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急診護理中的風險防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常見護理風險
1.1護理行為的特殊性任何一種護理行為都具有兩重性,即有益性和有害性方面。護理人員應預見在治療的同時潛在的風險,如輸注或服用特殊藥物、侵入性操作等,如果這些行為符合要求、方法正確,則對患者的治療康復起促進作用;如果患者體質異常或藥物本身過敏就可能發生風險,給患者帶來危害。
1.2低年資護士業務知識缺乏低年資護士臨床經驗不豐富,觀察病情不及時或及時觀察但不能判斷結果而導致患者病情加重;使用特殊藥物后(如鎮靜催眠類、降血壓類、心血管類藥物)沒有告知該藥物的注意事項而發生意外;使用特殊藥物前不詢問既往史和過敏史而發生意外;對新的藥物、新的配伍禁忌不熟悉而發生意外;不能及時發現醫囑錯誤或執行錯誤醫囑而發生意外等。
1.3護理技術不到位搶救失血性休克時不能快速穿刺成功,需深靜脈置管而導致搶救延時;急診搶救時由于緊張對儀器不能熟練使用(如除顫儀、呼吸機等)而延誤搶救;復雜的疾病不知道怎樣去正確安置患者而發生意外(如頸椎、腰椎患者不知道要臥硬板床、頸椎制動等);不能及時有效地安排搶救步驟;在轉運過程中沒能預見到患者可能出現危及生命的問題(如大咯血未帶簡易吸引器,心肌梗死者忘帶急救藥品除顫儀)等。
1.4護理職業道德護理人員應有特殊的道德要求:如要對患者一視同仁,工作上要極端負責,一絲不茍,技術上要精益求精,任何情緒不可帶到工作中,對同事要團結協作等。
1.5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進行操作時如果沒有嚴格進行三查七對,導致發錯藥、打錯針、抽錯血、發生配伍禁忌等;由于責任心不強、交接班不認真、患者或家屬提出疑問不核實,巡視記錄不及時導致病情變化未及時發現等。
1.6文件記錄不及時急診搶救時往往需要爭分奪秒;需要執行很多口頭醫囑;需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并詳細記錄。特殊檢查、治療、用藥需患者或家屬簽字。如果文件記錄不及時、不真實,與醫療病歷不吻合或漏記多記,隨意涂改或字跡不清,代簽字等,一旦病患治療效果不佳或死亡,都會對護理人員不利。
2防范措施
2.1加強責任心,提高職業道德護理工作是一項特殊的服務工作,具有高風險性,護士應加強責任心,提高職業道德,調整心態使生理、心理健康,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應具有高度的警覺性,從而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服務好每位患者,工作中摒除雜念,全身心投入工作,從而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
2.2提高法律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組織急診護理人員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特別是對《醫療事故處理條理》、《護士管理方法》等法律知識及與護理人員關系較密切的法律法規,使護理人員知法、懂法、守法,自覺遵守法律,避免差錯事故和糾紛的發生,從而降低急診護理風險。
2.3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嚴格執行三查七對,準確無誤地執行醫囑,121頭醫囑應復述2遍,保留急救時用的空安瓶以便搶救后核對。急診患者病情危重,具有突發性、艱巨性和不可預見性等特點,因此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加強急救技能的培訓,注重專業知識和理論的學習,不斷充實和更新知識,熟練掌握各種搶救儀器的使用及各種常見病的搶救流程,密切觀察病情,隨時向醫師匯報。
2.4加強護患溝通尊重患者的權利,加強護患間的溝通,對各種檢查、治療方案的實施都需先征得患者同意,必要時履行簽字手續:特殊用藥告知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做好宣教工作。對老年患者、嬰幼兒應加強巡視。另外,要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博覽群書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樹立“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思想,經常換位思考,加強護患溝通,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2.5規范急診護理文件書寫急診護理文件記錄應及時、準確、連續、完整、無涂改、記錄內容真實、與病歷相符,護理人員應意識到,每份護理文件都是法律文件,應當規范記錄,隨時準備為“責任舉證倒置”提供法律依據。
2.6建立風險監控組織由科室主任、護士長、醫師、護士組成風險監控小組,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及時處理糾紛,不能忽略小事,對科室潛在的風險做出分析評估和預測,特別是危重患者搶救,制定相應的防范和處理措施,保證急診科護士資歷>5年,以預防和減少風險事件。
3小結
急診工作中雖然有很多的風險存在,但隨著護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相應法律法規的健全,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種種風險都會隨之降低。而護理人員應以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為目標,繼續更好的為患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