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態環境保護對財政稅收可持續發展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本文在充分結合筆者研究與工作經驗情況下,重點就生態環境保護對財政稅收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進行探討,以供有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
生態環境保護;財稅政策缺陷;政策建議
一、保護生態環境的財稅政策缺陷
(一)治理與保護生態環境的財政不足
從實際來看,如果治理生態環境污染的投資總額為1%-1.5%GDP時,則能夠將生態環境污染惡化趨勢有效遏制;如若其投資總額為2%-3%GDP時,則能夠改善環境質量。“九五”前我國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約0.8%GDP,“九五”期間其投入亦沒有達到1%GDP,就算在“十五期間”再將投資力度增加,估計能達1.2%,環保財政投資過低則難以將逐步惡化的生態環境質量發展趨勢進行有效遏制。
(二)保護生態環境的稅收政策不夠系統
就目前看來,我國并未設置專門的環境稅種,而只有土地使用稅,資源稅,城建稅,車船使用稅,消費稅以及耕地占用稅等和環保相關的稅種。雖然設置該類稅種給污染治理以及環境保護提供了一定的資金然而由于其自身根本目的并不在于保護生態環境,“綠色化”程度尚顯不足。其次,缺乏完善的和保護生態環境相關的稅收規定。目前在我國實行的資源稅常常用作于調節極差,對資源環境成本的內部化極為不利。鹽和礦產品是其征收范圍,范圍過于狹小,無法有效保護全部資源。而且單位稅額偏小,難以發揮出保護生態環境的效果。此外,從實際情況分析,受到諸如稅收優惠單一、范圍小以及種類少等因素所影響,從整體上來看目前生態環境保護稅收優惠政策所取得效果差強人意,這就在不小程度上削弱了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力度。
(三)排污收費政策存在不足
第一,缺乏科學的排污收費管理以及運行機制。就整體來看,我國并未嚴格屬地征收排污費,這無疑和環境管理的“屬地”要求相悖。因為排污收費的“屬地”性質各有不同,所以不同省市其排污收費的“屬地”性質亦有所差別,其在選擇管理模式時通常會根據其實際利益來進行選擇。當前我國還未有統一的管理模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出現排污費管理混亂的現象。第二,排污收費對象不全。就目前我國所出臺的政策中,排污費用的征收對象通常為排污超標企業,但這其中還存這一個問題,那就是超標收費上沒有把污染排放總量納入其中。并且一旦出現污染物排放種類較為多樣的情況下,只是對超標較多的進行收費,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排污單位只是對重要污染物進行治理。第三,缺乏合理的排污收費標準。一方面表現在收費標準偏低,一方面表現在缺乏完善的收費項目。
二、促進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財稅政策選擇
(一)有效應用財稅手段來優化配置環境資源
第一,應當要不斷加大國家財政宏觀調控環境資源的能力。單純依靠市場機制來調節環境保護是難以實現的,所以應當要由政府介入。第二,應當要對環保投資支出結構進行優化,對各級政府的環保投資職責予以明確,并通過法律手段來對其環保投資所占GDP的比例進行明確,以提高對公共事業,基礎設施以及環保基礎產業的投資,形成環保投資的社會性、開發性和保護性。
(二)調整現行稅制中的有關稅種,提高“綠色化”程度
第一,調整資源稅。首先,結合有關水資源全成本價格來對其價格體系捋清。其次,合理擴增相關稅目,詳細應當結合實際區域水資源分布情況以及具體經濟水準來確定其稅額。如若水資源用于農業灌溉,可以對其免稅或是低稅額征收。再者,擴增征稅范圍,將草原,森林以及土地等稅目列入其中。此外,高硫煤應當采取高稅額征收,以達到降低開采和消耗硫煤作用。最后,建立環境容量是稀缺資源概念,將“環境資源稅”來替代以往“資源稅”。第二,對消費稅進行調整。首先,于未來可能出現稅收改革背景下,增加煤炭資源消費稅稅目。其中其稅額應當依據煤炭污染程度來確定,采用低征收額大征收面的方針征收煤炭消費稅。對清潔煤免征消費稅。其次,對于含鉛汽油以及低標號汽油征收消費稅附加,通過稅收間的不同來讓人們更多選擇無鉛汽油以及高標號汽油。再者,對污染環境以及對健康有危害的應適當提升其征收稅額,或是征收消費稅附加。最后,對小轎車、摩托車和助動自行車征收消費稅。
(三)對現有排污收費制度進行革新
受排污水費所具有的特殊性所影響,目前其撤銷與轉稅均無法實現。而當前重要任務在于革新當前排污收費制度。首先,要加強環境保護執法隊伍建設工作,為此我們除了要做好其相關裝備配備外,還應將他們執法活動預約嚴格規范,從而為確保環境執法良好成效打下堅實基礎。其次,把以前超標征收予以改變而使其成為以總量征收,之后濃度標準也要因此進行適當轉變。第三,將收費范圍擴大,例如,對居民生活廢水收費,對倒放大量固體廢物污染地表環境征收垃圾費等。第四,設置專門的資金賬戶,加大排污收費“收支兩條線”管理力度,確保??顚S?,將環保資金使用率提升。
參考文獻:
[1]舒惠曉.生態環境與生態經濟[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2]洪銀興.可持續發展經濟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作者:董海林 單位:濟南市長清區五峰山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