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課改經濟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制度經濟學理論發(fā)展
1.1馬克思主義制度經濟理論馬克思主義認為制度是在社會生產活動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規(guī)范性安排,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經濟利益關系,因此,制度是人與人之間的經濟利益的一種安排,將人與人之間的這種經濟利益關系用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就形成了制度經濟。馬克思主義認為,制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的制度最終會被保留下來,同時,制度也會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而發(fā)生改變,即制度的變遷、改變與創(chuàng)新。制度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①制度的確立意味著統(tǒng)治階級對被統(tǒng)治階級有一定的掌控能力,由于經濟利益是有限的,不同的利益主體維護自身的利益的同時會導致制度的變動。②制度經濟是有效率的。制度能指導人們做什么、怎么做,從而使生產資料有效流動與運用,提高經濟效率。③制度經濟具有規(guī)范和制約的作用。制度經濟是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的,具有較強的約束與限制作用。
1.2西方制度經濟理論西方的制度經濟學大致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20至30年代的舊制度經濟時期,代表人物是凡勃倫和康芒斯;第二階段是30年代及戰(zhàn)后的過渡時期;第三階段是戰(zhàn)后至今的新制度經濟時期,代表人物主要分為兩類,一類以加爾布雷斯為代表,另一類以科斯和諾斯為代表。新經濟制度時期的相關理論及研究重點對我國現階段制度經濟的發(fā)展具有借鑒意義。
1.3舊制度經濟時期及過渡時期由于舊制度經濟時期和過渡時期理論的哲學基礎、思維原理和技術方法相近,有學者將兩個時期合并,稱為“老制度經濟學”。凡勃倫是制度經濟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引入了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堅決反對同時期的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其理性經濟人的假設和對經濟的過分抽象沒有太大的意義。凡勃倫認為制度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生活習慣。凡勃倫用生物進化論的思想解釋制度的演化與變遷。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康芒斯,他引入“交易”的概念,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都可以歸結為交易,法律制度是調節(jié)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工具。這兩個時期的研究主要是從資本主義內部存在的問題出發(fā)。
1.4新制度經濟時期
新制度經濟學是當代經濟學思潮中發(fā)展最為迅速的經濟學分支,在新古典經濟學基礎上進行修正,認為新古典經濟學是“黑板上的經濟”。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市場完全有效,沒有交易成本、不確定性和信息費用,新制度經濟學派認為這種假設不合理。制度與完全競爭市場的假設相悖,其存在的真正目的是為了促進市場有效運作。新制度經濟學的核心理論如下:
①人的有限理性。新制度經濟學派認為,理性經濟人不存在,人們無法擁有完全的信息,做出完全理性的決定,而且,即便擁有完全的信息,也會因為個體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和個人傾向等無法做出完全理性的判斷。因此,新制度經濟學派假設個體是有限理性的,人們的行為與判斷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②交易費用。科斯1937年提出“交易費用”的概念,認為人們在進行經濟活動的過程中,搜尋價格信息的成本以及運輸費用、談判費用、傭金等一起構成了交易費用。科斯以前的學者們普遍忽視交易費用的重要性,科斯“交易費用”的提出是產權理論及制度經濟學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
③產權理論。“交易費用”概念是產權理論的基礎,科斯(1960)認為在交易成本為零的前提下,清晰的產權關系促使資源有效配置。科斯定理指出:在交易費用為零情況下,無論最初的產權如何界定,通過經濟活動總可以達到最優(yōu)的配置效果。產權理論的提出打開了新制度經濟學研究的一個新的視角。
④制度的創(chuàng)新和變遷。制度對經濟活動進行調節(jié)的同時,也受到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制度創(chuàng)新是指為了適應經濟的變化而進行的變化。合適的制度設計可以促進經濟效率,相反,會阻礙經濟效率。同時,制度是否發(fā)生創(chuàng)新或變遷還要考慮制度發(fā)生變化的收益和成本,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時,制度才會發(fā)生變化。
二、制度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發(fā)展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同于計劃經濟,又與市場經濟有很大的不同,我國經濟要進一步市場化,探索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意味著制度層面的深層次變革,因此,對制度經濟與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關系的分析是關鍵。
首先,制度經濟學強調了制度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性。我國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是對制度最優(yōu)選擇的結果,同時,規(guī)范經濟主體的行為和明確客體歸屬也屬于制度范疇,實踐證明制度是經濟效率提高的關鍵,在我國逐步加強市場在經濟發(fā)展中的主導地位的過程中,更應該強調制度的作用。
其次,制度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如,對交易費用理論和產權理論的理解可以指導我國制定相關政策,激發(fā)生產者的生產和創(chuàng)新積極性,同時,通過減少交易費用提高經濟效率。
然后,明確政府在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在經濟生活的諸多方面需要讓位于市場,讓市場進行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活力和效率,另一方面,政府是唯一合法使用強制性手段的主體,因此,在市場失靈的環(huán)節(jié)以及市場環(huán)境方面,政府應通過頒布法律、制定制度等措施來予以保證。
最后,新制度經濟學促進我國企業(yè)理論發(fā)展。科斯提出的交易費用的概念,從新的角度對企業(yè)的性質進行闡述,認為企業(yè)是對市場部分交易活動的有效替代。同時,委托—理論的完善也對企業(yè)發(fā)展有重要意義,我國的國有企業(yè)存在著嚴重的委托—問題,借鑒新制度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方法,有利于找出解決或減弱委托—問題的方法。
三、結論
深化改革開放,健全以市場為導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目前面臨的最大的經濟現實。在該階段,結合制度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及方法,對我國目前的各種經濟制度進行評價和修正是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由之路。本文對馬克思主義制度經濟學和西方制度經濟學的主要理論進行了梳理,二者都建立了獨立的制度經濟學體系,在研究方法、基本范疇和產權等理論的解釋上均有差異。在建立我國的制度經濟學體系的過程中,要對二者進行辨證看待,將二者相結合,同時聯(lián)系我國的經濟現狀,提出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制度。
作者:徐喆單位:東北師范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