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國際貿易專業建設校企文化對接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從2005年起,為實現校企資源共享,九江學院商學院和很多企業根據各自的需要,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條件實現資源的合理流動,實現校友企業和學院建設實現雙贏。主要措施包括:校友企業在在運營和管理方面都存在不足和發展瓶頸,九江學院商學院選派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指導,在幫助企業順利渡過難關的同時使年輕教師獲得更多的企業鍛煉機會;如學院可按企業要求進行訂單式培養人才;學院根據創業指導工作的需要從企業里面選聘就有較強創業實踐經驗的人員作為創業指導老師;學生把企業作為創業實踐平臺也可幫企業用工難。
(一)運用企業的精神文化豐富校園文化
良好的企業的管理理念,在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中已經在無形中融入到了校園文化中。很多的企業習慣性的用一些激勵性的話語或者名言警句來鼓勵員工、引導員工,比如說“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卓越的品質源于永不滿足”等等。這種方法有助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的奉獻精神,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還有助于學生養成誠實守信、文明守法、明禮豁達的人生態度和自強不息、自尊自愛的人格品質,同樣的,這對于學校良好的校園學習風氣的形成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利用企業的管理文化完善職業學校的管理制度
良好的企業管理理念和制度是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優秀的企業都會非常重視建立和完善企業的制度,進而約束和規范員工行為。此外,通過到企業進行調研工作以及參觀和學習,了解企業的管理理念,再結合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將其運用到學校管理制度當中,完善管理體系,豐富管理內容;將優秀的企業管理理念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對于企業文化的認識,明確企業的要求,進而不斷地提升自我以適應企業的發展要求,保證畢業時可以成功的從學生過渡到職員的角色,更快的適應社會,實現校企之間的“零過渡”。
(三)運用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互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通過校企合作,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直接接觸國際貿易企業的平臺,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在真實的企業實踐當中了解、熟悉和接受外貿企業文化,然后無形當中形成自己的職業素養。特別是像外貿企業員工之間精益求精、積極進取、團結合作、競爭等等優秀的企業文化價值理念,極大地推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望,增加了其個人人格魅力,從而使他們逐漸地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職業觀。企業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學生更早的認識社會,認識企業,適應社會,適應企業,有助于幫助他們更快的成長起來,實現學生到職員的過渡,發展為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能力的全方位人才。利用校友創業平臺的現有優勢資源,針對在校生設立創業投資基金。創業中的很多實例證明,很多創業初期的企業,資金短缺是企業難以起步或者運營困難的一大因素,這對于無資金積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尤其如此。商學院為了解決大學生創業發展中遇到的資金困難的問題,2010年6月,商學院聯合劉鵬飛籌建了“九江學院靈泉創業投資基金”。
(四)運用企業文化更新專業建設理念
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相互交融后,通過創新,已然發展成為獨特的新理念且具有自己的發展空間。很多的優秀的企業文化在潛移默化的對專業建設產生作用。受企業服務意識的啟發,校領導就教學服務意識作了相應的說明。從上到下,加強服務意識的學習和教育,領導為教師服務,教師為學生服務。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氛圍,讓學生在這個環境下愛學、樂學,充分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
二、高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原則
(一)高校校園文化對接企業文化的“職業化”精神
高校學生應該具備相應的或者說較強的職業精神。當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競爭的社會,職業精神對于一個企業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它是企業的立業之本,也是企業的根基穩固的必要條件。作為一個高校學生,職業精神是其適應社會需要,得到社會認可,實現個人社會價值的基礎條件。職業精神的培養,將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的、協調的以及可持續發展,更加重視學生人文素質和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在教學方式上面,不僅僅只是關注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而且融入了一些比如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文化觀念,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二)高校校園文化對接企業文化的“親商”氛圍
創造“親商”的文化氛圍,首先要肯定企業文化,汲取企業文化中的營養元素,積極主動地與企業開展合作,通過銜接企業文化,培養高校人才積極地企業文化價值觀。其次,這并不意味著是放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一種具有前導性的文化,是一種社會亞文化,同時它也是教育工作的基本職能。
(三)高校校園文化對接企業文化的“務實”觀念
高校教育的“務實”目標應該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加以體現出來。高校學校非常關注學生的崗位實踐能力以及職業技能的訓練,這不僅僅是高校學校的立校之本,而且也是中等職業教育的核心特征,是高校教育“務實”特點的體現。無論是課程設置或者是教學內容,都應該緊緊圍繞實際崗位的需求來進行,同時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自覺學習的能力,這樣有助于學生發展今后的職業。強化學生的實踐思想,讓學生、家長一直全社會都可以意識到,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車間,都應該把它當作高校學校的學習場地;無論是理論學習或者是實踐操作,都該使高校學生學到東西,養成自己的學習方式。高校學校要利用各種務實的實踐性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而且接受企業的生產技能,從而幫助學生實現與企業間的零距離就業。通過采取校企對接的模式,九江學院商學院重視培養在校學生的校園創業文化氛圍的營造,啟發學生的創業思維,培養學生的敢闖敢為、勇于擔當的企業家精神,引導學生創業實踐。
作者:阮值華 單位:江西九江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