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社區教育的必要性

社區教育的必要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社區教育的必要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社區教育的必要性

社區教育的必要性范文第1篇

關鍵詞:成人教育;社區服務功能;必要性;建議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越來越取決于教育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和知識創新的水平。振興教育,使教育與國際接軌,建立終身教育體系,形成學習型社會,提高全民素質,從而構建和諧社會,成為面向新世紀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實現此基礎工程的一個重要思路就是,以開展社區教育作為建立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突破口,探索教育國際化,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具體實現形式①,探索社會轉型時期的成人教育合適模式。

成人教育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和針對性的特點,決定了其與社會聯系更直接更密切,能更好更有效地為社區服務,使社區居民能得到方便、全面的繼續教育,從而成為我國重要的教育重要實踐方式。

一、成人教育強化社區服務功能的必要性

(一)教育國際化要求成人教育強化社區服務功能

我國目前的大多數成人教育學校都存在著投入不足、辦學條件薄弱,運行機制、管理機制落后的弊端,以致許多社區成員未被納入教育培訓的行列。而各類成人教育內容重復,教育目的、層次、規格的不確定,也使社區受教育者處于盲目狀態,既減弱了成人教育的實效,也浪費了教育資源②。

隨著經濟全球化歷程的進展,教育也走向國際化,成人教育以其自身具有的特點,在跨國家、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交流與合作中處于前沿位置。在中國加入WTO后,中國的成人教育機遇與挑戰并存。發展社區成人教育也是實現與國際教育接軌的一個重要方面,西方國家已在上世紀中葉就開設了社區性大學,專門為適應社區的需要而提供教育服務。成人教育理應拓展這一全新領域,以其靈活多樣的教育類型主動擔負起對社會成員實施終身教育的重任,滿足廣大社區居民對各種就業培訓、社會活動等教育文化需求;豐富社區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為社區建設提供切實方便可行的方案和行動指南。

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成人教育的優勢在于其開放性、靈活性和針對性。它是面向社會、面向各級別、各層次群體的,因而與社會聯系更直接更密切,能更好更有效地為社區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豐富多彩、層次多樣的教育服務,使社區居民能得到方便、全面的繼續教育,不斷滿足廣大居民發展自己,完善自我與時俱進的愿望,它對于整個社會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實現全民教育有著切實的現實意義③。

(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要求成人教育強化社區服務功能

終身教育的思想萌發于20世紀20年代的英國,法國人朗格朗(Paul Lengrand)先生于60年代出版的《終身教育導論》一書,使終身教育思想和理論引起普遍重視,并在90年代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同,目前建立終身教育體系已經成為21世紀世界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共同趨勢④。

對終身學習的價值認知以及在這種認知下形成的教改目標設定和行為選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當今和未來一個國家的教育結構、形式、總量,決定了教育對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社會成員的現代生活方式與發展潛能提供支撐的力度和可能。

加人WTO后,國際競爭能力的增強除了依賴具有國際知識創新競爭能力的人才,更要依賴全民族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導致教育的全民性增強,促使建立一種能夠給全社會提供教育和學習服務的系統變得越來越迫切。知識經濟更加依賴人力資源的開發水平,知識經濟導致教育從社會邊緣狀態進入社會中心,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動力。成人教育通過強化其社區服務功能不斷滿足居民終身教育的學習愿望⑤。

(三)學習型社會要求成人教育強化社區服務功能

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是未來20年我國教育發展和改革的重要奮斗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國政府提出,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調整優化教育結構,推進教育創新,實現教育觀念、教育制度、教育體系的重大變革,努力把中國建設成為“人人皆學之邦”⑥。

面對這一變化,成人教育必須主動應對,積極回應,統籌規劃,立足各個社區堅持按需施教,靈活應對。調查各社區居民的受教育狀況和需要,有的放矢地為社區制定成人教育規劃,將同類社區的需求進行綜合分析,對其教育對象實施資源共享。幫助較落后地區社區居民轉變教育觀念,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努力營造“學習型社區”的氛圍。

此外,創建學習型社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關系到國民素質和人民的生活質量,學習型組織的全面興起是學習型社會的重要標志。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要求和我國人力資源開發的歷史機遇看,構建學習型社會是一個必然的要求。強化成人教育的社區服務功能是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途徑⑦。

(四)社會轉型要求成人教育強化社區服務功能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大多數學者將社會轉型定義為社會整體形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過程。社會的轉型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自然環境、人口、經濟、社會結構、社會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科學技術、文化等方面都發生著急劇的變化⑧。

任何一種社會轉型都要求與之相適應的一系列的觀念體系來武裝生活于該轉型期社會中的社會成員。這樣的觀念體系的核心內容就是教育觀念體系,而在該觀念體系下的成人教育觀念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成人教育觀念體系的狀況直接決定著一個社會整體的教育面貌,決定著該社會全體成員的素質狀況,極大地影響著社會的整體轉型的量和轉型的質⑨。

在全球化的國際大背景下,在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的國際教育理念下,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條件下,發展成人教育的關鍵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成人教育體系的完備性應該是不斷進化的,強化成人教育的社區服務是完善成人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

二、強化成人教育社區服務功能的建議

就政府機構而言,要在創建學習型社會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加強就成人教育對社區服務功能的法律保障體系研究,并出臺相關引導性政策,讓成人教育在培育學習型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就社區管理機構而言,要在結合社區政治、文化、人口狀況、自然資源及科技發展水平等周圍環境的基礎上,把社區成人教育納入社區整體發展規劃中,使社區成人教育的目的與重心與社區建設整體目標一致并為之服務。

就成人教育機構而言,要因地制宜地把握社區成人教育著眼點,滿足成人學員的各種需要,形成以公眾需求為導向的、多元的、多層次的教育內容。同時要加強相關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升教育效果和教育質量,使之走上健康、持續的發展方向。

就社區成員而言,要在社區管理機構的引導下,明確積極參加成人教育培訓的重要意義,培養終身學習的理念,結合自身的特點,在成人教育機構提供的相關教育內容中,擇取自己所需,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獲取新的知識,為自己就業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隨著當代科技的迅猛發展,教育被全社會關注,成人教育任重道遠。因此,成人教育應從人本主義出發,強化社區服務功能,堅持立足基層,以靈活開放教育資源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服務。

注釋:

①劉曉紅.成人教育的社區服務功能探析.繼續教育研究, 2004,(2) 52-53.

②李紅真.成人教育走進社區乃大勢所趨.河北成人教育, 99,(3) 39-40.

③章競思.略論成人教育的社區化.太原理工大學學報, 2002, 20(3) 23-25.

④汪金龍.國際化:我國成人教育面臨的挑戰與應對.中山大學學報論叢, 2006, 26(11) 232-234.

⑤陳倩兮.成人教育應該作為終身教育的主要載體.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 2007, 9(3) 20-22.

⑥王繼平.終身教育成人教育社區教育.中國職業教育, 1999.

⑦吳靜.成人教育是促進學習化社會形成的主渠道.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05, 11(1) 20-22.

社區教育的必要性范文第2篇

關鍵詞:社區醫務人員;慢性病管理能力;慢性病管理培訓

Nanjing City Community Medical Staff Ability of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JIANG Li-juan1, XIONG Ya-qing1, XU Fei2, HU Hong-bao2, WANG Fu-ying1

(1 Jiangsu Provincial Authorities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210024, China; 2 Nanjing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Nanjing Jiangsu 2100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is management ability of chronic disease of Nanjing community medical staff, for providing suggestion to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 Methods: by secret concentra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scope is based on diabetes, hypertension in two high risk of chronic disease, with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behavior survey. Data processing by using statistical software stata11.0 nonparametric Wilcoxon rank sum test, analyse the status quo of community doctors, confidence in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of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between urban and non urban area. Results: lack confidence, but more recognition in the detection of each index of chronic disease; needs to be improved in the initiative to adjust the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program and strategy; health education work and medication guide is perfect. Conclusion: provide targeted practical training, including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skills, such as emergency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emergency, preven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s.

Key words:Community medical staff;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ability;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training

我國全科醫學的發展現狀并不令人滿意,全科醫生的職責和優越性也并未完全體現出來 。而人類的健康正受到慢性病的威脅,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發病、致殘和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糖尿病已成為繼腫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3大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社區衛生服務的不斷完善將充分發揮社區醫務人員的"健康守門人"作用 ,做為健康守門人的社區醫務人員在慢病預防、診療方面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而社區醫務人員慢病能力的提高將極大的促進社區醫療機構的慢病規范化管理水平。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南京市主城區及周邊11個區的13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18名社區醫務人員。

1.2方法

1.2.1問卷設計 文獻分析法及專家咨詢法。通過文獻分析初步確定針對社區醫務人員的慢病管理狀況調查指標,并通過咨詢流行病學與統計學專家、內分泌專業主任醫生、心血管專業主任醫師等,最終確定調查問卷。

1.2.2問卷調查 采取不記名集中填寫問卷的方式。發放"全科醫師慢性病防治技能及社區規范化管理狀況調查表"318份,回收265份,有效問卷260份,有效回收率81.76%。

1.2.3數據統計 數據統一編碼后,采用Epidata軟件錄入,運用Stata 11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非參數Wilcoxon秩和檢驗分析。

2結果

2.1一般情況 本次調查對象平均年齡(36.68±7.90) 初級職稱占125人(48.08%),中級職稱106人(40.77%),副高24人(9.23%),其他5人。學歷:大專及以下97人(37.31%),本科153人(58.85%),研究生8人(3.08);臨床醫學專業占34.62%,全科醫學占11.92%,護理專業占11.92%,中醫學占5.38%,衛生管理和預防保健專業占8.85%,見圖1。

圖1 調查對象專業分布情況

2.2社區醫務人員對慢病管理的主觀認識 在調查問卷中,針對社區醫務人員的慢病管理認識,設計了3個指標分別為,慢性病管理的必要性(x1)、高血壓患者測量血糖/血壓的必要性(x2)、糖尿病患者血壓/血脂/體重控制的必要性(x3)。計算這3個指標的相關系數的r(x1,x2)=0.42,r(x1,x3)=0.37,r(x2,x3)=0.60,由此可見3個變量非共線性,故本研究把這3個變量歸類為一級指標"觀念認同度",見表1。

結果顯示:從全市范圍來看,南京社區醫務人員對慢性病管理還缺乏足夠的信心,有信心的社區醫務人員只占56.2%,認為慢性病管理有必要的人數占88%以上,認為"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體重檢測有必要"的占>98%。

在"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還要控制血壓/血脂/體重"的觀念方面,全市社區醫務人員同意率>98%,但非主城區社區醫務人員的同意率略低于主城區,并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南京市社區醫務人員慢病管理行為 本次調查中,慢病管理行為含子指標"管理行為"、"藥物指導行為"、"健康教育行為",其中"管理行為"含4個變量:"每次隨訪/復查都為高血壓患者測血壓(x4)","為患者制定血壓/血糖控制目標(x5)","主動改進慢病管理策略(x7)","主動調整慢病管理方案(x7)"。通過計算這4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發現它們非共線性。"健康教育行為"含兩個變量:"勸患者戒煙酒(x9)"、"指導患者自我檢測(x10)"。計算兩者相關系數r(x9,x10)=0.41,也無共線性,見表2。

針對每次為患者測血壓(x1)、勸戒煙酒(x6)、指導自我檢測(x7),能經常做到的社區醫務人員均>95%,而為患者制定控制目標(x2)、當慢病控制效果不理想時主動改變管理策略(x3)的社區醫務人員僅不到80%,經常為患者調整方案(x4)的社區醫務人員也不到90%,在藥物指導(x5)方面,社區醫務人員90%能做到。"在勸患者戒煙戒酒"方面,非主城區醫務人員略低于主城區醫務人員,并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3.1社區醫務人員慢病管理信心有待加強,對慢病管理必要性認識有待提高慢性病患者通常年齡偏大并且合并多種疾病,故慢病管理需要全科醫學背景和較強的溝通能力的。而本次調查對象中還有1/3的社區醫務人員學歷為大專及以下,且全科醫學專業只占1/10,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區醫務人員對慢病管理缺乏信心。

同時,以往醫務人員都是等患者找上門的,而慢病管理中的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進行健康教育、長期關注和調整管理方案等工作都是需要主動服務的,如果在角色上還沒轉換過來,就會在面對繁雜的慢病管理工作時,無從下手,缺乏信心。由于社區醫院病源相對較少,社區醫生是需要電話/上門隨訪的,但部分居民會不重視、不理解,甚至出現不配合的情況,這會挫傷社區醫務人員對于實施慢病管理的信心。

社區醫務人員亟需全科醫學知識培訓,包括慢病管理知識及操作技能培訓。有針對性的培訓會給予他們在日常慢病管理中所必備的基本知識,如高血壓急癥的緊急處理,糖尿病并發癥的預防及診斷方法等知識。同時還應進一步向廣大居民宣傳慢病管理理念,如宣傳血壓/血糖控制不良將會造成的并發癥及靶器官的損害,讓居民認識到慢病管理的重要性,積極主動配合社區醫務人員進行慢病管理。

社區醫務人員對慢病管理必要性的認識還需進一步加強,培訓中需向醫生強調疾病一級預防的重要性,而且社區醫務人員慢病管理工作需要在日常考核中得以體現價值。可以創造條件,讓社區醫務人員到慢病管理做的相對成熟的醫院進行參觀、了解,甚至可以采取直接參與的方式,從而對其日常慢病管理工作有形象的啟發和積極的指導。只有長期的培訓和臨床診治技術跟蹤指導,才能提高基層醫生的防治知識和臨床診治能力,從而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治療的依從性,提高慢性病的治療率和控制率,進一步降低慢性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使慢病防治管理工作更好地立足于社區 。

3.2社區醫務人員綜合性、主觀性慢病管理行為有待完善 對于"每次隨訪或復查,是否經常為高血壓患者測血壓"方面,社區醫務人員做的比較好,其原因是除了血壓能很好的反映高血壓控制情況,還因為血壓的測量對于醫生、患者來說方便、經濟,而且由于南京市健康教育做的比較好,高血壓患者對血壓的檢測比較重視,在隨訪/復查時一般也會主動要求醫生給予測量。

但"針對患者,主動改進慢病管理策略"及"主動為血糖/血壓控制很差的患者調整慢病管理方案"方面,能經常做到的社區醫生就顯著下降了。因為這兩項內容,需要醫生有較扎實的全科醫學知識,還需要有一定的慢病管理經驗,并且要充分發揮醫生的主觀能動性。可見,目前南京市社區醫生在這方面還有欠缺。基層醫療機構要承擔患者的早起發現、建檔、隨訪、檢測和行為干預等工作,而培訓顯得尤為重要 。

給予社區醫務人員全科醫學規范化培訓和慢病管理培訓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應側重于實用性和經驗的分享,可采取現場參觀教學,實例教學等方式進行,也可鼓勵社區醫生完善健康檔案,并互相交流、學習,以不斷積累經驗。

3.3社區醫務人員在健康教育方面做得較完善,指導用藥方面稍差于健康教育方面。社區醫務人員在健康教育方面做得好,體現在勸患者戒煙戒酒、指導患者自我血壓/血糖檢測方面。煙酒的危害在人群中都達到共識,對于社區醫務人員來說,很跟明確煙酒作為慢病危險因素是應該戒除的,所以在這方面給予了積極的健康教育,非主城區低于主城區,并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主城區社區醫務人員在勸說患者戒煙酒方面做得更好,主城區患者信息來源廣,且有更多的機會參加義診、社區健康教育等活動,對煙酒的危害有更深入的認識,所以對戒煙酒的建議依從性更好,所以主城區醫生在勸說居民戒煙酒方面更有成效,也更有積極性。

社區醫生在藥物指導方面做得也較好,但略低于健康教育行為。可見社區醫生在用藥安全方面比較重視,在日常診療中積極給予患者指導。但藥物指導比健康教育實行難度要大,由于社區醫生需全面掌握全科醫學知識,所以對具體的藥物性質,藥物療效,藥物之間相互作用并不是掌握非常透徹。

基本藥物制度是保障公眾基本用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大決策,其目標包括藥品可及性、可負擔性和合理用藥 。在醫生合理用藥方面,待進一步加強臨床用藥相關知識、專科藥物進展以及用藥安全方面的培訓。同時,社區醫院在臨床藥學人才培養方面也需要加強。

參考文獻:

[1]李君榮,馬方,李孝葉.社區衛生服務拓展健康管理勸能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2A):374-76.

[2]Kearney PM,Whelton M, Reynolds K,et al.Global burden of hypertension:analysis of worldwide data[J].Lancet,2005,365:217-23.

[3]邱德星,李瑞莉,梁小云,等.高血壓社區適宜技術依從性的評價及分析[J].2010,13(6A): 1820-1822.

社區教育的必要性范文第3篇

調查對象為本校臨床醫學專業四年級某班學生,共調查46名。在以社區為導向的全科醫學知識教育課程結束后,以無記名自填式問卷調查方法,收集學生對在本科階段開展全科醫學知識教育的必要性、及時性的態度,以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資料輸入計算機以Epi建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分析。調查結束后組織授課教師就開展全科醫學教育的體會以及學生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專題討論。

2結果

2.1學生對目前全科醫學知識教育體驗學生對在本科階段進行全科醫學知識教育的必要性認識上,28.3%的人認為非常必要,52.2%認為有必要,15.2%認為沒有必要,另有4.3%的人認為無所謂。對目前開展全科醫學知識教育時機選擇態度,有43.5%的學生認為正是時候,19.6%認為落后,30.4%認為超前,有6.5%未表明觀點。在對教學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認識上,教學設施與方法、教材、師資、教學基地問題分別占30.4%、23.9%、23.9%、21.7%。其中有73.9%的學生認為我們的教學設施與方法一般,10.9%感到滿意,15.3%感到不滿意;對教材的滿意度調查顯示,54.4%對選用的教材不太滿意或不滿意,43.5%的學生認為選用的教材一般,1人(2.2%)對選用的教材滿意;對目前教學師資滿意度的調查顯示,78.3%的學生認為較滿意或滿意,21.7%的學生不滿意;52.2%的學生認為開設實驗課很有必要,45.7%的學生認為有必要,有1人認為沒有必要。

93.5%的學生認為實驗課內容應增加社區參觀或見習。盡管教學中存在上述種種問題,教學效果總體評價中73.9%的學生認為基本達到或部分達到了使學生了解全科醫學的思想、觀念、原則及其核心知識與技能,培養對全科醫學興趣的目的,但有26.1%的學生認為目前教學尚難以達到該目的。87.0%的學生認為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教學過程中理論脫離實際,其次為教學工具落后等,占13.0%。

2.2授課教師對實施全科醫學知識教育的體驗在專題討論會上教師就目前全科醫學知識教育形勢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認為全科醫學作為一門新的綜合性臨床醫學專業學科已經得到認可,本科階段是醫學教育的啟蒙階段,此時開展全科醫學知識教育對啟發學生對全科醫學的興趣、引導更多的醫學畢業生將來從事全科醫療服務意義重大。就目前全科醫學知識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他們的體會是:教學中理論脫離實踐問題表現較為突出,盡管備課很認真課前收集了大量資料并增加案例教學等內容,仍難以避免內容枯燥之嫌。雖然不少學生認為教學中主要問題是教學設施與方法問題,但教學設施與方法和教材、師資、社區教學基地之間密切相關,因此他們認為后三者是導致教學中理論脫離實踐的主要原因。

首先,教材內容較為空泛不夠深入,一些內容與相關學科尤其是臨床其他專業學科之間存在較多的重復,這與學生的體會相似。其次,授課的師資主要從事理論教學,即使通過短期進修、不定期社區見習等形式來增加臨床方面的知識和經驗,但目前尚難以做到教學中與臨床有機結合。第三,本地區社區教學基地建設處于剛剛起步階段,現有全科醫療從業人員的服務資格、服務理念和態度、服務模式等與合格社區教學基地師資的要求之間還有相當的距離。盡管學校也認為教學中應安排社區實習和見習內容,基于上述現實,增加此項實驗教學內容還需要時間。

3討論

全科醫學作為一個醫學專業學科,其建立(1968年)至今不到40年,而我國全科醫學教育的歷史更短,直到1999年衛生部召開了全科醫學教育會議,才正式確立了全科醫學教育在醫學教育中的地位[1]。當前,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全科醫生都明顯不能滿足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需要,無法滿足人們群眾對衛生服務的需求[2],因此,發展全科醫學教育,培養全科醫生是當務之急。從師生對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認識來看,教學設施與方法、教材、師資、社區教學基地建設問題都具重要性。

社區教育的必要性范文第4篇

關鍵詞:社區護士;營養健康教育;能力

中圖分類號: E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c)-000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營養與健康成為大家重視的問題,普及營養知識,讓更多的社區居民認識其重要性已經成為社區護士的工作內容之一。營養健康教育就是通過教育者通過有目的的組織各種教育活動,讓被教育者獲得營養知識,端正營養態度,建立營養行為,從而有效降低了影響健康的各種危險因素,促進健康,提升生活質量,同時評價教育的效果。社區護士具有了這種教育能力,才能夠滿足社區護理發展所需,才能夠真正為社區居民服務。因此,探究怎樣提升營養健康教育能力具有現實意義。

1 營養健康教育中社區護士的必要性

首先社區護士要評估營養健康教育,收集好健康教育對象的資料,包括每一個教育對象的基本信息、身心狀況及生物遺傳因素等,了解社區居民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營養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有效掌握被教育對象的平常生活習慣,包含吸煙喝酒、飲食以及性生活等各方面習慣,掌握生活、工作環境及經濟收入等。掌握了基本情況之后,為開展教育提供依據,當然教育對象可以是小孩、大人及老人,可以是久病臥床的病患者,也可是健康人群。在開展教育時,就要針對不同對象制定不同評估方式,可采用直接評估,可以采用間接評估;并要對資料進行探討與分析,依據制定教育對象的診斷方式,并從中探討出教育對象存在或者潛在的營養健康問題,為了更好的預防或改善這些問題,有針對性制定教育措施。通過這種教育方式,就能夠讓社區護士干預被教育者因不良飲食行為方式造成的各種慢性疾病,而且這種方式是投入少且健康收益最高的一種活動。在社區中開展營養健康教育,能夠預防各類疾病、促進身體健康等。從現狀來看,許多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度并不高,在健康問題上只重視醫生的相關解釋,自然也就不重視護士的各種營養健康宣導,甚至還有一些人持懷疑態度,這些都會影響對營養健康知識的理解與接受。一旦護士和醫生間的解釋存在一定差異,患者就會認為護士是在糊弄人,因此社區護士在社區開展營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2 提高營養健康教育能力的措施

從社區護士營養健康教育能力現狀來看,教育效果和預期目標還具有一定差距,就需要針對社區護士實況采取合理的提升措施。

2.1 提升社區護士的知識水平,為教育埋下夯實的理論基礎;從現實來看,許多學校也在逐漸設置社區護理專業,因此大部分社區護理均是從臨床護士轉型后成為社區護理人員。這些人員除了具有臨床護理知識外,還要針對社區護理特征,不管拓展知識面、不斷學習,通過多種途徑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才能更好開展營養健康教育。

首先如今各個行業都是開展網絡化管理,自然社區衛生也必須要重視網絡化管理,要構建衛生服務的微信群、QQ群,社區護士均應該全力參與這進去。要按照月份、季節居民比較容易接受的內容,而且每周組織1次以上的營養健康教育培訓活動。社區護士應該定期進群共享中下載健康教育相關資料,通過這些方式讓護士更加靈活的接受信息,內容也就更加全面。并且參與社區護士不再受地點、時間的限制,同時也節約了紙張。每個月按照郵件、文檔的形式進行考試。

其次依據社區實況,社區護士要從各種信息中篩選有意義、有價值的資料,并從網絡、各種書籍中搜索有益的內容,及時整理、上傳,以供大家共同學習。

2.2 培養制定營養教育計劃,提升組織協調能力;把試聽光盤傳播、營養健康教育欄、營養健康知識講座等各種宣傳模式,還必須要分配到每個人頭,確保每項工作連續性。針對每一次活動,科室都要進行總結評價,提出意見與建議,這些都有利于提高社區護士的教育能力。并且所有的營養健康活動都要裝訂存檔,以備核查。還要組織相關人員開展營養健康相關的交流活動,便于協調工作。

2.3 社區護士要提高指導以及培訓能力;走訪時還必須要給居民提出合理建議;從慢性病的管理過程中來看,糖尿病、高血壓等各個患者對相關知識了解甚少,因此在進行營養健康教育中,就要指導患者依據血壓以及血糖值合理用藥,教會患者測血壓及血糖,學會注射胰島素能力。

2.4 總結整理每次活動的調查問卷,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要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問卷調查或電話回訪,并對這些滿意度實施評分,這個分值作為考核社區護士的一項績效,并依據考核結果進行表揚與獎勵。讓社區護士從精神與物質上得到收獲,有效激發護士的學習動力與熱情。

2.5 通過營養健康教育增加社區護士和居民間的距離;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就能夠讓社區護士和居民關系從過去的主動型服務和被動型接受服務,逐漸朝著指導合作型與共同參與型方向轉變。社區護理服務要從社區居民需求上入手,不斷滿足他們的營養健康需求。提高居民對社區護士的信任度與滿意度。也提升了社區護士的服務意識,通過營養健康教育體現護士的自身價值,提升社區護士的榮譽感。

3 總結

隨著我國社區護理工作不斷深入發展,社區護理也得到了高度重視。因此護士不僅僅要對社區居民提供護理技能服務,還必須要加強營養健康的教育工作,不僅要傳授營養相關知識,還需改變居民的不良飲食習慣。為了更好的實現此目標,就需要結合各社區實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社區護士的教育能力,對提高整體護理層次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白亞麗.淺談護士在護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現代保健,2011,3(5):75.

[2]劉志萍.護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現代保健雜志,2013,5(4):1671-1672.

[3]劉玉含,王梅英.淺談護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10,(7):32.

社區教育的必要性范文第5篇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調查法、實地考察法等,對部分學校學生的體質健康進行調查研究,認為當今社會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在不斷下降。針對青少年體質健康下降的因素,建立學校、家庭、社區“三維一體”的青少年體質教育干預長效機制,通過學校、家庭、社區“三維一體”的力量,使學生自身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學校;家庭;社區;三維一體;體質健康;干預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國民的總體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青少年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也是不斷的完善。但是,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卻顯露出不少問題。從1985年開始,中國進行了四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調查顯示,最近20年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在持續下降。青少年的生長環境主要是學校、家庭和社區,因此針對目前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現狀中存在的這些問題,通過學校、家庭、社區的力量,對他們的健康行為進行干預從而使學生自身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積極意義。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一)研究對象:青少年學生

(二)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實地考察法

文獻資料法是指:通過電子檢閱手段在CNKI、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收集相關的體育事件和論文資料。訪談法是指:對部分萬州中學學生所在社區的有關領導和人員進行了訪談。同時,對萬州中學學校的體育老師、班主任和有關領導進行相關的訪談詢問,了解學生的相關情況。實地考察法是指:通過對萬州中學學生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早操、課間操實施的情況進行實地考察,搜集大量資料,了解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

二、關鍵概念及相關理論解析

(一)學校、家庭、社區“三維一體”的概念

學校、家庭、社區“三維一體”是指學校、家庭、社區,對青少年來說這三大社會生活環境聯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共同為青少年服務。

(二)體質健康干預的概念

健康干預是從社會、心理、營養、運動的角度對每個人進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務。本課題著重從體育鍛煉的角度,人為的通過外界手段對學生的體育行為和健康行為進行積極的引導和促進。

三、實施“三維一體”體質健康干預的必要性分析

學校、家庭、社區都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環境和途徑,學校是學生在校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家庭是青少年接受身心教育的第二個主要場所,社區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輔助場所。我們應有效利用能夠影響青少年發展的這些途徑,把學校、家庭和社區三者結合起來,共同干預學生的體質健康,在幫助青少年達到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做到心理健康;但學校、家庭、社區在對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方面做得還遠遠不夠,還存在很多弊端。

四、學校、家庭、社區在對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干預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方面

落后的教學模式,單調的課堂組織模式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影響了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還遏制了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加上變相的應試教育,使得學生的升學壓力越來越大,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文化課上,忽略了體育課程的實施,體育老師也被迫把體育課讓給其他課程的老師。

(二)家庭方面

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成了青少年體質下降的罪魁禍首。再者青少年受家長的影響很大,如果家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那么青少年也會耳濡目染。如果家長能夠注意到這方面的不足,讓孩子喜歡體育并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三)社區方面

學生的社區意識淡薄,社區體育沒有良好的文化氛圍,體育宣傳不夠。其次社區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嚴重缺乏,社區也缺乏專門的體育組織管理機構,體育指導員嚴重缺少。

五、實施“三維一體”體質健康干預的措施

(一)學校干預體質健康的途徑

首先學校要增加體育場地設施的數量和經費,保證學生擁有良好的活動空間,并且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其次體育運動干預。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以生命科學和健身理論知識為依據,結合生理和心理特點,設計合理的運動處方。再者學校要層層建立學生體質監測管理系統,逐步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定期公布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并將有關情況向學生家長通報。

(二)家庭干預體質健康的途徑

第一是家長要有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必須意識到對家庭體育投資的增大就意味著對醫療費用投資的減少,增加對其子女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支持力度。第二是要注重青少年學生合理膳食,及時補充必要的營養物質,以滿足孩子身體發育的需要,并且注重保證孩子的睡眠質量,從而讓孩子保持充沛的精力。第三是家長還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家庭網,使家庭體育呈現網絡化的發展態勢,聯合多個家庭共同進行體育活動,既能增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又能培養孩子的團結合作和交際的能力。

(三)社區干預體質健康的途徑

第一是完善社區體育活動的指導工作,針對當前社區活動項目、運動量、鍛煉的時間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的問題,應該在結構上縮短與社會體育需求的差距,提高社區體育的層次,增加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數量。再者關部門應當大力支持社區體育場所的建設,加場地設施和增強場地設施管理。

(四)“三維一體”干預體質健康的途徑

第一要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定時向學生家長匯報。第二要通過城市家庭網的網絡平臺,建立起有青少年學生家長參與的社區、家庭、學校和青少年的橋梁。

六、結論

提高學生的體質狀況刻不容緩,可見,建立學校、家庭、社區“三維一體”的青少年體質教育干預長效機制的必要性,通過學校、家庭、社區“三維一體”的力量,使學生自身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習慣。建立學校、家庭、社區“三維一體”的青少年體質教育干預長效機制,通過學校、家庭、社區“三維一體”的力量,從學校、家庭、社區三個方面著手對青少年體質健康進行研究調查與分析,提出相應的干預途徑或措施,以此來考察學校層面、家庭層面、社區層面三個層面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影響,以引起家長,學校領導以及相關部門的重視。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县| 玉田县| 扶余县| 乌拉特中旗| 楚雄市| 麻江县| 长阳| 泽库县| 拜泉县| 石首市| 武鸣县| 临澧县| 色达县| 云阳县| 曲周县| 佛坪县| 抚州市| 开江县| 福海县| 麻城市| 洛南县| 奉节县| 莫力| 咸宁市| 苏州市| 榆社县| 清苑县| 论坛| 沁源县| 清河县| 玉龙| 江津市| 德阳市| 大新县| 南岸区| 平武县| 淳化县| 琼结县| 天祝| 昭通市|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