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社會化對接實踐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14年國發19號文件《國務院關于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服務需求,就業導向;產教融合,特色辦學”等重要基本原則,和目前本課題組的教學改革方向思路一致。高職會計專業改革要健全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就必須在現成的教育方式方法中找問題,和企業共同攜手,打造更為現代化、社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原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社會不適應性表現
1.教學模式的偏理論化
在大部分的高職會計教學中,整理思路也是按照從基本的理論出發,聯系實際講授。從課本設計及與本科會計教學模塊基本類似也可以窺見一斑。這與高職會計專業更偏重“技能化”有所背離。而且會計理論并非容易掌握,即使掌握后如何實踐又成為教學效果的一大挑戰。教學模式的整體偏理論化,給高職層次的學生迅速入門會計專業帶來了心理上的門檻。
2.實踐教學單一模式化
在課題組走訪其他高校和企業的過程中發現,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都已經在對過于理論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其中最被認可也最為廣泛采用的就是實踐教學。這個方法也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動手更能夠直觀地體會到會計工作流程,增進對原有課程的實踐化認識。但課題組也發現,各類實踐教學雖然開發的項目多,但實際內容較為單一化,甚至幾年來都是一套賬目在不同年級的學生中流轉,缺乏與時俱進的內容更新。
3.教學體驗的氛圍缺失
在高職會計的教學中,由于知識體系較為龐雜,所以在原本的教學團隊中很難再分出精力專門設計學生的社會化身份認同感,也是屬于高校老師在教學中的弱點。目前已經有不少高校意識到這個問題,而采取各類措施如翻轉課堂、企業專家上課等模式來彌補這一教學氛圍的缺失感。
4.入職后的所學無所用
高校中大部分專業在做學生入職后回訪時,發現學生最大困惑是所學無所用。特別是技能型、操作性很強的學科來說,學生如果覺得入職后學的東西沒有用,應該是教學和實際脫軌比較嚴重了,而這也正是許多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面臨的問題。課題組發現其實癥結主要有三個:第一,原高職課本設計老舊;第二,教學模式和社會需求脫節;第三,學生身份認同不到位。這幾個問題也是課題組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二、企業用人標準在接納新人時的狹隘性
1.職場新人適應過渡期短
人們一般會傾向性認為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的責任主要在于高職院校,而企業作為人才受納方只需要評估人才是否合格即可,無須參與到高校學習階段的人才塑造中。近年來,這個觀念的片面性逐漸為企業所意識到:一方面,高校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業招聘合適人才難上加難。而究其實質,就是培養方和受納方接觸不夠到位所致。大部分企業對新人的試用期僅僅限制在三個月,就剛踏入社會的職場新人而言,適應性強的還好,而適應性較差的個體很難在三個月中去熟悉一家企業,或者去衡量自己是否適合某一項工作。
2.職場新人接納范圍窄
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的學生在進入具體工作環境后一方面由于自身能力所困,只能從事較為簡單重復的會計基礎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企業需要對人員進行考察,較為復雜需要技巧和能力的工作不能夠在幾個月內交予新人,這就導致了新人在企業中接納事務的范圍狹窄,對企業整體印象會有所偏頗,不能較好地領悟企業文化。同時企業由于對專業性的要求較為嚴格,往往忽略了對新人個性和創造力的尊重,傳統企業容易流失人才也在于此。
3.對新人目標要求過于抽象化
翻開大部分企業對于員工的目標要求,都會發現雖然朗朗上口,但實際較為高遠空泛。新人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將這些抽象化的目標完成,而完成后的評估企業是根據自己的標準來給出,兩者可能會有偏差,新人只能在得出偏差后再進一步進行調整,加長了新人對企業的磨合期。
三、解決會計人才培養社會化的實踐方法
1.整體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
要解決高職會計人才培養與社會實踐結合的問題,不僅要從高校培養中做流程化、整體性的改變,也要從企業端去尋找更為合適接納人才的突破口。目前看來,“校企合作”這一路徑為大多數高職院校所采取,也為企業所漸漸認可。但校企合作僅僅是一個方向,具體模式、具體內容怎樣進行轉變,才是更為關鍵性的問題。本課題組在與企業單位的接觸中,從整體上采取了“循環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不僅是從課堂、實踐也更加全面關注到學生的思想、德育的整體改變。
2.企業用人標準提前進入校園人才培養模式
課堂教學可以直接傳遞實用性的技能、企業專家可以直觀的傳遞企業文化、實戰教學可以打造更為社會化的氛圍。學生在學校的三年時間中通過不斷和企業的硬件、軟件接觸,逐漸建立起清晰的社會化工作思路,較為深刻地領悟到了企業文化。更重要的是對企業而言,通過長時間和未來的人才接觸,能夠從中準確選拔優秀人才,而且對于人才的對口就業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3.校企對口磨合打造全新課堂教學體系
課題組在與企業的合作中,不斷摸索、磨合逐漸建立了一套較為新穎、符合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融入企業實踐要求的全新課堂教學方法。首先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測評系統,幫助大學生了解自身先天特質,明確職業發展方向;其次,采取翻轉課堂方式,讓學生熟悉企業經營流程,掌握基礎操作技能。再次,通過大量仿真項目,將整體的業務流程交由學生去模擬推進,全程演練完整ERP在企業中的應用。這樣通過循環遞進的人才培養,讓會計專業的學生對于社會實踐環境不斷熟悉、理解、不斷認識自己,從而達到效果較為良好的高職會計人才社會化對接。高職會計人才培養不僅需要高校方對原有培養模式進行反思和轉變,也需要企業參與到整體人才培養流程中來,雙方進行縱深化合作,各自提出需求的同時,完善技能化人才培養的模式。這不僅能夠將高職人才培養推向新的階段,也能夠為企業降低人才選拔和培養成本的同時,極大提高企業所吸納的人才質量。
作者:陳怡 單位: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會計金融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