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生考研調查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寒假期間,管理系同學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并相應的作出了較為細致全面的調查報告。
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陸續刊載優秀調查報告。本期推出關于“大學生考研目的”的調查。
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學生考研具有明確的目的性:獲得高學位,便于就業(共6162人,占總數的56.28%)和提高自身素質(共3360人,占總數的30.69%);其他的學生表示考研是為搞學術研究或因為從重心理、順大流(分別占總數的8.08%及2.23%)。
面對“考研熱”,學子們有以下感言:
甲:考研人數的劇增,從現實來看“獲高學位,找好工作”所占的因素我認為多得多,但我不否認還有別的因素。
就我而言,我可以說從小到大還沒認真想過我究竟是為何而讀的書,或確切的說我不能說清。從外表看來好象不外乎為了今后的立足。
可從自身感覺來說好象又不是,我隱約感覺到我是以提高自身素質為前提的。
因為自小到大我的學習動力就來自那無形的感覺,我學的東西除了那學校要求的外,課外的學習都是自己所感興趣。
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那么一種理想,一種無形的理想。
有些只是在這花花世界之中被現實壓力所困惑罷了。
2021年大學生寒假.實踐報告:教師教學實踐精心整理了“2021年大學生寒假.實踐報告:教師教學實踐”,望給大家帶來幫助!更多.實踐報告,.實踐心得體會,.實踐報告范文,毛概.實踐調查報告,大學生.實踐報告,請關注.實踐報告欄目!
轉眼間大學第一學期已將結束,大家都歸心似箭,希望趕快回家,同時各自也在為自己制定這的寒假的實踐活動,隨著假期的到來,束縛已久的身心終于可以迎來自由自在的天空,呼吸著冬天特有的味道,去享受體會屬于自己的假期。寒假是學生充實自我、增加閱歷、了解.的重要階段。作為.中思想最活躍的群體,大學生都有著自己精彩的假期計劃:打假期工,是一種身心的磨練,在賺取生活費用的同時,又可以親身感受.這個熔爐;有人抓緊機會去進修,參加雅思、托福、考研等培訓班,讓自己的知識得到更完善的補充;有人則準備跋山涉水,去游歷神州各個地方,擴大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歷??
而臥則是希望能夠深入校園,融入學生的群體中,所以我選擇了教師實踐這項活動。
假期實踐能夠鍛煉我們的能力,但不是朋友一拉、老師一說參加實踐有這樣那樣的好處,腦袋一熱就上了,一定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在持有正確的態度,向有經驗的老師和同學咨詢,然后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更深入的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畢竟大學生大多是來自于農村,最后也要服務于農村,及早深入.有助于大學生為將來的工作與生活做更充分的準備。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要積極探索實踐教學與“生產、研究、學習”相結合的辦法,才能培養具有求是創新精神人才。實踐教學目的是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大學生對于.、國情和學科專業背景的了解;通過實地動手、思考解決現實問題,使其開闊視野、鞏固理論知識、增強創新意識、提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增強勞動觀念,激勵學生創新和創業精神。
下面就講講我的大學生教學實踐經歷吧,很令人難忘的回憶,它是我大學以來的第一次教學實踐,從中我覺得自己成熟了,因為我要照顧比我更小的學生,看到他們純真的眼神,我覺得自己有義務擔負起教育他們傳授給他們只是得責任。目前各大高校都有著各自與學校專業相互掛鉤的教學實踐基地,這更有利于針對性地將學生所學專業與實際生產相聯系。當我們在實踐過程中,不能只是在實踐中觀察老師前輩們怎么做,更多的是要親身嘗試。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還要定期書寫實踐報告或心得,這樣才能很好的總結實踐經驗,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礎。
一開始我先較快的了解整個班級的學生情況。記得剛開始和小同學相處時,我急著找潭老師了解班級情況。但潭老師并沒有直接告訴我,而是讓我自己去發現、去了解。可能當初我有點不理解。但后來想一想潭老師并沒有做錯。我應該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觀察了解這個班級,了解學生,畢竟我面對的還是學生,這也是對我的一個考驗。接下來我就通過班干了解了班級的一些日常工作以及班委的一些工作。其次,我再熟悉和掌握學生的情況。為了能和學生打成一片,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和他們接觸交流。除了上課時間,我一直是跟班的。剛開始幾天,學生都不怎么和我說話,都非常被動。我發現自己好象很難融入這個班級,原因是彼此不了解,這時我采取主動,通過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慢慢的和他們交流。通過自己的主動以及對他們的關心,學生也逐漸放開來了,都愿意主動找我交流了。師生之間就應該多交流,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學生。
編輯推薦:
.實踐報告大全
目 錄
一、執行總結 …………………………………………………… 1
二、團隊介紹……………………………………………………… 2
三、周報及配套服務……………………………………………… 3
四、服務市場前景分析 ………………………………………… 6
五、市場調研與分析 …………………………………………… 9
六、公司概述 …………………………………………………… 12
七、經營管理機制 ………………………………………………… 18
八、營銷戰略 …………………………………………………… 23
九、經營風險及對策 ……………………………………………… 24
十、公司未來發展規劃 ………………………………………… 25
十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大學信息周報"可行性研究………………… 26
十二、財務分析 ………………………………………………… 28
十三、附件
(一)報表 ………………………………………………… 34
(二)經營者加盟調查報告……………………………… 38
(三)高校聯盟辦報調查報告…………………………… 39
大學信息周報 .1.
一. 執行總結
在當前全國高校關于素質教育、創新能力大討論的背景下。我們以"創新""創業"為指針,充分利用資料進行市場分析、專家咨詢、以及數學模型等方法,開展調查研究,制作出本參賽項目"大學信息周報"
據我們前不久對 1000位大學生、高三學生進行的一次調查表明:他們對如今獲得的教育就業信息和進行的思想文化交流渠道深感不滿,他們疾呼:我們不僅需要競爭,更渴求交流和引導;不僅需要信息,更渴求便捷獲得可靠完整的信息。鑒于此,我們幾個滿懷激情和抱負的大學生,決定聯合高校創辦一份屬于我們自己的報紙。
"大學信息周報"立足高校,采用借力思想,充分使高校物質資產、人力、信息資源為我所用,精心經營好"信息周報",保證服務質量,努力做到使我們報業服務成為集文化交流和豐富信息為一體,集個性化與特色化為一身的高品質服務。讓其成為高校之間,知識青年之間,高校和社會之間的橋梁與紐帶。
構筑高校橋梁,攜手追求人生 ---- 是我們的服務理念。
適時而生,應需而設 ---- 是我們服務的宗旨。
周報,貼近高三學生、中專生、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交流需求、實用性和指導性強,內容多樣化和個性化。高校信息資源共享,讀者靈活自主選擇,免費咨詢和青年之家俱樂部相應配套服務。
本創業計劃是由集美大學的7位同學發起并誠邀全國百所高校加盟,籌建"誠毅報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辦報。本公司將先在40所綜合性大學建立分社,樹立品牌后,將向全國高校推廣"特許經營權"或建立"記者站"、"發行站"。并以香港、澳門為中介向世界大學進軍。
總公司與各分社采取"聯邦分權式"的管理機制,分社內部采取"學習 大學信息周報 .2.
交流型"的領導方式。本報將采用"目標管理、分社競爭、集體決策、三級審核"的制度來保證辦報質量。注重個人品牌(人品+性格+能力)。吸引優秀人才加盟,不斷完善和創新,使我們有信心對顧客承諾:少量的付出,即可獲得高附加值的回報!
目前,我們所需資金將采用高校師生集資募股方式取得。公司擬采取功能虛擬方式,把固定資產降到最低,我們的戰略目標是8年內成為報業集團,16年內成為綜合型、公共型的集團公司。等時機成熟將創立大學創業投資基金,投資于大學生獲獎的創業書和高校科研項目。為我們投資資本的退出和轉行提供了多種渠道。
據財務預測,本公司未來五年現金流凈現值4250萬元,是初期
投資額的71.83倍多,內部報酬率為32.58%,一年內即可收回投資額。即使未來現金流有較大幅度的下降,投資者仍然可獲得可觀的回報,可見此項目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投資。 二、團隊介紹
1.發起人:集美大學誠毅創業小組
2.加盟者簡介
① 林善發:集美大學經濟學習社社長、會計專業學生、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創新能力強
② 馮萃熙: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文社主席、文筆出眾、組織管理能力強
③ 史先振:北京外國語大學"言心"文學社社長、擅長寫作、組織管理
④ 王義峰:中國農業大學《摯友報》編輯記者、多才多藝、務實創新、
社交能力強
楊松濤:東北農業大學學生通訊社社長、學生會副主席、廣播電臺長、
大學信息周報 .3.
愛好寫作、其作品曾多次獲獎,現為《哈爾濱日報》《黑龍江日報》等多家報紙的通訊員
⑤ 王有剛:大連海事大學"海潮" 文學社社長、愛好文學、勇于進取、社交能力強
⑥ 邱 榮:《廈門日報》財務部、注冊會計師
⑦ 薛長煌:《廈門日報》廣告部、有豐富工作經驗、富于創造
三.周報及配套服務介紹
(一) 讀者群:
1. 目標讀者群: 主:大學生
輔:高三學生及中專生
2. 邊緣讀者:具有中高學歷的工作青年。
關心本報讀者群的相關機構與部門
(二)周報版面欄目初定
一版:綜合新聞 。高校動態·國內國際一周要聞·教肓新聞
二版:人物專訪,人生感悟。學生實踐實習生活·畢業求職生涯·成功校友(奮斗史、心路歷程) ·優秀教師專訪
三版:求學。高考、考研、自考、進修信息·高校校史、專業介紹·各種資格考試輔導信息·學科前沿觀察
四版:校園文化生活。講述自己的故事·雜文、散文、詩歌欣賞·學生活動·高校網絡愛情小說連載
五版:就業指南。(可供畢業生選擇的公司,市、省、國內、國際)公司發展概況·公司用人要求、未來人才要求·老總專訪、企業文化·畢
業生就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六版:熱點聚焦。知識青年、專家學者對社會熱點問題的探討(比如新經濟、新文化、新生活)
大學信息周報 .4.
七版:港澳海外版(二分之一英文版)。海外名校動態·海外學生的生活、學習、實踐、就業、思想·留學須知
八版:消費引導(二分之一版)。知識青年的各種消費與應注意的問題(如網絡消費,好書快遞)·區域讀者舊貨交易市場。廣告版面(二分之一版)
(三)服務特色
1.內容貼近知識青年實際學習、生活需要,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2.靈活性、區域性突出。分社區域化運作、滿足不同高校不同層次讀者的不同需求
(四)高附加值的配套服務
1. 知識青年之家俱樂部,提供現場交流,增進理解與友 誼。及時反饋讀者要求,提高報紙質量與完善服務。
2. 免費提供高考、自考、考研、旅游等信息咨詢服務
3. 在高校內免費為讀者節日生日禮品傳送業務
4.免費為讀者刊登舊貨交易供求
(五)周報運作流程:
各分社根據預先欄目約定要求
安排采訪,并將信息整理存放在各
欄目在網絡上的數據庫。其次,各
需要,從相應欄目數據庫中采編信
李小菲臉色轉陰,盯著寢室的電源插座,皺眉祈禱:此刻,可千萬別來電話!
寢室共住8個人,4張床鋪公用1個插座,室友們的手機充電器,正驕傲地閃著紅燈――在求職的非常時期,誰都不想讓手機斷電,以免錯失良機。
不幸,手機偏偏響了:一個陌生號碼!
李小菲竊喜,莫非……
“您好!”李小菲語氣莊重,卻不失甜美,有幾分職業女性的味道――近期刻意雕琢的成果,以改掉稚嫩的學生腔。
“請問你是李小菲小姐嗎?”
“對。請問您是哪位?”
“我是……”
“嗚嗚”,短促的兩聲尖叫,手機徹底沒電了,然后自動關機。
李小菲驚叫一聲,盯著“黑”掉的屏幕,心臟有一刻的窒息:這個電話萬一來自XX公司,豈不太糟糕了?!
大四一開學,李小菲揣著署假精心設計的簡歷,奔赴了兩場秋季人才招聘會。雖早已耳聞就業形勢的嚴峻,值親臨招聘現場之前,她還懷有三分雄心壯志。
然而,兩場招聘會,李小菲共投出21份簡歷,只接到2份面試通知。而且,赴約兩家公司的面試后,其中一家已落聘,她現在碩果僅存的希望,就是等待XX公司的最后“宣判”。
未及多想,李小菲立刻拔掉室友的充電器,慌亂地插上自己的充電器,摁著手機的開機按鈕不放。
“喂,我的手機!”傳來室友馬靜的尖叫。
若換作平時,一向害怕得罪人的李小菲,早就向人家連連道歉和自責了。但在就業壓力的威逼下,她已顧不得理會室友的惱怒,緊張得連敷衍的道歉都沒有,只顧搜尋“已接來電”的記錄。
回撥電話后,李小菲聽到對方說:“我是你的網友‘天涯浪子’……”
李小菲如墜谷底。
掛斷電話,李小菲甩甩頭,決絕地告訴自己:“死心吧!”
李小菲不想再自欺欺人了:XX公司面試已結束三個星期,自己一直未收到offer,其實早該絕望了,沒必要傻等!
那天,正是2007年11月9日,李小菲下決心:明天,報名考研。
雖離畢業的日子尚遙遠,但李小菲覺得:就業之路實在太渺茫,不如選一條較有把握的道路。
2007年11月10日后,若“天涯浪子”再撥打1360****523,或許就會聽到“您好!您所撥打的電話已關機。”因為,李小菲重新選擇的道路,不需要24小時開機期待,而需要24小時關機拼搏。
心理分析
美國心理學家西洛托,曾以大學生做過實驗:第一組被安排在嘈雜的情境中,他們可以通過按鈕制止噪音:第二組被安排在同樣嘈雜的情境中,但他們沒有按鈕可制止噪音;第三組被安排在不嘈雜的情境中;最后,再將三組集中在嘈雜的情境中,他們只要根據信號的指示就可以制止噪音,結果第一組比其他兩組的反應速度快。
西洛托認為,實驗印證了“習得性無助”現象的存在:第二組大學生反應速度慢的原因,在于曾有對嘈雜情境無能為力的挫敗經歷,現在即使有制止噪音的機會,他們仍慣性地認為自己的反應不會起效果,因而放棄積極嘗試,消極地等待預期的命運。
李小菲很像第二組大學生:曾經積極地求職,試圖阻抗就業壓力,但碰過兩次壁后,她便開始自我否定,變得心灰意冷。不愉快的受挫體驗,使她將無助感無限擴散到未來,即便知道潛藏著求職成功的幾率,她依然悲觀地默認自己注定失敗。
由于預設未來求職的失敗,“放棄努力”便成為邏輯的結果,李小菲陷入自暴自棄的消沉狀態。此時,她對求職失敗的恐懼,遠遠大于對成功的希望,因而開始選擇做最簡單的事――逃避就業,躲入考研。考研雖也有失敗的風險,但畢竟身上掛著十幾年“學生族”的頭銜,比起從零開始的求職出擊,考研似乎成為最簡單的“招聘考試”,她難免多幾分勝算的自信。
然而,在逃避就業壓力的“考研族”中,多數人并未親歷求職,他們只是翻翻媒體的新聞報道,或冷眼旁觀同學的求職挫敗,就被傳染了“習得性無助感”,蜷縮地放棄任何嘗試。但他們恐慌得忽略了:其實,往往高懸在半空中的鞭子,才給人以最大的壓力,一旦真正打在身上,“疼”也不過如此――幻想中的恐懼,往往大于現實的恐懼,所以,歐美人經常強調的一個詞是“try”。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容忍失敗的“度”就不同。有些大學生容易產生“習得性無助感”,就是因為容忍失敗的“度”太窄,一兩次挫折就一蹶不振。因為他們的人生經歷較單薄,本來成功的體驗就非常少,一旦再度面臨失敗,便引來雪上加霜的疼痛。而像實驗中的第一組大學生,曾經有過成功的體驗,再次遇到類似的困境時,就學會積極地想辦法應對,而不是像第二組放棄努力,或像第三組手足無措。
關鍵詞:體育專業 課程改革 現狀分析
不少專家學者通過對考研熱現象的研究發現,考研已經從校園現象轉變為一種社會現象,考研對于學生產生的深遠影響,已經不僅僅是個人學歷和專業水平的提升,更加在高校和社會中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促進大學生養成積極向上、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考研現象是學生學習欲望的直接體現,但是過于發酵的“考研熱”已經在高校內形成了較大的影響,除了可以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外,也影響和干擾了大學的正常教學秩序、影響了大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同時還造成許多大學生形成一種功利思想。
1 動機分析
在考研動機上,許多專家學者對考研動機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是學術型,這類考生是出于ψㄒ檔娜勸和對學術研究的興趣,他們將考研、成才與事業聯系起來,把個人愿望融于神會發展的需要當中,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二是提高型,這類考生考研目的是為了獲得雄厚的競爭資本,希望以更高的文憑來謀求更好的工作;三是趨熱型,這類考生是處于不喜歡以前盲目選擇的專業,于是借考研之機重新選擇專業或受教育后重新選擇工作而轉報熱門專業;四是從眾型,這類考生是由于自身目標不明確,受到周圍考研同學的影響而選擇考研,另外有小部分考生是由于家長的逼迫而選擇考研。
調查數據顯示,我國高校擴招的規模越來越大,直接導致本科畢業大學生的數量快速增加,而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卻不能完全適應社會就業的需求,這使得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大學生不能即時就業,大學生自身也承擔著較大的壓力,因此很多大學生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考研方面,希望通過考研的途徑完成自己學業深造的同時,也可以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事實上,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本科畢業生處在較為薄弱的位置,他們缺乏核心競爭力,考研升溫也就成了不爭的事實,而每年考研的錄取率也在逐年增長。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社會對高層次人才需求不斷增加。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國家在高等人才的培養方面也不斷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考研方面給予了很多政策支持。如,研究生教育并沒有實行與本科教育同樣的收費制度,反而研究生的助學金待遇在不斷的提升,這也是無形中吸引大學生考研一個主要原因,滿足了很多經濟條件普通卻有強烈學習欲望的學生的需求,因為考研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深造,更加可以緩解他們經濟方面的困難,消除后顧之憂。
2 小結
2.1 高校畢業生考研現狀分析
2.1.1 社會經濟發展對研究生需求的增加
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對人才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在畢業生的學歷層次方面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普通高等教育環境下的本科畢業生已經成為當前人才隊伍的主要力量,研究生教育相比普通本科教育具有更系統的專業教育體系,培養的人才在知識和技能方面也具有更高的適應性,所以研究生教育在社會中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為了適應國家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國家和政府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也給予更多的支持,為研究生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
2.1.2 躲避就業壓力
如今,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了大學畢業生談之色變的一個重要話題,很多大學生對于就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尤其是在激烈的競爭形勢下,本科畢業生缺乏足夠的優勢,這使得很多大學生畢業后不能順利就業。而為了躲避就業壓力,很多本科畢業生選擇了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他們渴望在獲得更高層次的專業教育之后可以獲得更多的機遇。
2.1.3 盲目趕潮流
很多大學生對于自己的人生和職業生涯缺乏系統的規劃,在讀研的問題方面也較為盲目,往往是看到同學都在考研而自己也開始從眾,但是對于自己考研的目標以及未來的發展卻沒有明確的目標,他們將考研視為一種潮流,但是這樣的學生往往不能堅持到最后,半途而廢的居多。
2.1.4 近幾年本科擴招的結果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我國高校擴招力度加大,這使得普通高校的本科畢業生數量在幾年內快速增長,造成了大學生需求過剩的情況。如今,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發展的如火如荼,知識和科技已經成為新時期的人才必須具備的基礎素質,高等教育已經普及,不僅是在校學生,很多社會人員也獲得學習的機會,這就使得社會人力資源變得充沛,用人單位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無形中對大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壓力。
2.2 體育專業學生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趨勢分析
2.2.1 體育專業考研學生報考院校分布比較集中于A類地區體育院校
學生報考院校都比較集中在A類地區的體育院校,只有少部分學生報考師范類院校以及綜合特色院校。學生對自己所要報考的學校了解不夠,大部分學生都是通過老師以及往屆的師兄師姐那里了解的學校狀況。報考院校太集中于發達和較發達地區的A類院校,這樣對考生的競爭力大,且影響考研上線率。
2.2.2 體育系考研學生報考專業分布不均勻
考研學生報考專業大多集中在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而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運動人體科學專業以及民族傳統體育學專業報考的人數都相對較小,這與體育系學生的專業相關聯。
2.2.3 考研課程復習時間安排較合理,但要注意勞逸結合
考研學生選擇考研復習時間大多在大四上學期期間,這一時間段開始復習是比較合理的。既不會因為太早開始復習而受不了枯燥乏味的復習生活放棄考研,也不會因為太晚準備復習而時間太過于緊湊產生焦躁心理影響復習效果。但是在考研復習時,學生大多把時間花費在復習上,而不能保證正常的休息娛樂時間和體育鍛煉時間。
2.2.4 學生獲取考研復習資料較為困難
調查結果顯示,考研學生在獲取考研復習資料方面都比較困難。大部分考研學生不能準確的獲取專業課復習資料,公共課復習資料比較繁冗,很難把握重點。總之,在獲取考研復習資料上,信息比較閉塞。
2.2.5 立志深造是最大的考研動機
考研學生的考研動機中有64%的學生是想要立志深造或是通過考研來調整專業進而繼續深造學習,其余36%的考研學生并不是因為想立志深造或是調整專項繼續深造而選擇考研,卻是為了規避就業壓力或是被逼迫、從眾而選擇研究生考試。
2.2.6 系部對考研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
一方面,系部為考研學生提供復習環境不夠合理,復習環境較為嘈雜;另一方面,系部對考研學生提供的考研方面的信息比較閉塞,學生不能及時的獲取考研的相關信息。另外,系部幾乎沒有邀請專業老師或是公共課資深老師進行專業課程復習和公共課程復習專題復習講座。
參考文獻
[1]任倩.陜西理工學院在校大學生對當前考研現狀看法調查報告[J].網絡財富,2010(9):18-19.
[2]張濤.獨立院校學風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9(11):44-45.
[3]林勇.考研熱對高校學風建設的影響[J].法制與社會,2010(4):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