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國際貿易課堂教學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的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創新能力是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文明的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意識應貫穿學生的所有學習階段,特別是大學階段創新能力的培養由于當今現代教育創新能力培養的薄弱顯得由為重要。國際貿易課堂教學由于種種條件和原因的制約、束縛,創新及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顯得由為不足。學生被動式的填鴨式課程教學雖然隨著實驗課程的增多,學生能力培養前進了一步,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學生能力培養效果不甚明顯,因此基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國際貿易課堂教學改革研究顯得由為迫切。國際貿易課堂教學改革,要大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現代信息技術,變僵化、死板的課堂為靈活、生動的課堂?,F代云技術的運用,為這種課堂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服務和可能。因此,運用云技術改造課堂教學,增加課堂靈活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增強教學效果是我們要著重考慮的一個課堂創新方向。利用云技術創建校園內國際貿易“云課堂”,學生、教師之間建立網絡信息連接,及時溝通、交流。其特點在于可集結大量案例、練習、相關閱讀資料,融傳統傳授型課堂和實務實踐課程為一體,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增強師生、學生之間的交流,和社會結合更加緊密,學生上手操作能力更強,更有效率,更準確,更能符合社會對外貿人才能力的切實需要。
一、現在我校國際貿易專業課堂教學的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理論課程方面
1.國際貿易教材相對滯后。
除進口教材外,國內教材內容普遍滯后,只包括傳統的古典和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當代國際貿易理論基本沒納入,與該門學科的發展有些脫節。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也不夠,學生用學到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應用問題有一定的難度。
2.學生專業基礎知識不太過硬。
國際貿易理論有部分內容用到西方經濟學的分析方法,沒有好的西方經濟學基礎,國際貿易理論也不會學得很好。另外,還要結合不同國家,不同體制來理解國際貿易政策,及其前因后果,這方面學生理解起來也有一定困難。
3.國際貿易理論課相對于國際貿易實務課
更死板和僵化,除案例教學外,基本沒什么創新的模式和方法,不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缺乏練習、實訓,學生也不能夠深入地理解和運用。
(二)實務課程方面
1.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不能滿足多層次的學生需求。
高等財經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和非國際貿易專業學習國際貿易課程期望值是不同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進出口相關的工作,希望在學校學到盡量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的技術,畢業后能熟念運用所學知識,直接做相關工作。非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對學習國際貿易課程的期望值較低,他們選擇這門課程主要是好奇和感興趣,畢業后很少從事國際貿易相關工作,但為以后涉及國際貿易相關方面工作做了準備,他們不必像國際貿易專業學生那樣要求能非常熟念非常高效地完成一項進出口業務,只對其有簡單完整的了解和運用就可以了。因此,對國際貿易課程需求層次不同的學生應充分考慮其不同需求,設置不同層次的國際貿易課程,現在大多數高等財經院校都沒有做到這一點。
2.對英語是學習國際貿易課程的重要工具認識不足。
國際貿易課程對英語沒有硬性的要求,國際貿易專業學生也開設了大學英語、商務英語等課程,但教師和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國際貿易課程的掌握和熟念程度。重視國際貿易課程中英語水平的提高無疑是增強學習和掌握國際貿易課程的能力,對學生大有幫助。遺憾的是現行國際貿易課程也沒有體現英語在國際貿易課程中的重要性。
3.教學方式單一,理論與實踐有些脫節。
國際貿易課程教學多采用傳統課堂講授加實驗室實踐的方式,國際貿易理論課是純粹的講授型,教學方式相當單一。即使是實驗課,學生也是照著模版填寫單據的多,自己動腦的少,有的甚至離開模版就不會做。傳統的以教為中心,沒有變為以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學生展開教學的模式。
4.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培養不足。
學校考試以知識為主,能力的評估和考試很難量化,更難考核。導致在校學生應用能力培養不足,創新能力培養更是無法考量。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如果沒有一定的應用能力,畢業后難以勝任相關工作。如果缺乏創新能力,則發展和進步的空間要小得多。
二、我校國際貿易專業課堂教學改革途徑和方式
(一)國際貿易課堂教學內容的改革
國際貿易課堂教學的內容應與時俱進,不斷去掉舊的、脫節的內容,改為新的知識和內容。不同國家、不同地區貿易法律、法規、政策等都會修改和變化,國際條約等也會變化,對我國對外貿易有重大影響的要及時添加進教學內容,及時傳授給學生。
(二)國際貿易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
單一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多層次的學生需求和應用及創新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方式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采用任務教學驅動法、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雙語教學法等形式,并結合云技術,創建云課堂,形成國際貿易課程課堂體系,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加強實踐實訓的強化和訓練,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基本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綜合應用技能訓練,崗位實習,校外實習等不同實踐訓練,培養學生的應用及創新能力。
(三)國際貿易課程考試方式的改革
國際貿易課程考試比較單一,有筆試、上機操作等,主要考察的是知識而非能力,校外實習等沒有納入考核范圍,計入成績。應改革國際貿易課程考試方式,成績計入方式,全面核查學生知識和能力。教學模式方式的改革如項目教學,任務驅動教學,課堂討論等均可計入成績,且占比應提高,方能突出知識、能力并重的改革模式。
三、改革后的課堂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所提高
(一)國際貿易教學內容的改革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
教學內容及時更新,能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具體內容具體分析,用學到的理論理解解釋國際貿易現象和國際貿易政策等,再分析這些政策和現象,促進知識的消化吸收。并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目的。
(二)國際貿易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
國際貿易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和接收知識,更為主動地求學,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國際貿易教學方式的改革力求提高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主動性,走出死記硬背、一味模仿的傳統學習怪圈,更為靈活地掌握和運用這門課程的知識,解決實際國際貿易問題。
(三)國際貿易課程考試方式的改革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
考試方式的改革能強化教學方式改革的效果,如項目教學,任務驅動教學,課堂討論等納入記分系統,能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達到增強能力培養的目的。且把記分融入到平時學習過程中,而不是主要體現在期末這一次考試中,注重了學習過程的考察。考試成績比較全面地體現了學生知識吸收程度和能力提高和展現過程。
作者:彭寒飛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