團購網站新的爭奪點。移動互聯網也為美食團購帶來了新機遇,人們通過移動終端進行美食團購逐漸成為一種習慣。各大團購網站如美團網、大眾點評、百度糯米等均開發了APP移動終端,提供美食團購服務,使消費者無論身處何時何地,無論單人就餐還是多人聚餐,都可在移動應用上進行美食團購,并把團購訂單拉到店里,實現線上線下的有效銜接,而且團購大多都有優惠活動,價格相對便宜的優勢也增加了人們團購的頻次。美食團購相比直接去店里消費更實惠、更方便、更周到,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先通過移動終端進行團購,然后再去店里消費,給人們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
1.3點外賣
O2O是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也成為餐飲業發展的新特點。餐飲業也融入移動互聯網浪潮中,實現了線上線下的無縫銜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人們能夠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隨時隨地進行線上點餐下單,且在線下能夠在預定時間內送達。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懶宅經濟的需求,使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美食,節省做飯和用餐時間[4]。移動互聯網時代餐飲業最大的變革是改變了人們的訂餐習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移動終端進行線上選餐、訂餐并完成支付,之后會有專門的派送人員送餐上門。對很多上班族、學生族來說,通過餓了么、美團外賣、口碑外賣等移動訂餐平臺點外賣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2、移動互聯網對餐飲業的影響
移動互聯網正在改變著餐飲業的產業布局結構,滲透到餐飲業的各個環節,傳統信息渠道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對餐飲消費個性化、特色化、多樣化的需求,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和消費者通過移動終端進行銷售、訂餐。移動互聯網正在給餐飲業帶來巨大變革,對餐飲企業和消費者均產生了重大影響。
2.1對餐飲企業的影響
1)經營理念的改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餐飲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了較大改變,其經營理念也應發生相應的改變。人們越來越多的在電子化移動平臺進行餐廳選擇,通過比較不同餐廳的性價比、就餐環境和服務水平等來選擇自己心儀的餐廳,并且喜歡在網上對商家進行評價。餐飲企業不再是一個封閉的空間,而是處在開放、共享的環境中,需要與移動平臺、外賣派送公司等多方主體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在新環境下,傳統的保守觀念已經不能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要求,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開始轉變經營理念,應用移動互聯網中對其發展有利的功能和技術工具,為其發展開辟了新市場,注入了新動力[5]。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餐飲企業需要轉變傳統企業經營理念,加快培養移動互聯網思維,實現傳統理念與移動互聯網思維的有效銜接,才能讓企業更快更好地融入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浪潮中。2)運營模式的轉變經營環境的改變使得傳統餐飲經營模式和運營方式已不能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要求,餐飲企業的經營模式和運營方式也應隨之作出相應調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更多的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進行選餐、訂餐,并在線上支付,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完美結合。因此,無論是大餐廳還是小餐館,都必須與移動平臺運營商合作,接通移動終端入口,保證自己能夠從移動平臺上搜索到,且能夠實現在線支付。對大餐廳而言,與移動平臺運營商合作可以加大對企業進行宣傳,提高企業知名度,進而吸引更多的顧客,擴展用戶規模,同時還可開發自己的APP應用提升用戶體驗,增加用戶黏性;對小餐館而言,可以節省企業的運營成本,尤其是對專營外賣生意或以外賣為主的餐廳來說表現得更為明顯,因為這些餐館只需要很小的空間和較少的服務人員就能夠實現其正常運營。在接入移動終端后,還要注意維護好企業與顧客之間的關系,及時解決顧客反映的問題,加強溝通,不斷調整菜品結構,適時推出新菜品,提高客戶滿意度,增加企業利潤。移動互聯網時代,餐飲企業需要轉變運營方式,與移動平臺運營商、配送公司等主體展開長期合作,通過移動互聯網進行營銷宣傳,提高企業知名度,并加強與顧客的聯系與交流,不斷改善企業菜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打通線上線下關系鏈條,實現良性互動。
2.2對消費者的影響
1)便利性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點餐、訂餐、就餐將更具便利性。人們足不出戶,通過電子化移動平臺就能實現網上訂餐和線上支付,之后就能坐等美味菜肴送上門來。當來到陌生的地方時或對周圍環境不了解的情況下,只需要進行手機搜索,不僅能找到最近的餐廳,還會提示你到達餐廳的路線、時長,甚至會告訴你餐廳是否還有空位、菜單及價格等多種信息。這種更加人性化的服務,使餐飲企業和消費者的信息相對對稱,防止了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不利影響,給人們帶來極大的便利,讓點餐、訂餐、就餐變得簡單方便。2)實惠性通過移動平臺訂餐不僅可享受其便利性,而且還可享受移動訂餐平臺和商家的優惠活動,有效解決了傳統商家和消費者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消費者聚集到電子化移動平臺后,不同平臺、不同餐廳之間相互競爭,提供各種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更實惠更優質的餐廳。美團、大眾點評、餓了么、口碑外賣等各大移動互聯網訂餐平臺以優惠券、代金券、折扣、返現、紅包等多種不同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增加顧客黏性,提高顧客回頭率。與直接進店消費相比,消費者得到了更多的實惠。移動互聯網不僅對餐飲企業的經營理念和運營方式產生巨大影響,而且為人們的點餐、訂餐、就餐帶來了便利和優惠,正在改變著人們的餐飲消費習慣。這就需要餐飲企業轉變其經營理念和運營方式,迎合消費者的喜好和消費習慣,從而為企業節約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客戶滿意度,創造更多的利潤。
3、結語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加速了餐飲業的解構和升級,其商業模式和商業流程正發生著巨大改變,整個產業鏈也面臨著調整和重塑。隨著時代的發展,餐飲業逐漸向個性化、特色化、多樣化、精細化方向發展,餐飲企業必須及時轉變傳統經營理念,融入移動互聯網思維,用互聯網思維做餐飲,才能適應時展的潮流,才能夠在移動互聯網浪潮中發現新商機,找到新機遇,不斷加強創新,提高經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2016移動互聯網趨勢發展[EB/OL].
[2]李鈺,移動應用挑動餐飲業.中國新時代,2014(08):58-59.
[3]2015年餐飲O2O市場規模達1400億元同比增長48%[EB/OL].
[4]張毅,舌尖上的O2O.互聯網經濟,2015(04):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