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水環境治理工作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持續改善全區環境質量,深入推進我區大氣、水環境深度治理,著力解決影響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環境問題,嚴厲打擊“小散亂污”企業環境違法違規行為,做好“小散亂污”企業治理工作,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實施綠色發展,著力解決“小散亂污”企業污染大、能耗高、生產粗放等突出問題,不斷提高企業環境治理能力,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綠色健康發展。
二、治理范圍根據我區實際情況,重點是木材加工、石材加工、碎石加工、水泥構件、中草藥初加工、糧食收購加工、塑料加工、飼料加工等小型制造加工類行業。
三、主要目標
摸清“小散亂污”企業情況、確定類別、分類處置,明確治理的時間節點,限定整治時限,做到排查無死角,整治無盲區。通過停產整治、提升改造、規范生產等強有力措施,關閉一批、治理一批、規范一批。2020年12月底前,實現基本消除“小散亂污”企業的目標。
四、工作步驟(一)
全面排查摸底階段(2020年4月30日前)各鄉鎮(街道)對本轄區內“小散亂污”企業按照行業要求進行全方位、拉網式的深入摸排,務必做到全覆蓋、無死角。并將排查結果整理匯總,建立“小散亂污”企業清單,做到不瞞報、不虛報、不亂報。
(二)分類整治階段(2020年10月30日前)各鄉鎮(街道)要對排查出的“小散亂污”企業先停后治,制定整治方案,采取停產整治、整改提升、規范生產等措施,確保整治到位。
1.對具備整改條件的,要求停業整改,場內地面進行硬化,生產車間進行全封閉,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廢氣等污染物,不允許直接排放,一律進行收集處理,安裝配套的環保設施,達標排放。所有運輸車輛和非道路移動生產機械均要求做到達標排放。
2、對在整改過程中不能整改到位或不具備整改條件的,要求關閉或搬遷,做到“兩斷三清”。
3、對完成整改的,要求規范生產行為,在生產過程中,環保設施正常有效運轉,達標排放,不允許存在偷排、漏排、超標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
(三)檢查驗收階段(2020年12月30日)
2020年12月底前,各鄉鎮(街道)按照整治要求,對轄區關停取締的企業進行檢查核實,對整改企業、關閉企業、搬遷企業逐一驗收評估,對治理工作進行全面總結梳理,形成專項工作總結,報送區生態環境分局。
五、保障措施
六、(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鄉鎮(街道)是“小散亂污”企業集中治理工作的責任主體,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小散亂污”企業集中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統一思想,堅定信心,不折不扣落實好各項任務要求。要加強統籌,建立治理“小散亂污”企業專項行動協調機制,組織實施好轄區“小散亂污”企業治理工作,形成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按照本通知要求的時間節點,按時完成相關工作。
(二)強化部門聯動。
區直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積極主動,密切配合,聯合檢查,聯合施策,確保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三)
形成長效機制。各鄉鎮(街道)要以此次專項行動為契機,總結固化治理工作中好的做法,建立健全常態長效巡查、治理機制,保持“小散亂污”企業治理高壓態勢,對“小散亂污”企業早發現、早查處,發現一家,查處一家,堅決杜絕反彈。
(四)加強宣傳引導。
設立“小散亂污”企業舉報熱線,受理、處理舉報投訴。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形成“小散亂污”企業治理工作良好社會氛圍。
今天我們召開全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會議,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省政府8月13日召開的全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調度會精神,分析我們當前污染減排工作面臨的形勢,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確保我們全市污染減排任務的全面完成。
這次會議,同時還是我市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全國污染源普查是我國環保歷史上首次全國性的大規模普查,市委、市政府對這項工作十分重視,把它納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按照“統一領導、分工協作、分級負責、共同參與”的原則,在環保、農業等部門努力推動以及相關單位的通力配合下,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為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控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整個普查工作中,我市堅持保證質量不放松,嚴格遵守程序不走樣,并結合當地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探索總結了許多很好的做法和經驗,得到了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很多好的做法在全國、全省得到推廣,市污染源普查辦公室還被省里推薦為全國受表彰的先進單位,這說明我們的工作確實做得不錯。為進一步做好我市節能減排工作,各縣(市、區)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實際情況,結合普查工作的成果,制定污染源普查數據開發利用計劃,建立全市的污染源普查數據平臺,努力推進普查數據的開發利用。
一、充分認識做好污染減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約束性目標的決定性一年,“十一五”目標規定,全國污染物排放總量“十一五”期間要減少2%,任務非常艱巨。省委、省政府對減排工作高度重視,蘇榮書記在多次會議和各種場合反復強調污染減排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我們也非常清楚,蘇書記到后提出了環鄱陽湖經濟圈開發建設問題,現在已呈報國務院批準。圍繞環鄱陽湖發展問題,生態十分重要,處在的源頭,所以我們的任務也非常艱巨。吳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上也明確提出了今年減排目標任務,要求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指標都要比上年下降2%,現在全省上下做好污染減排工作的要求更高,出拳更重,措施更硬,考核也更嚴格,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做好污染減排工作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貫徹落實好這一基本要求始終是加速追趕與跨越的戰略任務。近幾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勢頭良好,各項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付出了較大的資源和環境的代價。礦山開采、稀土、鎢等資源開發造成比較嚴重的水土流失,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一些河段的水體污染在加重,水環境質量不穩定,不同程度存在飲水安全隱患,突發環境事件時有發生,環境污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制約因素。如2005年,我市就出現了城區停水事件。現在的環境形勢還不容樂觀,生態環境還比較脆弱,我們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必須把節能減排作為重要抓手,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通過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建柱書記到后,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通過近十來年的強力推動,的生態環境比過去好得多,生態的品牌在全國已初步得到推廣,外界對的第一印象就是生態環境這個品牌,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品牌保護好、利用好。
(二)做好污染減排工作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經濟總量小、產業層次低,沒有大的項目作支撐,是我們發展面臨的一個主要的矛盾,也是我們最大的一個市情,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關鍵我們還是要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千萬要改變做好污染減排工作會影響發展速度的錯誤思想,在堅持經濟發展不動搖,堅持承接產業轉移不動搖的同時,要堅持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不動搖,堅持加強污染治理工作不動搖,要把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互相促進。我們必須以環境準入來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環境循環經濟的優化發展方式,以環境治理來優化環境容量,以減排污染來促進生產技術換代升級,以環境的成本來促進資源的優化提升,提高環保監督水平,淘汰落后產能,為我市好的項目騰出環境容量。近幾年,通過鐵心硬手,強力整合資源,效果已經突顯,如對鎢、稀土的整合,尤其是經過世界金融經濟危機后,很多企業都意識到,要靠大、靠強。我市過去鎢和稀土的開采都是小、散,今后要把它們整合起來,真正使在鎢和稀土方面在世界上爭取話語權。因此,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式調整,促進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三)做好污染減排工作是應對當前嚴峻形勢的需要。今年以來,我市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克服了各種困難,做了大量工作,各個部門和企業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全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成效明顯。根據國家環保部的核定,我市上半年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別完成全年減排任務的37.37%和46.55%,在全省各設區市列第6名、第4名,在全省排名比去年同期相比位置前移,但是,時間過半,任務沒有過半,還落實于全省平均水平。減排工作整體進度是滯后的,有一半的縣(市)上半年化學需氧量減排認定量還不到30%,超過了50%的只有崇義、寧都、上猶、瑞金、會昌等5個縣(市),下半年壓力非常大。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雖然已經正式投入運行,但運行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進水濃度還不夠,達不到預期的減排效果;市中心城區包括章江新區污水截流管還未連通,處理水量還不夠;全市各縣(市)污水處理廠雖然有的已經建成,但還在等待全省統一安排。第一批8個縣(市)的污水處理廠目前已基本建成,但要按時間節點正式投入運行還有一些困難。COD指標完成情況關鍵是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及投入運行的情況,所以,我們一定要化壓力為動力,變困難為挑戰,增強做好下半年減排工作的決心和信心,確保完成全年減排任務。
二、突出重點,加強調度,切實做好全市污染減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