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高專校內計算機實習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依賴校外實訓基地改為校內訓基地與校外實訓相結合的原則
計算機校外實訓基地因為有專業的硬件設施,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有較多專業的市場案例,這些優勢恰恰是一般高校所不具備的優勢。因此校外實訓基地對高校有很強的吸引力,也成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模式或唯一模式。校外實訓基地的優勢使得學生短期較易獲得工作,給了學校一種假相。更加相信校外實訓基地。通過對安徽省高職高專計算機專業學生實習、實訓的調研,我們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過分依賴校外實訓基地,這種過分的依賴出現了很多問題。如不引起重視必將對高校計算機教學的發展帶來很大傷害。弊端如下:
⑴因為需求的增加,校外實訓基地的收費越來越高,這將大量增加學生的學習成本。
⑵實訓基地把專業定的更窄,只是培養學生的一種技能,使得學生的就業非常窄,并且學生創造能力明顯不足,使得學生職業發展后勁不足。這和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培養目標相違背。
⑶為了滿足實訓基地對于學生技能的基本要求,大多高校都圍繞實訓基地的實訓項目來修訂專業課程,使得學校的課程體系更加單薄,破壞了專業知識體系。對學生基本素養和能力的培養不足,影響了學生專業發展的深度和創造性。這將在學生未來較長的職業生涯中會慢慢體現出來。
⑷因為學校過分依賴校外實訓基地,為了響應校外實訓基地的要求,縮短了在校學習的時間并大量減少學習課程,使得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都交給校外實訓基地來實現,使得學校只負責培養半成品。這必將學校教師的實踐課程的能力和經驗弱化,越是弱化越是依賴校外實訓基地,形成惡性循環。這非常不利于學校的計算機教學科研的發展,當然更不利于學生的培養。綜合以上弊端高職高專學校應該結合自己的培養目標,掌握學生培養的主動權,應該吸取校外實訓基地的長處和優勢,努力縮短和校外實訓基地在硬件、人才、市場經驗等各方面的差距。以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訓相結合的方式,形成優勢互補。必將形成在計算機專業人才方面培養的良性循環。
2、變消耗型實訓基地為科學實用性實訓基地的原則
由于實訓基地建設投入大,再加上教育觀念落后,辦學機制不靈活,管理體制陳舊,無法吸引企業來校開展實訓,各高職高專學校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設備陳舊、投入不足、更新速度慢的問題。并且也存在設備利用率偏低的問題。為使管理更加科學有效,應和企業進行聯辦校內實訓基地,減少學校的硬件投入,較快更新設備。具體做法如下:
⑴大多數學校的校內基地由于受資金、師資力量所限,往往只是單純作為實施校內實踐教學環節的場所,沒有發揮其作為高新技術的開發、試驗、推廣、研發以及作為職業技術教育師資的培養基地等社會服務功能。應當將教學、科研、市場服務融為一體,相互促進。使得實訓基地產生造血功能。以實現實訓基地的良性發展。
⑵要把校外高科技企業的公司化管理模式引入到校內實訓基地的管理中。這有助于營造校內實訓基地的真實環境。也有助于校內實訓基地的科學管理,以減少成本,使得效率提高。這種公司化運營的校內實訓基地對于培養教師和培養學生將更加靈活,更加有活力。同時也更加務實。
⑶爭取和校外高科技企業聯合辦校內實訓基地。把高科技企業的優勢和學校的優勢相結合,形成優勢互補。以企業促實訓基地的發展,以實訓基地的發展向企業提供人才支持和成果轉化。形成相互依存的雙贏結果。
3、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和課程模式下的實訓為更務
實更貼近市場人才培養規律的實訓應當改變教育落后觀念,科學設置課程,增強機制的靈活性。改變不適合現在校內實訓基地的傳統教學模式。在實踐課程教學中大量采用案例加項目的教學模式來應用于教學。上課的形式要改變,課程體系也要進行改變,要更有針對性,專業性更強。具體做法如下:
⑴課程設置要形成實用型培養目標的科學體系。專業基礎課程和應用課程應該有效銜接。應當采用1+1+1的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第一個1:為大學第一學年,課程主要為計算機專業基礎知識。主要解決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基本技能的培養。第二個1:為大學第二年,課程為以應用為主的具體專業方向的基礎知識。主要完成計算機專業方向的基礎知識學習和本專業方向的基本技能的培養。第三個1:課程主要為本專業方向的高層應用課程。主要完成培養學生在其專業方向的應用能力的培養。這種階梯式的培養模式更加科學,對學生最終應用及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加有效。
⑵在辦學機制方面要更加靈活;第一年計算機專業學生不選擇方向,通過一學年基礎知識的學習后,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老師對學生的了解,根據學生的特點第二學年才進行專業方向的選擇。這樣真正做到興趣濃、動力強、學習目標明確。
⑶實踐課程的學習要參照校外實訓基地的做法。要帶課老師平時注意搜集實訓項目和成功案例。要通過案例和項目教學來引導教學。要鼓勵學校教師參與項目開發,積累項目經驗。要把市場項目引入課堂,使得課堂的項目和案例教學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并且完全按照項目開發流程指導學生的實踐。還要對課堂上課形式進行改革,仿照校外實訓基地的做法,要集中上課,實踐類課程可以連續排一個月到兩個月,在這一至兩個月中每天只上這一門課。集中的學習可以有助于學生真正掌握項目開發的技術和能力。必須打破那種一周四節課,持續一學期的實踐課教學模式。這樣也能提高校內實訓基地的設備利用率。
4、改變實訓指導師資力量薄弱局面,堅持在實訓基地中實施人才引進和流動的原則
由于高校存在僵硬陳舊的人才管理模式,造成高水平實訓指導師資的缺乏。形成只重學歷、忽視實踐工程經驗;只懂書本,不了解市場需求的現象。所以在校內實訓基地中可以嘗試人才引進和流動的靈活模式。要重工程經驗少看重學歷,要引進大量了解市場需求和有豐富工程經驗的實訓指導老師。在實訓基地中打破編制及待遇方面的死規定,引入企業的人才管理模式,使得實訓指導教師具備雙重身份,即是實訓基地實訓教師又是企業工程師。即可享受高校安定的生活環境又有企業的高福利和高收入,使得人才能用好又能留得住。
5、結束語
實訓基地建設對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培養是有利的,對高職高專計算機人才的培養目標的實現無疑是有巨大作用的,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培養學校雙師型教師有著明顯作用。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也必將成為推動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強大推動力和試驗場所。當然構建科學的校內實訓基地也可能會受到生源質量、教師素質、資源不足、投入不夠等內外環境的制約。但應該看到許多高職高專院校已不斷在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教學效果也已慢慢得到提高,改革的措施也在不斷的趨向于科學、合理。只要和國家改革的大環境取得一致,只要順應中國計算機市場的潮流,這項工作必將取得成功。
作者:黃磊單位: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