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婦產科規章制度

婦產科規章制度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婦產科規章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婦產科規章制度范文第1篇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 風險因素 風險管理 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43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8-0302-01

1 婦產科護理風險及因素分析

1.1 專業技術缺陷造成的護理風險。婦產科護理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要求很高,護理人員是否專業,技術是否嫻熟,直接關系到母嬰兩人的生命安全。由于評分系統的不完善,多數醫院的婦產科護理人員為年齡較大,經驗豐富的助產士帶頭,但是,其專業知識比較缺乏,醫學知識多有局限。例如,助產士應當在產前根據產婦的各項指標估計嬰兒的大小、位置,出現難產的概率,可能會用到的接產技術,接產后嬰兒的處理方式等等。各個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專業的技術作為支持,尤其是在搶救的緊急時刻,不熟練的專業技術有可能造成十分嚴重的安全后果。有些助產士對搶救流程不熟悉,穿刺技術不熟練,無法正確判斷產程進展,往往容易發生護理風險。

1.2 忽視溝通技巧,造成溝通障礙。近年來,由于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障礙,造成了很多醫療糾紛。一方面,護理人員缺乏相應的溝通技巧,很多護理人員在回答患者問題時,面部表情生硬,專業語言不予解釋,常常把患者家屬搞得云里霧里,患者家屬聽不懂,自然也就不理解,更有護理人員往往是認真對待工作,但是由于沒有給患者家屬及時解釋,從而造成誤會。例如,護理人員在給患者靜脈輸液時,由于患者血管不好找而花費時間較長,患者不知緣由,反而抱怨護理人員技術差,不認真。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和家屬對護理工作抱有不合理的期望,往往希望能夠藥到病除,對護理流程不熟悉,認為生孩子是小事,導致出現問題后對醫生不理解。

1.3 缺乏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多數的護理人員缺乏法律意識,忽視患者權益的同時,也缺乏相應的自我保護意識。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法律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護理程序的各個環節都有相應的法律規定,同時,患者的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強,這些因素決定了護理人員缺乏法律意識很容易造成潛在風險。例如,有些護理人員缺乏責任意識,在填寫護理記錄時沒有認識到護理記錄的法律效力,在采取護理緊急措施時,不尊重患者的意見,造成醫療糾紛和護理風險。

1.4 患者自身原因造成的隱患。當今社會,由于醫療糾紛層出不窮,醫患關系也越來越緊張,很多患者對醫務人員不信任,對護理人員的提醒不放在心上,對醫護人員心存戒備。由于患者的不配合,為婦產科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增加了難度。由于患者自身因素造成的醫療風險數不勝數。

2 婦產科護理風險管理的措施

2.1 完善并認真落實規章制度。在護理規章制度中,首先要做到“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建立各個崗位的規章制度,完善并修訂《護理風險緊急處理措施》、《護理人員責任規章制度》、《醫療事故報告制度》。制度的落實要以各個護理小組為單位,由經驗豐富的主管護理人員對護理的各個細節進行風險控制,核查制度落實情況,責任到人,規范高危產婦搶救等必要操作流程,并定期進行演習,以減少風險的發生幾率。

2.2 法律教育,增強風險意識。注重護理人員的法律教育,增強護理人員的風險與安全意識,是建立護理風險管理體系的重要思想保障。隨著我國法制社會的建立,和法律的不斷完善,人們的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強,作為護理人員,應當具備完善的醫學法律知識,正當保護患者的權益和醫院的正當利益。因此,婦產科護理工作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醫院法律知識。首先,護理科主管人員應當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定期進行法律知識學習活動,不斷更新護理人員的法制觀念,幫助護理人員熟悉一些常用的醫學類法律,例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法》等,讓護理人員能夠知法、懂法的基礎上,能夠嚴格遵守法律。同時,婦產科護理人員應當定期召開安全工作會議,定期總結科室內部發生的安全問題,發現安全隱患,并提出解決辦法,從而使護理人員人人具有風險意識。

2.3 注重細節,提高護理質量。細節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關鍵。婦產科護理工作的一大特點就是頭緒繁雜,工作量大。在這種情況下,細節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將瑣碎的護理工作做細致,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護理質量。護理工作的細節眾多,在此我們舉幾個例子進行說明。首先,完善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制度一直沒有得到婦產科護理部門的重視,很多醫院的婦產科護理人員存在超負荷工作的現象。這一現象直接導致了護理人員身心疲憊。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之下,護理人員很難對患者做到笑臉相迎,在工作中更是容易錯誤百出,因此,制定科學規范的交接班制度是護理風險管理體系的重要細節。同時,對于很多新進科的護理人員,其工作經驗少,技術不夠熟練,主管人員應當多給予這類人員以關心,實行“以老帶新”的制度,提高整個護理工作的質量。

2.4 提升專業知識水平。婦產科護理工作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專業水平要求嚴格,有其是產婦的產程觀察和產后護理工作,對護理技術的要求更高,因此,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和應急能力成為了評價其護理水平的重要標準。首先,婦產科護理部門主管人員應當定期組織護理人員認真學習婦產科多發病的常規護理方式,定期進行培訓,學習應急護理知識和技能,例如產婦大出血造成休克的搶救護理、新生兒窒息復蘇術等等。除了進行培訓以外,還應當建立完善的技術考核制度,定期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進行考核評分,實行考核上崗制度,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嚴格把關。

3 結束語

總之,要針對婦產科護理工作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需要醫院、護理人員和患者三方面的努力。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患者和醫院的損失,降低風險的發生率,需要醫護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完善醫院管理制度,增強風險防御意識。

參考文獻

[1] 劉禮梅.婦產科護理中不安全隱患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24:2776-2777

婦產科規章制度范文第2篇

一、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及形成因素

(一) 護理人員自身因素

1.護理人員風險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

婦產科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工作中,仍然大多缺乏足夠的風險意識和法制觀念,以致在行護理操作時不認真、執行規章制度不嚴、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不暢、對病情解釋不周,從而引發很多護理安全問題。如有的護理人員有章不循,制度執行不嚴格,輕視病人出入院時間、新生兒性別、出生時間等護理文書的書寫和記錄,導致護理安全問題的發生;有的護理人員沒有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等制度,出現發錯藥、接錯液體、抽錯血等現象;有的護理人員缺乏對孕婦和嬰兒進行常規的、系統的護理,或沒有認真、仔細聽取孕婦的胎心及對孕婦進行嚴格的產程觀察,以致造成新生兒窒息以及孕婦產后大出血等嚴重后果;再如,隨著患者權利意識和自我意識的覺醒,參與意識和法律意識的增強,而有的護理人員知情同意落實不到位,在出現急癥的時候,或因緊張或忙于處理,或因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出現意外需用產鉗術或剖宮術時,沒有及時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就可能偏離患者的期望值,引起患者的不滿情緒,成為護理安全問題發生的因素。

2.護理人員專業水平有限,業務能力不高

隨著社會的進步,婦產科的患者和家屬對醫護人員的期望值日益提高;加之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知識和高科技醫療設備不斷應用到婦產科醫療護理服務中,這些都對婦產科醫護人員在業務上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隨著醫院規模的不斷擴大,婦產科護理隊伍年輕化傾向明顯,加之學習力不足,部分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有限,自身綜合素質偏低,業務水平不高,成為發生護理安全問題的源頭。有資料顯示,低年資護士發生護理差錯事故比率較高。多因臨床經驗不足,職業敏感度不高,專業知識不扎實,護理操作不規范,應用儀器不熟練,綜合處理能力不強等,從而引發病人和家屬對治療效果、護理效果不滿意、不信任,甚而引發醫療糾紛。如血氧飽和度是呼吸循環的重要生理參數,有的護理人員對血氧飽和度僅90%的患者,仍忽略對其面色、呼吸等情況的觀察;有的護理人員在搶救危重病人的時候,不能準確、快速的配合相關人員實施搶救;有的護理人員在對臨產婦的護理工作中,不能正確監測孕婦的產程、縮宮等情況,以致新生兒缺氧、腦癱、鎖骨骨折等疾病發生率增高。

(二)院方原因

1.醫院人力資源不足

護理人員常處于超負荷工作的狀態,已成為護理不安全因素之一。如因護理人員疲勞操作、疏于觀察而導致的輸液滲出致組織壞死;患者引流液性質改變而不能及時發現致延誤診療等。

2.醫院的基礎設施布局不當

如地面過滑導致跌傷,床旁無護攔致墜床,熱水袋使用不當致燙傷等。[1]以及環境污染、食品污染、院內交叉感染以及安全危險品管理制度措施不完善等都成為潛在的不安全因素。

3.醫院藥品、護理設施短缺

必需的藥品及必要的護理設施是完成護理任務的重要工具和前提。如醫院相關人員在藥品、醫療設施的采購和管理中工作不力,導致藥品和醫療設施短缺或質量低,性能差,不能滿足婦產科護理的實際要求,就會造成婦產科護理水平降低,導致各種醫療事故的發生。對用于產后大出血、子癇搶救工作的急救藥品、搶救設備是否得到及時補充、良好維護、甚至位置擺放是否得當等都會影響護理技術的正常發揮,從而影響搶救及治療工作,成為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的因素。

(三)患者自身因素

在我國孕產婦死亡原因主要是產科出血、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臟病和產褥感染等;新生兒死亡原因主要是窒息、感染、出血性疾病、畸形及早產因素等。由于婦產科病人存在著比別的患者更多的特殊性、危險性,這無形中更多的加重了醫療和護理的難度;加之大部分社會人群認為分娩是生理過程,無風險意識,對醫療行為的依從性差,如果一旦與其期望的有差距,就對醫生的診斷用藥產生不信任感,更不聽從護理人員的安排,拒絕服從治療,導致患者人為的護理不安全因素。如有的患者及其家屬通過網絡、書籍等多途徑獲取一些疾病知識及診療方案,就私自參與醫療過程而不規范用藥;有的患者住院期間私自離院外出,如造成摔傷、胎盤早剝、胎膜早破、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等嚴重后果,就可能成為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的因素。

二、婦產科護理安全問題防范對策

(一)護理人員加強學習,不斷提高綜合素質

婦產科是高風險科室,危重癥患者多,病情變化快,監護難度大,加之護理隊伍的年輕化,安全隱患無處不在。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的發展,臨床上出現了許多在學校未學習到的新技術、新藥物、新設備、新器械、新方法以及職業安全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如不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跟上專業發展步伐,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必然會遇到很多影響到護理職業安全的問題而束手無策。因此,針對護理人員風險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專業水平有限、業務能力不高的現狀,必須加強學習、加強培訓,重視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國外將護士的繼續教育稱為“生涯教育”,認為護理人員作為一種專門職業人需要通過終身教育不斷學習來完善自身,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增強護理安全意識,規避安全事故的發生。定期組織《護士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豐富護理人員法律知識,不斷強化護士的法律意識,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做到警鐘長鳴,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確保護理安全。

(二)制定相應防控措施,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針對婦產科護理安全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預防與控制措施,建立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和落實各項操作規程,是臨床護理工作的安全保障,是預防和判斷差錯事故的基本要求。制度的執行包括構建執行框架、制定執行流程、組建執行團隊、塑造執行文化。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必須把握每一個細節,如交接班時必須認真檢查搶救設備儀器是否處于完好狀態,嚴格執行檢修制度,保證治療的正常進行;護理管理部門要將操作過程進行標準化規范,形成相應的書面材料,要求護理人員在執行操作常規時,不可隨意簡化操作程序。對新入科室的護理人員進行標準化操作流程及規章制度的培訓,減少不規范行為及護理差錯的發生幾率。護理工作責任重大,婦產科護士在工作中要嚴格按照護理程序的方法,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重視高危人群的管理,認真觀察病情變化,落實有效護理措施。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加強護理人員和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溝通,讓患者及其家屬認識到婦產科護理工作的難度所在和責任所在,認識到不配合院方的要求就有造成各種嚴重后果的可能,從而配合婦產科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在婦產科,最為常見的敏感問題為心監測、新生兒身份識別、新生兒意外、新生兒失竊、新生兒院感等,對于這些問題,護理人員在操作過程中要嚴格進行核對,提高警惕,嚴加防范,及時避免。要充分與患者及家屬溝通,達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使用特殊藥物時,如縮宮素、硫酸鎂等,要嚴格按規范使用,嚴密觀察,詳細記錄。搶救時一定要有條不紊,分秒必爭,確保人員、器械及藥品、物品準確到位,注意使用保護性醫療措施,讓家屬隨時了解患者病情。總之,必須針對婦產科護理工作、護理人員、患者及其家屬的各自特點,制定防范措施和制度。

婦產科規章制度范文第3篇

1當前婦產科護理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1.1部分護理人員缺乏危機意識和應急意識當前在護理人員隊伍中,部分護理人員由于自身法律意識薄弱,在面對危機和突發狀況時缺乏基本的危機意識和應急意識,而且在護理工作中,對于存在的危機因素及安全隱患較為忽略,在對患者護理工作中對患者的心理變化和生理需求缺乏重視,從而導致患者對其護理工作不滿,并由此而導致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產生沖突或是糾紛。1.2護理人員不執行護理制度、操作不規范婦產科護理工作其其他科室不同,其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較高。但在護理工作中,由于部分護理人員自身缺乏嚴謹的敬業精神,在工作中態度不認真,不能嚴格執行護理制度和遵從醫生的囑咐,對病情觀察不及時和不詳細,對于患者發生危急情況時,不能第一時間發現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從而導致患者延誤了就診的最佳時期,由此引發糾紛。另外,當前部分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家屬不能及時溝通,導致家屬對醫院的一些行為不能理解,從而導致醫患糾紛產生。1.3醫院缺乏有效的監管當前很多醫院在發展過程中,自身監管制度不完善,而且得不到有效的落實,許多時候都為了應付上級監管部門檢查而做做樣子,形式主義嚴重,這也導致婦產科護理工作的存在的危險因素及安全隱患無法及時發現,最終導致婦產科護理事故發生。1.4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存在差別護理人員自身的專業素質是引發醫患糾紛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護理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這就很難避免在護理工作出現差錯,再加之患者及基家族對于護理人員自身的護理素質及業務水平的都存在自己的看法,需要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給予充分的重視,否則極易由此導致醫患糾紛發生。當前各醫院護理專業人才缺乏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從事護理的人員多為中專畢業的學生,受制于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的影響,這部分護理人員不僅醫務知識掌握上缺乏全面性,而且對婦產科護理知識也存在一知半解的問題,這就導致工作中護理質量很難得到保障。

2提高婦產科護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2.1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在當前醫患關系緊張的情況下,護理人員需要強化自身的法律意識,學會運用法律知識來維護好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醫院也需要定期對婦產科醫護人員進行法律教育,采取多種形式來更好的提高婦產科醫護人員的法律意識,形成良好的法律氛圍,而且使醫護人員做到知法、守法,能夠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嚴格執行護理制度,準確進行操作。2.2提高醫護人員的職業素質和責任意識婦產科醫護人員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在工作中要具有良好的責任心和嚴謹的工作態度。護理人員需要對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認真學習,并以此作為自身工作行為的標準和規范,嚴格按照醫院的要求來進行工作。2.3加強對醫護人員敬業精神的培養婦產科護理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需要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認真負責的行為準則進行護理工作,嚴格遵循醫院的規章制度,確保護理質量的提升,有效的降低護理事故的發生機率。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需要對自身護理素質及護理技術不足之處進行正確認識,從而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學習和經驗的積累,有效果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做好基本功,從而成為婦產科護理方面的專業人才。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還要努力提高對設備的操作能力,使自身專業技能得以提升。醫院年終考核需要將醫護質量與考核進行有效的結合,這樣不僅有利于醫護人員自身責任意識提高,而且能夠在護理工作中做到自我監督,對降低醫療事故的發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4培養婦產醫護人員的超前服務意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護人員的服務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醫護人員需要培養創新意識,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對患者進行超前服務,有效的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2.5尊重患者尊重患者是醫護人員的基本規則。醫護人員一定要考慮到患者在特殊時期的特殊心理,避免因為侵犯患者權利而產生糾紛。與患者多溝通,讓她們及家屬充分信任,例如,一定要尊重患者的知情權、消費權及隱私權等。

3結束語

婦產科規章制度范文第4篇

1.1醫療技術因素

有研究[1]表明:對醫患關系影響最大的因素是醫療技術。醫療技術方面包括病情判定錯誤、漏診、操作不規范、手術瑕疵、病情處置不當等,由于基層醫院的條件所限,醫療設備和醫師的診療水平往往和大醫院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基層婦產科醫師在診治時僅僅注重患者的表面癥狀和局部的檢查結果,而忽視了疾病整體的發展過程和患者的個體情況,過于依賴儀器檢查結果或化驗結果,或是對臨床經驗過于依賴,這些都是導致醫療差錯的重要因素。其次,在基層婦產科中,違反技術操作常規的現象也較為常見,由于對醫療過程沒有一個充分的認知,部分醫師在進行醫療操作時不認真執行,醫療操作中多數為有創性操作,沒有過硬的技術,技術操作不熟練是導致醫療差錯的又一原因。

1.2醫療設備因素

由于財力不足,困難較多,基層醫院發展較慢,很多醫療設備和醫療技術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物質保障不及時、醫療條件不具備等與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有一定的內在聯系,例如在新生兒常見的臍帶繞頸及胎盤因素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夠清晰地發現,而采用黑白的設備往往不能及時發現,導致醫療差錯的發生[2]。

1.3醫務人員因素

鄉鎮衛生院婦產科醫師理論學習少,基礎知識較差,臨床工作經驗有限,導致產前評估不足,尤其是對于一些高危患者的相關因素考慮不周全,導致出現異常情況時不能及時應對,難以實施正確處理措施。其次,醫師在工作中責任心不強,工作敷衍塞責也是導致醫療差錯的常見原因[3],部分醫師工作中疏忽大意,未嚴格執行查對工作或進行違規操作,從而導致差錯的發生。

2醫療差錯的預防措施

2.1加強職業道德培養

加強醫德醫風教育,提倡良好的職業道德是防止醫療差錯事故的前提,要教育醫務人員堅持病人第一、質量第一,增強責任心、忠于職守,培養良好的醫風,養成認真、細致、嚴謹的工作作風。在行醫過程中,要對患者的健康高度負責,在工作中認真觀察患者病情,耐心與患者進行交流[4];要提高風險意識,對病情特殊的病人要加強觀察,特別是手術患者,術后嚴格觀察血壓、有無出血、感染等情況,及時發現不良苗頭,杜絕醫療事故[5]。

2.2加強業務學習

基層醫院要充分認識婦產科的高風險性和復雜性,應抓好婦產科醫師的繼續教育及技術培訓工作,在醫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對婦產科醫師進行有計劃地多種形式的培訓,以提高其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提高醫療工作質量和效率、減少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

2.3加強醫院管理

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做到制度明,職責清,有章可循,違章必究,是防止醫療差錯事故發生的主要對策[6],基層醫院應把醫療質量管理放在醫院管理的首要位置,要加強醫療質量指標,定期考核落實情況,設立獎懲制度,與醫師的經濟收入掛鉤,使醫師充分理解執行規章制度、職責和操作常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執行的自覺性,落實人員的崗位職責,保證醫療工作有條不紊地慣性運行。

2.4盡量改善醫療條件

如前所述,有些醫療差錯事故是受基層醫院條件、治療的限制造成的。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增加對農村衛生事業的投入,并采取實際措施,改善基層醫院的就醫環境和條件,使其更加適合婦產科特點,體現人性化要求,努力打造婦產科醫療安全的物質基礎[6]。毫無疑問,這對基層醫療單位把不安全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圍和最低限度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3總結

對于醫務人員而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應永遠放在首位,對于婦產科醫療差錯的各種原因應當認真分析,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積極預防。隨著醫療衛生行業的不斷進步,婦產科醫師要做到與時俱進,加強自身業務學習,克服基層醫院條件限制,更好的服務患者,避免醫療差錯的發生。

作者:程小密 單位:廣西崇左市扶綏縣東門中心衛生院

參考文獻

[1]孫盼盼,夏云.醫務人員視角下的醫患關系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6,12(12).

[2]周亞東.中國傳統文化:和諧醫患關系的思想資源[J].醫院管理論壇,2010,27(4):45-48.

[3]金劍南.基層醫院醫療差錯事故原因分析及預防[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0,6(13).

[4]魏珊.基層婦產科醫師避免醫療差錯的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10(22).

婦產科規章制度范文第5篇

每一位在醫院婦產科的護理工作者,必須要規范護理行為, 加強責任心, 以誠信和優質服務在患者的心目中樹立起良好形象,減少和避免護患糾紛引發的不良后果。對待風險要做到早發現、早預見、早疏導,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護理中差錯率的發生。要把護理工作不斷地進行完善,弘揚護理人員崇高的南丁格爾精神,為構建當前和諧醫院而做好本職工作。希望本文能對當前婦產科的日常護理工作有所裨益,同時也冀圖對我省大小醫院的婦產科護理工作有所參考和借鑒。

2資料與方法

2.1 資料來源

本文以2015年8月至2015年12期間,到本院婦產科進行分娩和醫治婦科疾病的女性患者126例(年齡段在26歲至5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26歲)。對此期間護理工作人員所采用的護理方法與措施、對患者的滿意程度進行了電話跟蹤調查,同時也對患者住院過程中的相關病歷資料等進行了歸納、統計與分析。

2.2方法

本科室護理人員,采取了以下一系列的工作方法與措施,如下:

2.2.1嚴格執行護理操作的規章制度

以往發生的婦產科護理安全問題,都與護理人員未能嚴格執行護理操作的規章制度有關。有的護理人員憑借自己多年臨床經驗,在處理問題時,未能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及查對制度,可能導致不應該出現的護理差錯的發生。部分護理人員未能規范安全用藥和用血,對于風險的防范意識不夠,導致患者用藥和用血出現差錯,甚至威脅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上述實例,嚴重地影響了醫患關系,導致醫療糾紛事件的頻發,同時也給本單位帶來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完善的護理操作規章制度對于保證護理工作安全準確意義重大。本院要求醫護人員一定要根據護理章程的每一個細節,詳細制定操作規程,盡量避免上述安全事故的發生。

2.2.2加強業務技術培訓

加強業務技術培訓,提高醫護人員的職業素養,是搞好當前婦產科工作的又一重要途徑。首先要鼓勵年輕醫護人員積極參加衛生系統和本單位舉辦的各種形式的職后繼續教育,拓寬她們的視野,增長本學科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護理方法與經驗,為我所用。此外,要將專業技術培訓,提高整體護理質量水平的工作落實到工作實踐中。開展產房24h值班制與監護,建立由工作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的組長負責制,帶領護士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從而加強了婦產科的突發事件,保障了入院患者的安全,提高了孕產婦及接生的護理質量,適當減少剖宮率。

2.2.3增強服務意識

良好的工作態度是防范護理糾紛,構建現代和諧醫院的基礎。每個入院患者在住院期間都希望得到護理人員優質護理。因此,入院患者人院時,本科室醫護人員應增強服務意識,主動熱情接待,妥善安置病房。發放醫患連心卡,耐心主動本科室的宣教指導工作,主動問詢和關心患者。問起所需、答其所問、解其所感,我們要換位思考,想患者所想,視患者為自己的親姐妹,精心護理。學會用真誠、寬容的工作態度對待患者及家屬表現的誤解、不又好、醫治中的不配合等現象,增強自我服務意識,不僅有利于預防護理糾紛的發生,同時還有利于加快自己的專業成長。

2.2.4實施人文關懷、精心呵護

婦產科入院者中的高齡產婦和肥胖者劇增。隨著計劃生育國策的宣傳和落實,她們中的多數都是第一胎、第一次入院心理上會產生緊張、害羞、焦慮、和憂郁等心緒,針對患者的此心理特征,最好的方法就是實施人文關懷,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一是此方法能消除患者的緊張、害羞心理,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二是患者就診人院后醫護人員和藹和平易近人的工作態度,能給入院者一種家的溫馨,給患者精神上的鼓勵,使之坦然地接受治療。三用醫護人員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消除患者心理的焦慮與恐懼;四是根據不同情況對患者進行生殖器解剖、生理及性知識等方面的教育,增長此方面的知識,減負心理壓力,并對她們的丈夫及家人進行溝通,鼓勵其給患者更多的理解與呵護。多舉措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感到家的溫暖,萌生信任感。

2.2.5加強心理溝通,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對于婦產科患者來說 ,最重要的是能更好的維持一份良好的治療心態,尤其是針對孕產婦的護理工作,在護理時存在有一定的風險,因此,為規避各種風險的發生,更有效的提高護理的有效率,并減少醫患矛盾的發生,構建出一種和諧的醫患關系,因此,護理時必須加強與孕產婦進行心理溝通,注重人文關懷的實施。以科學的方式來促進她們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同步恢復。在婦產科護理中,應從患者的心理需求出發,實行人性化管理。通過熱心接待住院、細心安排病房精心醫療、親人般的護理等人文關懷,使孕產婦倍感家的溫馨。出院時,護理人員應指導和幫助產婦辦理好出院手續,留好聯系方式,耐心講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并向產婦發放注婦產科健康手冊,以便產婦可以隨時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平市| 凤阳县| 河西区| 柳河县| 满洲里市| 贡嘎县| 岗巴县| 平湖市| 册亨县| 读书| 胶州市| 临洮县| 宝山区| 什邡市| 卓尼县| 沈阳市| 南平市| 浦北县| 方山县| 泰安市| 沅江市| 宣恩县| 正安县| 曲靖市| 沧源| 原平市| 海伦市| 瑞昌市| 英山县| 博兴县| 孟津县| 伊金霍洛旗| 海淀区| 正宁县| 扎鲁特旗| 香河县| 杭锦旗| 吴堡县| 习水县| 咸宁市|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