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營養健康教育總結

營養健康教育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營養健康教育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營養健康教育總結

營養健康教育總結范文第1篇

湘鄉市人民醫院 湖南省湘鄉市 411400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7 歲以下小兒營養不良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導在臨床上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3年1 月-2014 年1 月間本院收治的80 例患有小兒營養不良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并依據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每組各40 例;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治療;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以及保健指導。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的預后情況以及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結果:觀察組患兒的各項預后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之間的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數據之間的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一定程度的健康教育以及保健指導不但可以促使患兒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提高治療效果,同時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醫患關系,因此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小兒營養不良;健康教育;保健指導;臨床應用效果

小兒營養不良是兒科臨床上的常見病癥,該病癥主要是因身體過度缺乏熱量或者是蛋白質所造成的[1]。誘發該病的因素多為幼兒長期攝食不足或挑食?;加性摬〉幕純簳饾u表現出持續消瘦或者是水腫的臨床癥狀,其不但會對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同時其也會對幼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據相關研究顯示[2],對患兒及其家屬在治療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的健康教育以及保健指導可有效提高患兒的預后。本次研究將就隨機選取2013 年1月-2014 年1 月間本院收治的80 例患有小兒營養不良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研究7 歲以下小兒營養不良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導在臨床上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間本院收治的80 例患有小兒營養不良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并依據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每組各40 例;所有患兒均符合小兒營養不良的診斷標準:

(1)病史有較長期的膳食攝入不足、喂養不當、消化系統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低出生體重史。

(2)分型表現能量營養不良者以消瘦為特征,蛋白質營養不良者以水腫為特征,既有體重明顯下降又有水腫者為混合型。

(3) 臨床分為三度Ⅰ 度體重減低15% ~ 25%, 腹部皮褶厚度為0.8cm ~ 0.4cm; Ⅱ 度體重減低25% ~ 40%,腹部皮褶厚度<0.4cm;Ⅲ度體重減低>40%,腹部皮褶消失。

(4)合并癥常合并貧血、維生素A、B 族和C 缺乏及鋅缺乏;重者生長發育停滯,全身各臟器和免疫功能紊亂。其中觀察組:男性患兒18 例,女性患兒22 例;患者年齡為4 個月-7 歲,平均年齡(3.4±1.4)歲;對照組:男性患兒17 例,女性患兒23 例;患者年齡為5 個月-7 歲,平均年齡(3.6±1.3)歲;兩組患兒在一般性資料方面的對比結果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故本次研究具有

可行性。所有患兒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于參與研究前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為患兒補充維生素B 族,并為其服用促進胃動力藥物,改善患兒的消化功能,同時糾正患兒電解質紊亂,并對患兒補充礦物質、蛋白質等人體必需營養物質,同時對于存在感染情況的患兒進行積極的抗感染治療)。

(2)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以及保健指導:

健康教育:幫助患兒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對其進行健康飲食方面相關知識的健康宣講,幫助患兒家屬設計營養膳食表,促使其深刻了解7 歲以下幼兒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并對不同患兒進行個性化的飲食指導,幫助患兒家屬掌握兒童營養膳食的合理搭配。對于熱量的控制要充分考慮到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一般5 歲以下熱能2500 ~ 3330kJ/d(600 ~ 800kcal/d);6 ~ 7歲3330 ~ 4167kJ/d(800 ~ 1000kcal/d)。食品應以蔬菜、水果、米飯等為主,外加適量的蛋白質包括瘦肉、魚、雞蛋、豆類等。對保健指導:對患兒家屬進行用藥指導,因為幼兒的各項身體器官仍未發育完全,因此在用藥是要注意用藥的規范性,以此來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對患兒加強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的干預治療,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葷素有機搭配,促使患兒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脂肪等物質的攝入量。尤其對于處于母乳喂養期的患兒,輔食的添加一定要合理且營養均衡,多食用高蛋白質、富含維生素且易于消化的食物。6~24 月齡采用維生素AD 滴劑(貝特令)每日1 粒+ 小兒復方四維亞鐵散(金蓓貝) 每日10 克,24~36 月齡采用維生素AD 膠丸每日1 粒(廈門星痧,維生素A3000U, 維生素D300U)+ 小兒復方四維亞鐵散(金蓓貝)每日10 克,另外根據家庭喂養史指導家長按國家嬰幼兒喂養指南指導輔食制作和喂養,有佝僂病癥狀和體征的患兒給予維生素D2 注射液20 萬U,每月一次,連續3 個月肌注治療。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的預后情況(主要比較兩組患兒不良飲食習慣的糾正率以及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

(2)比較兩組患兒家屬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問卷共設20 題,每題5 分,總分為60 分(包含60 分)以上則為了解、總分在60 分以下則為不了解)。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 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兒的預后情況

觀察組患兒的各項預后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之間的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兒家屬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觀察組患兒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數據之間的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兒家屬對保健工作滿意度的對比觀察組患兒家屬對保健工作的滿意度為97.5% 明顯高于對照組85%, 兩組數據之間的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x2=3.913;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在本次研究中,筆者發現觀察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要好于對照組,且患兒飲食上的控制情況也要優于對照組。本次研究結果與楊英梅[5] 的研究結果具有相似性。另外,在本次研究過程中筆者總結出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1)對營養不良情況較重的患兒進行治療時,除了要糾正患兒的飲食習慣之外,也要對患兒進行相關繼發性疾病的治療,同時因為處于該時期的患兒往往會有消化系統功能障礙的現象,因此在對其進行治療時可適當使用消化酶提高患兒的消化吸收能力。

(2)小兒營養不良是一種可預防性疾病,故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以及保健指導可幫助患兒糾正不良飲食習慣,進而改善患兒營養不良情況,促進患兒的生長發育。

(3)對患兒家長進行健康教育的時候要盡量避免使用專業性的用語,同時也要注意知道以及健康教育內容的實用性以及準確性。

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一定程度的健康教育以及保健指導不但可以促使患兒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提高治療效果,同時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醫患關系,因此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麗琴. 小兒營養不良128 例臨床分析[J]. 陜西醫學雜志,2012,15(7):926-928.

營養健康教育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健康教育;基層兒童;影響

我國衛生服務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兒童保健服務工作[1],為了探討健康教育對基層兒童保健模式的影響,筆者結合兒童保健服務機構的相關統計數據,總結2010年起開始對兒童實施健康教育保健服務整體模式前后2年的效果,現將總結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象來自于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兒童保健服務機構的相關統計數據,2010年6月開始實行健康教育保健服務整體模式,而2008年1月~2010年5月未實行健康教育保健服務。

1.2方法

1.2.1轉變觀念 在進行保健服務前對所有參與服務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重點內容是對兒童保健服務觀念的調整,要求工作人員在提供服務時注意強化服務工作的整體性,對兒童健康問題的解決要做到防治結合,包括對引起兒童常見疾病危險因素的識別與干預等,同時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

1.2.2系統化服務 兒童保健部門需要能夠提供針對各個兒童年齡段的多層次的綜合性、系統化服務[2,3]:①有機結合預防接種機構與體檢機構,根據兒童具體需求情況,在提供接種服務的同時還提供兒童常見病的監測與防治服務。②在擴大服務對象,不僅僅局限于兒童,還可以通過向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員宣講兒童保健注意事項,為兒童健康成長提供一定的空間。③對兒童保健服務工作分檔分類:對兒童常見疾病加大監測和防止力度,而兒童罕見病可適當延長監測周期,做到有目的的檢測和防治。

1.2.3建立家長反饋制度 在提供健康服務過程中可以通過"反饋單"和"電話隨訪"等方式將兒童的身體健康監測結果及時告知家長,對存在問題的患兒及時進行專家門診復查和治療。

1.3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19.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對百分率資料的組間比較方法選擇χ2檢驗。

2結果

2010年后2年,兒童貧血發病率5.8%,佝僂病發病率2.1%,營養不良發病率1.0%,肥胖發病率3.1%,行為問題兒童25.1%,統計結果明顯優于2010年前2年(P

3討論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由統計結果表1中數據可以看出:觀察組兒童自2010年6月份開始施行健康教育保健服務整體模式之后,兒童貧血、佝僂病、營養不良、肥胖問題與行為問題均得到明顯改善(P

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服務工作中的全面開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使基層兒童常見病和多發病發病率顯著性降低,在長期的服務工作中,筆者結合自身實踐經驗總結了以下幾點不足:①服務機構的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現在輕防重醫現象,對兒童疾病的治療設備比較完善,但是預防控制的相關設備與服務內容不完善甚至缺乏。②對兒童保健服務的價格與價值不相符合,亟待完善:主要表現在相關兒童保健專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不完善,沒有科技含量相對較高的技術來提升服務質量,使服務價值相對低下。③社會保健服務模式還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富裕的家庭已經不滿足于目前的保健服務模式,需要更優質、更有針對性的服務模式[4]。

針對以上三點不足,筆者提出以下解決對策[5]:①要加大對兒童保健服務工作的財政投入力度,盡量完善全面的、系統的開展兒童保健服務整體運作需要的條件;②要以兒童保健服務的社會需求情況為目標,多方面、多層次的開展綜合服務與管理,改善兒童保健服務的環境;③將兒童保健服務機構需要將綜合性的服務與福利性設施有機結合在一起,強調兒童保健服務工作的整體性。

總之,我們需要會通過不斷提升自身保健服務質量和相關人員專業技術水平來對兒童健康教育模式進行優化。

參考文獻:

[1] 楊彥,張德春,李勝玲,等.健康教育對社區嬰兒家長參與兒童保健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16):1826-1829.

[2] 高春梅,杜亞平.流動兒童保健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9):967-970.

[3] 李一飛,周開宇,張崇凡等.基于多元統計和社會網絡分析的中國兒童保健學科知識發展可視化研究[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2,7(6):409-417.

營養健康教育總結范文第3篇

【中圖分類號】 G6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3―0039―01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是進行疾病預防的首要條件。多年來我院在做好兒童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時,通過各種手段向家長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兒童保健及健康知識的傳播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強組織管理

1.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有重要保證,我院建立了充實的組織機構,并且每2~3年改組一次。組長由主管院長擔任,副組長由醫務室主任擔任。組員由保教科科長、教研室主任、教師代表、醫務室成員及相關人員組成。

2.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在我院持久開展,并且落實到位,我院制定了健康教育制度,每年制定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并且每年年終進行工作總結。由于有制度做保障,使我院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常抓不懈的軌道,并且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二、提高為幼兒健康服務的能力

提高教職工的健康教育素質及專業化素質是提高健康服務能力的核心要素。因此,要使教育者的健康素質首先得到提高,才能去教育兒童,通過教育者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提高兒童的健康素質。多年來我院在教育全院教職工提高健康素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通過宣傳欄、黑板報、校訊通、園內網、發宣傳資料、出《保健――橋梁》刊物、開講座、試卷問答、網絡研修、舉辦各種培訓班等方式,對全院教職工進行了兒童衛生保健、健康教育知識及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訓,提高了培訓質量和全院教職工的綜合素質,近三年來共培訓保教人員1200多人次,年培訓率達85%左右。

三、利用各種傳播媒體做好健康教育知識宣傳活動

利用各種傳播媒體可增強宣傳教育活動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形成家庭、保育院、社會的教育合力,營造關注兒童健康、重視兒童衛生保健的氛圍。

1.為了使全院教職工及幼兒的健康知識知曉率有效提高,我院征訂有《幼兒教育》《學前教育》《早期教育》等二十多種刊物,供教職工翻閱,還有醫務室自編刊物《保健――橋梁》;并逐年為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添置電腦及校園網絡,其經費占有很大比例;還制作了兒童健康教育活動光盤和衛生保?。ㄉ恚┙】倒獗P;每周兩次定時為幼兒播放動畫片,使幼兒逐步懂得用餐營養知識及其他小常識,以利于幼兒生長發育。

2. 多渠道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對全院教職工、各班及家長發放健康教育資料,三年來共發放健康教育資料3600份,口腔保健知識宣傳資料840份,眼保健知識宣傳資料830份,兒童補鈣知識宣傳資料450份,“保健――橋梁”刊物300份,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資料820份,麻腮風防治知識宣傳資料840份,手足口病防治知識宣傳資料1600份,健康行為歌宣傳資料820份。

3. 廣泛開展多種多樣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做好家園共育。多年來我院十分重視健康教育宣傳活動,通過黑板報、宣傳欄、刊物、開家長座談會、專題講座(衛生保健知識講座,眼保健講座,耳保健講座,營養知識講座,預防接傳染病防治知識講座,口腔衛生保健知識講座、兒童意外事故預防與處理等)、家長開放日等活動,使全院教職工及家長的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為我院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四、建立檔案,并對教師進行保育保健工作技能操作考核

我院針對院內體弱兒、肥胖兒、行為異常兒童開展家園互動,建立專案、聯系檔案和管理記錄,并且每年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保育保健工作技能操作考核。

五、有效評價

做好形式多樣的健康評價,了解健康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并調整和改進工作,提高保教質量。其評價工作有:家長問卷調查;兒童生理方面的整合和個案評價,如兒童生度發育評價;營養調查、五官保健等方面的評價;健康教育活動課后評價;教師考核評價;統計處理的信息資料等。

六、活動難點

1.部分衛生行政及教育行政部門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影響了健康知識的普及、促進。

2. 家園共育有待于加強,尤其是家長的健康素養需要盡快提高。

3. 政府對健康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制約了健康教育的發展。

營養健康教育總結范文第4篇

一、工作目標

通過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提高我院醫務人員的衛生知識水平、健康意識以及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促進醫院對健康的廣泛支持,推動醫院衛生服務,創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條件,以達到提高醫務人員與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二、工作內容

(一)充分發揮醫院健康教育領導小組的作用。廣泛動員領導層、動員專業人員、動員醫院內各有關人員參與。

(二)下達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制訂相應計劃組織具體實施,要進一步加強網絡建設,定期組織健康教育員培訓,齊抓共管,創建一個有益于健康的環境。為健康教育投入必要的人力、財力、物力。

(三)加強醫院健康教育陣地建設。門診應設有固定的健康教育陣地(如宣傳欄、黑板報等),每季更換一次,候診室應設咨詢臺。病區要設立黑板報或宣傳版塊 (以樓層計算),每月更換一次(每年出刊12期以上)。積極征訂健康書刊,對上級下發的及本院自制的健康教育資料及時張貼、分發。利用各種形式,積極傳播健康信息。

(四)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培訓。對全院醫務人員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培訓每年一次,以提高醫務人員的衛生知識水平、健康意識,使醫務人員的健康知識知曉率達80%以上,健康行為形成率達70%以上。

(五)大力開展院內健康教育活動。

1、門診健康教育:醫生應有針對性開展候診教育與隨診教育。

2、住院健康教育:做好入院教育與出院教育的同時,重點做好住院期教育:①醫生在進行醫療活動時所運用的健康咨詢、健康處方等對病人及其親屬開展健康教育。對住院病人可采取疾病小知識口頭和書面測試,分發資料、給病人上課等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達≥80%。②健康處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屬至少一種健康教育處方,有針對性地對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屬開展健康教育2—3次。③利用宣傳陣地進行宣傳教育。④每年對100名或以上病人進行相關知識知曉率調查。

(六)積極開展院外健康教育活動。針對社區內的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點保健人群等不同人群,結合社區衛生服務,對社區進行經常性指導。配合各種宣傳日,深入社區開展咨詢和宣傳。利用預防接種、疾病普查等機會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七)加強反吸煙宣教活動。積極開展吸煙危害宣傳,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窗等多種形式,經常性地進行吸煙與被動吸煙的危害的宣傳。積極參與創建無煙醫院,醫院有禁煙制度,醫療場所有禁煙標志,無人吸煙。

(八)做好檢查指導和效果評價。每年定期組織人員,對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完善健康教育執行過程中的各種活動記錄、資料。通過醫務人員健康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及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的測試,對醫院健康教育工作進行評價與總結。

三、時間安排

一月份:教育重點是合理膳食與營養、安全教育、呼吸道傳染病防治。

二月份:教育重點是節日食品衛生、家庭急救與護理。

三月份:結合三八婦女節、3.24結核病防治宣傳日,重點宣傳生殖健康知識、結核病防治知識。

四月份:結合愛國衛生月和4.25全國計劃免疫傳宣日,重點開展社區衛生公德、衛生法規和兒童預防接種知識教育。

五月份:結合國際勞動節和碘缺乏病宣傳日、無煙日。重點開展職業衛生、科學使用碘鹽、吸煙危害等知識教育。

六月份:結合國際兒童節、環境日、愛眼日、禁毒日。重點宣傳兒童保健,近視防治,環境保護,遠離等方面的知識。

七月份:重點開展夏秋季腸道傳染病,飲水飲食衛生知識教育。

八月份:結合母乳喂養宣傳周,開展家庭常用消毒知識、科學育兒和社區常見病的宣傳教育。

九月份:結合全國愛牙日、老人節開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識、體育健身方面的宣傳教育。

營養健康教育總結范文第5篇

關鍵詞:婦產科健康教育內容方式

中圖分類號:R1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1)12-0185-03

健康教育是增強人們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預防非正常死亡、有效減少疾病和殘疾發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樹立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徑。是醫療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婦產科作為直接面對孕產婦及嬰兒的臨床科室,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使孕產婦及家屬改變不健康的行為方式,促進母乳喂養、降低剖宮產率和孕產婦死亡率均有著十分重要的臨床現實意義。我院自1987年以來,大力開展婦產科領域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F報道如下:

1健康教育的過程

1.1 入院教育

入院教育是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起始階段。內容包括對病情的交代、病室人員、環境、工作與休息時間、住院規則等內容的介紹等。其目的是使住院患者積極調整心態,盡快適應醫院環境,積極配合治療,促進及早康復。

1.2 孕期的健康教育

開設孕婦課堂,利用集體座談和定期在產前病房進行各種知識的宣傳和操作示范,讓孕婦了解妊娠期的生理、心理變化,指導孕期營養與保健,告知剖宮產的適應癥、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狀及護理知識,引導其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

1.3 產前的健康教育

指導孕婦做好胎兒的自我監護,根據孕婦已掌握的知識情況,正確指導胎動自測的注意點和關鍵點,正確數胎動。同時,做好產前的心理護理。對孕婦進行持續性的心理上安慰、感情上支持、生理上幫助,減輕和消除孕婦的恐懼心理;穩定孕婦和家屬的情緒;減少分娩時的各種干擾;使孕婦增加安全感和自信心,取得積極的配合。使孕婦在產時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使孕婦愉快地度過分娩期,確保母嬰身心健康。

1.4 產時的健康指導

孕婦進入分娩室時由責任護士陪伴,開展“一對一”的教育,指導孕婦如何減輕宮縮帶來的痛苦,同時給予安慰和撫摸,使孕婦消除緊張情緒。及時報告產程進展情況,開設導樂分娩,讓家屬陪伴,給予精神上的支持,使之順利完成分娩過程。胎兒娩出后熱情祝賀產婦初為人母,把新生兒放在母親胸前進行第一次接觸,并行早吸吮,建立母子感情。

1.5 產后的健康教育內容

由于產婦經歷了艱苦的分娩過程,身心處于極度疲憊狀態,護士應對產婦的身心進行評估,制訂相應的健康教育計劃。在產后24h(剖宮產后48h),產婦的精神、體力逐漸恢復后,指導和講解如下知識:(1)合理的膳食營養:指導產婦飲用高熱量、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的飲料和湯汁,富含維生素和無機鹽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適當的滋補食品,如芝麻、魚湯、雞湯等,促進產婦的體力恢復和乳汁的分泌,保證母乳喂養的順利進行。在術后三天內適當控制湯汁攝入量,以免引起奶脹。對于自然分娩的產婦,主要是轉變家屬(尤其是老人)的錯誤觀念,搞好個人衛生,及早進食營養豐富的各類食物。(2) 母乳喂養知識:向產婦講解母乳喂養的好處和喂奶的具體姿勢,指導產婦及時掌握并做到早吸吮、早接觸、早開奶,按需哺乳和有效吸吮,使之掌握有效吸吮的特點和重要性,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

1.6 出院時的健康指導

指導產婦合理搭配飲食、注意休息,提供促進產后機體恢復的方法,給予必要的性生活和計劃生育指導。如在哺乳期告誡產婦注意采取適當的節育措施等。同時使其了解母乳喂養支持組織的情況和嬰兒預防接種的時間、去處,并告之產后檢查的時間和重要性。

2健康教育的方法[2]

2.1 口頭宣傳

因情況的不同,采取“一對一”或集中宣講的方式。

2.2 現場指導

到床頭面對面宣講或以點帶面進行宣講。

2.3 圖文教育

利用健教掛圖進行宣講。

3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3.1 提高了孕產婦的認知水平

通過及時對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明顯提高了孕產婦圍產期保健質量。減少了產前、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發展,降低了產褥期感染。

3.2 提高了母乳喂養的成功率

通過健康教育,產婦對母乳喂養的益處有了深刻的認識,使出生嬰兒的母乳喂養率在90%以上。另外,產婦掌握了正確的母乳喂養知識及技巧,喂奶姿勢正確,減少了皸裂及乳汁淤積的發生,乳腺炎的發生率明顯降低[1]。

3.3 促進了新生兒的健康護理

通過健康教育,產婦及家屬學會了新生兒健康護理方法及注意事項,促進了新生兒的健康成長。通過產后42天復檢時的調查得知新生兒健康護理方法掌握家庭達到了85%以上[1]。

3.4 改善了護患關系

通過健康教育的實施增進了護患間的溝通,融洽了護患關系。提高了產婦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和滿意度。由于開展了“一對一”的產時指導等,護士對產婦在康復全過程進行了系統的指導與交流,護士及時了解了孕產婦的健康需求,有針對性地解決了孕產婦的實際問題,使孕產婦感覺到護士在認真考慮她們的問題,增加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融洽了護患情感,同時也提高了醫院的信譽。

3.5 護理人員素質得到提高

護士在實施健康教育的整個過程中起到教育、指導、評價作用。不僅體現了護士的自身價值,而且激發了她們不斷學習專業知識的上進心和對患者的責任感。護士在具有本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學習了行為科學、護理心理學、社會學及管理學、教育學等,成為具備T型結構(既有本專業知識又有相關學科知識)的人才。

4體會

醫護人員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處處為病人著想,并充分認識婦產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切實做好婦產科的健康教育工作。

醫護人員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豐富自己的醫學和保健知識,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在健教工作開展過程中,面對各式各樣的人和事,特別是孕產婦及家屬提出的五花八門的問題,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才能給予令人信服的解釋和答復。

在健教工作開展過程中,必須因人而異、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方法,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由于受到傳統觀念、風俗習慣、文化程度的影響,有些人對事物的認知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孕產婦文化知識欠缺,他們的生活方式完全是想當然或者是上一代傳下來的習慣,所以接受能力也相對較低。因此醫護人員必須耐心細致的進行施教,才能使他們認識科學、相信科學、運用科學[2]。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宁武县| 宜都市| 凤山市| 天祝| 古交市| 宜兰县| 绥江县| 博野县| 龙陵县| 垫江县| 朔州市| 谢通门县| 宁河县| 岳阳市| 鄂尔多斯市| 山阳县| 大化| 唐山市| 无极县| 游戏| 漠河县| 玉田县| 盘山县| 新津县| 榆树市| 枣庄市| 揭阳市| 玉门市| 清河县| 汾西县| 固安县| 兰西县| 连云港市| 英德市| 通海县| 武山县| 北京市| 长海县| 合肥市|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