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國際貿易教學改革的路徑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我國高職高專開設的一門現代化專業性課程,其有操作性、實踐性、實效性以及綜合性較強的特點。但是就現階段而言,部分高職高專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了課堂教學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中對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革建議。
關鍵詞:高職高專;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改革;思路
■引言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目前我國高職高專都有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商務英語、國際貿易以及相關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主要包含了國際貿易的概念、理論方法以及操作流程等,是對貿易交易從開始到結束整個過程系統的講述,其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時效性、實踐性以及涉外活動性。學生通過對課程的學習,可以從整體上把握并熟練掌握進出口業務操作的整個流程,從而獲得一定的國際商務理論知識,以及防范風險的意識。但在實際的國際貿易教學過程中,因為受到了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國際貿易實務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方法有待改進
目前我國一些高職高專院校在進行國際貿易實務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還是以往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中,教師比較側重于對理論知識的灌輸,因此采用的多是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這就使得單純講授理論知識的課堂教學變得比較枯燥沉悶,無法激發出學生進行學習的興趣,教師和學生之間也沒有過多的互動,學生自主參與度較低。此外,因為存在著實訓制度不健全的問題,學生無法很好地進行實際操作,也無法提高自己的國際商貿實務操作能力。
(二)教學手段有待提高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涉及的知識量和知識面都是比較大的,因此以往傳統的教學手段并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但是如果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的話,不但可以節省出書寫板書的時間,還可以使課堂的信息量變得更為豐富,將原本枯燥乏味的貿易事務課程變得更加的生動化、形象化以及趣味化,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其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但現階段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授課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課件陳舊或者過于依賴課件、教學手段單一等問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實踐性是非常強的,如果只是單純地進行理論教學,學生無法對理論知識做到熟練掌握以及具體的實踐應用,因此必須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動手操作,而這也是需要教師不斷地對教學手段進行更新和改進,從而使得學生可以通過軟件、實驗室等形式對國際貿易的整個流程進行模擬實踐。
(三)教材內容有待改進
總體上來講,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材內容過于偏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即使是有側重于實踐教學的教材也多是紙上談兵。當今,國際貿易經濟形勢變化非常快,但是要將新理論或新政策納入到學生的教材中則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就造成了教材內容常常滯后于實際情況的現象。比如,2007年7月1日,UCP600已經正式生效,但是介紹UCP500的國際貿易實務的教材還被繼續應用在教學中,并沒有及時地進行更新,這就會使得教材內容無法滿足實際的教學需求,所以說,教師如果過分依賴教材進行教學的話就會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1]。
(四)教師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授課教師不但要有過硬的理論知識儲備,還要有一定的專業實踐經驗,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高職高專院校此類教師大多是實踐經驗較少的老教師,或是缺乏實踐的年輕教師,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員是非常少的。而國際經濟形勢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這就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師的綜合素質,已經成為現階段各高職院校高專的主要任務。
(五)缺乏穩定校外實踐基地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對于實踐性操作的要求較高,這就需要學校有穩定的校外實踐基地來供學生進行具體的實踐操作學習,但現階段我國高職高專院校中并沒有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踐場所,這也是目前我國各大高職高專院校面臨的一大難題。很多學生在實習的時候都需要托關系才能進入企業,但是因為外貿企業會涉及到客戶的信息資料,企業為了確保信息的安全,并不會將學生安排在核心崗位上進行實習,因此學生也無法學到核心的知識內容。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的一些建議
(一)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調整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操作應用為導向,以培養學生能力為最終目標,要根據實際的教學目標,將現有的教材內容劃分為幾大模塊進行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穿插一些案例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并引導學生參與到案例的分析和討論當中。教師要將教學中的案例和練習題進行編輯和整合,最后再將其發送到每一個學生的手中,讓學生能夠在課后繼續進行案例的分析和學習。此外,對于本課程中涉及的國際慣例以及國際法規等,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將常用的國際慣例和法規印出來,然后發放到每一個學生的手中,之后結合案例分析這些慣例和法規中的條款,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其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記憶[2]。
(二)對教師的外貿實踐經驗進行提高國際貿易實務教師一定要具有外貿行業的實踐經驗,對外貿業務的具體實踐流程有一個熟悉的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才能做到實踐理論有效結合,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首先,高職高專院校應當積極的聘請相關專家來校為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活動。其次,學校應積極地與外貿企業進行合作,并和其協商派本校教師去相應崗位進行工作,讓教師能夠有機會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并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獲取足夠的實踐經驗。教師去外貿企業進行實踐工作,還可以了解到企業的就業標準,更好地為學生進行就業方面的指導。
(三)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豐富
教師應改變以往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對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進和創新,比如說可以利用角色扮演、講述法、任務驅動式、案例分析法等教學手段。角色扮演法是讓學生通過對角色的扮演和互換來進行模擬訓練,從而達到自己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的目的。講述法主要用于向學生講解關于國際貿易的基礎理論知識。案例法是教師將真實的生活案例引入到學生的課堂當中,之后師生對其共同進行分析以及學習的一種模式,其可以使得本課程更加具有趣味性,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案例教學法主要是以實踐作為導向,能夠將相關的案例內容有效地進行串聯,要盡量選擇具有典型性和真實性的案例,之后再逐漸的引導學生慢慢地參與進來,最后深入到案例當中,并對案例的角色進行體會,此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驅動式教學是指將“工作任務”轉變為學生的“學習任務”,學生通過信息獲取、計劃制定、進行決策、計劃實施、計劃檢查、對成果評價來進行學習[3]。
(四)建立完善的實訓機制
高職高專院校應當建立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相結合的綜合性國際貿易實訓室,在教學中應用國貿實物模擬訓練軟件系統來進行實踐訓練,學生通過實際的訓練能夠掌握外貿洽談、報價、訂立合同、租船訂艙、審證改證等相關的業務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五)加強校企合作
高職高專院校應當積極的和外貿企業進行合作,進行校外實訓基地的共同建立,教師可以尋求外貿企業中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幫助,和其一起進行校本教材以及教學方案的制定。學校可以和外企進行協商并簽訂協議,定期組織學生去外貿企業中進行參觀學習。此外,學校還可以舉辦專業知識講座,邀請商檢、銀行、海關部門的工作者以及外貿專業人員來校為學生進行專業授課,幫助學生對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部門職能以及流程進行了解掌握,并學到一些實際程序操作的方法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處理方法。
■結語
總之,筆者認為,想要獲得更好的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高職院校的教師就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高職高專院校也要做好支持與配合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具有綜合素質的國際貿易人才。
參考文獻
[1]朱莎莎.分析高職高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項目教學法[J].消費導刊,2016(5):346.
[2]董琳.從實踐看高職高專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法[J].教育與職業,2011(27):148-149.
[3]黃勇.淺析高職高專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實踐教學[J].中國外資,2008(12):22-23.
作者:林潔 單位: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