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新課標課程設計

新課標課程設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課標課程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新課標課程設計范文第1篇

關鍵詞:教學目標;存在問題;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3.07

課程與教學改革是一種以目標為導向的課程設計過程,新一輪課程改革確立了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這是發展性教學的核心內涵,也是新課程推進素質教育的集中體現。但是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一線教師在目標設置上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這一方面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數學教學目標設計中出現的問題

現象一:目標過偏。

數學課程三維目標的設計,著眼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充分發揮數學課程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重視“知識和能力”目標,輕視甚至忽視“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現象。

案例1:八年級17.1.2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和性質(2)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數及其圖象與性質。

2.能靈活運用函數圖象和性質解決一些較綜合的問題。

3.深刻領會函數解析式與函數圖象之間的聯系,體會數形結合及轉化的思想方法。

問題:目標的設計有明顯過偏的現象,只有知識技能目標,沒有過程性目標和情感價值態度價值觀目標。

現象二:目標錯位。

案例2:八年級19.1.1平行四邊形及其性質(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和平行四邊形對邊、對角相等的性質。

2.會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平行四邊形的計算問題,并會進行有關的論證。

3.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邏輯推理能力。

問題:主體行為不明,主體意識缺失。“使學生……”,“培養……”,在這樣的目標陳述中,教師是使能者,學生是效應者。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教學目標的陳述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結果,即陳述通過教學學生學會了什么,而不是陳述教師做了什么。

現象三:目標過虛

有些教師往往把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定得太大,將本節課的教學目的與課程目標混為一談。

例3:八年級16.1.1從分數到分式

知識和能力目標: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能熟練地求出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借助情感因素,營造親切和諧活動的課堂氣氛,激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培養他們團結協作,嚴謹求實的學習作風和鍥而不舍,勇于創新的精神。

問題:如果將教學目標作為課堂教學應該達成的任務,那么本課的有些目標需要推敲。如關于“培養他們團結協作,嚴謹求實的學習作風和鍥而不舍,勇于創新的精神”,該目標過于虛,空,無實質意義,可以寫在任何課堂,但任何課堂也很難實現這個目標。

二、科學合理設計數學教學目標的策略。

(一)教學目標設計首先要突出基礎知識目標和基本能力目標,具體體現在每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活動和每一項能力的訓練活動中,即明確教學活動中要“學什么”和“練什么”的同時,更突出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的組織,要強調學生“怎樣學”,而不是“怎樣教”的設計。

如八年級18.1.14勾股定理(4)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目標筆者設計為

知識與技能:

1.利用勾股定理,能在數軸上找到表示無理數的點。

2.進一步學習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直角三角形的數學模型,并能用勾股定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經歷在數軸上尋找表示無理數的總的過程,發展學生靈活勾股定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用勾殷定理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

3.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形成反思的意識。

(二)要體現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目標。新課標要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目標。因此教學活動目標設計既要有定性目標(基礎目標),還要有不定性目標(發展目標)。在學生實現基本目標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學生的特征,提出不同的發展目標,力求使每個學生在同樣的學習活動中都得到最大發展。

如八年級20.1.2中位數和眾數(第一課時),筆者的知識和能力目標設計為:

1、認識中位數和眾數,并會求出一組數據中的眾數和中位數。

2、理解中位數和眾數的意義和作用。它們也是數據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數據信息,幫助人們在實際問題中分析并做出決策。

3、會利用中位數、眾數分析數據信息做出決策。

目標一是基礎目標,要求每個學生必須達到。目標二是發展目標,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后,大部分學生能達到。目標三是給已經具備一定能力的學生提出的,引導學生體驗數學知識及其他學科知識都蘊含著的普遍規律性,進而激勵學生從諸多的特殊現象中探究一般規律的興趣。

(三)重視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設計。

過程與方法目標重在給予學生學習策略和方法的指導,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使學生在獲得知識,提高能力,促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的同時體會過程、掌握方法。

如人教版18.1.1勾股定理(1)教學中的過程與方法目標筆者是這樣設計的:

1、在學生充分觀察、歸納、猜想、探索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的過程中,發展合情推理能力,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

2.在探索上述結論的過程中,發展學生歸納、概括和有條理地表達活動的過程和結論。

(四)凸顯情感目標,提升學生的態度和價值觀。

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學目標的要求而言,數學教育功能除了傳授數學知識外,更為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正確選擇文化而使自己成為具有健全人格和個性的社會人,使學生成為具有自身價值、有益于社會和國家的創造人。這方面必須加以重視。

如人教版18.1.3勾股定理(3)教學中筆者這樣設計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在用勾股定理探索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新課標課程設計范文第2篇

關鍵詞:數學教學;課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在執教前對整個教學構成進行的全面而精心的藍圖描繪和具體操作方案的制訂,在課堂教學設計的評價標準研究中,教學目標是一個重要指標。作為課堂教學設計的出發點和歸宿的教學目標,對課堂教學過程起著調整、導向和控制作用。要體現課堂教學目標的全面性、綜合性、發展性趨向,當前更要突出五項教學目標的設計:設定學會學習的教學目標;設定創新教育的教學目標;設定新知識教學觀的教學目標;設定思維訓練的教學目標;設定思想教育的教學目標。為此,在新的課程標準下,如何確定課堂教學目標,已成為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新課題。

一、教學目標的概念

教學是促使學習者朝著預定目標的方向產生積極變化的過程,所以,教學的設計和教學活動的組織,都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所預期的結果,或是預期的學習活動要達到的標準。美國教育學者克拉克曾講過:教學目標是“目前達不到的事物,是努力爭取的,向之前進的,將要產生的事物”。實際上,教學目標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結果的一種主觀上的愿望,是對完成教學活動后學習者應達到的行為狀態的詳細具體的描述。

二、具體教學目標的設計

(一)《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規定的數學教學目標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目標,在具體設計中,必須根據所教內容的特點,將“三維目標”具體化并落實于教學活動之中。

1.教學目標應全面反映《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即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要求,真正體現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的有機整合。

2.教學目標應明確,對學生行為的表述應具體、準確、清楚,這樣才能夠引導師生圍繞教學目標有效地展開教學活動,恰當地組織教學過程。

3.教學目標應體現目標與內容要求的統一性,教學目標的表述具體、清晰、具有可操作性,這對于學習結果的評價就有了準確的把握和科學的依據,更有利于準確地評價學習是否達到預期的結果,便于檢測。

用新的教育理念分析,根據舊的教學大綱設計的同一內容的教學目標存在著如下不足:

1.不適應新課程培養目標的要求,該教學目標沒有明確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領域,而且沒有不同水平要求的梯度,即沒有層次性。

2.教學目標的表述比較籠統、概括,用于表示學生應達到的目標程度的動詞只有抽象的“了解”“理解”“掌握”等,但是怎樣才算“了解”,怎樣才算“理解”,怎樣才算“掌握”,由于沒有具體的行為動詞進行表述,比較抽象,很難把握其程度。因此,無法準確評價學習是否達到預期的結果,不便于檢測。

(二)新課程的教學目標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中采用體驗性或表現性目標的方式,注重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如數學中常用的數形結合思想。

新課程的數學也強調數形結合的思想,即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解決數學中的問題。以往圖形在解決數學問題中更多的是起到直觀的作用,或是幫助突破難點,新課程并不排除圖形在數學中的這些作用,但是“形”與“數”的結合這一新的數學思維方式,在解決數學問題中的作用是新課程的一個新理念,數形結合對于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通過教學,學生的學業行為會有所變化,設計數學課堂教學目標時,應考慮它們容易檢測學生的預期行為變化,所設計的目標不能太籠統、太含糊,應盡可能用可以觀察到的外顯行為來描述,或用可測量的語句來陳述目標。

總而言之,在新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下,教學目標的設計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制訂,它是教學的指南,對學生的學習起著導向作用。所以,新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一定要把握好“三維目標”的特點及要求,有所選擇,有所側重;在設計一堂數學課的教學目標時,必須注意設計內容的全面性、具體性、難易應適度、重點應突出以及學習結果的便于檢測,這才是我們研究該課題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鐘啟泉.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29-33.

[2]張昕,任奕奕.新課程教學設計[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4).20-35.

新課標課程設計范文第3篇

關鍵詞:作業批改;作業設計;新課程標準

根據對學生做題批改情況的信息反饋,教師要及時調節與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力爭打造更高效的課堂。作業如此重要,那我們又如何有效地提高作業的質量呢?下面就結合平時的做法,談談個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發現學生作業的閃光點,多鼓勵、少批評

作業是學生辛勤勞動的結晶。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切不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否則會影響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甚至打消做作業的積極性。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首先批改要及時,其次要注意尋找學生作業中的“閃光點”,發現好的地方,教師要及時當著全體學生的面進行口頭表揚,或通過使用各色各樣的作業批改表揚符號來激勵學生,讓學生及時看到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溫馨提醒學生哪里還需要改進,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耐心指導糾正,逐漸培養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

二、分層布置作業,批改要因人而異、因班而異

大部分班級的學生的學習情況都存在著個體差異,堅決不能因為個別學生的成績差而放棄學生。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因人而異,教師要在課前根據學情來精心設計難易相當的作業。后進生多布置一些基礎性的作業與稍微難一點的作業。而優秀生要布置一些多動手、多動腦思考、靈活性的作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征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快樂。批改作業時要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對于不同的班級,需要不同的方式,不要墨守成規。對于一些后進生,只要發現有進步,就要及時進行鼓勵。為了激勵這些學生,教師可以打破常規,讓他們追求更高的目標,不斷向成績更好的同學看齊,形成在學習上你追我趕的良好風氣。

三、建立錯題庫、糾錯本,重點難點突破本

根據人的記憶規律,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錯誤容易再犯。那我們該如何防止這類的情況出現呢?我們要求學生及時訂正作業與考試中容易做錯的題目,及時歸檔整理。每隔一段時間后,要求學生回看一下這些錯題庫,甚至重新把題目抄下來再做一遍。讓全班學生一起分析、討論,尋找錯的原因。對于個別學生進行個別講解,直到掌握方法為止。這樣既利于學生養成細心改錯的習慣,又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四、批改作業的幾種方法

1.精批細改

作業收齊后,找出成績好、中、差三類學生的作業各8~10本,進行精批細改,了解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是否掌握了所學知識,以便進行分類輔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這種方法能有效減輕教師批改作業的負擔,使教師有更多時間鉆研教材,改進教法。

2.自我批改

作業做完后,教師公布解題過程和標準答案,寫出各種解法,要求每個學生對照答案自己批改作業,對于不同的解法師生共同討論解決,以完善答案。自我批改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分組批改

將作業按學習小組分開,指定一名學習較好的任組長,共同討論各習題的解法及答案,教師綜合各組意見后公布標準答案,然后各組成員流水作業,進行批改。這樣,學生在批改中能夠吸取別的同學好的解題方法,也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以防重蹈覆轍。還能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嚴謹的學習態度,互幫互學的學習風氣,活躍課堂氣氛。

4.抓住典型

每個班上都會有幾個典型要抓,教師抓住了他們作業中常常會出現的問題再向全班進行講評,會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學生都是很負責的,只要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往往比教師更為細致。這樣不僅能解放教師,而且會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5.當堂當面批改

面批的優點是讓教師與學生通過面對面交流,使教師更直接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不需要去猜測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做,他是怎樣想的。有時候教師以為可能因為這個原因犯了錯誤,其實往往不然。對于學生經常犯的一些錯誤,應該多與學生面對面地交流,找到學生犯錯或不會的真正原因。我們的學習必須先要有想法,其次要有適當的評價,然后再去嘗試,最后再評價,這才是一條比較完整的思維方式。當然面批的問題是必須雙方都要有時間,作為老師需要利用課余時間。我經常利用的人選其中之一就是課代表,我選的課代表往往是數學成績一般,但又愿意與人交流的同學,每次來拿作業我都會問一問他的想法。

以上幾種批改作業的方法,教師可以交錯選用,能夠大大提高作業評改的效率。起到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還可以使教師從繁重的作業批改負擔中解脫出來,從事更有效地進行教學研究工作。

對做作業馬馬虎虎、不認真的學生,應在批評教育的基礎上,做耐心的指導工作,使他們及時改正不良習慣。這種方法,能有效地發揮出作業做題時間短、反饋校正快、學生及時掌握知識點的特點,彌補了課本中的“單元過關”所不能達到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新課標課程設計范文第4篇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小學數學 練習設計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59

教師在設計數學練習時應著眼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既要注意使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與價值觀,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精心設計與安排數學練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那么,教師應該如何設計數學練習,在練習設計中該注意什么呢?下面筆者根據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設計的練習要有趣味性,要注意形式的多樣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地探求新知,從而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然后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又會產生新的興趣,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在數學學習上不斷產生興趣、獲得成功。因此,教師在在設計數學練習時,要避免練習的單一、重復,要注意使練習形式多樣化,使練習內容充滿趣味,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及操作能力。設計的題型可以有口算、筆算、應用、選擇、判斷、綜合、演示操作、游戲、競賽等。這樣,由興趣到探索,學生真正動手、動口、動腦,可以獨立學習,也可以小組合作,在掌握和鞏固知識的同時,體驗到了成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又能提高各種能力。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時,教師可設計這樣的練習:根據露出的一個角,猜測被紙覆蓋的三角形是什么形狀。面對這樣的數學題,學生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急切地想知道“躲”在紙背后的圖形,就會積極主動地去探索這個問題,課堂氣氛會很活躍,教學效果會很好。可見,要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強化數學練習的趣味性十分重要。

二、設計的練習要有典型性、目的性和針對性

“一刀切”的數學練習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因材施教,難以使全體學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優化練習設計。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而精心設計數學練習,注重設計能突出教學重點、難點的練習,練習的量可以少一些,在形式上不雷同,更要避免重復練習。我們要注意練習設計的典型性、目的性和針對性,所有的練習設計都應充分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應該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設計練習。教師首先應抓住教學重難點設計專項練習;其次,應針對學生學習中的薄弱之處設計專項練習,使學生能很好地彌補知識欠缺,全面掌握知識;再次,要注意設計學生最易出錯的練習,通過糾正學生的錯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以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更好地掌握和鞏固知識;設計練習時應注意層次性和多樣性,可以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做,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設計的練習要有層次性

每個學生都是具體的、鮮活的個體,他們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都存在差異,因此我們設計數學練習時必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正視他們在已有知識、學習動機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別,設計有層次性的練習,使練習包含淺、中、難各種各樣的小問題,適合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題目安排可由易到難,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習能力較差或中等的學生能解答大部分習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能解答有一定難度的探索性習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鞏固所學知識,都能有所收獲,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中,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練習可分為基礎練習、鞏固練習、深化理解練習和拓展練習。通過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練習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從模仿到提高再到拓展,降低了習題的坡度,同時不拘泥于書本,開拓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更好地理解和鞏固所學的新知識,達到教學目標。

四、注意練習的生活化和應用性

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聯系實際生活設計數學練習,可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可以從生活實際中看到數學問題,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通過真實的生活情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在設計數學練習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生活,使數學練習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容易理解,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對學習數學更加感興趣,通過生活化的練習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鞏固知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完《平面圖形的面積》之后,教師聯系生活設計練習,讓學生從校園中尋找形似所學平面圖形的物體表面,并求出它們的面積。面對這樣的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非常感興趣,有的學生計算桌面的表面積,有的計算操場的占地面積。學生通過這樣的練習不僅學會了運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而且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的實際意義和價值,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學習效果自然很好。

參考文獻:

[1]李穎.大班額條件下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31).

[2]陳虎平.練習設計要體現教學新理念――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方法和策略[J].考試周刊,2009(1).

[3]陳英吉.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練習設計[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10).

新課標課程設計范文第5篇

一、體現人文性。

應試教育下的數學練習嚴肅有余,而活躍不足,練習缺乏人文性,讓孩子們看就產生沉重感、緊張感,這樣必然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既然數學是一種文化,在平時的教學和練習設計中就應該體現現代文明。練習中呆板枯燥的題目名稱可改為體現人文關懷的導語,如:選擇題可改為“反復比較,慎重選擇”;應用題可改為“活用知識,解決問題”等,增加問題要求表述的親和力,使學生感到輕松有趣,讓學生在這些導語中充滿自信。

二、體現生活性。

數學源于生活,又必須回歸于生活。學生在課堂上習得的知識大都是以系統化、標準化的純數學的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練習設計,可展現數學的應用價值,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自己身旁,從自己身邊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數學問題,運用數學可以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有用,使他們對學習數學更感興趣。如學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時,可以設計這樣一道習題:假如我們班36人去天目湖游覽, 門票每人15 元,40人開始可以享受八折優惠,你認為怎樣買票花錢最少,最少是多少錢? 由于學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經驗不同,所以設計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第一種方案:全班36 人不夠40 人,不能享受八折優惠, 所以買36 張共花15×36=540 元。第二種方案:因為40 張可以享受八折優惠,所以就40 張,需要花15×40×80%=480 元,比第一種少花60 元。第二種方案是買40 張花去480 元,然后把剩下的4 張賣給其他游客,可以得到60 元,相當于買36 張只花了420 元。這一練習綜合了“打折”等知識,且具有實際意義。通過這一練習,不僅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全面性,而且激勵了學生智力和智慧的發展,讓學生活用數學,培養了應用的意識、創新和實踐能力。

三、注重開放性。

每個學生由于知識水平不同,社會經歷不同,對同一問題的理解利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這一認識,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練習時,從練習內容的選取到練習形式的呈現都可能讓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傳統的練習設計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條件確定,答案唯一,這樣的練習有很大的缺陷,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時間一久往往造成學生思維的定勢,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顯然不利。

因此,我們在教學時,應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練習,給學生提供較為廣闊的創造時空,激發求異思維。如在教學《角的認識》一課時,可以設計這樣一道練習題:用三根小棒,你能擺出哪些圖形,數一數,有幾個角? 這道題的特點在于:(1) 趣味性。這樣的練習,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提高了學生的興趣。(2) 實踐。讓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一道實際問題,使學生密切了學習與生活的關系。(3)開放性。

本題是一道解題策略開放的練習,因為擺的方法不同,擺出角的個數就不同。既可以擺出平面圖形,還可以擺出立體圖形。通過這道題的練習,既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的全面性,又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而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人人都有收獲。

四、突出實踐性。

活動是兒童的天性。《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 “數學教學中,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一些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之間的聯系,感受數學的整體性,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提供實踐活動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如:教學平均數應用題時,設計這樣一道題,某自行車廠第一季度生產情況如下表。其中二月份的產量被污跡遮住了,請你當回“會計師”,幫工廠計算一下,二月份生產了多少輛自行車。

月份一二三平均

產量產量22000 24000 21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底市| 松江区| 武义县| 湘潭市| 茂名市| 义马市| 依安县| 布尔津县| 麻江县| 毕节市| 信宜市| 班玛县| 上栗县| 陇西县| 广汉市| 射阳县| 越西县| 嘉定区| 如东县| 红河县| 瓦房店市| 新余市| 光山县| 故城县| 同江市| 梁山县| 双桥区| 东台市| 景宁| 新兴县| 澄城县| 青神县| 米易县| 古丈县| 铅山县| 肥西县| 通榆县| 文安县| 陇南市| 慈溪市|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