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美工實訓報告

美工實訓報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美工實訓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美工實訓報告

美工實訓報告范文第1篇

關鍵詞:電子商務專業;教學;職業素養培養

2019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為34.8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7%。福建省實現網絡零售額4589億元,排名全國第6位,同比增長24.8%。《福建省“十三五”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規劃》指出:到2020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將突破2.5萬億元。當前,廈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廈府規〔2020〕2號)出臺,明確了要促進電子商務提質增量、深入拓展電子商務應用、完善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優化電子商務服務保障措施等內容。在電子商務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人才供需矛盾逐漸突出,專家認為人才需求缺口將超過5000萬。對于中職學校而言,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術能力、品德素養方面能否符合市場的需求是必須要研究的問題,只有從崗位需求著手分析,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各種素質,才能與市場接軌,幫助學生盡快就業[1]。職業素養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職業信念、職業知識技能、職業行為習慣是職業素養的三大核心。職業信念包括職業道德、價值觀、從業心態等。職業行為習慣是在職場上通過不斷學習、積累、改變,最終形成習慣的一種職場綜合素質,這兩方面的形成和內化都是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過程。職業知識技能是中職學校能快速培養并短期見效的內容。中職學校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要從三方面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幫助學生就業或是升學。

1企業調研情況

2019年,我們對廈門的一些電商企業和幾所同類型中職院校進行了調研,企業反饋的信息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針對中職畢業生,市場需求較多的是電子商務客服、電子商務專員、社群運營推廣人員、電商運營助理、攝影師、網店美工等。中職生性格好動,理論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較差。企業建議在課程設置方面要充分考慮時間和內容的連續性和邏輯性,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技術操作能力為主,結合本專業最新知識進行課程教學。在校期間要注重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與學習能力的培養。(2)近50%的中職畢業生會因為“工作太辛苦”而選擇跳槽或放棄,在吃苦耐勞、責任心等方面有所不足。建議學校通過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與態度,明確學生未來的職業定位,使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將“我喜歡干什么”“我愿意干什么”的思維方式轉變為“社會及行業需要什么”。這樣的意識培養對學生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最終實現人生價值會起到積極的作用。(3)有耐心、責任心,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是企業對畢業生提出的共性要求。

2我校人才培養方案

針對行業企業發展的情況和我校實際情況,人才培養方案也在逐年更新,主要是以面向行業企業需求為目標,培養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從事網絡編輯、網店美工、店鋪運營、電子商務數據分析、客戶服務等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其中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知識與技能都有明確的要求。

3在專業教學中探索

職業素養培養的途徑我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主要從三大方面著手:基本素質培養、電商專業技能培養、職業信念培養。

3.1基本素質培養

學生的基本素質主要包括身體素質、文化素質、思想品德素質等,我校開設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哲學與人生”“職業道德與法治”“體育與健康”“語文”“數學”“英語”等公共基礎課程,通過課程教學和主題班會,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態。學校還要注重學生勞動觀念的養成,安排專門的勞動值周課程,讓學生在體驗中感知勞動帶來的快樂和成就[2]。

3.2電商專業技能培養

在調研過程中,企業反映大部分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模糊,沒有明確究竟要培養電商哪個方面的人才,導致在課程開設、實訓安排方面缺乏針對性。針對這一點,我校在人培方案修訂過程中對中職生的崗位能力需求與技能需求進行了研究,將專業(技能)方向主要定位為網店運營推廣、網店美工、客戶服務三個方向,以這三個方向為主線開設專業課程。網店運營推廣要求學生能熟練操作各常見電商平臺,掌握基本的營銷技巧,懂得溝通。在專業課教學中,教師廣泛采用情境教學法,以校園孵化中心為基地,以校園C2C平臺為支撐,組織學生按崗位分工開展情境體驗,鼓勵學生多寫、多說、多練,要求學生能準確表達工作訴求,能協調各部門協同完成一項工作。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參與感,鍛煉他們的店鋪操作能力、美工能力、營銷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網店美工崗位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店鋪的視覺營銷,要求學生要掌握Photoshop、AI等圖形圖像處理軟件,使學生對色彩、構圖等元素有一定的理解,能獨立完成廣告圖、商品圖片、詳情頁等內容的設計。以“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為基礎,培養學生的軟件操作能力;以“網店美工”“UI設計”為專業核心課程,開展網店視覺營銷學習、實踐。為了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我校通過校企合作開發校本教材,整理教學素材、授課資源,搭建“學習通”授課平臺,借助校內模擬電商平臺開展實訓,同時借助“豬八戒網”等網絡平臺開展真實項目實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既能體驗到店鋪裝修的每個環節,也能把自己的所學轉化成實際應用,鍛煉了他們的操作能力、審美能力、與顧客溝通的能力。在學習實踐的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各級各類的競賽活動,鍛煉基礎能力,提升競爭實力,檢驗學習效果。將客戶服務方面的訓練穿插在網店運營課程實訓、創新創業基地實訓、頂崗實習的環節中,以實操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檢驗客戶禮儀的基礎知識,針對不同的產品制定相應的客服手冊進行班級交流、模擬場景實訓等,最后組織學生1+X考證,完成模塊訓練。

3.3職業信念培養

職業信念是指良好的職業道德、正面積極的職業心態和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意識。良好的職業信念是由愛崗、敬業、忠誠、奉獻、正面、樂觀、用心、開放、合作及始終如一等關鍵詞組成。在教育過程中,首先要引導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有一定的規劃,認同自己所學的專業,并熟知專業各個崗位主要從事的工作。在第一年的專業課程學習中,老師會在課程內容中對專業、專業崗位、專業工作過程做詳細的介紹,幫助學生了解,同時還會帶學生進入企業開展認知實習。二年級開始開展創新創業項目實訓,通過真實的項目開展教學,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專業要做的事情,學會如何溝通、協作、認真完成作業。三年級開展為期半年的頂崗實習,這是學生向職業人轉變的重要階段。實習指導教師會在整個環節中開展教育指導工作,引導學生適應工作崗位,不斷鍛煉自己的心性,從心理建設上鼓勵支持學生,幫助他們從害怕工作、懷疑自己能不能勝任工作到堅定信念、用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遇事不慌亂,學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逐層遞進,幫助學生平穩過渡,為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立良好的職業信念打下基礎[3]。

4在專業教學中探索職業素養培養的方法

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手段,擺脫傳統單一生硬的教學方法。比如一年級是專業認知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階段,應實現新生的多種認知,幫助學生自我認知和自我定位,滿足社會認知和學校認知,達成專業認知和就業認知。主要以報告、講座、討論和參觀為主。二年級是上升鞏固階段,以專業課程學習為主,結合電商專業特點,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就業心理,認清就業形勢;以講座和報告形式為輔,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在專業課程中借助情境模擬的方法提升學生的面試技巧和就業能力。三年級是畢業階段,教學形式以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實習為主,通過聽取成功創業經歷和體驗式的創業學習、真實平臺操作、店鋪運營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和專業就業能力。職業素養培養應注重分年級、分階段、分層次進行,體現全程化教育的銜接。注重對每個階段學生職業素養、就業能力、職業道德的綜合培養。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幫助學生結合自身專業特點、現階段就業形勢、現階段企業人才需求等,確立一個正確、科學的就業目標。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注重對學生自主擇業意識的引導和自主創業意識的培養,同時借鑒往屆學生成功創業、擇業的案例,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就業心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協調專業、就業、創業這三者的關系,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美工實訓報告范文第2篇

【關鍵詞】建筑裝飾專業 實踐教學 學中做 做中學 記實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2-0061-02

高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高技能人才,關鍵是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而如何培養高技能人才,目前我院建筑裝飾專業正在積極探索中。實踐教學是培養職業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關鍵,也是高職教育的特色所在,必須高度重視教學實踐,加大學生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培養的力度,尤其是建筑裝飾專業的實踐教學是本專業教學改革的新課題,它需要把傳統的基于理論認識教學模式轉變為基于職業技能培養的實踐教學新模式。

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建筑工程系建筑裝飾專業更加注重學生職業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培養,以實踐教學為主導,以理論教學為輔,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全面展開。建筑裝飾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綜合訓練課程完成。通過對一個實際工程的綜合設計訓練培養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自主性內容,引導學生多方位思考,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

目前,建筑裝飾教研室商議,由專業資深教師牽頭進行課程整合,將《裝飾施工技術》課程與《裝飾監理》、《室內設計》、《裝飾表現技法》等課程融合,以實踐教學的方式,在建筑裝飾二年級試點實施。首先是《室內設計》、《裝飾表現技法》、《裝飾監理》、《裝飾施工技術》四門課程分別進行了11周基本理論知識的單元教學,然后是利用3周或72課時(亦可利用課外時間)來完成裝飾施工技術實訓綜合項目環節。項目組的老師進行了詳細的策劃和細致的實訓安排,把實訓項目細化到每一天的工作內容。此實訓項目以“我的空間秀”為主題,意為我做主、我設計、我制作,秀出屬于我自己的空間。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逐步掌握從思維構想到市場調研、再到最終成型的一系列學習過程,充分地體現出“學中做、做中學”的實踐教學理念;另一方面也使教師對真實的教學情景有較全面的認識,為今后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做出正確的引導。

“我的空間秀”實訓項目以班級為單位(現為建裝07301班48人),分為4個小組,從本學期第11周開始至14周結束,實訓場地為建筑工程系二樓教室和三樓裝飾實訓室,每組的空間范圍控制在4000mm×4000mm×2800mm(長×寬×高)。要求學生在此空間內運用所學的室內設計、裝飾表現技法、裝飾監理、裝飾施工技術等知識完成墻面、頂面、地面、水電工程和軟裝飾五大塊的裝飾制作。

四個實訓小組分別以客廳、廚房、兒童房、小酒吧為題目作為實訓內容,每個小組大約10人,由組長安排方案設計,前期資料收集,市場調查、購買裝修材料,在專業指導老師的現場演示下,每組同學自己動手制作家具,隔墻、吊頂。在設計過程中,帶領學生到實際的咖啡廳、小酒吧去現場體驗,了解所設計環境的設計元素、空間特點。到家具城去參觀兒童房家具、客廳家具的樣式風格,然后根據每個小組設計風格來進行家具設計,到裝飾材料市場采購材料,由于預算非常有限,每個空間的經費只有1500元,比CCTV-2里交換空間的8000元預算少很多,同學們只能用最少的錢,買有限的材料,把一個連隔墻都沒有的空間做成一個家具配備齊全的完美空間,同學們可謂是費盡心血,最終完滿完成了實訓任務。

在整個實訓環節中,指導教師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積極采用啟發式、探索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把課程講授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同時融入了裝飾行業新材料、新技術、新成果,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實現了“手、腦、口”并用,“教、學、做”合一。在學法上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專業綜合能力。

學生在實訓前有計劃,對本組任務提出明確要求,明確每一步的任務和要求。在實訓過程中做到認真觀摩老師的演示,認真分析勤于動手操作,在整個實訓過程中,同學們完成了前期基礎工程:開線槽、走水電、砌筑隔斷、粘貼瓷磚、制作吊頂、隔墻、制作家具,以及后期繪制背景墻中的彩繪等裝飾美工等基本操作技能訓練。實踐后及時寫出實踐心得和各自的獨到見解,分析在實訓過程中的不足和改進方法。

實訓開展過程中,同學們的工作積極性很高,每個小組都制定了自己的工作目標和詳細的工作方案,同學們從設計、購買材料,到自己動手制造吊頂、隔墻、櫥柜等等,裝修工程的每一個環節都親自動手做了一遍,親身體會到工作的關鍵環節,不懂的地方可以馬上問在場的指導老師,迅速解決在實際工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每一天的工作,同學們看到一個空間從毛坯房到精裝修的過程,體驗了從設計、施工到監理的各環節,對專業更加熱愛和感興趣。

在三周的實訓過程中,同學們感受到三周時間要完成實訓任務,時間是非常緊迫的。開始實訓之初,由于材料沒有到位,設計沒有到位等因素浪費了一些時間,到了后期,油漆干燥就來不及了,于是很多同學都有了為趕工期而熬夜趕工的經歷,同時最后趕工的效果不甚滿意,也讓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更好做好時間控制。我們在實訓過程中還發現,個別學生平時上課不認真,還有曠課、缺考的現象,而在三周的實訓過程中表現相當出色,從不缺席,認真動手做,不怕苦不怕累,對動手操作非常感興趣,而且也展示了他優秀的學習能力和操作能力。可以說,實訓教學極大的調動了部分學習主動性不強的同學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今后專業教學如何因材施教,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同時在實訓工程中同學們找到了做設計的基本方法,對于從來沒有涉足過的環境,要自己去設計時,老師帶領他們到實地去參觀去體驗,到生活中去感受,去找靈感,比在圖書館里找參考資料,閉門造車,這種親臨其境的學習方法為他們適應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途徑。在制作背景墻時,指導老師演示用丙烯顏料手繪的過程,同學們自行設計和制作了小酒吧背景墻、兒童房背景墻的手繪墻畫,比起市場上專業繪墻畫的效果毫不遜色,而市場繪墻畫每平米均價100元起,而同學們自行繪制只花了顏料的錢,大大節約了成本,這樣一來,大大鼓舞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給同學們上了一堂控制裝修造價的實踐課。

同學們在進行裝飾材料市場調查的過程中,對各種裝修材料的價格有了更深的了解。因為學校下撥實訓經費有限,所以只能買價格低廉的材料,為了買到便宜的材料,必須要和建材店的老板反復砍價。在這個過程中,也加強了同學們的社交溝通能力。同學們在買乳膠漆時,和老板成了朋友,老板還送了一小桶藍色手刷漆給他們,解決了兒童房的背景墻的藍色漆問題。當然價格低廉的材料多是店里所剩不多的產品,同時規格也不是很均勻。他們所購買客廳的復合地板是店里最便宜的產品,只剩有限的30平方米,同學們全部買來還不夠,板材的大小也是參差不齊,在鋪設時對縫就遇到了困難,后來地板不夠了,想再去補,店里就沒有了,給他們的施工進度造成很大的影響。在最后同學們總結教訓時也說到,要控制好裝飾材料的質量,不能只控制價格,質量更重要,規格不好的材料對裝修質量的影響是非常惡劣的。在上裝飾材料理論課時,老師曾告訴同學們很多質量差的建材產品含有揮發性有害氣體,同學們沒有體會。在實踐操作中,同學們自己切割人造板、刷油漆,現場的難聞氣體很多,裝修粉塵很多,同學們時刻感受到裝修中有害物質的存在,實在很難聞,很多同學在實訓過程中都戴上了口罩,戴上了帽子,做足了防備,更加深刻體會到要創造一個健康環保的環境的重要性,裝修材料的健康環保是關鍵。通過為期三周的實訓過程,為今后社會上多一個有環保意識,有良心的裝修設計師打下基礎。

同學們在實訓過程中分工合作、群策群力,完成了從前期收集資料、市場調查,方案設計,材料采購、制作隔墻、吊頂、衣柜,到后期裝飾美工、手繪背景墻、布藝軟裝飾等等,每一個環節都包含著同學們的通力合作。通過3周的實訓工作,同學們更加深刻體會到互相協作,取長補短,也體會到裝修工程是需要團體才可以完成的。

三周實訓環節結束后,同學們在工作匯報會上對本組工作進行了總結,采用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展示了整個實訓的過程,在展示中插入了設計文本、效果圖、市場分析報告、同學們的施工操作照片以及裝修完成后的實景照片。同時也總結了每個組同學們在實訓過程中的收獲和教訓,對在場每個同學和指導教師都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參照,為同學們今后在設計中遇到同樣的問題提供了解決的途徑,為教師的下一步教學提出了新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這種實訓過程的展示訓練也為今后同學們在實際工程中向業主展示方案提前演習了一遍。

通過為期三周的實訓環節,有力地推動實踐教學改革,進一步明確高職建筑裝飾專業培養在生產一線從事高技能管理提供創造的技能型“灰領”人才的定位,明確以經濟結構調整和人力資源需求為基本根據,以裝飾行業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加強實踐教學,努力造就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專業。在實訓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自主創新學習的時間與空間,易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在教學方法上采用“全真或仿真的教學方法”,實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變了過去在“黑板上耕田”的單一教學方式。技能訓練全真化(仿真):可以完全按照專業的工作流程和模式進行建設和管理,使得學生在校內就在一種真實的環境中按照現代實際標準進行培養,“零距離”的培養“零適應”人才,切實落實了高職教育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徐思田.關于高職建筑裝飾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3

美工實訓報告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職教育 裝潢藝術設計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7-0042-01

根據高職裝潢藝術設計專業“以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方案的特點進行實踐教學的創新改革做以下討論。

1.高職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特點

依據廣州是廣告、影視、媒體、IT等創意工作集聚區,及其廣州背靠“亞洲創意中心”香港的地理優勢,建設“立足珠三角中小型設計企業,服務國際設計市場,集地方產業與國際資源為一體”的國際合作型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利用國際優質資源,結合地方產業背景,建立“技能+項目“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作品(原創設計)產品(開發制作)商品(國內外市場)”三遞進的教學模式;組建一支來自于國內外設計企業、設計機構、專業院校的“高校名師+高級技師+公司經理”三結合的國際化教學團隊;建設具有“理論教學+技能訓練+生產制作”三位一體的設計工作室,使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成為具有珠三角創意(設計)產業特色的國際合作型專業。

2.構建“技能+項目”人才培養模式,形成高職裝潢藝術設計教育新模式

以廣州地區裝潢設計行業的發展趨勢和人才結構現狀的調研報告為依據,圍繞廣州地區的廣告設計行業、包裝設計行業、印刷設計行業、攝影行業等企業的平面設計崗位的用人要求,結合本專業歷屆畢業生從業狀況及用人單位反饋意見,通過來自行業企業一線的設計師、總經理、市場主管及教育課改專家共同確定了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應該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主要面向廣告、包裝、印刷、商業攝影等公司及其他企事業單位的平面藝術設計崗位,具有良好的審美素養和設計創意能力,具備商業廣告、商品包裝、企業VI、商業攝影等平面藝術的設計與制作能力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裝潢藝術設計人才。

裝潢藝術設計人才規格應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健康的身心素質,有一定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設計創意能力強,能熟練使用設計軟件進行修圖和出圖,會進行商業廣告設計及制作流程,懂得廣告相關法律法規,能為企業進行VI設計與策劃,會網頁設計,能進行食品、化妝品、禮品等包裝設計,掌握商業攝影拍攝技巧,具有商場美化布置的設計能力,能勝任包裝設計、美術編輯、商業攝影、商場美工等平面設計工作崗位。

3.建設具有“公司化”情境的實訓基地

依據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技能+項目”的人才培養模式及項目課程改革要求,建設具有真實“公司化”情境的校內實訓基地,使校內實訓基地既能滿足校內“生產性”實訓需要,并能同時承接企業項目的能力。為此,裝潢藝術設計專業邀請行業、企業專家一起進行了實訓室建設的設計和論證,建成能夠完全滿足“生產性”實訓要求的商業廣告設計制作中心、商業包裝與印刷實訓中心、商業環境設計實訓中心、裝潢藝術設計表現技能實訓中心、裝潢藝術設計表現技能實訓中心等五個實訓中心,體現設計行業“公司化”工作環境的廣告出品間,商業攝影實訓室、商品包裝設計與制作等四個實訓室,通過 “公司化”的運行模式,積極對外承接業務,特別是本地民營企業的對口服務,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工作任務和實際項目,使技能訓練與實際工作有機結合,從而達到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實現“技能+項目”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實際項目的制作,在學校實訓室就能感受到公司的管理制度、公司的出品質量、公司的成本利潤,從而為企業的頂崗實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4.建設“理論教學+設計制作功能”融為一體的實訓室,彰顯高職裝潢藝術設計一體化課程教學特色

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及專業群實訓室均具有教學功能與設計制作功能,80%的專業課都能在實訓室完成,充分體現了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從訓練到設計到制作的一體化課程特色。裝潢藝術設計團隊依托廣州創意(設計)產業背景,借助廣州商業市場的優勢,在設計行業的參與下,構建了具有高職裝潢藝術設計特點的“技能+項目”的教學模式。即把企業的“制作任務”、“設計方案”、“商品包裝”、“產品廣告”、“企業形象”等項目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與相應的“手繪設計表現”、“電腦設計表現”、“商業廣告設計”、“商品包裝設計”“VI設計”等技能學習有機結合,并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加以實施,在項目實施的工作過程中進行教學,通過完成項目來學習知識和技能,遵循設計行業的職業道德,獲得設計崗位的職業能力。企業把項目帶到課堂、帶給學生,既是實踐教學,又能完成方案,既是培養學生,又能培養員工,既是教室,又是公司,真正體現企業融入學校,使設計師成為教師、企業項目成為教學內容、學生成為成員工,彌補了中小型設計公司資金、人員緊張的關鍵性問題,提升了中小型設計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校企雙贏。

5.開創“雙贏”的新型校企合作關系

⑴通過項目課程改革,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變傳統的單一技能訓練為綜合職業能力的訓練,變以前的“消耗性”實訓為“生產性”實訓,使合作企業不再只是“接受者”“貢獻者”,而是“合作者”“項目伙伴”。在這種新型關系中,很多企業體會到的不再是“負擔”,而是流動的“智力支持”,因此很多企業也一改以前被動合作的局面,而主動與學校聯系,接洽合作項目。

⑵結合專業和行業,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訂單培養。裝潢藝術設計專業結合自己情況,緊密聯系行業企業,成立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在依托社會資源共建專業的同時,積極為企業行業開展訂單培養。[1]

⑶專業教師積極為企業開展服務。在深化校企合作中,堅持走產學研結合之路,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構建各具特色、逐步優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以派駐骨干教師、共建研發中心或產學研基地等途徑推進校企合作研發。

⑷建立長效機制,實行分類管理,校外實訓基地較好地保證了頂崗實習的需要。在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中,學校堅持“服務”原則,通過利用自身資源為企業提供人力及技術服務、與企業聯合攻關解決企業難題、采用訂單培養模式為企業量身培養優秀人才、將校外實踐教學納入企業生產和運作計劃等途徑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校企雙方的深度合作,使雙方建立起一種相互需要、相互依存的關系,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長效機制。

結語

積極探索校企聯合設計和系統組織的實踐教學模式,保證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的有機銜接與融通;實踐教學制度措施得力,各環節落實到位,質量有保障,特別是頂崗實習的實施與管理,這是高職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創新改革探索的航標所在。

美工實訓報告范文第4篇

首先,我先將實訓結果做以總結:

一、 網絡編輯需要的素質和技能要求:

1. 企業網站的要求:a.必須具有大專以上的學歷 b.由英語證書者,優先 c. 團隊合作能力 d. 邏輯思維能力強,踏實肯干e.有工作經驗者優先

2. 電子商務網站的要求:a. 熟悉SUPERSITE、DISCUZ 整體結構模式,并能夠根據公司要求對其進行調整b. 會撰寫產品評測文章,會拍攝產品并改圖c. 管理網站營運

3. 政府網站的要求:a. 工作經驗 一年以上b. 纂寫能力強

4. 門戶網站的要求:a.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 b. 具備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文字基本功扎實 c. 正直、誠實、勤奮,能夠吃苦耐勞,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壓力,具備團隊合作精神 d. 電腦操作熟練,掌握基本網絡知識,了解HTML語言及Photoshop、Dreamweaver等軟件的使用 e. 熟悉互聯網,洞悉網絡發展趨勢,有一定網站策劃

二、網絡編輯的工作內容

企業的工作內容:

1. 能獨立撰寫企業文化、技術傳播稿件;定期完成企業網絡宣傳內容的編輯; 收集、編輯國內外本行業新聞、產品、技術等文章;

2.排版能力強

3.網站美工、管理、維護

政府的工作內容:

熟悉政府部門工作流程,具有較強的溝通、交流能力;協助責任編輯進行雜志出版工作;熟悉計算機,能兼任網站編輯一職。

門戶的工作內容:

負責網站各項目信息、資訊的搜集、整理、編輯,定期熱點專題的組織與制作;內容及欄目日常維護的監督;內容審核及編輯;把握網站內容運營導向,提供符合用戶需求的內容資訊;并進行推廣。

二、 網絡編輯的需求

從三個層面:"宏觀視角——網絡新聞思想與受眾的多元需求"、 "中觀視角——網絡編輯策劃與受眾的多元需求"、 "微觀視角——網絡編輯實務與受眾的多元需求"。

美工實訓報告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專業 實踐性課程體系 頂崗實習 工學結合

計算機和網絡等IT技術已經應用到當代社會各個領域,并導致大量的IT應用維護型人才的社會需求,而現在的該類人才質量和數量都嚴重不足,因此增強高職計算機專業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我國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要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國內關于如何更好地培養高職計算機專業IT應用維護型人才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實習就業中顯現的人才短缺問題還是很普遍,需要不斷的探索研究,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應用基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結合高職計算機專業實踐性課程體系的改革,即高職計算機專業的實踐性課程體系及課程內容根據IT應用維護型人才市場具體需求,定期針對性調整,能比較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實現實習到就業的零過渡。下面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實踐性課程體系改革為例,闡述這個改革方法及其效果。

一、IT應用維護型人才需求的市場調查

在以商業經貿為經濟主體的浙江省,很多針對IT應用維護型人才需求的調查表明,目前各類信息管理的經貿企業、各種電腦城和數碼港、電子商務企業和應用軟件開發企業等,對實踐型IT崗位的人才需求量巨大,這些崗位主要是IT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系統維護與管理、軟件開發及測試、網頁設計、美工、IT技術支持等。而目前高職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一直不能滿足很多相關崗位的知識和技能要求,造成高職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就業時專業對口率較低與社會IT應用維護型人才嚴重不足的矛盾。

二、采用工學結合模式執行頂崗實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根據高職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的精神,學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從2009年9月開始,同時采用“2+1”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對計算機07級、08級、09級三屆學生執行了頂崗實習。專業與二十幾個企業簽定校外實習基地協議,為學生提供大量實習崗位。學生完成兩年必修和選修課程后,按照自己就業意向選擇這些崗位進行頂崗實習。07級、08級學生頂崗實習期間,企業反映我們的學生實習熱情比較高,頂崗實習也明顯提高了學生崗位實際工作能力,取得了積極的實踐鍛煉效果。

同時企業也指出很多問題,知識技能方面主要包括學生跨專業的知識貧乏,專業知識和技能落后,不能滿足有跨專業綜合能力和應用新技術工具能力的崗位的需求。

三、分析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

針對實習中反映的問題,專業進行了具體分析,并逐步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

1.根據崗位技能需求及時增設相關專業交界課程,提倡學生選修跨專業課程。實習崗位中相當一部分是要求具有跨專業知識的,比如保險公司的某些崗位不僅需要信息處理能力,還需要一定的保險知識,IT銷售和服務崗位除了需要一定的計算機知識,還需要有銷售和服務技能等。針對這一情況在2010年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開設了專業選修課《信息技術服務》和《網絡營銷》等,并鼓勵學生積極選修感興趣的跨專業課程,比如管理、保險或社交方面的選修課,為將來上崗打好基礎。

2.增設時尚的技術課程,開設相關技術講座。隨著電子商務和手機應用的普及, WEB商務網站快速開發與維護和手機客戶端應用軟件開發與維護人員需求量非常大,這些專業技術性較強的崗位要求學生不僅具有基本的專業知識,還要熟悉使用較先進熱門的技術工具。現在高職計算機專業的課程結構多年未改,滿足時尚技術需求的課程幾乎沒有,學生在校完全沒有接觸過這些知識和工具,導致學生在這些崗位上有點不知所措。發現問題后,專業派老師到相關企業掛職鍛煉學習新技術,及時更新師資的專業知識,積累教學資料,開設相關時尚技術課程,比如《手機軟件開發概要》,《Ruby On Rails快速WEB開發》等。同時,還積極聘請有相關經驗的技術人員到學校舉辦講座,讓學生在校期間得到企業的相關知識點撥。

3.課程內容更新。計算機技術發展很快,很多軟件的版本和型號種類都在不斷更新,如果專業課程的內容不能長期不變,那么學生的專業知識就會落后。因此專業及時根據市場趨勢更改課程的內容,比如《操作系統》,《網絡技術與應用》等。

四、落實項目化教學,建立高職計算機專業實踐性課程體系

根據國家高職專業課程項目化教學的要求,專業不僅落實了單門課程的項目化教學,還將多門專業實踐性課程組合起來圍繞一個虛擬大項目組織實踐教學。

1.落實單門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改革。根據學校要求,2010年我們對本專業的《網絡技術與應用》、《網絡設備配置與管理》、《C#WEB高級編程》、《網頁制作與布局》、《數據庫管理與開發》、《操作系統及應用系統管理》等各門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了一定的項目化改革,在傳統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基礎上增加了項目化內容和任務要求,使學生對某一門課程知識技術的意義有了較直觀的感覺。

2.建立計算機實踐性課程體系。雖然各門課程的項目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各門課程之間的實驗實訓內容還缺乏實際的關聯性,而IT實際崗位上的工作內容是綜合的,例如一個單位的信息技術處崗位就要求能修改更新、維護該單位的數據庫、網頁和網站,還要能對單位計算機網絡設備的進行維護管理等。因此,專業按照實際崗位需求對各門項目化教學的課程又進行整合,進行適當的增刪改,并仿真一個中小型營銷企業的網絡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過程,提出各種功能和性能需求,圍繞這些需求來設計各門課程的項目,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形成一套計算機實踐性課程項目化教學體系。這套教學方案已經應用于計算機09級和10級學生的教學,推動了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保證了學生實習實訓的技術含量。

3.不斷調整專業課程體系。根據市場的相關崗位需求變化,計算機專業實踐性課程體系需要進行一些相應的簡約合并或增刪調整,同時根據專業知識的前期后續需求,對課程教學次序和時間分配進行一定的整改。比如將《網絡技術與應用》、《網絡設備配置與管理》兩門課合并為《實用網絡技術》及課程集中實訓,這個合并課程在計算機08級教學中試用過,效果良好。

4.學生考核指標體系改革。以《實用網絡技術》課程為例,考核指標體系的改革內容包括:

(1)實驗教學成績考核:實驗成績占《實用網絡技術》課程總評成績的15%。指導教師每次實驗對學生進行出勤考核,對實驗效果作記錄,并及時批改實驗報告,綜合評定每一次的實驗成績,在學期終了以平均成績作為該生的實驗成績。有以下情形之一者,遲到、早退、無故缺勤總共3次及以上者或未按時完成實驗或缺交實驗報告達3次及以上者實驗成績為不及格:

(2)課程實訓成績考核:1)設計報告占20%;2)連接配置能力占30%;3)解決問題能力占20%;4)創新能力占10%;5)學生答辯占10%;6)態度和紀律占10%。

(3)頂崗實習成績考核:1)考勤情況占20%;2)完成分配任務情況占50%;3)對解決問題能提出自己觀點能力占20%;4)完成實習報告情況占10%。

各類成績最終分為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檔。

五、項目研究成果的應用及效果

圍繞這套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計算機專業實踐性課程體系整理并編寫的實踐教學內容手冊,已經應用于計算機09級和10級學生的教學,明顯提高了學生職業證書的考證通過率。

這套專業實踐性課程體系的實施專教學能充分利用現有的WEB數據庫實訓室、軟件實訓室、網絡通訊實訓室等校內教學實踐資源,使學生在校期間能系統地學習到比較接近實際崗位需求的知識技能,保證學生在校內實訓實踐時間接近40%,同時積極拓展浙江盤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杭州鵬睿科技有限公司等一系列校外實習基地,組織學生的校內校外實習,校外實習時間在1年,同時強調實習期間與實習企業密切合作,對實習學生進行繼續教育。基層實際調查證明,這套課程體系的執行能切實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崗位適應性,相關的實習基地企業都反映計算機09級和10級學生頂崗實習的崗位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崗位適應性很好。

由于實習表現良好并掌握了該崗位的技能,近兩屆畢業學生在頂崗實習結束后直接被企業留任的比例增長很大,就業專業對口率也明顯提高,有力的提高了學生的專業自信心和就業率。

六、總結

實踐證明,基于工學結合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的高職計算機專業實踐性課程體系的建立和實施,能有效提高高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和就業對口率,但還需要隨著計算機行業技術的發展和崗位技術需求變化,在教學和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革完善,需要尋找更多的合適實習企業建設更好的計算機專業實訓基地,改善實踐教學環境,為學生的專業綜合實訓提供充足的實踐場所,進一步促進學生從實習到就業的零過渡。

[參考文獻]

[1]董發勤,張廣兵.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多向參與機制[J].職教論壇,2012(3).

[2]曹鳳.高職高專院校的科研工作及對教學的促進作用[J].教育與職業,2010(7下).

[3]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Z].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炎陵县| 洛南县| 富蕴县| 宾阳县| 博乐市| 鄢陵县| 赤水市| 临猗县| 滦平县| 南澳县| 临洮县| 河北区| 寿宁县| 太康县| 天水市| 茶陵县| 平江县| 万州区| 安多县| 荥经县| 罗田县| 吉水县| 黄大仙区| 大兴区| 玛纳斯县| 三门县| 额济纳旗| 综艺| 临洮县| 龙游县| 清流县| 东乌| 罗甸县| 九龙坡区| 汉沽区| 金坛市| 独山县| 乌鲁木齐市| 阳高县| 大渡口区| 观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