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微生物與生物技術

微生物與生物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微生物與生物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微生物與生物技術范文第1篇

關鍵詞:微生物育種;項目化教學;高等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8-0164-03

早在4000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會利用微生物來生產酒和釀造食品。如今,利用工業微生物育種技術對微生物進行改造,可以提高目的產物的產量、質量或獲得新的目的產物,并符合工廠化生產的要求,從而使抗生素、酶制劑、氨基酸、維生素、核苷酸、生物堿、激素等微生物產品產量成倍甚至成千倍增長,同時產品質量也不斷提高,各類微生物產品已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工業微生物育種技術是高等院校生物技術類專業的專業課程。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往往太過理論化,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未能結合,學生學習難度大,感覺枯燥乏味;而且,教學實驗安排大多是孤立的,在技術上不具有連貫性和系統性,不能將技能訓練與生產過程有機結合,學生學完之后不知如何運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不明顯。顯然,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現今高技能生物技術專門人才培養的要求。如今,許多高職院校正在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項目化教學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種。它依照教學目標將課程內容設計成若干個操作性較強的項目,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典型產品(或服務)為載體,開展課程教學,將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與素質培養融為一體,學生在完成項目工作任務過程中,既收獲了知識,又鍛煉了技能。與傳統教學法相比,項目化教學強調行動導向、項目載體、任務驅動、素質滲透、學生主體以及理論實踐一體化,主要解決“怎么做”和“怎么做得更好”這兩個問題,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徑[1]。2007年,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生物工程系開設了《工業微生物育種技術》這門課程,它是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和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的必修課。自2010年引入項目化教學方法以來,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該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以崗位需求為依據確定課程目標

按照工業微生物育種技術在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定位,依據職業崗位的需求,確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即能根據微生物育種原理和基本操作流程,制定育種的實施方案,并按照實施方案應用微生物育種技術獲得高產突變株,同時能對實施過程和原有方案進行評價和改進。課程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素質目標三個方面。(1)知識目標:熟悉工業微生物的特征,了解工業微生物育種技術的方法種類;掌握基因突變及基因重組的機制;掌握工業微生物誘變育種的原理與方法;熟悉其他常用的工業微生物育種方法。(2)技能目標:能夠根據微生物的來源與特性,選擇合適的分離純化方法,并進行分離純化操作;能夠根據微生物的類型,選擇合適的誘變育種方法;會進行生產菌種的保藏及復壯技能;能正確使用微生物的培養設備,并進行維護。(3)素質目標: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具有較強的團隊組織協調能力;具有良好的安全、環保和節能意識。

二、以育種工作流程為主線設計教學項目

項目化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學項目的設計。我們一般應根據課程教學目標,以職業活動的工作過程為依據,結合職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來設計項目。項目設計要打破傳統學科體系的章節編排,不應以知識的邏輯順序為依據來安排教學。每個項目都有其相應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工業微生物育種技術的教學項目設計具有以下特色。

(一)課程設計思路

大多數項目化教學課程的設計思路,是將課程內容設計成基礎項目、主導項目和自主項目。根據工業微生物育種課程內容、操作流程和職業活動的特點,筆者將該課程設計成一個綜合性大項目,即果膠酶高產突變株的篩選。筆者將原先孤立、分散的單個實訓項目綜合為一個由9個子項目組成的前后連貫的大項目,其連貫性、整體性的特點更為突出(表1)。兩個子項目互為依托,前一子項目的結果是后一子項目實驗材料的來源。

(二)相關專業課程銜接

該課程項目產品為篩選出的果膠酶高產突變株,可作為后續課程發酵工程、酶工程、生物分離與純化、生物制品技術的項目化教學的材料。比如,可對果膠酶高產突變株的發酵條件進行摸索,或對其發酵工藝進行優化,或從高產突變株中分離純化果膠酶,或對提純的果膠酶進行性質分析。從而完善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連貫性、整體性及層次性,實現了專業課程之間的有機銜接。

三、以學生為主體完成項目實施

在具體子項目實施之前,筆者安排有項目概述環節,內容主要包括:①課程簡介:告知學生本課程的教學目標、項目設計情況、教學組織方法和考核方案等。②行業企業概況:介紹工業微生物的應用狀況、工業微生物的概念及特點和工業微生物技術種類等。③后續課程任務的布置:要求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指導學生制定子項目實施方案。以微生物育種工作流程為主線,開展子項目的實施,每個子項目有各自的知識、技能目標。在子項目的完成過程中,教師只起組織、引導、指導和評價的作用,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每個子項目的實施步驟如下。

1.項目導入。首先,教師通過案例或者問題導入學習項目,提出問題、給出提示,導入本次課程的內容,組織學生展開討論。

2.方案制定。學生通過圖書館或者網絡查閱資料,以小組為團隊討論并制定實施的初步方案。筆者通常安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該步驟。

3.方案確定。首先,每個小組以ppt形式向全班匯報制定的初步方案,分析實施可行性,并說明資料來源。然后,教師和其他小組對匯報組進行提問或評價。筆者通過交互式討論,引入相關知識,最后由教師對各小組初步方案進行點評,同時提出修改建議,鼓勵實施方案的多樣性。

4.方案實施。學生按照確定的方案,合理分工,團結協作,共同完成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隨時檢查學生實施的情況,進行現場指導,解答學生的疑問,參與學生的討論,糾正學生的錯誤,全面掌控學生的實施效果及學習質量。

5.總結評估。總結以各小組向全班展示實訓結果的形式進行。評估采取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等方式進行。每一個項目均制定了技能考核方案及評分標準,結合學生提交的實訓報告進行過程性評價。

四、以過程性評價為手段增強技能培養

成績考核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好的考核方式對學生職業技能的養成會起到促進作用。傳統的單一筆試考核方式很難反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素質和能力,與強調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現代高職教育理念不相符。本課程的考核以結果性評價為輔,重在過程性的評價,以靜態知識考核為輔,重在動態能力的考核,學生綜合成績的評定以過程評價、技能考核和理論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每個子項目的實施都要求進行過程評價,評價內容涉及子項目實施的每個步驟,以子項目5誘變劑量的選擇為例,子項目技能量化考核表如下(見表2)。

學生、組長和教師為評價主體的三方,依據量化考核標準分別給出過程評價成績,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折合成學生的過程評價終成績。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通常在學期末進行。課程總評成績的組成詳見表3。

現代職業教育,應該是一種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育,重心應在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特別是畢業后從事某種職業的謀生能力[2]。項目化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特點,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被有效調動了;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其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改善。當然,以就業為導向,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路線,以崗位技能促進學生就業,在高職高專院校進行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學校和教師從多方面進行改革,比如教學觀念、管理、內容設置、教學模式及結果評定等。

參考文獻:

微生物與生物技術范文第2篇

關鍵詞:微生物;檢驗技術;未來發展

隨著國民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我國大力推動醫療保障及食品安全的發展,保障我國群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并且我國的微生物檢驗技術發展也相對比較完善,出現了許多新型檢驗技術,并且其應用與器械的研制也在不斷更新。隨著學界不斷的實踐,能夠推動微生物檢驗技術發展,創新更加準確、高效、可靠的檢驗技術。

1微生物檢驗技術的應用現狀

微生物檢驗技術是一門系統工程,需要按照相關標準及步驟進行,才能夠得到比較準確的檢驗結果,促進檢驗事業的發展。目前微生物檢驗技術正從傳統的培養方法向分子水平方法改進,向儀器化、自動化、標準化發展。主要方法有電阻抗法、分子生物學技術、微量生化法、快速酶觸反應及代謝產物技術以及儀器檢測法等,其中電阻抗法占的比重較大。

1.1電阻抗法 電阻抗法是目前在微生物檢驗技術中主要使用的一種新型檢測技術,該檢測技術具有準確度較高、操作簡單等特點,能夠檢驗物體中的細菌數量、細菌類型(細菌總數、大腸桿菌真菌、呼吸感染菌、酵母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電阻抗法準確度較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細菌的代謝會使得附著無產生電阻抗,而不同的細菌在相同環境下能夠忍受的電阻是不同的,通過對物體的阻抗情況來分析物體中細菌的種類及含量[1]。主要的操作方式為:將細菌放置器皿中,通過一定的環境改變來使細菌增長,并且將一些不帶電的大分子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通過細菌代謝轉化為帶電荷的小分子化合物(乙醇、葡萄糖)。通過對細菌導電性的轉換,然后對細菌進行電阻變化的記錄,并與未轉化的細菌電阻進行比較,通過計算機技術制成相關的細菌電阻種類及數量分析,以此來對物體中的微生物進行辨認及測量。該方法目前已經用于食品、藥品的檢測。

1.2微量生化法 微量生化法誕生于19世紀40年代末,直到現代仍然在使用的一種微生物檢驗技術,其優勢在于操作方便、簡單快捷、結果準確。微量生化法的優點在于能夠通過微生物鑒定用試劑盒作為細菌的觀察皿,觀察皿中放置數量不等的試管,當需要檢驗物體中的微生物含量時可以將樣品放入觀察皿中的試管中,然后將處理過的微生物液滴入試管中,觀察樣本在試管中的酶促反應,然后觀察樣本的顏色變化,并將其記錄下來,通過輸入計算機內置軟件中,通過科學的分析得到相應的結果[2]。該方法常用于臨床藥物細菌增殖研究中。

1.3分子生物學技術 分子生物學技術是一種現代新型的技術,是在生命科學與化學發展的基礎上創立的一門學科。分子生物學技術應用與微生物檢測中,主要通過分子水平上分析微生物的線性結構來認知樣本中的微生物類型,是一種新型檢驗技術,其主要的優點在于檢驗結果精確、對微生物的反應比較敏感、效率與特異性都較高等方面,但是由于其技術性較高,對檢驗器材以及相關操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較高,檢驗方法也比較繁瑣[3]。分子生物學技術應用與微生物檢驗技術的主要技術有:核酸交互法、質物DNA圖譜檢驗分析法、聚合因子透析技術、染色體DNA限制性內切酶技術等等。文章主要對核酸交互法進行分析,簡單為微生物檢驗技術中的分子生物學技術進行研究。核酸交互法是利用基因探針法的原理應用于微生物檢驗中而創新的一種方式,基因探針法的應用機制是在物品基因中的最小介質因子在基礎構造中與堿基的化學反應,通過對已經認知的細菌最小介質因子進行相關的排列,并做好相關的記錄,當在微生物樣本檢驗中,對最終得出的最小介質因子進行堿基的區分,辨別細菌的種類及數量。對于具有最小介質因子的細菌來講,具有最小介質因子的細菌遺傳物為DNA,若沒有DNA的細菌,其遺傳來源于RNA。核酸交互法能夠很好的區分微生物中的細菌種類,并且使用效果比較理想,但是由于其使用設備比較復雜,在實際的微生物檢驗中,使用的頻率較少。

1.4快速酶觸反應及代謝產物的檢測技術 快速酶觸反應及代謝產物檢測技術的應用原理主要是由于細菌在生長繁殖的過程中會不斷的施放一些酶元素,通過對細胞產生酶進行判別,將其放入器皿中觀察,通過反應液對酶的作用,從而觀察細菌的種類與數量,這種檢驗的方式能夠檢驗樣本中細菌的數量以及微生物的種類。優點在于其靈敏度較高,操作簡單,常用于細菌計數及種類鑒定。

1.5儀器監測法 目前的微生物檢驗技術中應用的儀器檢測法中,主要使用的是氣相色譜法、mini-VIDAS法、Vietk-AMS這三種技術,后兩者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較高,但是在我國的應用程度較少,文章主要針對氣相色譜法進行介紹。氣相色譜法應用于微生物檢驗中的主要原理是通過檢驗樣本中的微生物在氣相色譜儀中檢驗到的色譜圖進行微生物的判斷,同時該方法是先將樣品與微生物分離,然后再將微生物進行相關的檢驗。儀器檢測法能夠適用于樣本較多的物品檢驗中,或者是容易產生微生物的物品檢驗中。該檢驗技術的方式是先將樣本中的微生物水解,然后使用甲醇分解提取,對微生物進行硅烷化或甲基化等方面的處理,最后由微生物呈現的相關色譜錄入色譜儀中進行分析[4]。此檢驗技術的優勢在于能夠檢測出微生物的特征峰,并且結果準確、效率較高,優點在于節省工作量,并且實現了自動化。常用于食品、藥物的檢驗中。

2微生物檢驗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

微生物檢驗技術產自與20世紀40年代,主要是由于美國發生了一系列由于藥品污染而出現的意外事故,因此微生物檢驗技術對于藥品質量、食品安全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近些年來,隨著經濟水平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疾病傳播以及食品問題的出現導致了社會各界對于疾病預防和食品安全的關注。微生物檢驗技術是對疾病控制以及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能夠促進疾病控制以及人民的身體健康發展,保證經濟的穩定發展。由于疾病傳播使得人們對疾病控制的廣泛關注,推動了的微生物檢驗技術的不斷進步,也推動了疾病控制的發展。微生物產生的原因來源于各方面,主要由于大氣污染、水污染、環境破壞、水土流失等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來源于人們生活中的隨地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各種不文明現象,這些都導致微生物的增長。這些都要求了微生物檢驗技術要不斷的進行更新,將微生物控制在一個不影響人體健康的數值。微生物檢驗工作的工作量與辨別的種類繁多,檢驗樣本的構成也比較復雜,對于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要求也較高。通過各種物品傳播的疾病微生物種類較多,能導致出現傳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就有五十多種,種類繁多的微生物也對檢驗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5]。

我國在微生物檢驗技術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其中也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是我國微生物檢驗操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較低,對微生物檢驗的重要性不能夠很好的認知,同時微生物檢驗的儀器比較滯后。從我國微生物檢驗行業的整體分析,在微生物檢驗技術的應用中,將微生物檢驗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是其未來發展的方向,尤其是在儀器檢測法中體現了這一發展特征。所以,在對我國微生物檢驗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相關的敘述中主要表現為:首先需要提高對樣本微生物含量的檢驗效率,減少常規檢測中需要耗費的時間,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夠實現對微生物數量及種類的檢測;同時檢驗技術要保障檢測的結果,提高檢驗的精度與科學性;最后要實現檢驗技術的自動化,推動我國微生物檢驗技術智能化發展。

3結論

科學技術的帶動了微生物檢驗技術的不斷發展,并且呈現了多樣化,新型、先進、簡便的微生物檢驗技術將代替傳統的培養方法,通過對檢驗技術與標準的不斷完善與規范,保障檢驗的質量;同時操作人員也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提高檢驗儀器的使用率,將高效的微生物檢驗技術投入應用,促進的微生物檢驗事業的發展,實現現代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志娟.食品微生物的檢驗技術與未來發展探討[J].科技傳播,2014,(23):191-191.

[2]顧兵.臨床微生物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的現狀與展望[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4,(10):732-735.

[3]溫泉.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8):34-34.

微生物與生物技術范文第3篇

1物聯網技術在衛生領域應用的意義

物聯網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技術主要是基于傳感技術和云計算,通過嵌入傳感器,使醫務工作人員通過終端,隨時隨地實現患者的檢查、診斷、治療、康復等,從而實現實時同步的診斷。同時,隨著醫療模式的不斷發展,如今醫學診療的模式已經逐步轉化為“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治療方式、干預手段等都面臨著多樣化的發展,物聯網在衛生信息領域的逐步應用,使醫務工作者對患者的感知更加具體透徹,可以連續地、隨時隨地的測量、捕捉、傳遞診療信息,更可以通過。

2物聯網技術應用架構

物聯網的概念包含了兩層含義:第一,是物聯網技術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第二,是用戶端不斷延伸,包含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間。從物聯網架構上來說,物聯網由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三部分組成[1]。感知層由傳感器和傳感器網絡組成。傳感器主要獲取監控對象信號或所在環境信息,監控對象信號或所在環境信息又可分為連續型信號、離散型信號以及動作信號等。傳輸層主要保持與外部網絡進行通信,臨時儲存和分析由感知層收集的數據,并且執行用戶規定的一些程序。應用層主要提供各種應用服務的遠程服務器和外部網絡。主要包括醫療數據庫服務器、醫療事務管理服務器、各種專用遠程醫療分析設備、移動終端等[2]。

3在衛生領域中的應用

目前國內大部分醫院使用的是醫院信息系統(HIS系統),但是傳統的HIS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一些醫療信息仍需要人工錄入、信息點比較固定,功能比較單一,各科室之間也是相對獨立的。物聯網技術以其終端的可移動性、接入點比較靈活等特點,突破了HIS系統目前存在的局限性,使醫院可以更顯著有效的提高整體的信息化水平[2]。物聯網技術在衛生領域中的應用多樣有利于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突破醫療資源共享的問題。3.1診療信息管理通過物聯網技術,使用傳感器可以自動、連續、動態的采集患者的診療信息,同時通過網絡傳輸到相應的數據庫中,醫務工作人員通過相應的臨床數據工作平臺,對患者的信息進行分析處理,最終輔助醫生完成診療決策。3.2移動診療一方面表現在,在患者住院期間,通過患者佩戴的帶有傳感器設備的配件,存儲在院期間診療信息,便于醫護人員觀察,如在院期間的每天用藥情況,護理情況等;另一方面,醫護人員可通過移動終端完成診療工作,如移動查房、移動藥物管理、移動病案管理等,通過以上技術極大的提高了醫務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節省患者時間,提高醫療服務質量[2-4]。3.3醫療器械、醫療藥品的監控管理通過物聯網技術可實現醫療器械與藥品的生產、配送、防偽、溯源等環節的監管和追蹤,避免大規模公共醫療安全問題的出現。同時,該技術還可以應用到醫療廢棄物的管理過程中,保證實驗室安全,可視化的監控醫療廢棄物運輸管理[5-6]。3.4患者管理追蹤一般醫院信息系統只能對在院期間患者的信息收集管理,但通過物聯網技術還可以將非住院患者的一些信息實時管理和匯集,所以物聯網技術可以為以電子病歷、健康檔案為核心的區域衛生信息系統服務;同時物聯網在新生兒防盜、危重患者搶救等方面也將會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7-8]。

4物聯網技術在衛生信息領域遇到的問題

物聯網技術在衛生信息領域的應用處于起步階段,在技術和衛生領域的應用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4.1缺乏從整體角度的規劃目前,物聯網技術在衛生信息領域的應該剛剛起步,在實施推進的過程中,缺乏統一的規劃指導,在后期容易產生問題。4.2推進過程中技術上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推進和發展,未來可以允許不同的數據源以及不同的設備之間能夠進行一些信息交換,而實現這一功能的前提條件是需要有標準的數據模型和數據接口。物聯網技術在衛生信息化的進程中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缺少統一的標準,所以很難避免日后會出現信息孤島現象。4.3人才隊伍缺口在現階段,既有醫學背景,又熟悉信息技術的人才需求遠遠大于人才供給,醫學院校開設的衛生信息類專業人才,在培養過程中需要不斷融合新技術、新理念,使衛生信息管理類專業學生,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在傳統的醫學生培養過程中,要注重信息化能力的培養。

5物聯網技術在衛生信息領域未來的發展趨勢

微生物與生物技術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施肥水平 玉米種植 土壤微生物 碳氮含量 相關影響

[中圖分類號] S15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8-0154-01

施肥水平與作物種植將會對土壤的肥力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土壤的有機質是保證土壤肥力的指標之一,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在土壤的有機質中最為活躍,能夠真實的反映出土壤中的有效養分以及生物的活性。在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碳與氮能夠有效反映出土壤干擾的生物學指標,具體的數量將會受到施肥、耕作、種植等技術的影響。因此,可以將土壤中微生物的生物量碳與氮當作是土壤肥力受到外界影響的響應指標。

一、試驗的材料與方式

1.試驗的設計

為了得到正確的指標,試驗的時間定在每年的夏秋玉米季進行,在試驗區中設置一部分裸地,一部分作物種植地,主要的標準在于,裸地的施肥與作物種植地相同但是不種植任何作物,如果長出雜草要及時進行鏟除。

玉米季中的不同施肥處理為碳氮處理,氮肥主要設置七個施肥水平,分別是從F1-F7(不施肥、30kg/hm2、70kg/hm2、110kg/hm2、150kg/hm2、190kg/hm2、240kg/hm2),磷肥的施用量是相應氮肥的40%,在施肥時要將全部的磷肥與40%的氮肥在播種之前施入,剩下的60%氮肥要作為追肥施入,每次處理要有三個重復,一共42的小區域,每個小區域4m×6m,排列主要采用的是裂區隨機排列方式,翻地與播種均為人工操作。

2.試驗的方式

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物量碳與氮的測定一般采用的是氯仿熏蒸提取法。在進行測定時,要取25g的新鮮土壤放在真空的干燥器當中,用氯仿蒸汽進行熏蒸,時間為24h,在反復使用真空方式除去殘存的氯仿之后,要用K2SO4進行震蕩30分鐘,之后立即進行過濾。用熏蒸土壤以及未熏蒸土壤的樣本提取液,進行有機碳、氮的測定,測定出的差值要除以Kec(0.38)或者是Ken(0.45)從而計算出土壤中的微生物量碳與氮。

二、試驗結果與分析

1.施肥水平的不同對裸地中的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碳、氮產生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裸地中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碳,主要的變化范圍在172.34-222.88mg/kg。不施肥的土壤微生物的碳含量一直處于低水平,與其他施肥處理后的土壤差異甚大。通過施肥能夠增加碳含量,表明化肥對土壤中微生物活動起到促進作用。在施肥時,碳含量在F1-F3之間會隨著施肥量增加而增多,但是在F4-F7時,碳含量卻開始下降,不同施肥水平對土壤中的碳與氮的含量影響大致相同。由此可以看出,在裸地的條件下,氮肥施用達到F3的時候,對土壤中微生物生長有利。

2.施肥水平的不同對玉米地的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碳、氮產生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碳,在不施肥時最低,隨著施肥量的增加而不斷增多,在F5的時候最高,之后在F6-F7時逐漸下降。利用方差進行計算得知,玉米在生育期時,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在F2-F4時會隨著施肥量增加而不斷增多,但具體變化并不顯著。

3.玉米在生育期間對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碳、氮產生的影響

玉米的生育期一般分為拔節期、抽雄期、乳熟期、成熟期,在玉米的種植條件下能夠明顯發現,在不同生育期土壤的微生物碳與氮的含量發生了變化,施碳時土壤中的微生物碳與氮含量的變化大致相同。在玉米的拔節期含量最少,抽雄期最高,乳熟期下降,在成熟期再次上升。

土壤微生物中碳含量的消長能夠反應出微生物自身利用土壤的碳源進行細胞建成,并大量繁殖與解體微生物的細胞,讓有機碳能夠礦化的一個過程。到了乳熟期,玉米的生長加快會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養分,使得土壤中的碳含量下降,但幅度較小。直到成熟期,玉米根系死亡,土壤中的有機物增多,增加了營養物質與活動能源,致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數量增多,施肥處理微生物的生物量碳也會隨之上升,但幅度較小。

玉米在生育期時,對土壤微生物的氮含量的影響與碳大致相同,值得注意的是玉米在拔節期與乳熟期是生長的重要時期,需要吸收一定量的氮元素,這時就會有部分氮礦化出來,讓作物吸收與利用,使得氮含量減少,從而對土壤的養分起到調節作用。

4.裸地土壤微生物的碳氮含量與玉米地土壤中的碳氮含量的差異

通過試驗能夠看出,在不同的施肥條件下,裸地土壤微生物的碳含量與氮含量要高于玉米地,主要的原因是裸地處理主要是在原農田的土壤基礎上進行布置,有機物較多;玉米種植地的土壤會為玉米的生長提供一定量的氮元素,而且在F1的條件下沒有多余的外源氮攝入,進而使得氮含量不斷減少。

在施肥時,裸地土壤的碳、氮含量與玉米地土壤的碳、氮含量主要存在的差異在于:施肥水平相同,玉米地土壤的碳氮含量要高于裸地;土壤微生物的碳氮含量在裸地與玉米地中對施肥量進行響應的拐點不同;與F1條件進行對比,在玉米地施肥的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增加幅度要遠遠高于裸地。

結語

通過試驗與分析可知,施肥的水平對土壤微生物中的生物量碳、氮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在玉米生育期時,對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碳、氮也有著一定影響。因此要想讓使作物得到理想化的收成,就必須根據土壤微生物中碳、氮含量的變化規律進行施肥,符合客觀的發展規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土壤擁有強大的肥力,為作物的生長提供更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微生物與生物技術范文第5篇

關鍵詞:互聯網;動物衛生;管理;新策略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也在不斷發展。現階段,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設備與應用工具的經濟也在不斷的發展。當前,我國的動物衛生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問題,經費較少、監督人員不足、任務較多等。因此,相關人士提出在動物衛生管理工作中應用互聯網技術,以此提高動物衛生管理工作的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互聯網技術下的動物衛生管理新策略,具體內容如下。

1 在互聯網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動物衛生管理目標

按照《動物防疫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與要求,運用互聯網技術創建一套有效的動物衛生管理系統,這樣可以保證動物衛生管理工作的合理性與規范性,同時確保動物衛生管理效率的提高,保證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避免產生重大動物疫病,這樣可以確保動物與動物產品的安全,從而保證公共衛生的安全。

2 動物衛生管理系統發揮的作用

2.1 有利于保證行政管理工作的效果

通過動物衛生管理系統的運用,可以高效的收集畜牧生產信息與數據,為相關部門科學的配置各種資源,調節養殖機構,并且為畜牧產業的決策提供參考。同時也會促進行政管理與監督工作更加科學、規范,節約行政管理工作的成本,增強行政管理的作用。當管理人員接收到管理信息時,可以快速上傳到管理系統中,之后會立即獲取相對的管理職責,保證每一名監管人員都能明確自己在責任,并記錄工作內容,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透明性。

2.2 可以快速處理一些突發事件

在動物衛生管理系統中,運行的子系統可以顯示出養殖場等場所中的防疫資料。如果出現疫情或者畜產品安全事故,相關部門可以借助管理信息提桶,迅速處理、正確決策、找出原因,科學解決,能夠將損失降到最低,促進社會的穩定。

2.3 可以為工作人員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

動物衛生管理系統可以準確分析生產信息與數據,并且統一整合,可以為養殖人員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幫助養殖人員掌握全面的信息,并且輔助其適當的補欄、出欄等,保證產銷對路,優化養殖結構,節約養殖成本,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3 互聯網技術下的動物衛生管理新策略

在動物衛生管理系統中,包含多種功能。比如,信息收集與儲存、數據搜索、數據分析、動物檢疫申請、監督與管理、定位等。動物衛生管理系統屬于一套綜合型的管理體系。在互聯網技術的條件下,動物衛生管理的新策略如下。

3.1 管理動物檢疫方面

借助動物衛生管理系統,能夠在線完成很多與動物檢疫方面的工作。同時,按照工作需要,劃分不同區域、畜別、查詢時間等。

(1)在管理檢疫票據的過程中,應該先保證動物檢疫合格證件能夠及時入庫,然后進行分發、回收、搜索、分析與管理的環節。在動物衛生管理系統中,搜索所有動物的檢疫合格證,分析其分發、回收的特點。也可以搜索固定地區動物檢疫合格證的應用與儲存狀況,實現動物檢疫合格證的科學管理。(2)檢疫申報管理,應該先通過系統平臺進行動物檢疫申報,將申報信息以短信方式推送告知轄區官方獸醫,官方獸醫根據申報情況進行處理,申報受理結果及時反饋檢疫申報人。然后,官方獸醫受理檢疫申報后按規定到場到戶到點實施檢疫,對經過檢疫合格的動物或動物產品,通過系統平臺開具電子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系統根據填寫的檢疫信息自動匯總生成一條二維碼,顯示在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上。(3)在二次檢疫的過程中,在引入相關動物及動物產品到達口岸檢查站時,官方獸醫應該對其進行查證驗物及二次檢疫,合格的給予出證(換證),通過系統查看各個工作環節的監管記錄。

3.2 檢疫結果的處理

對經檢疫不合格的動物或動物產品下達檢疫結果處理通知單。處理通知內容包括動物及動物產品編號、動物及動物產品名稱、申請檢疫單位、檢疫結果、處理決定、當事人、電話、官方獸醫、記錄時間等。

3.3 檢疫合格證的搜索與查詢

出證信息快速查詢有利于動物衛生監督工作高效開展。工作人員應該通過動物衛生管理系統,在手機移動端對全省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的快速查詢。查詢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編號快速查詢。登錄手機移動端,進入快速查詢頁面,輸入證明編號,就可以查詢該檢疫證信息;二是掃描二維碼查詢。用手機移動設備掃描檢疫證上的二維碼,就可以顯示該檢疫證的詳細信息。

3.4 無害化監管

管理人員應該先利用PC端或移動智能無線設備,即時輸入無害化處理信息,即時上傳現場處理照片或視頻。與動物產品安全監控管理系統中的視頻監控對接,這樣可以直接查看養殖企業內部無害化處理現場的監控視頻。然后養殖戶/屠宰場通過本系統在線填報動物無害化處理申請單,各級監管人員(鄉鎮檢疫員、鄉鎮站、市縣所、市縣畜牧局、省動監所共五級審核機制)分別在線對申請單進行審核確認。養殖戶/屠宰場等申報人能看到自己申報的材料及相關處理流程。

3.5 視頻監控

視頻監控模塊是基于地理信息導航系統建立的。通過將各單位GIS地圖坐標和相關信息錄入到系統,在地圖上顯示不同單位的圖標。然后,用鼠標點擊各圖標,獲取各單位的基本情況和相關業務信息。相關場所可與動物產品安全監控管理系統中的視頻監控對接,然后可以查看各單位的監控視頻,并且保存抓取視頻圖片,然后執法人員可以指導監督。

3.6 檢疫數據的分析

管理人員應該根據錄入的基礎數據和業務數據,在動物衛生管理系統中,按類分項進行票證使用、產地檢疫、屠宰檢疫、無害化處理等方面的靈活多樣的數據統計分析。

3.7 離線出證的處理

在動物衛生管理系統中,可以保證基層用戶在沒有上網條件的情況下,進行檢疫申報和出證。申報和出證時填報的檢疫數據先保存在本地文件中,完成申報和出證,待網絡連通后,再通過客戶端把出證信息自動同步至系統數據庫。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化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動物衛生管理系統的應用,有利于保證行政管理工作的效果,可以快速處理一些突發事件,同時還可以為工作人員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在動物衛生管理系統中,包含多種功能,動物衛生管理系統屬于一套綜合型的管理體系,通過分析運用動物衛生管理系統的新策略,來為相關人員的工作提供指導,以此提高動物衛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祥飛,王鐵銘,郭四保.信息化在動物衛生監管上的實踐探索[J].當代畜牧,2015(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安市| 承德市| 饶平县| 望奎县| 旌德县| 逊克县| 彰化县| 斗六市| 泰和县| 布尔津县| 德州市| 清徐县| 河北省| 保靖县| 武城县| 安义县| 武汉市| 洛隆县| 阿拉善右旗| 临清市| 桂平市| 金门县| 鹰潭市| 福泉市| 博野县| 天长市| 尼木县| 五华县| 科技| 开封县| 册亨县| 固安县| 闻喜县| 铜陵市| 宾阳县| 福贡县| 轮台县| 前郭尔| 封开县| 广水市| 资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