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保護視力的按摩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借題發揮愛眼護眼大家談
隨著網絡和電子產品的普及,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且也極易受到網絡言論的影響。記得前不久網上有關眼保健操的熱議不斷。有的網友稱:“眼保健操殘害中國青少年49年了,全世界僅中國做眼保健操,按摩毫無作用的穴位。49年來,中國青少年近視率升到世界第二……”這一言論在班上學生中曾引起了不小的波動,甚至個別學生一度出現“罷操”現象。針對此,我適時開展了“愛眼護眼大家談”的主題班會,以“眼保健操真的害人嗎”導入。學生們一遇到這一醒目新穎的導課話題,頓時就“炸開了鍋”,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積極發言、踴躍探究。在我適時的引導下,大家從我國49年來青少年近視率狀況、國內外對近視眼的觀察和研究歷程、影響近視眼發生的因素、近視眼帶來的危害、如何預防及聯動措施等方面探究。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學習,逐步了解愛眼護眼的有關知識。期間我還特地引用了相關專業報刊的文章,以引導學生愛眼和護眼,不僅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教育作用,也進一步幫助了他們提高自我防護意識。
二、注重養成教育
保護視力,預防近視,除了利用主題班會課外,利用練字課、生理衛生課等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也是十分必要的。第一,要求學生愛眼用眼護眼耍做到“三要兩不要”。“三要”即1、看書寫字眼睛要與書本距離30厘米左右。2、看書寫字一小時要休息幾分鐘。3、字要寫大些,要清楚整齊。“兩不要”:1、光線太暗不要看書寫字。2,、躺臥不要看書。第二,要求學生注意用眼衛生;堅持做眼保健操;勞逸結合,睡眠充足;注意營養,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定期到專業眼鏡店檢查視力,發現減退應及時矯正,防止近視加深。第三,要保持眼睛清潔衛生。如我們每天洗臉時,要用自己的毛巾、自己的臉盆,不要與他人合用,這樣可以防止傳染上眼病。另外,眼睛癢癢或進了沙子。不要用手揉眼睛,要用干凈的手絹擦,這樣可以保持眼睛清潔,不得砂眼等其他眼病。
三、成立“愛眼護眼小組”
為保護視力,預防近視,我們班還創造性地成立了“愛眼護眼小組”。全班60人,每6人為一個小組,共計10個小組,在每個小組分設“護眼小天使”崗(該職可輪流也可推選產生,具體由各組商定)。“護眼小天使”的職責:第一要督促并帶領小組成員做好眼保健操、糾正本組成員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不良用眼行為;第二要建立小組成員視力檔案,在開學初配合校醫進行班級小組摸底檢測,并在學期中途及學期末組織本組成員進行本班的各小組視力大比拼活動。班級將對視力保持良好的小組頒發“愛眼護眼優秀小組”流動紅旗,這一舉措,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還動員起同學們愛眼護眼,全班視力水平也不降反升了。
四、定期調整座位
作為班主任,常會接到家長因為學生小孩視力的問題要求調換座位而打來的電話,每每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在編排學生座位時考慮到視力、身高等因素,并要求每周各(列)小組按順時針輪換一次,以防止左右兩邊的同學斜視現象的發生,讓學生在看黑板上的字時不固定在某一角度,以免對視力有所影響:我校有的班主任還創造性地采用了隔周在學生前后相鄰三排中進行互換位置的做法,以解決近視遠視現象的問題,以促進公平,保護學生視力。
五、做好教室硬件設施的維護檢修工作
學生在教室學習,許多教室的硬件設施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學生的視力,如墻壁、燈管、黑板、窗戶,等等。為此,我常教育學生要愛護學校的設施,保持教室的清潔,特別是教室墻壁、燈管、黑板、窗戶的清潔,教室每周進行一次大掃除,清理墻上、燈管的灰塵污漬,做到盡量不貼張貼物,以保證教室墻面的白凈度;對于黑板、教室的窗戶也是要求每天值日的學生用清水清洗干凈,以保證其光亮度。對于教室內破損或老化的燈管、黑板、窗戶等,則及時報學校總務部門檢修,以保證學生正常的學習。
六、做好家校社聯動工作
藥養:對于眼睛疲勞、近視等癥狀,中醫多以定志丸及杞菊地黃丸來治療。定志丸適合看近很清楚、看遠則模糊,且伴有心悸、胸悶、易疲勞的人;杞菊地黃丸則適合近視且眼前有黑影、飛蚊癥,伴有耳鳴、頭暈、夜間多夢、易腰酸者服用。若是眼前常有黑影,可酌加丹參、郁金以活血化瘀。
食養:多吃對視力有益的桂圓肉、山藥、胡蘿卜、菠菜、番薯、芋頭、玉米、動物肝臟、牛肉、桑椹、紅棗等食物,或者以紅棗、人參(人參食品)、枸杞、、羅漢果泡茶飲用,也可護眼。一般以為羅漢果適合聲音沙啞、咽喉不適者,其實羅漢果對火氣大而眼睛又不好的患者療效也很顯著。
水養:眼睛喜涼怕熱,遇到心火、肝火過盛,就會長眼垢、發干、紅腫、充血,經常用流動的涼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保護視力,增強眼睛對疾病的抵抗力。尤其對常患眼紅、發干、視物不清等病的人,好處更為明顯。茶水熏眼對保護眼睛、恢復視力也有較大的幫助。熏眼時用手捂住杯口,以防熱氣過快散失,如果茶水過熱無法忍受可稍微放涼一些,但熏的時間一定要保證在10分鐘左右,并要堅持做,每天至少熏一次。
動養:讓眼球運動,使之得以鍛煉。做法是:兩腳分開與肩寬,挺胸站立,頭稍仰。瞪大雙眼,盡量使眼球不停轉動(頭不動),先從右向左轉10次,再從左向右轉10次。休息10分鐘之后再重復上述運動(運動食品),如此3遍。此法于早晨在花園內進行最好,能起到醒腦明目之功效。另外,有規律地運轉眼球和平視遠處的山峰、樓頂、塔尖、河流等景物,也可調節眼肌和晶狀體,減輕眼睛的疲勞,改善視力。
按摩:以下按摩諸法可以單獨做,也可選擇一、兩種共做,貴在持之以恒,日久定見成效。
1、熨目法。 黎明起床,先將雙手互相摩擦,待手搓熱后以手掌熨貼雙眼,反復3次以后,再以食、中指輕輕按壓眼球,或按壓眼球四周。
2、吐氣法。 腰背挺直,以鼻子徐徐吸氣,待氣吸到最大限度時,用手捏住鼻孔,緊閉雙眼,再用口慢慢地吐氣。
除了眼保健操,還有更好的保護眼睛的方法嗎?
對青少年學生來說,還要注意寫字、閱讀距離最好不小于30厘米;臺燈不宜太亮,用普通燈泡15瓦合適,用三基色節能燈3瓦合適。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時應該戴專用的防近視眼鏡;看電腦的距離不小于60厘米,看電視的距離不小于3米。已經近視或有其它屈光缺陷的眼應該常戴度數準確的眼鏡。每天睡眠時間不少于8小時。
眼保健操
采取坐式或仰臥式均可,將兩眼自然閉合,然后依次按摩眼睛周圍的穴位。要求取穴準確、手法輕緩,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1.揉天應穴:用雙手大拇指輕輕揉按天應穴(眉頭下面、眼眶外上角處)。
2.擠按睛明穴:用一只手的大拇指輕輕揉按睛明穴(鼻根部緊挨兩眼內眥處)先向下按,然后又向上擠。
3招有效預防近視
保證充足的睡眠充足睡眠是消除疲勞、恢復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因為眼睛在睡眠狀態下,肌肉放松最充分,也是保證身體健康所必不可少的。同時,睡眠時體內分泌的激素增多,這對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也很重要。所以,家長和教師都應當重視學生睡眠,保證學生有充足的休息時間。
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是根據祖國醫學的經絡和推拿學說的原理,結合醫療體育綜合而成的一種保護眼睛的自我按摩法。通過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強眼眶的血液循環,改善神經營養,消除眼內的過度充血,達到解除眼疲勞的目的。實踐表明,堅持做好眼保健操,對保護視力,預防近視具有一定的意義。每天可做數次,可選擇在學習中間的休息時間做。
合理飲食研究發現,飲食中增加蛋白質,減少碳水化物供應,可使有遺傳背景而發生近視的青少年減少或中止近視度數的增加。因此,應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食糖過多,會使血液中產生大量酸性物質,酸與體內的鈣結合,造成血鈣減少,從而影響眼球壁的堅韌性,使眼軸易于伸長,促進了近視的發生和發展。研究表明,預防近視要注意補充蛋白質、鈣、磷等,多吃胡蘿卜、豆芽、橘子、廣柑、紅棗等蔬菜水果。
睫狀肌放松藥,有效治療假性近視
應用睫狀肌放松藥物,目前有M受體阻斷劑信流丁滴眼液(消旋山莨菪堿),每日滴眼1~2次,可以延緩眼軸的伸長,并使睫狀肌痙攣放松,擴張微血管,改善微循環,從而達到治療假性近視的目的。此類藥物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應用。
睫狀肌放松藥物之所以能治療假性近視,主要由假性近視成因決定的,假性近視是由于長時間近距離看書、寫字或做其他工作,睫狀肌緊張、痙攣,眼睛在看遠時,睫狀肌不能松弛,導致看不清遠處的物體,而眼軸并未真正延長。如果能夠適當休息,注意用眼衛生,合理使用藥物,晶狀體的改變是可恢復的。如果在假性近視階段不及時糾正和治療,久而久之就會發展成真性近視。
關鍵詞:心電脈搏 智能感應 嵌入芯片 控制電路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b)-0215-02
1 背景
智能眼鏡的發展最迅速的是美國,資料顯示美國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的Google眼鏡,其已實現錄制視頻、發送信息、衛星定位等功能,其先進技術限制于美國。這些理念打破了傳統眼鏡使用觀念,體現了現代技術的實用性,同時,人類希望利用眼鏡改變中國青少年視力減弱低齡化的趨勢,同時技術上與國際接軌,使得高科技進一步造福人類的健康。
2 國內外現狀
計算機技術與傳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給醫療診斷帶來了積極影響。尤其是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等健康問題備受關注的今天,遠程醫療和專家診斷系統已得到充分的運用,這不僅有力地證明了計算機技術與傳感技術綜合應用在協助健康問題的解決上巨大潛力,還將加速人類提升生命質量的進程。
可穿戴智能設備作為計算機技術和傳感技術的初級結合產品系列,逐步呈現發展快速、應用普及、方向集中等特點。當下蘋果公司的iWatch、BrainLink意念頭箍、Google公司的GoogleProjectGlass等無不體現出計算機技術與傳感技術的結合帶給人類的精彩體驗和享受。
Google 公司于2012年4月的一款名為“谷歌眼鏡(GoogleProjectGlass)”拓展現實的眼鏡,它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媒體的報道。作為上位概念的可穿戴設備,自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可穿戴技術,這個階段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提出的創新技術為代表,利用該技術把多媒體、傳感器和無線通信等技術嵌入人們的衣著,可支持手勢和眼動操作等多種交互方式。1960年代起,可穿戴式設備逐漸興起。1977年,Smith-Kettlewell 研究所視覺科學院的C.C. Colin 為盲人做了一款背心,廣義上講,這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款可穿戴健康設備。
自此后,健康領域被認為是可穿戴設備應該優先發展、最優前途的領域,本質是改善人體健康。可穿戴健康設備是指針對城市人群各種常見病。例如:隨時隨地給頸椎做個放松按摩,甚至直接干預腦電波助人睡眠。
3 研究過程
3.1 收集數據
當今社會充滿智能的“蹤跡”,為廣大群眾提供了許多便捷。跟據Google眼鏡最新動態,谷歌眼鏡可實現搜索、拍照、錄制、發送短信及獲取地理位置功能。本項目中的智能化設備通過感應身體心電脈搏特征變化,測量ECG及脈搏信號變動,查閱支持向量機法分類,尋找出特征間的函數關系,設計程序。
3.2 影響因素及算法
由表1可知,與疲勞前相比,h1、h2值分別出現不同程度下降。AT值大幅度上升。上升率在1.38%~274%之間,平均上升39.19%。h1在視覺疲勞后,h1平均下降46.12%,h2下降變化率在24.0%~86.5%之間,平均下降42.0%。心電脈搏的其他特征疲勞前后值有所變化但不是很明顯,在此不加以敘述[1]。
3.3 電路圖
本實驗電路采用51單片機開發板、脈搏傳感器、負反饋放大電路及警示電路四部分共同組成的。首先由脈搏傳感器測得脈搏信號,將信號傳輸到負反饋放大電路并將信號放大傳入51單片機開發板的核心處理器,核心處理器將信號進行加工處理并存入存儲器。CPU讀取存儲器的處理后的信號值,做出判斷,輸出信號到警示電路,實現亮燈警示。
3.4 設計思路
首先通過感測心電脈搏的變化來感測視覺疲勞,所以將感測視覺疲勞轉換為感測新心電脈搏的變化,這組變化需要通過程序的判定才能決定是否視覺疲勞;
其次心電脈搏的信號是需要處理為計算機可識別的信號,通過向量機算法進行加工和處理;
再者實驗電路圖的設計,由傳感器感應心電脈搏的變化,將心電脈搏的變化值通過向量機算法進行加工和處理,傳給CPU進行通過程序進行判斷并輸出結果;
最后是產品模型的設計,介于越輕巧越便捷的物品才滿足社會上的人群需求,所以一開始便想將整個感測判斷的電路嵌入進手鏈里。
4 程序
4.1 語言優勢
C++面向對象語言是應用廣泛的計算機編程語言,是一種靜態數據類型檢查的、支持多重編程范式的通用程序設計語言。它支持過程化程序設計、數據抽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泛型程序設計等多種程序設計[2]。C++程序在性能上優勢是不可否認的。對于一個程序來說,其算法性能提高了程序運行的速率。
4.2 算法思想
將測得的數據輸入程序中,主要算法在于數據判斷及結論百分比的輸出,首先獲得測得的變化值與設定的標準值的比值,然后看比值的范圍是否在未達到視覺疲勞極限的范圍內,如果在,則判斷此子程序結論為0,若比值處于未疲勞之外,則此程序結論為1,依次獲得各個子程序的結論后,進行二重判斷,看結論中1占結論總數百分比,若大于50%則輸出視覺疲勞的結論,反之,輸出繼續保持狀態。
5 創新點
5.1 技術綜合應用
本項目將計算機程序設計技術與現代生物醫學技術相結合。該項目實踐過程中,應用到了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嵌入式開發技術,是一個技術綜合應用與動手實踐能力并重的項目。
5.2 現實意義
本項目對視力問題提出了提醒與解決方案。旨在視力疲勞初期初期起到警示作用,提醒人們合理用眼,保護視力。人們健康用眼有了醫學保障的同時,現代科學技術的融入使更多的人杜絕視覺疲勞時,及時休息眼睛,保持視力。
5.3 發展前景
本項目以既定具備智能感測視覺疲勞眼鏡為的項目成果為基礎,試圖探究出綜合應用現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來解決人類健康用眼的問題,跟進現在社會科學用眼解決方案的制定與實施工作,這將極大促進人類關注應用科學技術構建人類疾病預防與解決方案。
6 結語
該項目基于智能感應測試視覺疲勞的實驗理論,設計出可提醒人們正確用眼的眼鏡。采用心電脈搏特征的視覺狀態識別方法,對視覺疲勞后的ECG(心電圖)和脈搏信號變動采用支持向量機法進行分類計算。在此基礎上,采用C++智能化編程技術,實現適時提醒功能,運用嵌入式技術對于數據進行獲取、分析、處理,連接控制電路,在判斷為視覺疲勞時電路連通,警示燈亮,達到視疲勞極限進行提醒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