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學實驗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0引言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和進步,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患者的血液、體液、尿液等新陳代謝產物是醫學檢驗室所必須涉及的特殊物質,由于此類物質本身攜帶一定的細菌,如果不進行科學的處理一定會造成生物污染和交叉感染現象[1-2]。所以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工作高效有序地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1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現狀
1.1生物安全防護制度不夠完善
現階段,各級醫院現行的生物安全防護制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對檢驗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醫院沒有結合檢驗實驗室的具體情況制定防護制度,導致規章制度的內容缺乏可行性,所以無法發揮有效作用。檢驗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沒有一個完善的安全防護制度可以遵循,所以醫學檢驗實驗室的科學管理和應用效果也會大打折扣,進而生物安全防護效率和質量也會受很大影響[3-4]。
1.2檢驗人員安全防護意識淡薄
在醫學檢驗實驗室工作的檢驗人員,每天都要接觸不同類型的檢驗物質,特別是陽性標本及菌種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者梅毒等陽性標本。這些檢驗物質一定要引起重視,一方面給檢驗人員帶來安全隱患的同時也能降低實驗室的安全性,所以,檢驗人員需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識。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檢驗人員自身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的缺乏,醫學檢驗實驗室中各項操作沒有運行系統、全面的制度管理,各項實驗室操作工作無規章可循,導致各項安全防護措施不能嚴格落實,實驗室生物安全危險事件頻繁發生。檢驗過程中忽視了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出現沒有佩戴手套和口罩等防護性裝置,未穿戴職業服裝進入工作區,隨便進食等不符合規范情況,這些都為細菌的傳播提供了載體。
1.3實驗室清潔工作不到位
醫學檢驗實驗室檢驗儀器多,實驗完成后如果未對相關儀器嚴格消毒、清潔,能夠導致設備使用效率降低、管理工作混亂、生物不安全因素多,所以清潔是醫學檢驗實驗室的首要工作之一[5]。檢驗實驗室每天會接收各種各樣的檢驗樣品,為了避免細菌傳播和滋生等問題,檢驗人員必須對實驗室的儀器、檢驗工具、設備等進行深度清潔。實際工作中檢驗人員對實驗室清潔工作重視不夠,出現了檢驗設備后用后未進行消毒處理,滋生了細菌現象。
2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措施
2.1制定完善的生物安全防護制度
醫學檢驗實驗室應該根據實驗室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生物安全防護制度。將安全內容宣傳教育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定時、定期檢查各項生物檢驗工作,操作流程制度化、規范化,不斷完善生物安全監督管理制度,確保各項預防措施順利實施。
2.2強化檢驗人員的安全防護意識和專業水平
從事生物檢驗工作的檢驗人員,需要具備安全意識和生物安全防護知識,才能從根本上降低醫學檢驗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風險因素,保證實驗室及檢驗人員的安全[6]。所以,醫院要定期對相關檢驗人員進行培訓,組織安全宣講活動,不斷提高檢驗人員的安全意識,使檢驗人員明確檢驗工作的性質以及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護意識,通過實施生物防護措施確保自身的安全。宣教各種規章,使檢驗人員牢記各項安全防護措施,確保各項實驗安全展開。另外檢驗人員在檢驗實驗室工作和檢驗過程中的操作要遵守規范,進入實驗室需要穿戴隔離服,遵守檢驗規定和檢驗流程,及時對設備進行消毒處理。在進行細菌性檢驗和實驗時,檢驗人員的生物安全防護工作更要做到位。要不斷加強操作者的無菌理念,督促其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確保各項操作按規范要求展開,并嚴格控制各項流程。
2.3監測生物安全風險因素
實時監測生物安全風險因素能夠及時發現存在于醫學檢驗實驗室中的安全隱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另外,檢驗人員需要提高自身對生物風險因素的敏銳程度,以便能夠科學的識別各種類型的生物風險,準確找到風險源頭,以采取針對性的生物安全防護措施。檢驗樣本采集、樣本運送、樣本檢驗過程、樣本菌的傳播,是發生生物安全風險事件的主要環節[7]。因此需要對檢驗樣本的傳染性、細菌的傳播途徑、細菌的穩定性、設備應用風險等內容展開相應的風險評估。針對檢驗過程中面臨的生物安全風險因素,進而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
2.4做好對實驗室和檢驗設備的管理和消毒清潔工作
首先,檢驗人員需要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和檢驗要求設計布置符合醫院檢驗要求的實驗室格局,將實驗室內部劃分和隔離為檢驗區、清潔區、污染區。不同區域進行有效隔斷,有效阻斷細菌傳播的途徑,并用明確的標簽將不同區域進行標識。其次,檢驗人員要做好檢驗設備的管理工作,確保檢驗設備在使用前后都能夠得到全面的消毒處理。為確保檢驗人員的健康和安全,保質保量地補充欠缺的檢驗設備,保證檢驗人員能夠及時應用到所需要的檢驗設備,為檢驗人員高效、安全、順利完成檢驗工作奠定基礎。再次,檢驗人員要做好實驗室和檢驗設備的清潔工作,檢驗設備是醫學檢驗實驗室運行的基礎設施,也是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的關鍵。所以,檢驗人員要及時清潔實驗室和檢驗設備,并詳細記錄檢驗設備的應用時間、檢驗物質、應用流程、清潔說明等信息,并依據這些信息進行檢驗設備的清潔工作。同時,檢驗人員還需要做好檢驗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及時維修出現故障的檢驗設備,及時清潔應用過的設備,避免細菌殘留。最后檢驗人員要做好檢驗標本的管理和防護工作,并對廢棄物進行科學的處理。在安全的處理環境中放置處置廢物,避免細菌的繁殖和擴展,同時避免給醫院的其他工作人員造成生物影響[8]。
下面介紹實驗室的安全守則和實驗室事故的預防和處理為了保證有機化學實驗正常進行,培養良好的實驗方法,并保證實驗室的安全,學生必須嚴格遵守有機化學實驗室規則。
一、有機化學實驗室安全規則
1.切實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2.進入實驗室時,應熟悉實驗室滅火器材,急救藥箱的放置地點和使用方法。
3.實驗時應遵守紀律,保持安靜。
4.遵從教師的指導,按照實驗教材所規定的步驟、儀器及試劑的規格和用量進行實驗。
5.應經常保持實驗室的整潔。
6.愛護公共儀器和工具,應在指定地點使用,并保持整潔。
7.實驗中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
8.在實驗過程中,不得大聲喧嘩,不得擅自離開實驗室。不能穿拖鞋、背心等暴露過多的服裝進入實驗室,實驗室內不能吸煙和吃東西。實驗完畢離開實驗室時,應把水、電和煤氣開關關閉。
二、有機化學實驗室的安全知識
在實驗中我們經常使用有機試劑和溶劑,這些物質大多數都易燃、易爆,而且具有一定的毒性。雖然我們在選擇實驗時,盡量選用低毒性的溶劑和試劑,但是當大量使用時,對人體也會造成一定傷害,因此,防火、防爆、防中毒已成為有機實驗中的重要問題。同時,還應注意安全用電,還要防止割傷和灼傷事故的發生。
1.防火:引起著火的原因很多,如用敞口容器加熱低沸點的溶劑,加熱方法不正確等,均可引起著火。為了防止著火,實驗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不能用敞口容器加熱和放置易燃、易揮發的化學藥品。應根據實驗要求和物質的特性,選擇正確的加熱方法。如對沸點低于80℃的液體,在蒸餾時,應采用水浴,不能直接加熱。
(2)盡量防止或減少易燃物氣體的外逸。處理和使用易燃物時,應遠離明火,注意室內通風,及時將蒸氣排出。
(3)易燃、易揮發的廢物,不得倒入廢液缸和垃圾桶中。量大時,應專門回收處理;量小時,可倒入水池用水沖走,但與水發生猛烈反應者除外。
(4)實驗室不得存放大量易燃、易揮發性物質。
(5)有煤氣的實驗室,應經常檢查管道和閥門是否漏氣。
(6)一旦發生著火,應沉著鎮靜地及時采取正確措施,控制事故的擴大。首先,立即切電源,移走易燃物。然后,根據易燃物的性質和火勢采取適當的方法進行撲救。有機物著火通常不用水進行撲救,因為一般有機物不溶于水或遇水可發生更強烈的反應而引起更大的事故。小火可用濕布或石棉布蓋熄,火勢較大時,應用滅火器撲救。
常用滅火器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干粉及泡沫等滅火器。
目前實驗室中常用的是干粉滅火器。使用時,拔出銷釘,將出口對準著火點,將上手柄壓下,干粉即可噴出。
二氧化碳滅火器也是有機實驗室常用的滅火器。滅火器內存放著壓縮的二氧化碳氣體,適用于油脂、電器及較貴重的儀器著火時使用。
雖然四氯化碳和泡沫滅火器都具有較好的滅火性能,但四氯化碳在高溫下能生成劇毒的光氣,而且與金屬鈉接觸會發生爆炸。泡沫滅火器會噴出大量的泡沫而造成嚴重污染,給后處理帶來麻煩。因此,這兩種滅火器一般不用。不管采用哪一種滅火器,都是從火的周圍開始向中心撲滅。
地面或桌面著火時,還可用砂子撲救,但容器內著火不易使用砂子撲救。
身上著火時,應就近在地上打滾(速度不要太快)將火焰撲滅。千萬不要在實驗室內亂跑,以免造成更大的火災。
2.防爆:在有機化學實驗室中,發生爆炸事故一般有兩種情況:
(1)某些化合物容易發生爆炸,如過氧化物、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等,在受熱或受到碰撞時,均會發生爆炸。含過氧化物的乙醚在蒸餾時,也有爆炸的危險。乙醇和濃硝酸混合在一起,會引起極強烈的爆炸。
(2)儀器安裝不正確或操作不當時,也可引起爆炸。如蒸餾或反應時實驗裝置被堵塞,減壓蒸餾時使用不耐壓的儀器等。
為了防止爆炸事故的發生,應注意以下幾點:
(1)用易燃易爆物品時,應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要特別小心。
(2)反應過于猛烈時,應適當控制加料速度和反應溫度,必要時采取冷卻措施。
(3)在用玻璃儀器組裝實驗裝置之前,要先檢查玻璃儀器是否有破損。
(4)常壓操作時,不能在密閉體系內進行加熱或反應,要經常檢查反應裝置是否被堵塞。如發現堵塞應停止加熱或反應,將堵塞排除后再繼續加熱或反應。
(5)減壓蒸餾時,不能用平底燒瓶、錐形瓶、薄壁試管等不耐壓容器作為接收瓶或反應瓶。
(6)無論是常壓蒸餾還是減壓蒸餾,均不能將液體蒸干,以免局部過熱或產生過氧化物而發生爆炸。
3.防中毒:大多數化學藥品都具毒性。中毒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和皮膚接觸有毒物品而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預防中毒應做到:
(1)稱量藥品時應使用工具,不得直接用手接觸,尤其是。做完實驗后,應洗手后再吃東西。任何藥品不能用嘴嘗。
(2)使用和處理有毒或腐蝕性物質時,應在通風柜中進行或加氣體吸收裝置,并戴好防護用品。盡可能避免蒸氣外逸,以防造成污染。
(3)如發生中毒現象,應讓中毒者及時離開現場,到通風好的地方,嚴重者應及時送往醫院。
4.防灼傷:皮膚接觸了高溫、低溫或腐蝕性物質后均可能被灼傷。為避免灼傷,在接觸這些物質時,最好戴橡膠手套和防護眼鏡。發生灼傷時應按下列要求處理:
(1)被堿灼傷時,先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1%一2%的乙酸或硼酸溶液沖洗,然后再用水沖洗,最后涂上燙傷膏。
(2)被酸灼傷時,先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用1%的碳酸氫鈉溶液清洗,最后涂上燙傷膏。
(3)被溴灼傷時,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酒精探洗或用2%的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至灼傷處呈白色,然后涂上甘油或魚肝油軟膏加以按摩。
(4)被熱水燙傷后一般在患處涂上紅花油,然后擦燙傷膏。
(5)以上這些物質一旦濺人眼睛中,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井及時去醫院治療。
5.防割傷:有機實驗中主要使用玻璃儀器。使用時的基本的原則是:不能對玻璃儀器的任何部施加過度的壓力。
實驗室應備有急救藥品,如生理鹽水、醫用酒精、紅藥水、燙傷膏、1%~2%的乙酸硼酸溶液、1%的碳酸氫鈾溶液、2%的硫代硫酸鈉溶液、甘油、止血粉、龍膽紫、凡士林等還應備有鑷子、剪刀、紗布、藥棉、繃帶等急救用具。
6.用電安全:進入實驗室后,首先應了解水、電、氣的開關位置在何處,而且要掌握它們的使用方法。實驗中,應先將電器設備上的插頭與插座連接好后,再打開電源開關。不能用濕手或手握濕物去插或拔插頭。使用電器前,應檢查線路連接是否正確,電器內外要保持干燥,不能有水或其他溶劑。實驗做完后,應先關掉電源,再去拔插頭。
此外,本人發現有些實驗制備過程中,有些藥品會引起學生過敏現象,如在己二酸的制備過程中,有個學生做完試驗后身體出現小紅疹,在做硝基苯的制備中,有些學生會出現頭暈、惡心的癥狀。建議在做實驗前,可以適當的喝一些牛奶,吃一點雞蛋清,可以減輕上述不良癥狀,同時做實驗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實驗室通風設備良好,一進實驗室先打開門窗,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帶口罩上課,實驗完畢后一定要注意清潔雙手,多喝水,吃些香蕉有助于身體毒素的排出。如出現下屬情況的中毒現象可參照以下方法處理先簡單處理再去醫院。氯仿中毒:先洗胃,服鹽質瀉劑。
碘中毒:令嘔吐,給服1%連二硫酸鈉、牛奶或冷至溫熱的煮熟淀粉糊。
酸中毒:用水和5%的碳酸氫鈉簌口。令服牛奶和10克氧化鎂在150mL水中組成的鎂乳、稀石灰水、肥皂水、氫氧化鋁凝膠或稀面粉糊。
最寶貴的是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我們的安全牽涉到千萬家庭的幸福,關系到民族的興衰和社會的進步!共同閱讀小學生國旗儀式演講安全方面,請您閱讀!
國旗儀式演講安全方面1鮮花盛開的春天來臨了,我們也迎來了2021年3月30日——第26個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的到來。全國各地的學校及有關新聞欄目都舉辦了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
通過這次安全教育,我學習到了許多安全知識。我知道了在踩踏事件中,最易受傷的地方是頭和胸腔,所以要用肘力量交叉保護頭部和胸腔;我明白了在兒童意外死亡事故中,交通是排在第一位的。通常情況下,是3點疏忽造成的:1、兒童在過馬路時沒有提高警惕意識;2、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超速或注意力不集中;3、兒童在乘坐汽車時沒有坐安全座椅或沒有系安全帶。只要做好了這3點,兒童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
通過這次學習,我還學到了一首踩踏事故中避免兒童傷亡的一首小詩:“人多擁擠易踩踏,認清出口順序走。人被推擠先護胸,彎腰提鞋萬不可。一旦摔倒莫驚慌,保護頭部卷身體。”
在造成青少年兒童意外死亡的案例當中,交通事故、溺水、猝死、墜樓墜崖、熱液燙傷都是非常普遍的。所以,我們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出現危險行為。
教育部基礎一局王定華局長說:“學生安全,至關重要。生命不保,何談教育?何談發展?何談幸福?希望全社會的人,都來關心學生的安全,加強對學生安全知識的教育,呵護年輕的生命。為他們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我為此歡欣鼓舞,因為我安全,我健康,我快樂!
國旗儀式演講安全方面2今天是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也是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節目組特地推出了“安全教育日專輯”。放學后,我特意早早回家,在電視機前守候。
節目短片介紹:每天,地球上約有2270個孩子再也看不到美好的明天 !這2270個孩子大部分死于踩踏事故或異物卡喉,其實,這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求真主持人梁田做了一個實驗:將一塊玻璃板隔在另一名主持人一諾與5名小學生中間,在一諾手上戴上專門測力的儀器,并讓他撐著玻璃板,5名小同學依次快速推向玻璃板,結果儀器測出來的推力高達627公斤!踩踏事故中,當幾十或幾百人一齊向前沖時,將會產生非常可怕的力量!
遇上這樣的險情,我們該怎樣應對呢?節目告訴我們,當人群非常擁擠時,一定要雙手交叉,護在胸口位置,這樣可以給自己的胸腔留下足夠的空間。如果被人群擠倒在地,一定要雙手抱頭,膝蓋向上彎曲,將整個身體縮成一團,這樣可以有效減輕頭部和身體主要器官受到傷害,從而阻止悲劇的發生。
節目還介紹了另一種對兒童傷害較多的事故,那就是異物卡喉。學齡前兒童是異物卡喉的高發人群。當遇到異物卡喉的情況,首先當然是盡快送往醫院,同時,我們可以嘗試進行緊急處理,節目就詳細介紹了一種“海姆立克急救法”,既簡單又有效。
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我們一定要增強安全意識,珍愛生命,健康成長!
國旗儀式演講安全方面3朋友,您是否知道,3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一是“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如果你慚愧地說不知道,那么就打開電視,和我一起收看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我安全,我健康,我快樂”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特別節目吧!
一開始,電視畫面上出現了一個可怕的場景:一大群剛下課的小朋友飛快地從樓梯間飛奔下來,這時,一個小朋友突然蹲下來系起了鞋帶。
“啊!危險!”我情不自禁地喊出了聲音,并且屏住了呼吸,閉緊了雙眼!說時遲那時快,“禁止超人”關鍵時刻趕到了現場停止了時間,避免了一場災難。
哦!原來這是一場演習!我長長地吁了一口氣。但當我靜靜回想起剛剛發生的一幕,仍心有余悸:如果現實生活中真的身處這種危險境地,我們該怎么辦呢?
《新聞大求真》節目用很多小朋友擠破氣球的實驗,形象地教給我們一些實用的自救方法和一首踩踏小詩:“人多擁擠易踩踏,認清出口順序走。人被推擠先護胸,彎腰提鞋萬不可。一旦摔倒莫驚慌,保護頭部卷身體。”
接下來,節目進入第二個階段——《魯貝貝奇遇記》。主要講述了小學生魯貝貝經歷的交通事故、異物卡喉、燙傷等幾次險情。這個魯貝貝真是夠倒霉的,所以節目中他自己笑稱自己是“魯背背”呢!
后面的內容我看了真是輕松不起來,也笑不出來了!據統計,全世界每天約有2270個孩子因為意外死亡而永遠離開,相當于兩個我們和平小學的人數啊!
收看完這期節目,我深有感觸:原來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危險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潛伏,如觸電、踩踏、火災等等。因此,為了自己,為了他人,為了我們美好的明天,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因為我安全,我健康,我快樂!
國旗儀式演講安全方面4安全,牽系著每一個人的生活。每當我走在上學、放學的路上,看到身邊飛馳而過的車輛,心里就會產生恐懼感。3月30日,是今年的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我觀看了一欄節目《新聞大求真》,深有感觸……
現實生活中,地球上的每一天,都會有約2270個孩子因為一些小小的疏忽離開這個光明、美好的世界,如:墜樓,把一些較小的東西吞到肚子里,堵住食道、呼吸器官等;走斑馬線穿紅燈被車輛撞到……我們應該從以下方面注意安全,讓安全伴隨你我健康成長。
交通安全很重要,節目告訴我們發生交通事故是常有的事。小學生上學、放學路上喜歡追逐打鬧,亂闖紅燈;還有的家長開車沒讓坐車的孩子系好安全帶或坐在安全椅上,結果從車窗口飛出去,導致了傷亡事故的發生。
踩踏事故也時常發生:一、樓梯上有雜物,使人絆倒;二、人員在逃離現場時突然蹲下,從而使得后面的同學絆倒;三、在逃離現場時向反方向跑,發生踩踏事故……當然摔倒了也有辦法自救的:我們可以躺在地面上,側臥著雙手護頭,如果擁擠,雙手應交叉護胸,讓有足夠的地方呼吸。
還有校園安全、戶外安全……
通過觀看《新聞大求真》安全教育節目,我多了些安全意識,學了些自救本領。為了讓生命之花美麗綻放,為了讓家庭更加幸福,同學們,讓安全意識永遠伴隨你我吧!
國旗儀式演講安全方面5“消防安全”這四個字,想必大家既是熟悉又是陌生的吧。熟悉,是因為家長老師常常念叨;陌生,是因為我們只是從言語中知道一些皮毛,并沒有真正了解。于是,帶著這個疑問,我便去問了家里見多識廣的奶奶。
奶奶聽了我這個問題,只是摸了摸我的頭,笑了笑,什么也沒說。她讓我打開電腦,輸入“火災事故直播”這幾字,我便照做了,一下子,電腦就蹦出了許多直播新聞,我便隨機按了“上海大公寓著火”這則報道,點擊觀看。
停頓了一小會,報道就播出了:映入眼簾的石熊熊的火焰吞噬者大樓,橘紅色的火苗上下飛舞,得意揚揚,仿佛在向我們宣告“這里,只有我說了算。緊接而來的是它的“鐵哥們”——濃煙,濃煙涌入大樓,伴著烈火在空中劃過一條“優美”的弧線。但我知道,那濃煙可以使人窒息,步入死亡。這時我的心好像被人狠狠地揪了一下,難過,難過……
而在這刻,身穿隔熱服,頭戴防煙盔的“紅衣戰士”們來到了火災現場其中一個人不知在大聲說什么,應該是指揮官吧。一下現場又陷入了等待中。過了許久,一輛直升飛機突然呼嘯而來,原來是要空中營救呀,這時我的心莫名被燃燒起,希望在蕩漾,蕩漾……可由于火太高太猛,飛機無法營救,只能在空中久久盤旋,也沒有了法子。而我剛才那顆充滿希望的心呀,有淪落到了失望,失望……
消防隊員們見空中營救不行,只好使用云梯,云梯帶著消防員們緩緩升高,升高,到了最高限制時,才到了大樓三分之二高,所以消防隊員們只得拿著水槍擊滅拿三分之二的火勢。
但那三分之一的“辛存者”又在慢慢從上往下燃,怕是再過十分鐘,再過二十分鐘,又要恢復了,快,快,時間不等人呀!我在心底吶喊。轉眼間,只見英勇的消防隊員們沖入了大樓內,有的抱出受困者,有的拿水槍撲滅大火……終于,這場火災被撲滅了,但這次火災造成的后果卻是相當殘酷的——156人中,有42人死亡。就這樣,在世界上少了42條寶貴的生命;就這樣,他們的親人又會失去自己最密切的.兄弟姐妹,最相依的父母兒女啊!我望著那片廢墟。那些人們,陷入沉沉的思考,思考……
消防隊員在的火場,好比一條生與死的邊緣,邁的好便生;邁不好便死,而在這生與死的邊緣中,他們還得搶救生命,與火神作斗爭。這又是多么偉大呀!這時的我,打心眼兒欽佩起“紅衣戰士”——消防隊員。
【關鍵詞】 實驗室生物安全 學生 防護策略
Biosafety and their protective strategies for students in medical laboratories
WANG Ke, PAN Jin,ZHAO Dong,et al.Laboratory of biological pathogens and immunology,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69,China
【Abstract】 Medical institutions' laboratory safety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institutions in the laboratory. According to its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based on security, the so-called laboratory biosafety (LBS) refers to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that engaged in activities of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in the pathogenic microbes to avoid staff and associated personnel hazards. With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importance of biological laboratories, it is necessary for medical students to learn laboratory biosafety knowledge and skills training against the existence of problems protec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 Laboratory biosafety; student; protection strategy
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概念起源于20世紀50~60年代,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對生物安全的研究和認識明顯落后于西方國家,直到2002年,衛生部頒布了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該準則對生物醫學實驗室內的生物安全作了詳細的規定,可惜當時并未引起足夠重視;2003年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使得國家相關部門把對實驗室生物安全的關注提到一個新的高度,有關法律法規相繼面世[1,2] 。隨著國家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醫療衛生與健康問題逐漸成為社會的關注焦點。為此國家加大了對醫學教育的重視和投入,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先進儀器的進入和現代化實驗室的建設,實驗室利用率的加大,使大量的不同層次的學生走進了醫學實驗室,人員流動性增大,給醫學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帶來了很大難度。在實驗過程中發生的差錯,輕的會造成實驗材料的浪費,結果的錯誤,重的會導致感染,傳播病原微生物,甚至造成人員的死亡。因此學生進入醫學實驗室應把生物安全放在第一位。首先要進行生物安全知識的教育,使學生在具有自我保護的意識下,克服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習慣,結果受益終生。結合醫學實驗室的特點,將實驗室及學生有序的管理好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多年的實驗室工作和不斷地思考總結歸納以下實驗室容易出現的問題和針對問題解決的策略僅供參考。
1 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存在的問題
主要存在于與病原生物學相關的專業所使用的實驗室。
1.1 學生上課做實驗直接接觸病原微生物,存在著因防護不嚴而病原微生物失控 不僅感染實驗室人員,甚至還可能傳播到社會,引起傳染病的流行。
1.2 與實驗無關的東西隨意帶進實驗室 甚至有時將食物、飲料、衣物等擺放在實驗臺上與實驗材料同放。
1.3 進實驗室前的個人防護問題 許多學生很隨意的穿著自己的衣服進入實驗室,還有的學生穿者涼鞋、拖鞋,更有甚者為肩佩長發一邊做實驗一邊用摸完實驗用品的手不斷的弄頭發。
1.4 上實驗課準備不足 有的同學上實驗課慌慌張張的現找實驗室,頭腦空空,上什么內容也不知道,上課鈴聲響完還不斷地有人進入,內容聽不全,實驗中就來回走找實驗材料問實驗方法等,實驗室顯得十分混亂。
1.5 使用酒精燈不注意安全 在病原微生物接種時酒精燈是最常用的,它的安全問題往往被忽略,有的同學因某種原因離開自己座位時依然點著酒精燈,酒精燈發生意外致人損傷的事件在學生實驗室曾經是有過先例的。
1.6 實驗后不洗手、隔離衣亂放 做完實驗離開實驗室前有的同學忘記洗手,趕上午飯前直接去飯廳,是十分危險的。再有下課后有的同學不將白大衣反折單放,而是直接塞入書包與其他物品同放。
1.7 實驗物品的分類使用和存放混亂 值日生同學不懂實驗后的用品如何分類,經常將污染的與沒污染的用品混放,造成污染的范圍擴大,更有甚者為亂倒實驗垃圾,不知道實驗垃圾應該如何分類等。
2 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點應放在硬件建設、制度建設和安全的教育上
高等院校實驗室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因此現在大家對實驗室的安全問題十分重視,基本實行“以人為本”、“預防為主”、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將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實驗室和個人,逐級簽定安全責任書,開展各級培訓班。把各項規章制度掛在墻上。這些都是最基本、最起碼的安全管理,但未必就能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一旦發生事故,一切原則、責任都于事無補,因此還需要在以下3個方面對安全管理加以支撐和保證。
2.1 硬件建設,確保實驗室的安全 所有實驗室門口都應貼有明顯的標識牌(例如某某實驗室,生物安全幾級以及逃生門等必要的內容),實驗室內外要有足夠量和有效的消防器材,以備火災時使用。緊急噴淋和洗眼器,以備有害液體不慎飛濺到眼睛或皮膚上時沖淋以減輕傷害。實驗室應設置緊急救助藥箱,備好基本救助材料,以供緊急需要時使用。
對于利用病原微生物開展教學的醫學實驗室,必須根據所開展工作的性質、接觸的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和因之所需要的生物安全等級(目前分為4級),使實驗室的建筑結構和設施、安全設備、安全操作規程達到相應的要求,否則該實驗室不能使用。
2.2 嚴格安全制度,消除安全隱患 防患于未然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實驗室的安全,預防措施必須以制度的形式穩固下來。
2.2.1 定期檢查制度 對于實驗室的安全條件和設施要做到胸中有數,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和杜絕安全隱患問題 。一旦發現重大安全隱患問題的實驗室,必須立即停止使用,疏散人員,限期整改,確保人身安全。
2.2.2 加強教育嚴格準入制度 對進微生物實驗室做實驗的學生,首先要進行系統的生物安全教育以及防護方法教育,使他們通過教育具有安全意識,做事有條理,遇事不慌,處理得當。與實驗無關的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實驗室。
轉貼于
2.2.3 定期演練制度 通過組織相關人員對突發事故的模擬演練,來檢查人員的安全意識,正確處置和快速反應能力。可定期進行演練,在演練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達到不斷提高的目的。
2.2.4 危險品保管制度 對易燃、易爆、劇毒、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等危險品,要設專室專柜儲存,雙人雙鎖妥善保管。實驗人員領用時必須經負責人簽署意見,并作好詳細領用記錄。
2.2.5 不斷進行安全教育 開展定期的、經常的安全教育,不斷創造重視安全的氛圍,是提高實驗人員安全意識、養成良好安全習慣,從而防止安全事故發生的有效途徑。安全教育內容包括:學習涉及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的要求、病原微生物安全防護、醫療廢物及危險品管理等國家和學校的有關法規、制度,學習掌握各種標準化、規范化的實驗操作,熟悉實驗室環境和安全措施,學習正確使用消防器材,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和逃生技巧等。
3 學生重在樹立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加強自我保護和防護策略
對于初進醫學實驗室的學生,為確保實驗室和自身安全,必須要高度重視和認真對待實驗室安全問題,認真學習和掌握實驗室安全教育的內容。樹立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加強自我保護和防護策略,對于新開的實驗課一定要在課前找好實驗室的準確位置,了解其實驗特點,要做那些實驗內容,千萬不要腦子空空,現上課現找實驗室,匆忙進入實驗室,投入實驗,完全依賴帶教老師,這樣做的結果不但浪費時間和資源,重要的是加大了不可控制因素帶來的危害。
3.1 做好個人防護,不存僥幸心理 進醫學實驗室前一定要穿好白大衣,實驗課前一定要認真預習實驗內容,接觸有毒有害物品前,必須做好個人防護,不要抱僥幸心理,以為不會出事。課上嚴格按照帶教老師所提的要求去做,對不懂的問題或操作,一定要問帶課教師,不可自作主張,莽撞惹禍。一旦出現問題不要私自處理,要立刻報告給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處理。
3.2 做實驗要嚴肅認真,集中注意力 不要閑聊和大聲喧嘩,以免影響實驗進度和實驗室整體氛圍,使人麻痹大意,引發事故,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3.3 不要將與實驗無關的物品隨意帶入實驗室,更不要放在實驗臺上 實驗臺在實驗的整個過程中都應保持清潔有序,對于病原微生物專業常用的酒精燈一定要更加注意它的安全性。
3.4 用電設備的使用,要謹慎儀器要在帶課教師的指導下正確使用 不要用帶水的手進行操作,用后需切斷電源的一定要切斷電源,不需切斷電源的千萬不要切斷電源。例如微生物實驗室所用的溫箱、冰箱課后不要隨意斷電。以免造成結果無法觀察的后果。
3.5 實驗完畢后不要隨意處理實驗所用物品 要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分門別類的將其放好送到應該送的地方,洗手或用消毒液浸泡手后,將白大衣反折單放后再離開實驗室等。
4 結束語
醫學實驗室的特點,儀器設備多、空間狹窄、實驗復雜,涉及的危險因素多。學生進入實驗室,如果對安全重視不足,教育不夠,養成壞習慣,不僅會成為事故的制造者,造成人身傷害,還可能惡習難改,影響自己長遠的職業生涯和將來工作的實驗室的安全[3~6]。
學生是醫學實驗室安全教育的重點,通過認真全面的安全教育,使他們樹立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實驗室習慣,盡快實習實驗室環境,盡快掌握各種規范化實驗操作。作好他們的生物安全知識培訓,不僅保證其學習期間的安全,還有以下深遠意義:受過正規生物安全知識培訓并且熟練掌握其知識。有些學生畢業后將繼續從事科研工作,或有機會參與實驗室設計和建設,可使他們從容應對工作中面對的問題。還有些學生畢業后可能從事教學工作,把所學到和掌握的生物安全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我國的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工作將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時代:隨著改革開放國際交流的日益增多,有些畢業生走出國門學習深造、或參加各種合作的研究項目,受過正規生物安全知識培訓并且熟練掌握其知識,可以在國際交流中體現我國醫學生的基本素質;熟練掌握其知識,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 衛生部.WS233-2002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2 祁國明.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67.
3 蔣建利.對生物醫學研究生開設生物醫學實驗安全課程的必要探討.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4,6(1):69-71.
4 周乙華.實驗室感染與生物安全.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5,39(3):215.
關鍵詞:食品發酵工藝學;實驗教學;創新;教學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9-0097-02
綜合性實踐教學是高等院校工科類專業教學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應用型工科類專業人才的有效途徑。《食品發酵工藝學實驗》是高等院校食品科學及相關專業學生的重要實踐性課程。在該課程之前,學生已具備了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等相關理論基礎,怎樣把這些基礎知識融合起來,通過實驗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是該實驗課程需要解決的問題。本研究通過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多模式的實驗教學體系,綜合運用多種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建立多元化的實驗考核方法三種手段綜合性設計《食品發酵工藝學實驗》課程實踐教學方案,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多模式的實驗教學體系
(一)制定和完善綜合性實驗教學大綱,分層次設計實驗教學內容
為保證《食品發酵工藝學實驗》綜合性實驗教學的順利實施,在實驗大綱中設立了系統性、綜合性的系列實驗內容。即以發酵食品的一般工藝流程為主線,設立若干個相互關聯的實驗,具體實驗內容可靈活調節。建立了包括菌種的分離、保藏和活化基本理論實踐,菌種的擴大化培養基礎技能訓練,發酵條件的監測及調控綜合技能訓練,發酵產物的分離及純化創新技能訓練4個漸進層次。實驗的選材設計兼顧科研需要及學生的興趣,注重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實驗課題,全面提高實踐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搭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
虛擬仿真技術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逼真性等基本特性。建立仿真工廠化發酵設備、仿真工廠化工藝流程、仿真工廠化操作和管理系統,學生可通過控制系統實現對虛擬仿真模型進行操控,親身體驗發酵設備運行及發酵工藝操控的全過程。
(三)綜合應用研究型、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
實驗教學應遵循“發展”與“創新”的理念。研究性、開放型的實驗教學模式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結合大學生科技創新研究、大學生科技競賽等活動,將一些與發酵相關的創新性試驗項目與《食品發酵工藝學實驗》課程教學結合起來。首先由學生最先提出一個創意的想法,確定小組研究成員;然后在老師的指導下探討項目的可行性,并制定詳細的研究方案;最后通過開放性實驗的教學模式,由學生自行安排實驗時間,利用開放性實驗室提供的儀器設備資源來完成相關研究,提交研究產品、研究成果并撰寫產品說明書或研究報告。這種研究型、開放式相結合的實驗教學模式,極大提高了學生實驗研究的積極性,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非常有利。
二、綜合運用多種實驗教學方法,保證實驗教學效果
(一)合理安排教學環節
實驗教學的環節繁多,合理安排各個教學環節,是實驗教學得以成功實施的關鍵。實驗預習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教學環節,學生在實驗之前必須結合實驗指導書做好實驗預習,熟悉實驗內容。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好實驗現象、實驗數據等的記錄,還應引導學生養成安靜、有序、嚴謹的實驗作風,培養多動腦筋和勤思考的研究習慣,要求學生嚴格按正確的操作規程使用每一臺儀器,做好儀器的清潔、保養,維持實驗室的衛生整潔,樹立良好的公共服務意識。由于發酵過程通常需要2~3天甚至更長的發酵周期,因此,必須合理安排試驗時間,保證學生能夠及時觀察實驗結果及檢測發酵產物。實驗結束后,應要求學生及時整理實驗數據,完成實驗報告,分析影響實驗結果的原因并找出解決措施。另外,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這些都將會對學生科研能力和整體素質的提高,起到深遠的影響。
(二)理論講解影視化
為了增強實驗的趣味性,可采取播放視頻短片等形式來完成實驗課的理論講解。特別是關鍵性實驗操作的講解和演示部分,例如無菌操作條件下菌種的擴培操作、發酵罐的無菌接種和取樣操作等,教師對這些實驗操作進行現場的操作演示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學生人數較多的情況下,教師的一次現場演示很難保證所有學生都看得清楚。為保證學生能看清楚這些關鍵的實驗操作過程,有必要對操作過程進行攝影,并對操作細節進行放大處理,制作成視頻文件,利用多媒體大屏幕播放給學生看。影視化講解可有效避免學生因為看不清操作演示,不能很好地掌握操作技巧而導致實驗失敗,同時也增強了實驗課的趣味性和生動性。
(三)學生間互評實驗操作
傳統的實驗教學多是教師來指導和評價學生,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實踐”的地位,采取學生間分組互評的方式,有利于發揮學生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變學生的“被動實踐”為“主動實踐”。例如,對于一些關鍵的實驗操作,可采取小組間互評的方式,由一個小組對另一個小組中每位成員的操作進行打分,指出存在的操作失誤并予以糾正。教師可根據學生間的互評打分,選出得分較高的學生,予以肯定及表揚。學生在評價他人時,能更好地發現自身的不足,有利于自身潛能的激發。互評過程實現了學生之間相互督促,相互學習,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們全面綜合素質的發展。
三、多元化綜合性實驗考核方法
實驗考核成績不僅僅是對學生實驗情況的整體評價,同是也是衡量教師實驗教學效果的參考。以往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依據實驗報告來給學生的實驗課評分,而實際上,單一的考核指標很難準確反應出學生對實驗內容的掌握情況,必須采用科學的和多層次的考核指標來對學生的實驗考核成績進行評分。
為了更科學、公正地考核每個學生的實驗情況,綜合了實驗預習(占10%)、實驗過程(占60%)、實驗報告(占30%)3項考核指標來給學生打分,其中實驗過程又包括考勤表現、實驗操作和實驗結果。這種多指標、綜合性的實驗考核方法,能從整體上反應學生的實驗情況,可以準確、科學地考核學生的知識、技術和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青云,林親錄,周文化,等.食品發酵工藝學教學改革的幾點嘗試[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1).
[2]王青云,林親錄,周文化,等.虛擬仿真在食品發酵工藝學教學中的應用[J].管理學家,2012,(19).
[3]張怡軒,何建勇,于秀蓮.發酵工藝學實驗課的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2).
[4]王發祥,王青云,周文化.將素質教育融入高校課堂教學的研究與探討[J].管理學家,2012,(23).
[5]何志勇.食品工藝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2).
[6]滕建文,夏寧,黃麗,韋保耀,于蘭.食品工藝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S1).
[7]應學淵,劉小昕,劉輝.《食品工藝學實驗》教改的探索[J].南昌職業技術師院學報,1995,(03).
[8]宋惠月,劉利強,張紀英.多媒體網絡技術在食品工藝學實驗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
[9]賀家亮,劉建學.食品工藝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4,(15).
[10]梁鵬,劉金福,黃宗海,王松文,馬儷珍.《食品工藝學實驗》實踐性課程教學新方法及實施效果[J].教育教學論壇,2014,(22).
[11]夏寧,李民.機構投資者持股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4,(06).
[12]付寧寧,夏寧,周成候,戴忠晨,毛鎮東.多次補焊對6061-T6鋁合金T型接頭疲勞性能的影響[J].熱加工工藝,2014,(21).
[13]鄧秀蝶,滕建文*,王勤志,夏寧.大豆分離蛋白對速凍肉餅的理化和質構特性的影響[J].食品科學,2015,(3).
[14]夏寧,孫莉,范久波,劉海菊.中藥超微粉應用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23).
[15]夏寧.高職院校《網頁設計》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探討[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05).
[16]付寧寧,夏寧,周成候,戴忠晨,毛鎮東.多次補焊對6061-T6鋁合金T型接頭疲勞性能的影響[J].熱加工工藝,2014,(21).
[17]王翠春,夏寧,孫宗偉.我國學術型會記碩士研究生教育方式改革[J].齊魯珠壇,2014,(04).
[18]夏寧.對商務禮儀培訓課程的教學探索[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