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犯罪社會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社會支持狀況的優(yōu)化
根據相關實證調查,大學生社會支持現狀的問題主要是:對特殊群體的關注不夠、大學生群體友情缺失、師生關系淡薄、社會支持來源單一、社會支持結構欠缺合理性、社會支持層次較低等方面。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建議采取以下優(yōu)化策略改善大學生社會支持現狀:
1.利用大學生壓力信息檔案
了解大學生生活背景,為大學生特殊群體提供有效社會支持。不同的大學生特殊群體會有不同的問題存在,如貧困大學生主要是經濟問題、單親家庭大學生主要是家庭問題、獨生子女大學生主要是自身的個性導致缺乏協(xié)作精神問題、要畢業(yè)大學生主要是就業(yè)問題等等,針對不同特殊群體的需要提供有針對性的社會支持,有利于社會支持效果的提升,是社會支持狀況優(yōu)化的重要方面。
2.各高校應重視大學生集體性文體活動的開展和師生關系密切程度的提高
通過組織大學生集體性文體活動,如大合唱、拔河、球類競賽等,增加大學生之間的相互接觸和了解,在集體性文體活動中激發(fā)歸屬感與榮譽感,增進大學生之間的友情,發(fā)揮友情在社會支持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應重視師生之間關系密切程度的提高,不論是輔導員、任課教師還是行政工作人員,都應暢通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渠道,如辦公電話、手機、博客、微博、郵箱等,不斷增加大學生獲得社會支持的渠道。
3.從支持的主體上看
擴大社會支持主體范圍,增強群體性支持的可操作性。大學生目前的社會支持主要來源于家庭,但大學生不僅僅歸屬于家庭,還歸屬于學校、社區(qū)、共青團組織、各黨派組織等各種群體性組織,因此應將對大學生的社會支持從家庭擴大到上述這些群體性組織的范圍內,為大學生的良性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服務平臺。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社會支持政策的可操作性以及實現的可能性,不能空談務虛,急功近利,要以社會支持狀況的實際改善為標準,否則不僅達不到優(yōu)化社會支持的效果,還會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4.從支持的內容構成上看
完善社會支持的結構,實現多層次的社會支持結構。大學生目前的社會支持結構現狀中,物質性支持占有絕大多數,這屬于最為基本最低層次的社會支持,說明我國大學生的社會支持狀況還處于較低水平。要完善大學生社會支持狀況,必須改變社會支持的構成,擴大精神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所占的比例。當然,物質性支持是基礎,但精神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社會轉型期的時代背景下,當代大學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與挑戰(zhàn),這無疑會給他們帶來不小的壓力,大學生心理問題層出不窮,同時,在心理壓力的刺激下,對法律的無知與信仰的缺失使大學生可能會選擇錯誤的方法來應對,從而導致大學生犯罪的發(fā)生,往往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因此迫切需要加大精神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的比重來為大學生服務。具體做法如“健全高校心理咨詢服務和普法教育,加強宣傳力度和范圍,為大學生提供強大的心理支持和必要的法律常識;又如暢通溝通渠道,給大學生提供多元社會溝通渠道的選擇,充分利用網絡、廣播、電視、報刊等媒介給大學生提供正確積極的行為導向。”
二、社會控制程度的提升
大學生的社會控制程度主要表現為一種外在控制。通過相關實證調查我們了解到大學生普遍缺乏法律信仰,在遇到糾紛需要解決時,只有少數大學生會首先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而對生活中事件的重要性排序中,大學生不僅體現了缺乏信仰的主要特征,還主要表現出金錢至上和權力至上的態(tài)度,這說明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對大學生的金錢觀產生的重大負面影響,讓大學生更看重表面上的利益與價值,而忽略了利益背后的法律和道德要求。因此,這種觀念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社會控制實現的程度,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沒有形成內在的自我控制,而主要是通過法律的強制力、紀律的處罰性以及道德的輿論譴責性來實現社會控制。這種外在控制模式在表面上看似有效,但如果大學生在遭遇沖動、激情、無知、失去理智等情形時就會失去效用,無法發(fā)揮社會控制阻隔犯罪發(fā)生的作用。在發(fā)現大學生社會控制狀況上述問題的同時,也要思考如何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由于社會控制機制運作的復雜性,不僅包括社會結構的不斷調整與發(fā)展,還涉及到人的意識觀念的培養(yǎng),因此社會控制效果的實現不是短時間可以體現出來的,往往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有質的飛躍,這就意味著現階段只能盡量地完善目前的社會控制模式,并為將來內在控制的徹底實現打下堅實基礎。為此,需要從以下環(huán)節(jié)入手
1.加強情感溝通,增強情感依附
從大學生的社會關系來看,與大學生能夠進行情感溝通的對象有很多,如父母、朋友、戀人等,與之對應的就是親情、友情、愛情等,應首先從這些方面入手,為大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要讓他們時刻懷抱感恩之心,珍惜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份情感。毫無疑問,情感依附的加強與社會支持狀況也是相輔相成的,對情感的無限關照自然會改善大學生的社會支持狀況,兩者結合在一起能夠發(fā)揮更為有效的防治大學生犯罪的功用。
2.加強法制宣傳與教育,培養(yǎng)法律意識
要培育大學生的法律信仰,加強法制宣傳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實證調查了解到,很多大學生心里明白法律的重要性,但又缺乏自學的能力,非常希望能找到系統(tǒng)了解法律知識的途徑,而大學課程中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已將法律內容進行壓縮,導致基本不可能實現這一目的。因此,迫切需要在高校范圍內進行專門的法制教育。
3.加強情操修養(yǎng),塑造良好品行
情操與品行對一個人來說至關重要,在學會做事之前先學會做人是非常正確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情操與品行有助于大學生良好基本素質的養(yǎng)成,同時也為大學生提供了判斷是非的重要標準。概言之,對社會控制程度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關鍵是要堅持到底、堅定信心、不斷努力、循序漸進。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越軌社會學視域下大學生犯罪問題防治的對策中,壓力應對方式的改善是重中之重,社會支持狀況的優(yōu)化與社會控制程度的提升都是為壓力應對方式的改善進行服務的。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對策分析,期待能夠對大學生犯罪問題的防治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與措施。
作者:劉曉善單位:遼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