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案例分析教學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案例分析;衛(wèi)生法規(guī);教學
衛(wèi)生法規(guī)課程由其性質決定它是一門應用性的社會科學性的課程,它對我們醫(yī)學、護理、藥學、醫(yī)學相關類專業(yè)學生具有特殊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但由于它涉及醫(yī)藥衛(wèi)生的諸多領域,理論內容多,乏味,抽象,不易理解,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同時,它又是一門實踐課程,要求學生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教學法開展教學。與傳統(tǒng)的講授法相比,案例法的課堂互動更為積極,更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組織學生參與課堂,師生共同分析典型案例,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衛(wèi)生法規(guī)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布置案例分析作業(yè),引導學生做好預習
在開展案例分析教學之前,我們教師先將典型案例作業(yè)布置給學生,指導學生做好預習準備,讓學生帶著“作業(yè)”去學習,這是案例分析教學法能取得成功的前提。在他們嘗試解決困難和問題后,他們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得到鍛煉和提高,同學之間的團結互助精神得到了發(fā)揚,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如此一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避開了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被動學習局面,學生課堂學習的目的性更加明確了。為了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應鼓勵他們克服困難,迎頭趕上班上的大部隊。我們任課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可適當做些提示,或是指導學生如何從網(wǎng)上找到相關的資料。例如,有個案例分析作業(yè):患者,女,62歲。因腰痛在某醫(yī)院進行按摩治療。由于醫(yī)務人員操作不當,致患者2根肋骨骨折。診療醫(yī)生在按摩治療室和患者達成口頭協(xié)議,退回一切治療費,并賠償患者人民幣1萬元,一次性解決本糾紛。第二天,診療醫(yī)生履行協(xié)議,在治療室把錢如數(shù)給病人,但沒有讓病人簽字。后來,該病人再次向醫(yī)院索賠,引起醫(yī)療糾紛。請問,診療醫(yī)生和病人之間的口頭協(xié)議具有法律效力嗎?在布置作業(yè)中,本人進行了提示:要具有法律效力,關鍵是要有證據(jù)證明這個口頭協(xié)議的存在。而證據(jù)常常有哪些?請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預習。
二、實施案例分析教學法
在教師、學生做好了案例分析的準備后,我們就可以實施案例分析教學了。這是案例分析教學法取得成功的關鍵。首先,將班上的學生分成2~3組,每組選出一名組長。在組長的組織下,進行討論,最后由組長綜合本組成員的討論,得出本組本次案例分析的結論,待課堂上發(fā)言。這事可以在課前完成。其次,在課堂上,組長代表本組發(fā)言,其他同學做好記錄。待組長發(fā)言完后,我們教師留些課堂時間給學生自由討論。一方面,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討論各組長的結論。生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通過討論學習,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也看到自己的短處,彼此之間取長補短,學習和借鑒他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自己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此外,有利于師生互動。在課堂上,針對分析案例,學生可以就某個迷惑的問題向教師提問,或是師生間討論某個問題。通過課堂的師生交流,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增進師生友誼,互相信任,促進教學相長。最后,我們教師再對本次案例分析進行總結。其內容主要有:總結學生的結論,提出教師本人的結論以及學生今后學習的建議。表揚學生做得好的方面,讓其獲得成就感,激勵學生繼續(xù)努力探究和學習。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以及分析結論與本次案例有明顯偏差的學生,我們教師及其他學生給予指導和幫助,讓每位學生都能進步,學有所獲。同時,我們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師授之以魚,還要授之以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獨立獲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將來獨立開展工作打下基礎。
三、注意事項
運用“案例分析”教學法開展衛(wèi)生法規(guī)教學活動,很好地解決了教學過程中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有些問題也要引起我們教師的高度重視,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案例典型,難易適度
教師布置給學生的分析案例,其選擇很關鍵。案例設計要圍繞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量身定做”“精心打造”,具有典型代表性。例如,在講述制售劣藥的處罰依據(jù)和處罰辦法時,本人給學生布置了以下的分析案例――某市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2002年4月破獲了一起非法兜售過期失效藥品的案件,現(xiàn)場查獲藥品50個品種,價值184萬元,并查獲更改批號專用打號機、印泥盒各5個。經(jīng)查,個體藥販李某,自2000年3月以來便開始租用民房專干販賣過期失效藥品的買賣,他從藥品集貿市場低價采購老批號或過期失效藥品,然后經(jīng)過更改批號、重新包裝,向周邊個體診所、村衛(wèi)生室兜售。試分析其違法的性質,上級部門對其的處罰依據(jù)和處罰辦法。
2教師耐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教師將分析案例布置給學生后,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耐心引導學生去完成課前預習,做好上課案例分析準備。對于接受能力較好、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積極探討,運用所學知識,借助圖書館和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同學間的互相協(xié)助,迅速完成預習,并熱情幫助其他同學。對于接受能力較差,完成預習任務困難的學生,教師可采取提示或指導的方式,幫助他們完成預習。
3評估教學質量,改進教學不足
“案例分析”教學法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思維,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教師也要注意評估和反饋教學質量,讓我們的教學工作在高效中進行。在評估教學質量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即學生是否完成了學習任務;對新知識,學生是否已理解、掌握,并能熟練應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同學間相互協(xié)作能力是否得到鍛煉和提高。學生反饋的信息,經(jīng)過教師處理后,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jù)具體情況安排在課堂或課后給予解決。對于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往后的授課中,教師逐步給予改進。
4教學留有余地,鼓勵學生自學
在學生完成了學習任務后,他們對新知識已經(jīng)理解和掌握,但仍有些知識和細節(jié)卻被忽略掉了。例如,有案例分析――某男,60歲。某日,飯后在其居住的小區(qū)散步,突然被一摩托車撞倒。送醫(yī)院檢查后,發(fā)現(xiàn)顱內出血,需要急診全麻手術。全麻過程中,病人突然嘔吐,護士急忙用吸引器抽吸嘔吐物,同時進行其他急救處理。但患者因呼吸困難而死亡。經(jīng)尸體解剖:患者系氣管被嘔吐物阻塞,造成窒息而死亡。請分析:該病人在手術中意外死亡,是醫(yī)療事故嗎?在此案例中,我們師生沒有討論全麻的注意事項,還有病人出現(xiàn)嘔吐,呼吸困難時,醫(yī)生常常采取哪些急救措施等內容。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確實需要考慮這些問題。換言之,在打官司的時候,是需要考慮這些內容的。為此,在課堂上,教師應留些時間給學生,讓他們溫習所學知識,理論聯(lián)系實際,自學相關知識,融會貫通,或是就某些擴展問題向教師求助解決,從而較全面地掌握所學知識。
“案例分析”教學法給我們的衛(wèi)生法規(guī)教學提供了科學的教學方法,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科學的依據(jù)。我們衛(wèi)生法規(guī)授課教師唯有認真研究其科學性、實用性,設計出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分析案例,讓學生帶著案例去學習,在學習中掌握知識,提高他們運用衛(wèi)生法規(guī)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的教學才會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 問題教學法 案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3-0127-01
問題教學法指的是將問題作為教學的中心,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進行獨立思考、分組討論等,對遇到的問題進行探究、思考。其主要的步驟分為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來求得數(shù)學問題的最終答案。在新的高中數(shù)學課程標準下,教師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真正主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shù)學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更主要的是讓學生進行有效的自我探究,與其他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與合作,教師要從教學的目標、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為教學設置良好的教學情境,給予學生鼓勵和激勵,使其主動探尋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有關的數(shù)學規(guī)律。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以案例的形式,說明了如何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
一 設置有效的教學情境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活動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掌握數(shù)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學活動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作為數(shù)學教學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問題教學,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師在應用問題教學法進行高中數(shù)學教學時,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為基礎,將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在設置問題和教學情境時,要把握好所學知識與學生實際情況之間的關系,找準切入點,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所設置問題情境的趣味性,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讓學生在一種歡快的氣氛中進行知識的探究。
如在教學“平面向量知識”時,我根據(jù)學生目前的知識掌握情況和教材的主要內容,設置了以下問題情境:在奧運會鐵人三項的游泳項目比賽中,運動員要橫跨某個區(qū)域到達對岸,某個運動員在靜水中的游行速度是5km/h,比賽中水流速度是4km/h,向學生提問,假如運動員想要徑直的游到對岸,那么他實際的運動軌跡是怎樣的,游行的速度又是多少;若要使自己游行的距離最短,垂直的到達對岸,那么運動員該朝著哪個方向出發(fā),在游行中他的實際速度是多少。通過這種問題情境的設置,將教材中的平面向量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們對知識能夠有形象具體的理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探究數(shù)學問題,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 利用典型問題,對學生進行解題方法的指導
高中數(shù)學知識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數(shù)學問題是數(shù)學知識的集中反映,是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利用典型的數(shù)學問題,能更好地為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服務。所以,在運用問題教學法進行高中數(shù)學教學時,要選擇一些涉及內容廣、覆蓋知識點較多的問題,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讓學生們運用目前所掌握的知識,自主地去探尋問題的答案,使其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并有效的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在進行向量知識應用的教學過程中,將各個有關的知識點進行有效的連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在直角ABC中,已知BC的長度為a,∠CBA為90°,假如PQ的長度為2a,并且B為線段PQ的中點時,那么當PQ與BC的夾角為多少度時,BP·CQ有最大值,最大值為多少。讓學生自由結組,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教師要適時給予引導,從而使學生明確解決問題要用到的相關知識點,及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選擇自己擅長的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再讓同學們對解題方法進行總結,比較它們之間的優(yōu)缺點,從而使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 將問題進行有效的連接
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其中的任何問題都不是單獨存在的,每個大問題都是由多個小問題組成的,通過這種問題鏈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因此,要為問題的提出設置有效的情境,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相關的問題鏈,進行有效的思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對問題進行全面綜合的考慮。如在進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學中,先讓學生使用目前掌握的方法對其進行求解,這也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然后展開等式的左邊,讓學生對其進行配方,求得方程的解。
四 總結
以上是本人對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應用問題教學法的分析。研究得還不夠充分,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總之,要想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更好地應用問題教學法,還需更多教師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案例分析; 互動式教學; 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3)20- 0097- 02
1 引 言
質量是高等學校的生命線,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顯然已不符合現(xiàn)代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現(xiàn)階段最關鍵的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斯卡特金(1982)說過:“我們已經(jīng)建立了合理的、很有邏輯性的教學過程,但它給積極性情感的糧食太少了,因而引起了許多學生學習的苦惱、恐懼或別的消極感受,阻止他們全力以赴地學習。”特別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知識經(jīng)濟時代,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一代已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的過程應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雙向過程。在這種過程中,學生是主體。現(xiàn)代教育論認為:教育的真正意義在于發(fā)現(xiàn)人的價值,發(fā)揮人的潛力,發(fā)展人的個性。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說過:“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旨在善于引導啟迪,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故教師之為教,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互動式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做到這些,它把學生真正置于教學活動的主體和中心地位,整個教學過程圍繞學生這個中心展開,其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知識、學生接受知識的單向知識傳遞方式,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之間知識與信息的雙向流動,從而激發(fā)出巨大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造精神,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xié)調發(fā)展。如果說互動式教學法是個綱,案例就是里面的真材實料。
2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方法界定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法,早在1918年就在哈佛大學作為教學方法的一種創(chuàng)新模式被運用。并且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了不斷發(fā)展,曾被譽為該校的法寶。這種教學模式不是簡單地教師問,學生答的機械樣式,而是通過師生雙方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性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通過互動式案例教學模式,能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李春意、陳潔(2011)研究認為: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教學法是建立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之上,僅以“黑板+粉筆”為媒介,單純采用紙質的教學素材,通過講授、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來講授知識的過程,而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更忽略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與教學案例互動的多元互動因素。而廣義的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教學是建立在現(xiàn)代教學基礎設施之上,即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結構,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法,應在明確互動教學的目標和任務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選擇典型的、具有時效性的、相關聯(lián)的案例素材,師生、生生之間通過充分的討論、辯論共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及時應用于實踐的一種教學方法。但在現(xiàn)實的教學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構建嚴謹?shù)慕虒W框架予以完善。
3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互動模式兩極化
互動模式兩極化是指在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時要不過于互動,要不呈現(xiàn)互動形式單一的局面。既然傳統(tǒng)課堂枯燥、沉悶,互動式教學能燃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如今的高校課堂上,很多課程就變得游戲化了,在嬉笑怒罵中時光悄悄流逝,也未留下發(fā)人深省的觀點,過于互動。也有的互動教學存在互動模式單一、互動深度不夠的問題。即在教學過程中,仍沿襲了傳統(tǒng)的互動模式,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導致課堂上的互動大多在淺層次上進行著,學生仍隨著老師的指揮棒思考,無發(fā)散性的的思維,無創(chuàng)新,不存在思想的碰撞,更沒有情感與心靈的交融,整個課堂氣氛沉悶,師生互動空間的創(chuàng)設只是“有形無神”。
3.2 缺乏有效案例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質量取決于課堂所選擇的的案例質量,案例質量關系互動式教學的成敗。而在實際教學中,盡管很多老師都穿插了不少大小案例,但在面臨實際問題時,學生仍然感覺茫然,沒有思路,考試結果很不理想,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仔細分析下來,應該是案例選擇不當,缺乏鞏固新知識,綜合運用舊知識進行舉一反三的的效果,事倍而功半。具體來說,目前互動式教學中選擇的案例存在如下問題:① 缺乏典型性和代表性。課堂上穿插的案例往往是隨手拈來,只能反映某個階段某個特定知識點上的問題,毫無拓展性和深度可言,再加上一問一答的低級互動模式,學生的思維無法發(fā)散,根本達不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② 缺乏時效性和關聯(lián)性。信息時代的都來,這個世界瞬息萬變,不可否認以史明鑒,但這個時代更需要前瞻性的眼光,過時的案例對有限的課堂時光是個極大的浪費,一學期下來,案例之間再缺乏一定的關聯(lián)性,各自為政,對學生系統(tǒng)性知識點的掌握無疑是有害而無利的;③ 缺乏實踐性。目前,國內課堂上的案例大都是通過老師杜撰或者媒體被教師收集起來用作課堂所需,而并未像哈佛大學那樣建立真實的案例庫。消弱了學生的參與感,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面對媒體披露的事實成為了一名旁觀者甚至是八卦者,往往不能對案例結合自身的專業(yè)進行深入的剖析,效果減半。
3.3 師生準備不足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強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jù)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課前將講義下發(fā),設計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問題,做好總結陳詞的準備,學生需要提前閱讀相關案例材料,網(wǎng)上檢索信息,并進行相關基礎知識的準備,甚至應該提前與同學交流,準備問題和觀點,而在現(xiàn)實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準備不足,學生習慣了填鴨式教育方式,課前無任何準備,只想看老師如何表演,直接導致了互動教學效果無法凸顯出來。
4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方法框架
從而,筆者認為,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不應是放任自流,停留于美好的愿景中,應該形成規(guī)范的教學框架。
4.1 明確教學目標和任務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不應是一盤散沙,隨性而教,應該在開課之初就明確教學目標及每節(jié)課應完成的教學內容,并采集真實案例資料,形成科學規(guī)范的案例庫。
4.2 創(chuàng)設良好的師生關系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對學生來講,最好的教師是在教學活動中忘記自己是教師,而把學生視為自己的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種教師,有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最佳發(fā)揮。所以,在互動式教學開展中得創(chuàng)設良好的師生關系,在高校校園營造合作共贏的研討氛圍,師生間的聯(lián)系不僅在課堂,并延伸到課外。
4.3 課堂講授主要知識點
在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中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地位,忽視教師的引領作用,仍然需要教師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重要理論的講述,明確相關知識點。
4.4 案例分析
按照教學目標和任務,精選切合主題的案例,同時注意案例的時效性及關聯(lián)性,爭取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同時在組織教學中,教師應提前作充分的準備,利用假期建立圍繞教學目標及教學任務形成的案例庫,設定合理的問題,制作詳細的教案,做好必要材料下發(fā)的準備,明確學生在參與課堂時需要的知識儲備及必要的資料準備。并要求學生分組,就案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深入廣泛的討論,當觀點出現(xiàn)正反交鋒時組織辯論,以實現(xiàn)圍繞案例分析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4.5 提供實踐的機會
圍繞案例分析在課堂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后,盡可能給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組織學生到公司進行調研,參與上市公司上市咨詢課題研究,行業(yè)現(xiàn)狀及未來等課題研究,并形成相應的分析報告,讓學生由理性認識上升到感性認識,在社會實踐中進一步查遺補缺,結合實際更好的掌握知識并延續(xù)內涵,甚至有所拓展及發(fā)現(xiàn),讓互動教學在實踐中繼續(xù)延續(xù)。
4.6 主要知識點反饋
在圍繞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及時總結關鍵知識點,拓展思維,提醒學生形成系統(tǒng)性的總結及啟示,同時教師也需要立刻做出點評與總結。
5 結 語
從以上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框架可知,不管案例分析多么的重要,它也只是整個互動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互促進,目標一致。“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我們采用了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方式來完成《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任務,學生們從網(wǎng)上下載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是一個個鮮活的現(xiàn)實故事,典型性、時效性、實踐性非常強,徹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激情,使學生非常樂于參與教學活動,并且把學生的學習從有限的四十分鐘的課堂延伸到無限的課外時間了。“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這種互動式教學方法主動地“逼”學生去熟悉教學內容,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老師授課的知識,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產(chǎn)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多的學生為了要在師生面前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投入了大量課外時間和精力到圖書館、網(wǎng)上查資料,經(jīng)常召開小組討論,及時與任課教師溝通請教,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索性能力,極大鍛煉和提高了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和人際溝通的能力。此外,在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中,教師的責任心是異常重要的,教學目標和任務的明確,案例庫的建立,課堂的組織,課外的交流,及時的歸納總結等都是需要教師做大量的準備,付出艱辛的勞動的。因此,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動式教學需要師生改變傳統(tǒng)觀念,共同努力。
主要參考文獻
[1] 方正松. 互動式教學: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突破口[J]. 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138-140.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案例呈現(xiàn);案例分析;案例總結
初中地理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但是一些初中地理教師將地理當做“文科”學科,過分重視知識的教學,不重視學生應用能力、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案例教學法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因此,文章針對案例教學法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案例教學法的概念與重要性分析
1.案例教學法的概念
案例教學法中的案例指的是一個問題或者一種情況的實際例子,并且這些案例會對群體或者某些人物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案例教學法的定義為:根據(jù)教學目標,以案例作為教學載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逼真的教學情境,由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和討論,實現(xiàn)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課堂知識。
2.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
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案例分析和討論中,強調學生的實踐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由此可見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
二、案例教學法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設計教學案例
初中地理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科學、有針對性地選取教學案例,保證教學案例的質量。例如,在“不同的人種”教學中,在選擇教學案例時,應該根據(jù)世界不同人種的分布地區(qū)、分布原因以及特點,選取相應的教學案例,這樣能夠給學生非常大的思維空間,不至于出現(xiàn)課堂結束后學生記憶不深刻的現(xiàn)象。選取具有針對性、便于學生理解的教學案例,然后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不同地區(qū)、不同人種的圖片和視頻資料。以黑人為例,黑人主要分布在美洲、非洲,但是美洲和非洲黑人存在差異,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和視頻資料,分析和討論美洲和非洲黑人的異同點,然后由教師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準確地理解不同人種的差別。
2.案例呈現(xiàn)
案例呈現(xiàn)是案例教學法實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將案例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形象、真實的教學情境,合理安排教學重點和難點,時刻關注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參與積極程度、表情以及眼神等,采取相對應的措施進行處理。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之前,應該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和課堂案例討論準備,并為每個案例給出引導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分析。在案例呈現(xiàn)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創(chuàng)造一個暢所欲言的課堂氛圍,傳統(tǒng)的教室布置會對案例教學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方便學生討論和交流,應該采用臺階式、半環(huán)形的課堂布置方式,采用可以轉動、移動的坐椅,方便前面的學生轉過身和其他學生交流和討論;(2)為學生提供充足的交談空間,讓學生傾聽和接受別人的觀點。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學法實施的核心,進行案例分析時,應該緊緊圍繞問題進行案例分析,引導學生進入案例教學情境中,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進行案例問題的分析。例如,南方為什么多頂尖的房子、吊腳樓?北方為什么多為平房?問題分析:南方和北方房屋的建筑特點是由當?shù)氐臍夂驐l件決定的,因為南方陰雨天氣較多,如果采用平房的建筑方式,不利于雨水的流動,采用頂尖的建筑形式,能夠防止房屋出現(xiàn)漏水問題。
4.案例總結
案例總結是案例教學法的理論升級,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先讓學生自己總結結論,然后由教師對課堂案例進行總結,因為學生在總結時會存在許多不足或者問題,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理清教學案例的關系,并明確各種關鍵要素,幫助所有的學生理解案例所蘊含的理論,加強和鞏固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在進行案例總結評價時,應該肯定學生積極探索和實踐的精神,對于存在的不足或者問題,應該給予鼓勵,對于表現(xiàn)良好或者進步較大的學生,給予正面的激勵和表揚,以此增強學生的信心,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以后的教學中。同時,案例總結是對學生的全面考核,應該采用多樣化的考核方式進行量化、系統(tǒng)的考核,例如,自我考核,能夠讓學生清楚地認識自我,弱化和他人比較的心理;教師考核,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進步,給予學生正確的評價和幫助。
總而言之,案例教學法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把握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案例分析法 物 教學 應用
隨著醫(y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如何培養(yǎng)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應用型專業(yè)人才是中等職業(yè)衛(wèi)生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物學是以臨床麻醉為基礎,涉及危重癥檢測與治療、心肺腦復蘇和疼痛診斷治療等,是實踐性、應用性和邏輯性很強的臨床學科。然而多年來藥理學教師習慣于“一言堂”的模式傳授理論知識,忽視藥物的應用性。從而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教學內容抽象,學生很難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結合起來。在物教學中應用案例分析法,學生置身于真實的案例情景中,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借助案例提供的信息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臨床實踐證明,將案例分析法融入到藥理學教學中,既可以彌補教師單純理論講授的一些不足之處,又可以全面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案例分析法在物教學中的作用
(一)提升趣味性、實現(xiàn)師生互補
傳統(tǒng)的物教學中,教師單純理論性的講授導致課堂氣氛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案例教學法將學生從“要我聽”的狀態(tài)逐步轉變?yōu)椤拔乙牎薄T诮虒W過程中,師生之間是一種雙向互動關系,既要求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學生將抽象的理學理論知識與具體病例結合起來,由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訉W習,從而學會思考,學會獨立地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從而真正實現(xiàn)“師生互補,教學相輔”的教學效果,并促進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開拓視野、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案例分析教學中,學生通過接觸現(xiàn)實中的真實病例,一方面幫助學生運用抽象的理論知識解決具體實際問題,另一方面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他們對藥理學科與實踐應用的聯(lián)系。同時,現(xiàn)代教育理念要求既要注重知識教育,更要注重能力教育。因此學生要學會學習,教師要學會教育。在案例分析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對案例歸納總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加以指導,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
案例分析法教學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各方面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藥理學教師既要掌握相關學科的最新前沿動態(tài),又要具備較強的應變和判斷分析能力,這樣才能對學生在案例分析過程中的觀點和結論給予科學地引導和評價。同時,教師的教學水平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具有重要作用。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精心準備案例,另一方面在案例分析中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并加以引導。教師的理論知識和學術水平直接反映了教師組織教學的能力和融會貫通能力。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恰當和有針對性地選取案例并組織好教學,既能將案例教學的真正價值充分展現(xiàn)出來,又可以顯著提高理學的教學效果。
二、案例分析法應用于物的教學過程
(一)精選案例、恰當導入
在運用案例分析法進行教學時,教師在課前必須精心備課,根據(jù)物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精選病例,設計好教學程序,應充分預估到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做好答疑準備。例如在肌松藥臨床藥理一章的學習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典型案例:一個49歲的患者正在顯微鏡下接受顱內前交通動脈瘤的夾閉手術。此時,患者需要完全的靜止,因為患者一個最小的動作都可能給手術帶來毀滅性的后果。那么,患者應該怎樣被保護,外科手術應該怎樣進行?
(二)適當引導、增強學生自學能力
開展案例教學時,教師在課前應將案例資料發(fā)放給學生,同時也可以適當?shù)貙⒋鸢敢龑Ыo學生。鼓勵學生在讀資料的過程中提出質疑,了解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即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例如,使用肌松藥(神經(jīng)肌肉結合阻滯劑)是保護患者的最佳辦法,也是本案例的答案。但教師在案例臨床處理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注意的是神經(jīng)肌肉阻滯劑的臨床藥理有哪些,同時此患者手術需要哪種類型的肌松藥。通過引導發(fā)現(xiàn),本案例中該患者手術需接受維庫溴銨,一種非去極化神經(jīng)肌肉阻滯劑。
(三)啟發(fā)調控、展開討論
組織課堂討論是案例教學法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完成案例教學目標的關鍵所在。案例討論可以以小組、大組或全班的形式開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運用已經(jīng)學過的理論知識對病例加以分析和討論,同時,教師可以調控討論的節(jié)奏和脈象并準確答疑,討論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尊重與眾不同的思路和見解,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才能讓課堂氣氛輕松活躍,程序有條不紊。例如在本案例中,學生的分析討論可以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1、肌松藥的分類有哪些2、肌松藥在一般麻醉中的作用效果如何
(四)做好記錄、總結歸納
總結歸納是案例分析教學法的歸宿。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適時地簡要記錄下學生的觀點和爭議的焦點,同時圍繞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分析討論進行歸納總結。總結要做到簡明扼要、條理清晰,還要難點、重點有所突出,并對案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教師要教會學生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探究解決案例問題。例如在本案例的總結歸納中,學生需要掌握以下幾個知識點:1.局麻藥的作用機制;2.局麻藥的其他作用;3.局麻藥的用法(表面麻醉、浸潤麻醉、傳導麻醉、蛛網(wǎng)膜下腔麻醉、硬脊膜外麻醉);4.常用的局麻藥(普魯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5.全身(吸入性、靜脈);6.復合麻醉用藥(麻醉前給藥:安定、嗎啡、阿托品等。誘導麻醉用藥:硫苯妥鈉。基礎麻醉用藥:硫苯妥鈉。合用肌松藥:琥珀膽堿。)
參考文獻:
[1]陳春玲,俞瑾.案例分析法在麻醉規(guī)培學生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探討[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6,(01).
[2]《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5年總目次[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