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高專教學西方經濟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高職高專《西方經濟學》定位
《西方經濟學》通過對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的原理來解釋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即如何選擇的問題。高職高專學生學習這門課絕不是為了單純掌握理論,而是要利用原理去解決實際經濟問題,指導經濟工作。教學內容也應該更加直接和容易切入問題實質。所以教師在教授這門課程時要更加注重對學生的經濟理念和經濟思維素養的培養和鍛煉。
二、高職高專《西方經濟學》的教學現狀
1.很多高校選擇的教材理論性強,難度較大,使學生失去學習信心和興趣。經濟學的很多教材配有很高深的數學模型和公式,高職高專的學生數學基礎都比較差,自身的學習動力也不足,復雜的數學公式和模型讓他們頓時產生厭惡,老師講解得津津有味,學生卻昏昏欲睡,感覺枯燥乏味,毫無教學效果可言。
2.教學手段單一,學生容易“審美疲勞”。我搜集了一些院校的課件和教案,也聽過一些老師的授課,發現有些教師教學手段單一呆板,學生很容易感覺枯燥。我們的學生大多數都屬于思維活躍、專注力持續時間較短的學生,如果手段單一,很容易讓他們厭倦和懈怠。
3.教學方法欠靈活,學生參與意識不強,學習很被動。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大多采取主講的方式,滔滔不絕地講理論、講案例、講習題,很少有機會讓學生參與進來。學生被動地聽,思維不夠活躍,主動性較差。
4.對該課程的認識不足,導致教學側重點不正確。很多教師認為《西方經濟學》是純理論課程,只要把課本講清楚了就達到目的了。照本宣科地教學只能使學生死學理論而不會靈活運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學生一旦遇到實際問題時沒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個人的見解,更不要說能夠學以致用。
三、對高職高專《西方經濟學》的教學改革和建設的幾點建議
1.教材和參考教材的選擇。目前各個出版社的高職高專《西方經濟學》教材可謂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究竟選擇什么樣的教材還得視教師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學習水平而定。就筆者而言,我認為單純一本教材是遠遠不夠的。我在反復研讀高鴻業先生的《西方經濟學》同時,會借鑒一些經典的經濟學案例,并通讀經濟學的入門小品文,最終為學生們選定的大多都是高職高專規劃《經濟學基礎》等基礎教材。我認為這樣做的教學效果還是很好的。作為教師必須具備深厚、扎實的理論功底,因此我用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來夯實自己的基礎理論,并且借鑒國內外的經濟學名著來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其次,在扎實理論的基礎上為課程準備些入門的常識小品以便能夠用最有趣、最容易理解的小案例幫助學生理解較深奧、較難接受的經濟學原理。
2.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應靈活多樣。學生們在聽課過程中也符合“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如果同一位教師一學期16周的教學,用同樣一種方式講解,學生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審美疲勞”。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保證儀表整潔。除此,教學手段也要靈活,我們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經常加入課堂討論、戶外實踐、撰寫調研報告、組織小組間比賽等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就會更加積極地動腦筋參與和思考。另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有條件應該多媒體和板書結合使用,避免單純板書或單純多媒體。如果用多媒體授課,課件的版面風格盡量善于變化,盡量做得生動活潑,如插進一些動畫演示、一些視頻、一些時效性較強的圖片、新聞、財經論壇等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網站信息,這些都是作為改變教學方式的好方法。
3.教學側重點放在重點理論和實踐應用上。西方經濟學教材中往往有大量的數學模型為理論做支撐,而高職高專的學生數學基礎大多都很薄弱,他們不喜歡有障礙的教學方法,所以,我改用“理論夠用,重在實踐”的教學原則,將基礎知識講解清楚,接下來就是想一切辦法怎么“理論聯系實際”,舉身邊的案例、讓學生討論、出去調研,用經濟學原理分析時政新聞、國五條、國家領導人講話等等。采用這種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具備一雙富有洞察力的經濟學的眼光,用這雙敏銳的眼睛去發現、去觀察、去思考、去探討。
4.學院應給與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學院可以經常創造一些教師外出學習的機會,讓老師們到教改效果良好的學校聽課學習;也可以盡量多為教師提供條件去組織一些有關教改的說課比賽、講課比賽、課件比賽等活動,給老師們提供快速成長的條件。教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體教職員工以及學生們的共同努力。轉變高職院校領導和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前提,高校和教師對教學和對學生的熱愛是基礎,教師們的辛勤努力和孜孜不倦地學習是條件,學校對教改的大力支持是保障。
作者:趙燕閆賀平董彥霞單位: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