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高考英語考試時間

高考英語考試時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考英語考試時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考英語考試時間范文第1篇

關鍵詞 考查要點 教學啟示 高考英語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On English Papers of 2012 Fujia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bstrac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strong guidance to entrance exam review,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2012 Fujian Matriculation English Paper major title examines points, parsing examine specific knowledge, thereby sentiment of its teaching revelation.

Key words examine the main points; teaching implication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English

0 總體特點

2012年福建高考英語試卷的題型與新課改后歷年高考試題的題型一致,為聽力、單項選擇、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短文填詞、書面表達。它完全以課程標準及考試說明為依據而命制,在材料選擇上更具現代氣息。同時它秉承了往年的宗旨——考查考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含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在語言技能上主要考查聽、讀、寫這三項技能,且主要體現在聽力、單項、完形填空、閱讀和寫作部分中。

1 聽力

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對英語聽力的要求為:(1)理解主旨和要義;(2)獲取事實性的具體信息;(3)對所聽內容作出簡單推斷;(4)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事實性的具體信息是理解和把握對話或獨白主旨必不可少的內容,也常常是聽力部分的重點考查項目。話語發生的場合、說話者質檢的關系等,也是聽力測試所要考查的重點項目。

2012年福建高考英語試卷的聽力試題仍然采用全國卷。從整體上看,2012年福建卷的聽力題型穩定,難度合適。選材情境真實,難易試題比例比較合理。

教學啟示:(1)強化入題訓練;(2)加強具體信息和簡單判斷這兩大項聽力微技能訓練;(3)增加學生聽的輸入;(4)關注句意轉換。

2 單項選擇

2012年福建高考英語試卷的單項選擇題干簡單明了、并提供了足夠的上下文支撐供考生答題。遵循了既定的命題原則,考查考生對英語語法、詞匯知識和交際用語的掌握情況,難度適中。語言地道,考點覆蓋面廣,突出考查主干知識,考點分布合理,以中檔題為主。試題力求貼近生活,富有時代感,如:把保衛黃巖島(第28題)、希臘金融危機(第30題)等結合到單項填空中,體現了時代性。15道題遵循高考優化語法的長期趨勢,考查的均為最基本最常用的語言現象,有動詞短語、名詞、形容詞、副詞、代詞、連詞、介詞(詞組)、復合句、時態、虛擬語氣、非謂語動詞、交際用語等。語境豐富,試卷把詞匯和語法的考查放在了語言環境中,不是單純地考查詞匯和語法。

教學啟示:(1)要重點復習動詞的用法,因為動詞是考查的重點,也是難點,尤其是時態、語態和非謂語動詞;(2)加強對從句的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尤其對連詞和關聯詞用法和區別的理解;(3)注意代詞,介詞,名詞和習慣用語搭配的學習。簡而言之,要優化語法教學,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調整語法教學的難度,基礎語法的講解不能過難過偏,而應該重基礎、重運用、重靈活。

3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是測試考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知識和能力的題型,它集閱讀理解與語言應用能力考查于一體,考查考生在閱讀理解基礎上,在一定語言情景下準確、靈活運用詞匯和短語的能力。其考點以實詞為主,虛詞為輔。動詞和名詞是非常核心的考點,其次是形容詞、連詞和副詞。在2012年的福建卷高考英語題中,共考查了5個動詞、5個名詞、2個形容詞、4個副詞,連詞、介詞、代詞、固定短語各考查一個,名詞的考查數量呈下降趨勢,副詞的考查數量有所上升。

同時,對實詞類考查主要以考詞義為主,主要考查特定語境中詞匯辨析的能力。這不僅回避了由于單一詞匯題題干所提供的語言信息不足而可能造成的理解偏差,也體現了詞語的意義服務于語境這一理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詞匯考核的信度和效度,是一種優化的詞匯考核模式。以第48、49題為例,The driver acknowledged my _48_ but did not move off. Instead, he looked _49_ at me.

48. A. attempts B. instructions C. opinions D. arrangements

49. A. anxiously B. carelessly C. disappointedly D. fixedly

48.【考點】考查名詞詞義辨析

【解析】這個司機告知我他獲悉我到達的方向(instructions),所以,選B。

49.【考點】考查副詞詞義辨析

【解析】由于是多年之后好朋友見面當然是Ismail應該是目不轉睛地盯著我,選擇fixedly表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直盯盯的看著我,所以,選D。

另外,2012年福建卷的完形填空加強了對常用的重要短語搭配的考查。這類題目也是放在語境中來考察,需要考生積累比較扎實的固定搭配,把握好語言環境,正確理解文章的意思。 以第40題為例,At that time my family lived a stone’s _40_ from Ismail’s.

40. A. drop B. throw C. move D. roll

40.【考點】考查固定短語辨析

【解析】a stone’s throw 近在咫尺,本句指的是“我”家當時離Ismail的家很近。

教學啟示:要加強解題技巧的訓練,強化解題過程。(1)利用詞匯、語法等方面的語言知識。要充分發揮平時積累的語言基礎知識,利用搭配知識解題。注意文中的邏輯搭配(包括過渡詞,連接手段,指代關系,肯定、否定等);結構搭配(指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在句中或文中與其他詞的搭配要求);慣用搭配(即通常所說的固定短語)。同時還要進行語法分析,縮小選擇范圍。(2)利用背景知識,降低文章難度。完形填空的文章內容經常與日常生活相關,有的內容是我們頭腦中已經了解的常識。當對語言的把握不很準確時,可充分利用社會知識和科普常識來幫助判斷,先找出并理解文章主題、主線,并根據主題猜測細節。

4 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主要考查考生以下能力:(1)能歸納文章的主旨大意。即通過閱讀并理解文章,對文章大意以及作者寫作意圖或態度傾向進行歸納。(2)能推測文章中的隱含意思。通過閱讀文章所提供的語言信息,進行分析和再處理,來推斷出文中未正面涉及的內容。(3)能根據上下文正確理解詞語和句子。通過將學生不認識的單詞、詞組或者較難的句子放在語篇里,考生需要通過對文章的理解和上下文的聯系來猜測該詞或句子的意思,同時也通過考生對該詞或句意思的猜測來考查考生對整個語篇的理解程度。

2012年福建卷的閱讀理解文章所選語言材料題材豐富,保持了我省自主命題的優良傳統,并且不乏新的亮點:首次選用文學作品作為閱讀測試材料之一。文章體裁多樣,有記敘文、議論文、應用文、說明文等。試題涵蓋了《考試說明》中有關閱讀理解六個方面的能力要求,注重考生閱讀能力考查。其中,要求考生依據篇章內容作出簡單判斷和推理以及揣摩作者寫作意圖的試題共計12題。設題語言精練,試題涵蓋了短文提供的絕大部分信息,考點信息分布科學合理。

教學啟示:閱讀教學要精泛并舉、增強語感;充分利用各種學習策略和解題策略,提高閱讀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具體而言,閱讀訓練要具備:(1)時代性:每年都有一定的文章,特別是科普文章講某一領域的新知識。要向學生介紹一些新觀念,新方法,新事物;(2)實用性:每年都有一定的新聞和廣告方面的應用文,要注重與學生生活、社會生活的結合,盡可能體現語言的使用性;(3)多樣性:近幾年閱讀文章的體裁廣,語段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和議論文等,可以說若語言輸入量沒有一定的廣度,是不能適應這種選材上的多樣化;(4)綜合性:為了能夠考察學生較高層面上的閱讀技能,近幾年閱讀文章所選的語篇在結構上都較復雜,且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文章是考語言以外的知識,如人文、地理、歷史、政治、自然科學等。

5 短文填詞

短文填詞的文章選用學生書面表達習作或難度相當于學生書面表達的文章,所選短文的長度作了明確規定(130個左右),略長于我省目前書面表達字數要求,以利于設題。試題注重基礎、突出對主干知識的考查。重視對實詞的考查,兼顧其他詞類。同時,本題型重視對詞形式變化的考查,包括動詞的數、時態、語態、非謂語形式等必要的變化,名詞的單復數變化及代詞、形容詞、副詞等詞性正確形式的判斷。

2012年福建卷的短文填詞全文131個詞,與《考試說明》所要求的短文長度保持一致。文章通過對害怕失敗的心理的探討,引導學生自信,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富有教育意義。今年共考查動詞、形容詞各3個,介詞2個,名詞、連詞各1個。其中代詞考點在2012年沒有出現,形容詞的考查力度加強,這種趨勢要引起重視。

教學啟示:(1)加強對篇章的整體理解;(2)注意讓學生在充分聯系上下文的情況下再答題;(3)加強拼寫訓練; (4)注意詞匯的各種詞性變化及其運用;(5)掌握英語中慣用表達法。

6 書面表達

高考英語考試時間范文第2篇

【關鍵詞】講評課的意義;講評的效果

高中復習課內容多,題量大,平時的測試接踵而至,講評課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了重要的作用。如何上好講評課對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會產生直接性影響。所以評課要把握時效性、靈活性和實效性。要緊扣“查根究底、聯想遷移、拓寬升華、深化反芻”四個環節。并以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為指導,使講評課成為學生知識的歸納和延伸、能力培養和提高的一個平臺。

1. 問題的提出 進入高三復習,英語習題量日益加大,教師與學生將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做練習與講評練習上。講評課中,有些教師逐題仔細地講解,采用“注入式”教學法,實行“滿堂灌”教學。有些教師認為,講評課沒有上新課那么重要,于是蜻蜓點水式地對一下答案,或將答案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自己核對。顯然,這些講評模式因嚴重阻礙學生的思維積極性而被時代所淘汰。那么,怎樣才能使講評課收到好的講評效果呢?

2. 講評課的意義 講評課是以分析學生考試情況、糾正考試中存在的共性錯誤、彌補教學上的遺漏、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和提高能力的一種課型。講評的目的決不僅僅在于澄清某個問題的正誤和對試題進行單純的分析,重要的是借助講評使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了解知識的內在聯系,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講評,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3. 講評課的實踐與原理

3.1 把握“三性”。

(1) 時效性。試后何時講評試卷才能取得最佳效益呢?實踐證明,試卷的講評應放在測試后未上新課之前為宜。原因有二:首先,就學生而言,考試時其思維最集中、最活躍,此時他們對于試卷所考查的知識點是非常熟悉的。而測試后他們不僅急于知道分數,更急于知道正確的答案,求知欲極強。其次,對教師來說,剛閱完卷,對學生存在的問題了如指掌,因而此時講評必然事半功倍。

(2) 靈活性??荚嚭?,學生們常嘰嘰喳喳、七嘴八舌地爭論不休,這對我們有何啟示呢?顯而易見,在爭辯中理解的知識印象是最深刻的。所以,講評時教師可站在學生的角度,利用學生的爭論,啟發、引導學生自評,這樣既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又可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講評的效果??梢?,講評課與上新課一樣,方法應靈活多變。

(3) 實效性。試卷的講評要注重效果。在復習考試中,每一次考試都要明確以下內容:考查的內容是什么、作何要求、涉及教材的哪些知識點。只有教師對這些方面做到心中有數,在講評時才能使學生的知識得以鞏固、擴展和提高,使講評成為一次收獲、一次知識的鞏固、一次知識的更新。

3.2 緊扣“四環”。

(1) 查根究底。試卷的講評不僅使學生知道正確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正確與錯誤的原因。如在選擇題的訓練中,不僅要使學生知道正確的選項,更應讓學生明白不選其它各項的理由。

(2) 聯想遷移。試卷講評的重要一點是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講評時應對試題做到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變化形式進行分析評講,達到培養學生聯想遷移之目的。

例:Later in this chapter cases will be introduced to readers consumer complaints have resulted in changes in the law.

A where B when C who D which

解析:cases 是先行詞在定語從句中做狀語,構成in the cases,主句是cases will be introduced to readers, 所以用where 引導定語從句。答案是A在定語從句中有時會出現先行詞與定語從句分隔的現象,需要準確判斷。

這樣講評可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考知識點的印象,并培養學生的聯想遷移能力。

(3) 拓寬升華。講評時,教師可針對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引申出相關的知識點,使學生的知識得到拓寬、加深。

例: Nancy doesn't enjoy her job anymore. She's because every day she does exactly the same thing .

A relaxing B relaxed C boring D bored

正確答案為 D ,這題是考查以-ed 結尾的形容詞和-ing結尾的形容詞的用法區別。 于是教師可問:除 bored /boring外,還有哪些類似的形容詞呢?在學生說出一些后,教師可予以補充,歸納如下:

interest interested/interesting (感興趣的/有趣的)

excite excited / exciting (興奮的/令人興奮的)

move moved/moving (感動的/令人感動的)

surprise surprised / surprising (感到驚奇的/使人驚奇的)

please pleased/pleasing (高興的/令人高興的)

bore bored/boring (厭煩的/令人厭煩的)

tire tired / tiring (厭倦的/令人厭倦的)

amaze amazed / amazing (驚奇的/令人驚奇的)

frighten frightened/frightening (受驚恐的/令人驚恐的)

puzzle puzzled/puzzling (迷惑的/令人迷惑的)

然后總結用法 :-ed 的詞表示人的感受,帶 -ing 的詞表的性質和狀態。

(4) 深化反芻。為了切實提高講評效果,必須讓學生及時消化講評內容。通過消化,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具體做法是:每次講評后,要求學生對錯題加以訂正,做好錯誤記錄,建立錯誤檔案,收錄自己做錯的題目,并注明正確答案及解題思路,以便學生在下次考試前有的放矢,及時復習。此外,教師可根據講評的重點、難點及學生的易錯題,通過變換角度設計出有一定針對性的鞏固性練習,讓學生加以訓練,以鞏固講評效果,實現“第二次飛躍”。

3.3 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白钣袃r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這是古人及當今許多學者的共識。教師講評試卷的關鍵是應把解題思路、方法、技巧教給學生。如做完形填空時,可指導學生做到以下四步:①瀏覽全文,掌握大意;②避難就易,逐句填空;③仔細斟酌,解決疑難;④通讀全文,驗證答案。又如,在做閱讀材料的選擇題時,指導學生選項的選取應把握:①選項的觀點自身錯誤時要舍去;②選項正確,但與題干和文章內容無關的應舍去;③選項和文章雖有聯系,但選項的外延或內涵與文章內容不統一的應舍去。這樣,就避免了學生出現憑空想像、脫離閱讀材料的現象。再如,做書面表達題時,指導學生遵循下列四步:①仔細審題,弄清大意;②編寫題綱,擬出要點;③緊扣要點,擴寫成文;④反復檢查,修正錯誤。

高考英語考試時間范文第3篇

關鍵詞: 高中英語 口試評價 有效學習

一、問題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2003)指出:“英語技能是語言綜合運用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表達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把它作為一種工具來進行交際,而交際首先是指口頭交際(劉潤清、韓寶成,2000)。為了發展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口語測試與評價顯得很必要。但傳統的口語測試的項目太多,有背誦、問答、會話、朗讀等。每個項目又細分為語音語調、詞匯、語法、流暢性、準確性等方面。測試時一老師對一學生,耗時很長。雖然有口試標準,但每個測試老師在操作時不好把握度,很難客觀公正地給予評價。那么該如何快捷、準確地測試出學生的口語水平?如何使口語評價具有科學性?如何使口語的評價與測試成為促進學生提高口語的動力?這些問題不解決,口語測試的信度和效度都會受到影響。

二、口試的實踐

(一)口試的目的和背景。

外語學校一直把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放在教學的首位。教學一直按照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要求。所以,英語課堂采用全英語教學,小班教學的模式。詞匯采用附帶習得的方式,“在用中學”的方式;語法采用歸納、演繹的方法,依托語境來訓練。學生常采用表演、演講、討論的方式來訓練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為了重視口語在日常教學中的地位,為了檢測學生的口語水平,為了口試測試的反撥作用,外語學校每學期的期中、期末都要組織口試。

(二)考試的內容、方式、要求和標準。

1.考試的內容

高中口試內容為:背誦已經學過的課文(閱讀和聽力),閱讀《21世紀英語報》并回答一個問題,談論一個話題。

2.口試的方式

一位老師對一名學生進行口試,考一名學生時,另一名學生進行話題和報紙的朗讀準備。第一名考試生有5分鐘的話題和讀報紙準備。學生從已有的話題(Topic)中隨機抽取,要求話題談論時要用本學期已經學過的新詞、短語或新結構至少5個。朗讀的報紙來自平時學生自己訂閱的21世紀英語報。出題老師選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篇、段,并設置一個問題,學生隨機抽取朗讀篇目,并回答一個問題。一般問題是本篇報紙的中心或一個能容易找到的細節題。背誦的篇目學生隨機從已經學過的,平時要求背誦的篇目中選擇。所考查的背誦篇目的第一句已經給出。

因為是一名老師對一名學生進行考試,為了保持班與班之間的標準統一,全年級的英語老師同時考一個班,即一個班的學生在口試時,學生分布在全年級不同的教師中。

3.口試的要求及標準

口試時,學生輪流到指定的教師處參加口試。話題要求:語音語調流暢,內容恰當,語法和詞匯使用正確合理,能積極使用新詞,內容有邏輯性。讀報要求:聲音清晰,語音語調正確,流暢不結巴。讀完后能夠正確回答所提問題。背誦要求:不掉詞加詞,不掉句,背誦流暢,能夠背誦所抽篇目,再抽扣一定的分值。

三、對口試的思考

(一)運用交際性口語測試方法去測試學生的口語能力。

口語技能是學生用英語進行口頭表達的能力,特別是在真實語境中溝通信息、描述事物與情感、發表觀點和意見的能力。測試的目的是考查口頭表達的實際效果,兼顧流利性和準確性?!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2003)指出:“高中學生應該積極利用多種渠道使用英語,在真實交際中培養有效的交際能力?!币虼?,口語考試應體現口語的交際特點,也能促進學生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提高自己的交際意識。交際性口語測試是較為科學和理想的語言測試,代表了未來語言測試的發展方向(劉一丹,2009)。真實性是交際性口語測試最重要的特征,它體現在口語測試任務的真實性和受測者之間互動的真實性兩方面,而這正是口語教學所追求的,也能體現任務教學法的思想。

只要把握住口語測試任務和情景的真實性,以及口語測試的交際性的特點,就會簡化測試的形式和評價的細目,就沒有必要設置太多的測試項目。只需設計一個真實的場景和一個真實的任務(如讓學生完成一個面試訪談、談論對成功的認識等),讓學生兩人一組,也可三人、四人一組去完成這個任務。在完成任務中,學生要溝通,要交流,從而展示自己的語言水平。測試老師兩位或多位參評。測試老師要對學生的口語表達、交流能力和有效性及語言面貌(即語音語調、流暢性、準確性等方面)進行評價。由于有幾個學生參與,而且在真實的交際情景中,這樣就不會耗時長,而且能快速、準確地測試出學生的口語水平。

(二)口語評價要有科學性,體現測試的效度和信度。

口語評價的科學性體現在口語測試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測試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測試目的。效度分表面效度、內容效度、結構效度等。在口語測試中,試題的表面效度體現在試題的真實性;內容效度是指測試是否體現教學內容;結構效度是指測試是否能體現學生實際的交際能力(孫力,2004)。外語學校所采用的口試方式有很好的內容效度,如課文背誦,報紙篇目朗讀。測試題設計了仿真的語言運用情景,提供了現實生活的真實話題并能結合平時所學的內容,這反映出口試試題有很好的結構效度。

評分標準的把握直接影響口試的信度。這些評分標準細分為語法、語音、詞匯等方面,但也應根據語言的互動交際性原則,設置這些標準為:信息組織是否合理,表達與交流是否順暢;是否能恰當地使用交際策略;語音語調、節奏是否自然,是否能使對方聽懂。評分標準應包含總體評分標準和分項評分標準。評分標準可按等級制或五分制(劉一丹,2009)。

(三)口語的評價與測試要能成為促進學生提高口語的動力。

語言的測試是為語言的學習服務的,所以口語的評價與測試應該成為促進學生提高口語的動力??谡Z的評價與測試本身能落實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語言測試要求,而且這也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學英語教學中長期存在的“重知識,輕能力”和“重筆試,輕口試和聽力測試”的傾向,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教師和學生對口語的重視和學習。如何使口語的評價和測試成為促進學生提高口語的動力?

1.口試的題型應遵循口語測試設計的真實性和交際性原則

口試的題型能反映交際的需要,這能指導學生在平時的口語訓練中真實地訓練,在真實的任務中訓練去習得口語能力。這樣學生才會把口語訓練交際任務化,才會不覺得枯燥。由于交際信息溝的出現,學生才會有交際的欲望和熱情。所以試題設計的交際互動原則對學生平時的口語訓練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外語學校的話題談論測試,讀報后的問答題,這些能夠反映口試試題的真實性和交際性的原則。

2.口試的內容要與所學的內容相結合

口試的目的是檢測學生當前的英語水平,對當前的教學有反撥作用。口試的內容要有內容效度,即口試內容應以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為范圍去設計。不能超綱,不能超過學生的現有水平。這樣學生才會在口試中表現自信,有話可說。因為學有所考,這樣會促進學生平時認真學習和積極地進行口語訓練。外語學校的口試內容完全與平時的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這樣能大大促進學生平時的語言學習。

3.口試的形式要有同伴合作形式

有實驗研究已證明同伴合作互動形式比考生與考官的互動形式的口試得分高。同伴互動的考生在口試中有更多的互動、意義協商,為對方考慮得多并且有較為復雜的輸出。口語考試中如果只有考生與考官的互動,考生處于被動地位,由于環境、考生心理的影響,很難測出學生實際的語言交際水平。而且同伴合作交際也是平時練習口語的主要形式。所以口試的同伴形式會促進和強化學生在平時的口語練習的動機。上述的口試方式,主要是學生個人談論,教師是聽者。這與平時的同伴互動的口試練習方式不太適合,未能充分體現口語的互動交際特點,不能完全考查學生的交際例行性技能(信息常規表達和互動常規表達)、現場交際常規技能(即協商達意)和互動過程監控(過程監控和談話輪次)。

交際性口語測試能有效地促進教學,能促進交際教學法和任務教學法在課堂上的有效使用,能促進學生在平時口語學習中有效交際。

四、口試評價的注意事項

外語學校的口試實踐有很大的成功之處,能夠有效地發揮口試評價的反撥作用。學生能夠根據口試情況,調整自己的口語練習:改變方式,變化形式,能促進學生口語技能的提高。本文只是結合實際,對交際性口語測試進行了一些思考。運用交際性口語測試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學生應該抽取話題或任務,這樣才能保證公正性,也能避免與前面相同。

2.要給學生準備和思考時間。尤其是要給時間讓學生與同伴考前的短時準備,以相互熟悉,這樣測試才有語言的自然運用。

3.測試時每個考室,每個教師的評價標準要統一。

4.教師在測試時要認真觀察、仔細傾聽,盡可能不打斷考生的發言,這樣才能測試出學生的真實水平。

口語的評價與測試的公平客觀性應該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保證測試的高信度和高效度是測試追求的目標。但如何做到測試與教學的完全統一,如何保證測試的絕對公平,這仍是口語的評價與測試時需要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劉潤清,韓寶成.語言測試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高考英語考試時間范文第4篇

【關鍵詞】高效;英語教學;思考

目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著這樣的現象: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很累,并且實際效果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沒有關注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導致有些無效或低效的教學行為。課堂教學環節合理,英語課堂效率就愈高。因此,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這里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來分享一下教學中經常碰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一、怎樣的導入教學才有效

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初中的英語課堂要讓學生進入角色,不能每次以讀課文或默寫單詞開始,否則會讓學生產生對英語學習的疲乏感。最有效的是結合初中英語教學的要求,進行類似新聞播報、演講時刻、Show Time、Guessing Game、經典英文歌曲等活動。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初中生不再像小學生一樣幼稚,已經不再喜歡各種比賽或游戲了。其實,游戲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文化的一種狀態,它不僅屬于孩子,也屬于大人。老師要有一定的學期計劃,持之以恒,還可以留有材料,最后作為學生的成果展示。

二、怎樣的課堂活動最有效

面對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如果要問哪種最有效,那么答案應該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決定”。在導入過程中,老師一般一復習舊知、引出新知為主要的教學目的,因此可設置一些密度較大的分大組開火車比賽活動,這樣人人都有機會進行復習。新知部分的機動性很大,一般情況下分兩個部分:新授部分,可多設計Pairs活動,操練新學的句型活對話;提高部分,可設計3-5人為單位的小組活動,比如對話討論、設計對話內容、造段落等,在這個過程之后,一般有組內一個成員完成大段概述,也可要求其他同學輔助板書、肢體語言等,同時也可分大組進行猜測活動,請若干同學上講臺與下面的同學對話。

三、怎樣來調節課堂氣氛

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幽默。對于一位英語教師來說,課堂教學中更少不了幽默。前蘇聯教育家思維特洛夫曾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p>

有一次,我上七年級語音課,講到“key”加復數-s后,讀音為/kiz/,要與kiss/kis/分開。我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美國小學生想向媽媽要鑰匙,便說:“give me the keys.”可他媽媽聽了非常高興的吻了他的臉蛋兒,她將keys聽成了kiss。聽完例子,學生們也意識到了讀音的區別。最后,我又接著和他們開了個玩笑:“下次我說‘Give me the keys’,我看誰會上來‘Give me the kiss’?!睂W生們都會意地笑了。幽默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僅局限于活躍課堂氣氛,還在于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學生在幽默中增長了知識,輕松愉快又回味無窮。

四、怎樣解決課堂教學中易出現的語言錯誤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出現語言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老師聽學生講句子還要同時進行糾錯,或者為了尊重他們不糾正,都是很不合理的。針對這個情況,每堂課可設一到兩位糾錯警察,他們的任務是聽回答問題的同學的基本語法,如果有錯,比如一般現在時第三人稱沒有加s,警察就有權當場填寫罰單,罰單設計得非常簡單,一般只寫上時間、姓名和錯誤原因。他們可以當場把罰單交給那位回答的同學。一堂課罰單超過5張就要為班級唱一首英文歌曲。長此以往,低級語法錯誤就漸漸滅絕了,可以讓最容易出錯的人做警察。

五、兩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

1.教室布置

我們不能小看環境對語言的影響。雖然只是一個教室環境,它卻能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一個具有英語氛圍的環境能增加學生的大腦內部英語語言的反射機能。初中生的教室里可以有英語小報,黑板上的通知、值日表、課程表等都可以用全英文來寫。

2.板書的布局

板書是學生可以在課堂內長時間記憶的文字,因此,老師嚴謹合理的板書布局可以讓學生對教學重點一目了然。比如,可以班黑板分成四塊,一塊寫比賽積分,一塊寫新單詞及簡筆畫,另一塊寫語法知識的歸納,最后一塊可以寫文化及課文拓展的內容。另外如果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板書,學生可以非常明了地理解老師的新教的知識了。

總之,課堂教學管理是一門復雜繁瑣的藝術,以上的幾點僅僅是個人的一點實踐經驗。而2011年新修訂的英語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了8條教學建議,其中兩條是:教師應結合實際教學需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途徑。我們的英語教學要以這些建議為基礎,指導我們的日常教學,創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英語新課程標準》.2011版

[2]蔣海豐主編.《初中英語高效教學》.南京大學出版社

高考英語考試時間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合作學習 高中英語

1 課題的提出

現在的高中生思維敏捷,知識面廣,在考試中能取得高分。然而也出現了一些“高分低能”的現象。在校園里能說英語的學生很少,就是那寫在考試中能取得高分的學生也很難用英語與人交流。造成這樣的局面是我們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所形成的。長期以來,教師講、學生聽,筆記記滿一大本,成為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這種教學形式雖然在知識傳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費時間少等優越性,但其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束縛著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全面開展,制約著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在課堂上,教師容易偏重講授英語語言知識而忽視對學生語言知識的訓練,這樣極易使學生成為語言知識的被動接受者,使不少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制約了學生運用英語能力的提高及發展,這些已很不適應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英語教學,課堂教學亟需引進能面向全體學生的、有利于學生全面開展的語言實踐活動?;谶@種情況,因此在我的英語教學中,采取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

2 合作學習的基本內涵

什么是合作學習?其本質又是什么?當代合作學習理論開創者、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約翰遜等人認為:合作就是在教學中采用小組的方式以使學生之間能協同努力,充分地發揮自身及其同伴的學習優勢。杰克布斯等人則認為:“合作學習是幫助學生最有效地協同努力的原理和方法。”很顯然,杰克布斯等人的不同之處在于,合作的功能并不僅只限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遠在小組之上。對此,約翰遜等人表示贊同。合作學習以研究與利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為基點,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師生、生生、師師合作為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有明確責任分工和共同的目標,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為基本手段。為了完成共同任務從而大面積地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改善班級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交際技能。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獲取、處理和綜合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重點是聽、讀和口頭表達的能力;運用形成性評價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激勵使學生產生自信心和成就感;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與人共事的意識和能力。

3 實施過程

筆者在認真學習和研究國內外有關合作學習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結合自己近年來的教學實踐。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容,探討了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的一些做法。3,1角色表演活動:每單元課的對話練習時,我指導小組成員運用新、舊語言知識,就某一話題結合學習內容,發揮想象,通過創設情景、自編對話,進行角色表演。例如,學習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2 A Unit 1時。在學生做完Reading后,為了鞏固課文中所學的內容以及句型,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生A扮演記者,學生B扮演科學家,來進行采訪活動展開交流:

A:Why did you do some research into the theory afteryou disabled by the serious disease?

B: Because 1 need to get married to my loved beautifulgirl.

A: Can you explain your theory difficulty understood tomost people?

B: Yes.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my theory, you can readthe book written by myself.

A: In your opinion, how to be a scientist?

B: I think, first we should learn to observe what we areinterested in, second, we should build a theory, finally, weshould test the theory.

教師創設具體、豐富、自然、真切的情景,鼓勵學生將喜怒哀樂等情感和動作融于會話中。讓學生先小組討論角色的分配,然后自編自演,盡量把所學的詞語用到對話中去,最后在全班同學前進行表演。

3.2 信息處理。教師向學生提出任務(task-based activities)及完成任務的步驟和方法。各小組根據具體任務或問題展開討論,小組中的每個成員自由發表意見,記錄員記錄整理后,向全班匯報。此環節是“合作學習”的重頭戲,占據課堂時間較多。小組討論可有以下一些主要內容:對課文標題、插圖等展開討論,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對課文段落、細節、佳句、體裁、寫作特點等進行討論以拓寬學生視野及培養學生的鑒賞和概括能力。對課文難句、長句、某些詞語展開討論,以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對課文時代背景、作者的態度和觀點展開討論,以培養學生評價人、事和物的能力。“討論”這一環節有利于培養學生在聽讀理解過程中作出正確的推論和合理的推斷能力以及在真實環境中表達自己的思想的能力。圍繞課文內容提出的討論話題(topics)應力求具有開放性。對于一些深層次問題的理解,如果小組討論出現一題多解的精彩局面是一個值得鼓勵的好現象。例如,在教unit 11,Integrateing時,該課文是介紹航天英雄楊利偉。筆者根據課文內容的線索向各合作學習小組提出了以下兩個問題:What opinions do people havetowards Yang Li wei?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result of thestory?通過討論,各小組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想象豐富且言之有理。

新高中英語教材中許多文章層次清楚、脈絡鮮明,教師要充分挖掘文章中的信息,布置科學和合理的任務,讓學生展開討論。以Lesson 7 Sports Stars為例,筆者提出層次清楚的問題,引導學生將整個語篇分層次閱讀,然后分步驟進行討論:

第一層次問題:

Read and match the paragraph with these headings.

a. The latest news.

b. Background and early life.

c. Training, education and interest.

d. Road to success.

第二層次問題:

a. Why were the sisters unusual?

b. What kind of background were they from?

c. Who helped them to succeed?

d. How did the two sisters get on at home?

e. What were they interested in?

第三層次問題:

a. What achievements did they get in their lives?

b.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sports stars?

本語篇分層次閱讀,每個層次又可分為若干問題。每個層次進行小組合作討論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3.3 語義重建。語義重建是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從口頭表達開始,逐漸上升到書面表達形式。書面表達離不開聽、說、讀的訓練,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開始時教師就向學生講明主題,然后開展小組討論,使全體學生能積極參與同該主題有關的討論活動,感知大量的語言信息材料,學生就有了較清晰的表象。在此基礎上。從單純的再現到大幅度的擴展,再到脫離原語篇的自由表達,構成了一個有梯度連續的系列過程。如:在學習寫作時,寫作課很容易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在教學生寫一封介紹自己的英文信時,我安排了以下小組任務:①獨立思考。讓學生考慮文章的主要時態、格式,以及重要的短語,為小組討論做準備。②集體列出寫作要點。首先讓中等生確定格式和主要短語,鼓勵差生大膽參與,優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③小組報告討論結果。選擇一二個小組口頭報告討論結果,并讓其他組評價指正。④教師介紹寫信格式、介紹自己的短語。⑤學生獨立寫作。⑥小組交換批改。然后。我要求學生結合生活的實際,以Life Experience為題描述事情過程。以書信的形式告訴你的朋友。Discuss the diagram below in group to help youthink of ideas. ①lntroduction to the situation: What? Where?When? Who? ②The beginning: What preparations? What timedid you start?③Development:

What happened during theactivity?④Conclusion: What happened in the end? Was itgood?然后要求學生參照大家討論得出的筆記,描述活動的情況,結果大部分學生情緒高昂,寫出了很多好文章。

4 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伴隨著課堂教學進程的不斷深入,也暴露了一些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如學生難以在公眾面前發言,小組成員有時不能和睦相處,小組討論噪音較大,討論時活動時間不能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組織不到位,出現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討論任務;甚至有的學生干脆就用漢語進行討論,嬉鬧。而某些成員無所事事,出現“搭車”現象等等。因此合作學習不僅包括師師、師生、生生間的積極的相互依靠關系,而且包括學生間面對面的促進性作用,還有各自的個人責任、社會技能以及對教師的要求等方面。

4.1 合理分組。

4.1.1 就近組合:按班級正常的座次,將座位鄰近的學生組成兩人一組或多人一組的學習小組。這種合作小組的組合形式,無需調整座次,分出層次,因此,操作起來比較簡單。

4.1.2 異質分組: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小組內各成員間形成性別、性格、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方面的差異。這就為小組成員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為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這種組合實施一學期后,為保證各小組力量均衡,可以重新分組。每一組內培訓一個善于協調并有責任心的小組長,負責分配本組成員承擔不同的任務和責任,協調小組成員間的關系,使得小組成員間能很好地交流,檢查和評價本組成員合作學習情況,以保證小組活動卓有成效,同時向教師反饋本組完成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關心幫助成績不理想的同學,爭取組內同學共同進步。

4.2 教師的作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使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首先,教師必須明白什么是合作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與競爭性學習和個體化學習的關系是什么,必須相信合作性學習是最有效的。其次,教師必須意識到簡單地把學生置于討論小組中是不會奇跡般地產生效果的,不僅要明白構成合作性學習的要素,同時要知道課堂中存在著許多運用合作性學習小組的不同方法。再次設計內容要符合學生實際,要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還要考慮學生語言輸出過程會出現哪些問題及活動估計所需的時間,最后必須明白合作性學習最基礎的方面是學生問有著相互依靠以及適用于學生和教師的合作性思想,明白課堂的組織結構必須從競爭的、個人化的轉變為合作的。

4.3 學生的責任。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個體的能力。學生在團隊里所學習和形成的能力在自己以后的獨立工作中會發揮巨大的作用。所以合作學習要使學生養成高度的責任感。全組的成功要依靠于每個組員的學刊情況。責任感的關鍵在于組員之間的相互幫助和確保每個人都能獨立地通過學習評價。在合作學習中,鼓勵每個組員參與活動是一個重要問題。為了做到這一點,需要讓每個人感到他個人對小組的成功負有責任,團體中的每一個成員不但要對自己所接受的任務盡心盡力,還要負起幫助、鼓勵、支持隊友的責任。要知道在整個活動中自己并不是一個免費乘客。

4.4 評價。通過小組學習,要有一套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是基于小組合作成員的共同努力,必須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最大潛力。它講求的是整體目標達成的同時實現個人目標。同時小組合作成員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這個鏈條上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不能有效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因此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時要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對合作小組集體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在此基礎上要側重于過程評價和小組集體的評價。把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結合起來,就可以使學生更關注合作學習的過程,使他們認識到對他們最有意義的是合作學習的過程,最重要的是要從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合作學習的方式,合作學習的精神。同時,對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并側重于集體評價。這樣就會使小組成員認識到小組成員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個人目標的實現必須依托于集體目標的實現,而防止出現個人英雄主義,小組歧視現象,讓他們認識到小組成員

的共同參與才是合作學習所要實現的目標。在小組評價時也要對個人有一個適當的評價,如個人對合作學習的參與度、積極性、獨創性,通過這樣在組內樹立一個榜樣,激發小組內的競爭,以此來調動其他成員參與的積極性,以免讓學生形成一種依賴的思想。在評價內容方面;要讓學生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框架。這樣學生合作就有了一個目標導向,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才會有正確的方向,這樣學習者就會明白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到底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在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時,主要應從小組成員分工是否合理,小組合作方式是否恰當,小組成員的參與度,對小組合作學習結果的整理報告是否科學等方面來評價;對小組成員的評價主要應從小組合作任務的執行完成情況、與別人合作學習的好與壞、思維的創新性等方面來評價。這樣學生在明白了評價內容之后,就會有意識地調整小組合作學習的安排及個人參與時的表現。

為了有效評價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遵循以下步驟:

第一步:制定目標。首先是學習目標,此類目標的設計要適合學生水平,適合教學水平,其次是合作技能目標,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確立學生間的彼此合作的目標。

第二步:課前準備。建立小組后,要讓小組成員使用共同的學習材料,可以方便地進行交流而不影響其他組的活動,教學內容積極互賴,教師要通過分配的材料,將學生置于一種“榮辱與共”的互賴情境之中。①材料的互賴,每個小組只給一份材料,促成學生之間的合作。②信息互賴,教師可以將學習材料分塊分給小組成員,每人承擔任務的一部分,促使小組成員都參與活動。③對立面互賴,教師將學習材料設計成具有組間競爭性質的學習內容,增強小組成員間的互賴感。④角色互換,教師有意識地讓學生承擔總結人,檢查人,發言人,裁判等角色來實現工作分配互補和有內在關聯的角色互賴的實現。

第三步:構建互賴機制。①明確學習任務,教師向學生解釋學習任務,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此時教師主要進行導入性的和布置任務性的直接教學。②建立目標互賴。教師向學生說明小組工作目標,確保成員間的緊密合作,學生們各自承擔指定的工作責任,教師要求每個小組只交一份報告和工作總結。③建立個人責任。教師為檢查每個學生確實都積極參與,應不時地通過挑選作業進行評分等來促進每個人的學習活動。④建立組間交流。將各小組的學習成果向全班推廣,達到每個人對問題的不同理解和共識。⑤提出合作規則。為了使課堂教學組織嚴密合理操作,教師必須對學生提一些行為要求:①分組學習時不無目的的隨便下座,不談與課堂教學無關的話;②做有準備發言;③組內發言要做到不影響他組;④說明自己是如何提出答案的;⑤新舊知識聯系起來;⑥全員參與;⑦聽取他人發言;⑧學會質疑;⑨不輕易改變自己的看法;⑩評論時對問題不對人;⑩學會主持小組活動和做總結講話。

第四步:教師監控小組學習,及時提供幫助。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必須作如下工作:①觀察小組學習情況,弄清學生在干什么,有什么問題;②巡回指導,講授必要的技能并回答各種問題;③參與小組活動,提出合理建議;④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回答學生的疑難問題。

第五步:評價小組活動。在合作學習結束時,教師要用時問來和學生一起科學評價此次學習情況。①如何達到學習目標的;②你組有無妨礙合作學習的事件;③下次合作時你有無新的方式。通過討論可以幫助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并及時矯正失誤,提高下次活動的效果。還可以采用記分的辦法評定合作中小組每一天的學習行為,定期評價,及時表揚通報,或以海報的形式在班級中公示,或制作一塊專用的板公開展示。小組成員的課堂學習、課后作業和考試只要取得了進步,或者有突出表現的,都能夠為本組贏得相應的加分。通過兩周一評比的形式,分數高的小組將贏得本階段的組間競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县| 临沂市| 江永县| 吉隆县| 南平市| 上林县| 莫力| 佛坪县| 方正县| 台中县| 安阳市| 云南省| 隆安县| 诸暨市| 长宁县| 榆中县| 宁武县| 广安市| 三亚市| 黄浦区| 东山县| 肇东市| 齐河县| 开封市| 泸州市| 六盘水市| 贡觉县| 乌兰县| 阿合奇县| 南康市| 铁力市| 姜堰市| 新沂市| 泗洪县| 高台县| 布尔津县| 湄潭县| 临桂县| 克东县| 襄汾县| 佛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