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感染管理論文

感染管理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感染管理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感染管理論文

感染管理論文范文第1篇

我院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規范》以及上級的有關領導和文件的精神和批示,在院內城里了科室醫院感染管理監控小組,并且明確了監控小組以及醫務人員在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職責[1]。特別是要加強對院內產房醫院感染管理相關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例如:清潔衛生制度、隔離消毒制度、參觀制度、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制度、醫院感染報告制度等[2]。醫院內的感染管理監控小組主要是負責評估產房醫院感染發生的危險性,不僅能及時的發現、匯報,還能及時的處理相關的問題。

2認真的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措施

2.1保持產房的環境

首先,產房的周圍必須是要清潔,沒有任何的病原污染,產房需要與母嬰室以及新生兒室領近,但必須是相對的獨立。其次,對產房需要合理的布局,對無菌區、污染區、清潔區等進行嚴格的區分和明確的標志,并且還要對各個區域內的物品擺放具有嚴格的要求,盡量做到污染、潔凈的區分開來,根據區域上的劃分讓醫院內的醫生和護理人員強化其醫院感染的意識。最后,產房內的墻壁、地板、天花板等無出現裂痕、隙縫,表面要光滑,產房內要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統,以便于清洗和環境的消毒。

2.2注重產房的清潔衛生

2.2.1平日的清潔衛生

通常情況下的清掃方式為濕式的,產房需要定時的通風換氣。每天產房內的床桿、桌面、地面需要調試為1:200的84消毒液進行擦拭一次,并且還要使用產房的專用抹布、拖布進行擦拭、拖地,每一次在使用完全之后要用清水進行沖洗,并且懸掛晾干以便于備用。

2.2.2治療活動之后的清潔衛生

在每一次接受完治療活動之后的產房地上都會剩下患者的嘔吐物、排泄物、分泌物,此時產房的護士應該進行立即的清掃,并且使用1:200的84消毒液進行消毒處理。

2.3消毒、滅菌

2.3.1對產房內所使用的器械進行消毒滅菌

加強產房內的消毒滅菌管理,要廢除小件手術用品侵泡滅菌的方法,特別是對于耐高溫、高壓、潮濕的器械物品要多采用高壓蒸汽進行消毒殺菌,盡量要避免使用化學的消毒劑進行消毒。通常情況下,刀片要采用一次性的,無菌持物鑷(鉗子)、筒高壓滅菌干燥使用,每2h需要更換一次,對于備用的器具要一律采用小包裝壓力蒸汽進行滅菌。針對使用過后的器械一定要進行嚴格的、徹底的清洗、酶洗、精洗、擦干、上水溶性劑等規范的流程,從而保證了手術器械的精洗質量,以便于達到100%的消毒滅菌率。若是某些金屬類的器械必須要運用化學消毒劑進行滅菌的時候,那么應該定時的監測化學消毒劑的有效濃度,并且還要定期的做好細菌的培養,從而確保其消毒的效果。

2.3.2產房內的空氣消毒

第一,每天早上和下午的時候,在沒有使用的狀態下對產房內的空氣環境使用空氣凈化機進行臭氧靜態消毒2.5h。在每臺手術結束之后,需要及時的清潔打掃,對于留下血跡、分泌物的地方,需要使用含有氯成分的消毒劑進行擦拭,之后再將產房內的門窗關閉進行空氣的臭氧消毒。針對輸氧的裝置以及呼吸機的外表面每天必須要進行擦拭消毒,通常情況下氧氣的濕化水使用的是無菌水,使用之后的濕化瓶和呼吸機羅文管等要清潔上面的污垢,然后在1000mg/L的含氯劑中浸泡2h以上,最后使用無菌水進行沖洗,待干燥之后完好的保存起來置于滅菌好的儲槽內。每天對袖帶和血壓計進行清潔止嘔,要放置在產房內與空氣臭氧進行同步的消毒,或者是使用75%的酒精進行擦拭,每個月要定時的使用指示卡對其強度進行監測,每一周要清潔空調的過濾網一次。第二,若是遇見有特殊感染的患者使用過器械,那么必須要使用過氧乙酸進行熏蒸消毒,將過氧乙酸稀釋成0.5%~1.0%的水溶液,加熱蒸發,在相對濕度為60%~80%的室溫下,過氧乙酸的用量要按照1g/m3進行計算,熏蒸的時間通常為2h。

2.4加強對手的清潔衛生

產房內的護理人員因為要經常接觸產婦的血羊水、血液、以及分泌物等等,所以護理人員的手容易被大量的細菌感染,很容易引起感染以及交叉感染。因此,保持手的干凈是切斷醫院感染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產房的護理人員在進入產房之前或者是在離開產房之前、處理產房中的污染物之后、護理特殊的感染產婦前后、在無菌操作前后均要進行嚴格的洗手消毒,認真的遵守外科規范方法的六步洗手法洗手,使用手消毒劑進行擦手。洗手和干手物品要按照規范保持干凈、干燥或者是一用一滅菌[3]。

2.5無菌的技術

對于預防醫院感染的這一項重要而基礎性的技術是無菌技術[4]。在無菌技術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是不能違背的,作為醫院的醫護人員必須要熟練的掌握并且還要嚴格的遵守。

2.5.1嚴格樹立無菌觀念,保持慎重的精神

醫護人員在進入產房之前必須要到更衣室換上專用的衣服、褲子、手套、口罩、帽子、鞋套等,必須要嚴格的無菌技術、操作的觀念,特別是要避免醫護人員在面對無菌區咳嗽、談笑、打噴嚏等;醫生的手臂是絕對不能跨越無菌區;若是無菌物品可疑被污染或者是已經被污染了那么應該及時的給予更換或者是重新消毒滅菌。

2.5.2對于無菌物品的管理

在物品的管理方面,一定要將無菌物品和非無菌物品進行分開的放置,還要明確的貼上標志;在無菌包裝的外面要注明其物品的名稱、滅菌的時間、無菌有效期的時間(通常為7d);對于過期的或者是受潮的物品因進行重新的滅菌;產房內的無菌容器需要每周需要消毒一次,更換2次,并且還要做好記錄。

2.6隔離的技術

對疑似或者是已近患上的傳染病的產婦,應該與健康的產婦進行隔離,使其在隔離室內待產、分娩,并且還要按照隔離技術規程進行助產和相關的護理,他們所使用的物品需要按照嚴格的、單獨的消毒滅菌,在使用之后的一次性物品以及產婦的胎盤必須要放進院內專用的塑料袋(黃色)內,需密閉的運送,并進行無害化的處理,產房要嚴格的進行終末消毒處理。一般最常用的隔離技術為:手的消毒、戴口罩帽子、戴手套、穿脫隔離衣服和無菌的手術衣等等。

2.7對產房內廢棄物的處理

首先,將以用的垃圾裝入院內專用的塑料袋內,密閉運送并進行無害化的焚燒處理。使用過的污物袋堅韌并且耐用,而且還不漏水。其次,對于使用過的一次性的注射器、輸液器以及輸血器等物品進行了初步的消毒之后再送入供應室進行集中的銷毀吃力。產房內的醫療廢棄物需要進行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執行處理,定要做到不污染環境、不遺漏,便于放置醫源性的感染和傳播。

感染管理論文范文第2篇

1.1對照組

患者采用手術室常規護理管理干預,即根據規章制度規范手術室常規操作技術及流程、定期組織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醫院內感染控制培訓,建立帶班責任制度,各項手術室護理操作應嚴格執行登記簽字制定,并做到責任到人。

1.2細節護理管理組

患者采用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干預,包括以下內容。

1.2.1定期組織手術室醫院內感染相關知識培訓

依據國家衛生部頒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等法律法規制訂培訓及實施方案,完善手術室醫院內感染管理、消毒管理、一次性手術器械及醫療廢物分類處理制度,對醫源性感染可能產生各個環節進行干預,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已制定規章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并開展多部門多層次討論會,對發現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1.2.2制定手術室護理人員無菌操作觀念量化考評制度

每月不定期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相關操作完成情況進行理論測評。。

1.2.3制定手術室消毒滅菌量化考評制度

嚴格監督手術室各項消毒滅菌制度執行情況,并在每次操作前后進行登記;每周進行手術室空氣、手術器械、護理人員及物體表面細菌菌落數檢測1次以上,對于發現未按制度操作及菌落超標問題,積極查找問題所在并制定改進措施。

1.2.4制定手術室護理規范操作考評制度

術前洗手、擺放及尿道置管在內的侵襲性操作均由專人負責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1.2.5制定手術室器械細節管理制度

如專科手術器械專門建卡標記,并放置使用說明書,詳細寫明使用適應證、維護清潔注意事項等;嚴格進行圍術期器械清理,交接班時由2人清點器械數量,并登記造冊,對使用狀態進行準確評價;此外,還需加強手術器械清洗保養細節管理,首先采用專業軟毛刷進行2次及以上刷洗,其次刷洗1次后使用高壓水槍沖洗器械內腔隙,最后以柔軟紗布擦干器械,并以酶類消毒液超聲振蕩連續清洗15min。

1.3觀察指標

(1)記錄患者醫院內感染發生例數,計算發生率,其中醫院內感染數據均由院感科專人收集匯總確定;(2)采用本院自擬手術室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護理滿意程度評價,內容包括護理服務、護理操作、護患溝通及住院環境等,由患者或家屬勾選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中任一項;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本次研究數據錄入、及邏輯糾錯軟件選擇EpiData3.04,應用SPSS1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醫院內感染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和細胞護理管理組患者醫院內感染發生例數分別為14、1例,醫院內感染發生率分別為3.50%、0.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

細節護理管理組患者護理服務、護理操作、護患溝通及住院環境等臨床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手術室感染控制效果對外科手術患者近遠期療效的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手術室醫院內感染管理也已成為手術室管理重要組成部分,并被廣泛用于手術室管理質量評價中。已有研究結果顯示,導致手術室感染出現影響因素較多,包括器械、敷料、醫護服裝及其他醫療用品有無徹底消毒,手術室環境、空氣、醫護人員手及無菌操作是否符合要求等;任一環節出現問題均可引起手術室感染。近年來,隨著患者手術室感染率的上升,為提高醫院手術室服務質量,避免醫療糾紛出現,手術室感染管理工作已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手術室作為承擔手術及搶救工作重要場所,其護理工作質量關系到患者手術療效及遠期預后;同時因患者開放性創傷及術中醫源性暴露等原因,手術室感染極易發生。目前手術室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以手術室布局欠缺合理性、手術安排過于密集、無菌操作流程不規范、消毒滅菌方法錯誤及醫療用品二次感染等。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總體醫院內感染發生率接近30%,且護理人員在其中起到關鍵媒介作用,其中日常護理操作是否嚴格遵循無菌操作規程與醫院內感染發生率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即常規護理操作及管理失誤是導致醫院內感染發生關鍵因素。細節護理管理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其主要著眼點在于患者臨床需要和醫院醫療服務質量,從而達到減少醫療糾紛、提高醫療服務滿意度的目的。本院在實施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模式過程中,加強對于護理人員專業理論操作素養考核,對于護理操作細節逐個分化,通過量化考核顯著改善護理人員自身素質,對于提高醫院整體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分項量化考核制度有助于日常手術室管理工作開展,在注意嚴格掌握護理法規掌握及規范自身操作的同時,還加強了護理人員間相互學習及與患者溝通能力。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模式在執行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積極樹立護理人員細節管理思想,通過完善宣傳和培訓使護理人員充分認識到手術室細節管理應用重要性,提高主觀能動性;(2)建立質量管理監控網絡,成立由主管副院長為組長的手術室醫院內感染管理領導小組,自護理部、手術室護士長至以下各級護理人員實現分層管理,并在執行過程中以定期和不定期檢查作為監控手段,真實地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組織人員有針對性地制訂解決方案。

感染管理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介入手術室;醫院感染;控制;管理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觀點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對生活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與原來的傳統手術相比人們更愿意接受微創手術治療。這就對介入手術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工作質量直接影響手術患者的預后及醫院的醫療效果,感染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抓好介入手術室的醫院感染管理是保證醫療安全的重中之重,為此我們制定了切實有效的措施,減少了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使介入室的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介紹如下。

1建立健全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建立完善監督管理體系

(1)介入手術室成立了院感管理小組,感染管理小組在醫院感染管理科指導下工作,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樣監測、檢查監督并及時反饋意見,促進醫院感染監控工作的順利進行。(2)介入手術室院感管理小組,負責介入手術室的微生物監測、消毒隔離制度的落實及感染管理督促工作。每月對介入手術室進行空氣培養2次,每周對無菌敷料、器械、消毒液進行監測,對各種無菌導管每月進行檢查登記。

2認真學習醫院感染相關知識,提高控制醫院感染意識

(1)由于介入手術室工作的特殊性,業務上由醫務科和護理部直接領導,介入手術室的護士必須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經過嚴格的崗前培訓(包括醫院感染知識培訓)方能上崗。(2)認真參加院感科組織的院感知識培訓,全科人員定期學習手術室一般制度、衛生制度、參觀制度、消毒隔離制度、洗手制度。訓練和提高自身的醫院感染意識與無菌觀念,使大家都認識到介入手術室無菌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3介入手術室控制感染措施

3.1無菌物品的有效滅菌提高消毒滅菌質量,把好消毒滅菌質量關,可預防醫院感染的暴發流行。為此,對手術器械原則上用高壓蒸汽滅菌,對不能耐高溫、耐濕的物品首選環氧乙烷消毒。每一個消毒包都貼有明顯的消毒和滅菌日期,包內放有3M化學消毒滅菌指示卡和滅菌指示帶,并分類存放在固定的位置,使用時認真檢查有效日期、滅菌日期及包內外化學消毒指示卡變色狀況。對使用的無菌持物鉗也采用一用一消毒法,防止交叉感染。

3.2一次性手術用品管理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應專柜存放,離地面30cm,柜內清潔干燥,溫度、濕度適宜,通風良好,室內定期進行空氣消毒,室內空氣含菌量≤200cfu/m3。由專人管理一次性物品,建立一次性物品登記本,確保無菌物品無菌有效,有利于介入手術的順利進行。

3.3介入手術間的消毒隔離介入手術室需每日及術后進行清潔衛生消毒,用500mg/L氯三角泡騰片拖擦地面,每日用循環空氣凈化儀凈化手術間的空氣,每月做空氣培養4次,使菌落數≤200cfu/m3。每周清潔空調過濾板1次。盡量減少手術間人員流動,將手術人數控制在5人之內,對進入手術室人員必須穿戴無菌手術衣褲、口罩、帽子。對于干細胞移植手術,為確保手術的無菌和安全,對有呼吸道感染的醫護人員禁止進入,謝絕參觀。保證介入手術室內物品擺放整齊,無灰塵、無血跡污染。對輔助用間每日用紫外線消毒,并做好登記。定期監測紫外線照射強度,不合格者立即更換。

3.4工作人員手的控制感染措施醫院感染可通過醫務人員手直接和間接傳播,并且這一途徑比空氣傳播更具危險性[2],有報道由于醫務人員的手傳播細菌而造成的醫院感染約占30%[3]。洗手消毒稱為是“非常必要的、最基本的、最簡便易行的預防和控制病原體傳播的有效手段”[4]。手術人員要嚴格執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觸患者前后均要洗手,脫手套后也要及時洗手。

4手術廢棄物的處理

4.1一般廢棄物的處理未被體液、血液污染的廢棄物(包括一次性無菌物品包裝袋、辦公垃圾)用黑色垃圾袋放置;需要終末處理品的醫療廢棄物如一次性使用的導管經破壞處理后用黃色垃圾袋放置,并將袋口扎緊貼上“醫療廢棄物”,每日由專管保潔員統一收集,送往廢物處理站統一處理。

4.2銳利廢棄物的處理手術間內放置標有“針頭和玻璃”字樣硬塑料容器,用于收集術中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動脈穿刺針、手術刀片、玻璃類銳利廢棄物。每日由專人收集進行統一處理,控制醫院感染發生。

4.3HBsAg和梅毒抗體陽性手術的處理將手術器械和導管用0.5%過氧乙酸浸泡15min,器械清水沖洗上油進行高壓滅菌,導管進行破壞處理裝置黃色垃圾,布類用黃色垃圾袋裝好,注明“陽性”送洗衣房處理,手術單元用0.2%過氧乙酸擦拭,地面用0.5%過氧乙酸拖地。

5討論

通過對院感知識的學習,增強了醫院感染監控的自覺性。加強了介入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了切實有效的控感措施,使介入室的工作人員都能自覺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把好了消毒隔離質量關,加強院感和科室二級監控(及院感的隨機抽樣和科室每月定期監測相結合),對介入室空氣、物體表面、無菌物品、使用中消毒液濃度及染菌量、醫務人員手的科內監測與院感科的抽樣監測均符合衛生學標準。全科醫務人員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減少了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使我科自創建以來無一例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石蘭萍,張紅,丁小容.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中華醫院感染管理學雜志,2002,12(3):222.

2鐘秀玲,程棣研.現代醫院感染護理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5,107-108.

感染管理論文范文第4篇

1健全感染管理組織

由于醫務人員在地震中傷亡較大,醫院及時調整了感染管理委員會和院感科組成人員,充實感染管理力量。院長親自擔任感染管理科主任,落實了專門工作人員,多次派人參加省、市舉辦的醫院感染知識培訓。為普及感染管理技能,增強感染管理意識,院感科根據各級各類人員知識水平、職能性質差異,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手段,組織學習了《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醫療廢物處理條例》等有關知識,使大家充分認識到醫院感染管理重要性,進而積極參與到醫院感染工作中來。

2制定感染管理制度

醫院感染治理是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的重要內容,必須以科學制度作保障。根據《醫院感染治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和《醫療廢物治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醫院及時制定了《醫院感染治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醫院感染發病率監測制度》、《環境衛生學監測制度》、《一次性醫療用品治理制度》、《法定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醫療廢物治理工作制度》以及各科室和重點部門的消毒隔離制度等。使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同時,院感科人員認真督促各科人員嚴格按制度辦事,加強平時檢查督促,每季度開展一次質量大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及時反饋通報,使各科室相互借鑒和提高。

3做好空氣、物表和醫務人員手的監測

由于我院地處邊遠貧困山區,經濟十分困難,沒有專門的檢測場地和設施。地震前,空氣、物表、醫務人員手的監測由縣疾控中心每年進行兩次,平時的質量檢查只能以肉眼判斷。地震后,縣疾控中心同樣遭到毀滅性破壞,空氣、物表、醫務人員手的監測主要依靠院感科人員督促各科室認真開展日常清潔、消毒工作,定期進行周圍環境的消毒、殺菌,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努力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4切實加強重點部門醫院感染管理

重點部門是醫院感染控制的核心,在充分發揮科主任、護士長管理職能的同時,對重點部門制定具體措施。有關重點科室對落實消毒隔離措施都作了細化分工,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點,專項專管,落實到人,安排到時。對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并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制定整改措施,基本保證了重點部門醫院感染監控質量。

4.1門診部的醫院感染管理

門診是醫院的窗口,直接承擔著來院就診者的診斷治療任務,具有患者流量大、病情各異等顯著特點。就診者所患基礎病、體質、年齡、就診目的都各有不同。因此,醫院設立了門診醫生工作區域,并單獨設立發熱門診。鑒于板房數量有限,人員配備缺乏,急診科沒有分列單設,把門診與急診合建在一起,門診醫生同時負責急診接送任務,所有的搶救、治療工作都在住院部進行。門診的感染問題主要有:門診急診分診能力差,工作區域劃分不嚴格,有交叉感染的潛在危險。同時,由于板房面積小,除了醫生的診斷桌椅、檢查床之外,所剩空間狹小,很多科室都沒有流動水洗手設施,公共洗手設施離診室都有一定距離,這給各科室人員的日常手清潔增加了難度。但各科室人員仍然堅持日常清潔和消毒,堅持每日通風。

4.2手術室的醫院感染管理

由于在板房搭建過程中,沒有按手術室要求進行建造,手術室是在住宿用板房基礎上進行改造而成,將3間活動板房分別改造成手術間、無菌物品存放間、打包間、洗手間、工作人員休息間。手術間與無菌物品存放間采取紫外線、臭氧、乳酸相結合的空氣消毒方式,室內保持清潔、衛生、無塵、無污染,接送患者平車保持清潔,使用一次性大單,一人一換,手刷一人一用一滅菌,拖洗工具分室使用,標識明確,使用后洗凈、消毒、洗凈、晾干,所有手術人員均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盡量確保手術安全。雖然改造后的板房可以進行手術,但仍面臨著不少感染問題:患者的出入通道不能嚴格分開,手術室區域與周圍環境比較接近,板房隔音、隔熱效果差,人流、物流在手術室外不斷通過,環境較嘈雜,外界灰塵污染也較嚴重,這給手術室的日常保潔增加了難度。只有一個手術間,在連臺手術與急診手術等多臺手術時可能存在共享沖突。

4.3供應室的醫院感染管理

供應室是醫院的解毒、供應中心,感染管理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中之重,供應室工作質量優劣直接影響到臨床服務質量。我院供應室共有3名工作人員,1名主管護師,2名護師。有工作人員值班室1間,無菌物品存放室1間,高壓滅菌室1間,一次性物品存放間,有下排氣高壓滅菌蒸鍋一臺,另有兩臺小型蒸鍋,保證了全院的滅菌物品供應。嚴格登記制度,所有質量監測、效果監測、工作流程均登記備案,消毒員持證上崗,滅菌合格物品有明顯標識和有效期,專室專柜存放,確保在有效期內使用。一次性用品嚴格購進、使用、管理制度,對捐贈的一次性用品建立專用捐贈賬冊,嚴格使用管理。存在主要感染問題:供應室處在板房區內,不能相對獨立設置,布局欠合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生活辦公區劃分不嚴格。由于板房數量受限,沒有回收、清洗、打包間,不能在供應室進行清潔、去污處理,各科室的器械、物品仍由使用科室自行處理,這樣就存在分散作業、清洗不夠徹底、管理難度大等感染問題。

4.4治療室的醫院感染管理

地震后,由于板房數量和條件所限,對各科治療室進行適當整合,內科、外科、門診各護理單元合署上班,治療室、辦公室、值班室共用。在現有的治療室內,配備了空調、流動水洗手設施、無菌物品存放柜。每日清潔治療室,地面濕式清掃,每日用紫外線消毒,保持空氣清潔,碘潔、酒精密閉存放,容器每周滅菌2次,工作人員衣帽整潔,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確保無菌配藥、注射安全。存在主要感染問題:由于全部整合,人員較復雜,管理難度大,加之各科室病員病情不一樣、醫生用藥習慣不一樣,給治療處置增加了難度,治療工作量大,人員流動也相對較大,潛在空氣污染、使用后物品清潔消毒不夠徹底等問題。

4.5醫療廢物處理

醫療廢棄物規范化管理是基層醫院普遍面臨的難題,作為地震災區更是難上加難。醫療廢棄物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傳播疾病。醫院工作人員每天接觸大量的醫療廢物,如各種污染的針頭、紗布、管路等,是傳播艾滋病、肝炎病毒的重要途徑。醫院板房全部按照住房標準搭建,每間20平米,廢水都采取屋邊溝排放。對一般的居民來說,可能不存在多少問題。因醫院工作的特殊性,在這樣條件下醫院的消毒隔離、醫療廢物處理成了難題。針對醫院實際,要求各科室在出科之前必須進行一次性醫療用品的消毒、毀形,醫療廢物用黃色塑料袋分袋分類包裝,指定專人定時回收,每兩天用車輛運送至垃圾場焚燒、深埋。雖然也盡量采取措施,但仍然存在著運送過程中密閉措施不太好、焚燒不夠徹底等情況。特別是醫院污水基本無法處理,科室較為分散,各科室廢水直接從屋邊溝排放,難以集中收集或進行消毒處理,致使醫療廢物、污水處理不徹底,有各種細菌、病毒向外擴散的潛在威脅。

4.6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管理

感染管理論文范文第5篇

論文關鍵詞:中職教師,課堂教學,職業倦怠

 

一、中職學校 “課堂教學”現狀

(一)學生現狀

經調查顯示,教師中認可“現在中職學校‘差生多’”的占80.70%,只有19.30%的教師表示“不同意”。教師認為學生“差”的理由,排在第1位的是“學習習慣差”、“行為習慣差”, 第2位是“自主學習意識差”。

1、學習習慣及行為習慣差

中職學校學生基礎較弱,習慣較差,問題行為比較集中,相當一部分學生上課不愿聽講,他們的注意力很難集中,課堂教學出現以下問題行為:不帶課本、不記筆記、講廢話、思想開小差、煩躁不安、做小動作、看課外書籍、聽音樂、玩手機、吃東西、睡覺、發呆、擅離座位、喧嘩、起哄、遲到早退或隨意離開課堂等等。

2、自主學習意識差

一部分中職學生依賴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中,學習缺乏主動性,對學習產生了厭惡感,缺乏興趣,對前途渺茫教育管理論文教育管理論文,無任何理想,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久而久之,他們便對學習沒有任何信心,產生厭學心理,根本沒有意識到自主學習對今后自我發展的重要性,絕大多數學生都覺得學習是家長逼來的,老師硬要教的事,學習好與壞是家長和老師關心的事,與自己無關。

(二)教師現狀

面對綜合素質明顯下降的中職學生,使不少中職教師深感“課堂教學”過程的艱辛與無奈。“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成了教師們不約而同的心聲。時間一長,教師就會產生“職業倦怠”心理。成功的體驗甚少,迫使自己體驗平庸感,感覺苦海無邊,沒有激情,缺乏創造欲望,僅僅滿足于完成教學任務。長期下去就會與學生的厭學形成惡性循環,制約著中職學校”課堂教學”的健康發展。

二、改進現代中職“課堂教學”,消除“職業倦怠”

作為老師,誰都想有十八般武藝,假如你有小品大師趙本山的兩下子,有魔術師劉謙的功夫,都可以來一段精彩的表演,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僅讓學生們飽了眼福,看了熱鬧,也讓學生們通過老師的表演,獲得了更開闊的知識。事實上大多數教師沒有那樣的細胞,面對中職學校“課堂教學”現狀,使得教師對現代”課堂教學”顯得束手無策,甚至對職業教育產生厭倦。因此,中職教師必須自我調整,以適應現代中職學校“課堂教學”論文的格式中國。

(一)教師自身心理的調適 作為中職學校的教師,我們要熟悉教學對象教育管理論文教育管理論文,針對目前的學生現狀來因材施教,及時調整自身的心理并不斷提高心理素質,以積極樂觀、向上、努力進取的心態來面對學生,以快樂的、平靜的心境與學生相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中職教育教學的挑戰,心里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心里健康的學生。

1、努力調適自己的心態與情緒

作為中職學校教師,要善于調整自身情緒和心態,掌握調節和控制自己消極情緒,適時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因材施教,不斷進取,才能適者生存,適者坦然;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與時俱進,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方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舒適感。并通過自身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影響學生,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認識學生,從而找到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對待學生應該“一見你就笑”,而不是“一見你就惱”、

2、注意提高自我認知的能力

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了解學生,還要認識自我。有不少教師不與學生溝通,對自己缺乏了解,教學工作不能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目標定得過高,導致付出與回報不相符,從而心理也就失衡了。因此,教師應勇于面對現實,注重學生的情感,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達到維護和增進師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實現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3、善于增強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凡事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壓力、挫折對每個人來說也是難免的。作為中職學校教師在目前生源素質普遍降低的情況下,教育教學問題、學生的行為問題無疑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教育管理論文教育管理論文,就很難經得住這種壓力的考驗,就有可能因此而情緒消極,從而影響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重者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應該以寬容、接納、愉悅和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并適應眼下的學生問題,善于通過營造良好的心境來增強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要以寬廣的態度看待所面臨的壓力,把負面的情緒變成生命禮物,以良好的精神風貌來展示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的風采。

(二)中職教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

作為中職學校教師首先要了解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趨勢和動態,掌握最新職業教育理論,了解行業、企業一線實際。轉變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教學質量能否提高,教學任務能否順利完成,主要取決于“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教師駕馭教學的主要載體,是教師工作、成長的主要陣地,是不斷創新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

1、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

教師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教育已不單是“傳道、授業、解惑”。要確立“職業教育是大眾教育,不是淘汰教育;是成功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的教育觀念。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當然包括尊重學生基礎差和習慣差的現實。“差生”也是人才,某方面差,不等于各方面都差,今天不行不等于將來不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而現實教育往往只注重數理邏輯智能與語言智能,通常把這兩項智能弱的學生誤認為是差生,而忽視了這些所謂差生在其他智能方面的優勢。作為我們的教育應盡量開發學生的各種智能。人無全才、人人有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因材施教,努力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

2、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轉變

在教學摘要由教師的“單向灌輸”向“師生交往與互動”轉變論文的格式中國。運用靈活機動的教學方法,現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管理。掌握“課堂教學”控制藝術。學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師能眉飛色舞,能手舞足蹈。假如教師能活靈活現的將“課堂教學”與“表演藝術”相結合;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3、教學評價方式的轉變

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發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不僅要有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還要有學生自我評價與學生之間的評價。面向學生全體,針對學生現狀,制定出能激發學生積極性,讓大部分學生取得較好成績的多元評價方法教育管理論文教育管理論文,注重過程評價,激發學生的生命熱情,養成積極向上的興趣愛好。

(三)學校應為教師的發展創造條件

學校發展要以教師為本,學校要設置更多的平臺,從物質、精神、情感,心理各個方面激發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體現人文關懷,建立激勵機制,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教師;使教師身心健康,專業得到提高。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為教師的身心健康創造安全、寬松、團結、和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建立以學校為一體的團隊意識。讓教師遠離“職業倦怠”。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面對當前職業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們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一定會堅持以學生為本,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改革教育教學方法,調適好心理狀態,以滿腔的工作熱情投身到職業教育教學中去。為我中職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切。

⑴王珂 淺析中等職業學校建設的職業倦怠[J]職業教育研究,2007(6)

⑵王利 教師職業倦怠與應對[K]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玛县| 普格县| 濮阳市| 武威市| 罗平县| 德钦县| 丽江市| 麻江县| 邛崃市| 岳阳市| 隆昌县| 杨浦区| 七台河市| 乌兰察布市| 江油市| 溧水县| 青海省| 仁寿县| 鹤岗市| 沙田区| 仪陇县| 瓦房店市| 斗六市| 德昌县| 大洼县| 马山县| 绍兴市| 彰化市| 天等县| 庆安县| 马关县| 当涂县| 渭源县| 兖州市| 玉田县| 富顺县| 江华| 溧阳市| 边坝县| 沽源县| 蕲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