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聽課記錄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實錄式;敘述式;分類系統式
Listen to the observation in the lesson and record
Tang Bin
【Abstract】Listen to the lesson is in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to count for muchly constitute part, passing to listen to lesson can promote the teacher's is in th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of mutually exchanges, take long repair short, attain common progress of purpose.In listen to the lesson attention observation student of performance in time detection in the teaching existence of problem, and do in time revise and improvement, be advantageous to propulsion teaching of steady development.The teaching manager pass to listen to a lesson activity and can control teacher and student in the dynamic state reaction in the teaching, with this to teaching the management make in time of adjust.Pass to a few kinds listen to lesson a record a way of analysis introduction, provide the teacher with the reference and usage.
【Key words】Factual records type;Describe a type;Classification system type
聽課是教學中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每一個教師幾乎都有著聽課和評課的經歷,掌握聽課的技能和技巧,既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有助于教師自身進行課堂教學反思,不斷向專業化程度和專家型教師的方向邁進。對于一個善于觀察和善于捕捉信息的教師來說,并不只是在上課過程中去觀察和記錄。他對課堂上的觀察與記錄,實際上從走進課堂正式上課前就已經開始了。
一、聽課前的準備
聽課者一般要提前幾分鐘進入課堂,提前的時間為五分鐘左右。聽課者在走進教室后,有幾件工作要做:
觀察學生的狀態。觀察一下學生在課下的活動狀況,用以對比其課上的表現及行為。例如,如注意到學生在課下生龍活虎,而在課上卻無精打采,就可以進一步去思考,到底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一結果,是不是教師過多地支配了課堂,沒有給學生活動的余地,或者是學生在課下消耗的體力太大了,以至于上課時注意力都不能集中,如此等等。
與任課教師交談,了解有關情況。這段時間也可以用于與任課教師聊天,一方面可以消除任課教師的緊張心理,另一方面了解他是怎樣來看待這次教學的,這次教學的準備情況如何等等。
與學生攀談,了解他們對本課知識的掌握及其它情況。這段時間也可以走到學生中間與他們進行交談,了解一下他們對將要上的這堂課的興趣、準備情況,對任課教師的看法,對學習的態度等等。
選擇自己要做的位置。走進教室后,要注意觀察教室的空間布局,盡量選擇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坐下。
畫出幾幅教室課桌椅排列的草圖,以備使用。可以用簡筆畫簡單地勾勒一下課堂中課桌椅的大致情況,注明講臺的位置,哪些座位暫時是空的,教師周圍的墻壁上都貼了些什么,位置設備有哪些等等。有的時候,你不用記錄教師與學生的實際教學用語,只憑這些圖就可以反映出課堂上的實際狀況,作出切合實際的分析。
上課鈴聲想過之后,聽課者也就進入了緊張的觀察狀態。這時候,你要清楚自己到底要觀察什么,哪些對象應進入自己的觀察視野,哪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忽略不計。西方一些研究表明,上課過程中,聽課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人員特性。指教師或學生的特性,例如教師是熱情的還是冷漠的,學生是樂于合作的還是各行其道的,教師與學生的精神狀態是否飽滿。
言語交互作用。教師與學生如何相互交流,誰在說話,講的是些什么,提出的問題以及作出的回答是什么,課堂上實際使用的詞語和語言表達怎樣。
非語言行為。包括教師與學生的動作、姿態、面目表情等。
活動。課堂上開展的各式各樣活動類型有哪些,活動的實質是什么,在學生活動時,教師在干些什么(包括活動類型:個人、小組、全班等;活動數量與質量,其中質量可以從學生的參與程度及激發的學生智慧程度來衡量)。
管理。課堂常規情況、教師或學生干部的管理方式、管理與教學的關系。
教學輔助手段的使用。教師是如何使用視聽輔助設備的,如電視機、光碟機、電腦等。
認知水平。在課堂上思維的實質和水平,例如回答問題所需要的推力水平,或者學生對概念等表現出的理解水平。
社會方面。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分別承擔的角色,建立起來的規范和規則,各自的社會背景,以及所體現出來的權利。
情感水平。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關系,相互間的融洽程度等。
除了上述內容之外,在我看來至少還有兩個方面的方面應引起聽課者的注意:
教學材料的使用。一方面注意含有信息的材料,教材、板書、圖畫等的運用;另一方面注意不含信息的材料,黑板、其它教學手段的運用。
時間。各個教學手段所用的時間,教師、學生各支配的時間。
二、聽課的記錄方式
聽課中觀察的對象清楚了,還要掌握一些記錄的技巧、技能和方式。常見的情況是聽課者手拿一本聽課本走進教室,隨意的記錄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把自以為重要的內容簡要地記錄在聽課本上,這樣的教師一堂課下來,可能寫不了幾個字。實際上,課堂記錄也有著形形不同的方式,每種方式適合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在有些情況下,更是多種方式綜合運用的。主要的記錄方式有以下幾種。
實錄式
將課堂的真實情況盡可能全面地記錄下來,主要反映教師與學生的言語行為和活動。例如,截取一段汽車起動機原理課,師生對話情況記錄如下:
教師:上課!
學生:起立!
教師:同學們好!
學生:老師好!
教師:上節課我們剛學習完汽車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及零件拆裝與檢測,同學們還記得嗎?
學生:記得!
教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工作原理正好與發電機相反的電器,請同學們猜一下是什么?
學生:是起動機吧!
教師:回答正確。為什么是起動機呢?
學生: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是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而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正好與發電機相反,是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帶動汽油或柴油發動機起動。
教師:回答得非常好!
在進行實錄式的記錄時,注意要盡可能用師生實際使用的語言,不要用經過書面化加工過的語言來記錄,否則,教師事后會很難回憶課堂上,當時的真實情況。另外,實際的對話語言能真實反映師生當時的心理狀況及對話交流情況,有助于聽課教師全面地把握和評判這堂課。
記錄時,由于師生的對話速度比較快,要把每句話都記錄下來,困難較大。這時,可用些簡寫符號來代替。如發電機用英文字母G表示,起動機用英文字母S表示,發動機用英文字母E表示。這樣加快了記錄速度,記錄過程中字可以寫得潦草些,只要自己認識就可以了,事后再整理成正式的聽課記錄。
實錄式雖然反映了課堂的原貌,但也有一定的缺陷,如記錄者幾乎沒有思考的時間,沒有機會甄別應該或不應該記錄的內容,聽課教師對課堂的評判職能等到聽完課以后,慢慢地回憶聽課時的情景,才能有一個大概的判斷和結論;并且實錄主要反映出來的是師生之間的語言行為,其它行為或環境等不容易記錄下來;此外,記錄者不大可能再去觀察學生的面部表情,教師的教態等,而這些方面透露出來的信息也是課堂上極為重要的內容。
敘述式
敘述式是以第三人稱的形式概括化地反映課堂情境,記錄者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敘述課堂上發生了什么,存在哪些問題可供討論,這種記錄方式在人類學研究中曾被廣泛運用,在一定意義上屬于人種志研究。
下面是一堂汽車實習教學的聽課記錄片段:
李老師在10:00分走進教室,10:05分正式上課。他先查看了黑板用不用擦,實習操作臺架上的工量具及需要進行拆裝的節氣門體,是否擺放整齊。他與坐在前排位置的學生寒暄了幾句。很快學生都到齊了,10:05分,,師生之間相互問好后李老師正式開始上課。
李老師說:“今天我們進行節氣門體的拆裝及檢測實訓,在操作之前我們先講解實習安全,簡要復習節氣門體工作原理和拆解要領。”
這種記錄方式好處在于一是沒有馬上決定記錄什么的壓力,記錄者可以從容地判定要記錄的內容;二是在上課記錄時,就可以較容易地把握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明了各環節與各環節之間的關系;三是可以較全面地捕捉課堂各方面的信息,如果課堂氛圍、環境、教師與學生的非言語行為等;四是可以明確課堂上體現出哪些可以進一步討論的問題,這堂課的研究價值有哪些。
分類系統式
分類系統式記錄是將要觀察的內容分為不同的項目,分別進行觀察和記錄。這種方法在西方的課堂觀察中運用較為普遍,我國的教師還沒有這方面的習慣。有人認為這種記錄方式是用于專業研究者的教育研究的,教師則不必在意。其實不然,教師如果掌握了這種記錄方式,從聽課的目的要求出發,自行設計一些簡單的分類,也是完全可能的。借助于這種方式進行記錄,與定性記錄方式(例如敘述式)不同,可以為聽課者提供較為詳盡的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定量信息。
三、聽課后的觀察與反思
下課鈴響了,按照一般的理解,好像聽課就到此結束了。其實不然,在課后仍然可以觀察到一些有益的信息,對你理解和認識這堂課有較大的參考價值。比如,你可以與學生攀談,了解他們掌握本節課內容的情況,來看看預期的教學目標是否已經達到了,至于選擇與哪些人交談,視學生課堂上的不同表現及課后的實際情況而定;也可以觀察一下學生課后是否還饒有興趣地談論著本節課的內容,這實際上也可作為檢查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聽課是教學中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每一個教師幾乎都有著聽課和評課的經歷;掌握聽課的技能和技巧,既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有助于教師自身進行課堂教學反思,不斷向專業化程度和專業型教師的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 陳至立,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2001-1-4.
[2] 教育部師范司主編.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執教者: xx一小 崔xx
指教課題: 《有了矛盾怎么辦》
地點: xx中心學校 五年級七班
過程:
一、圖片導入,學生回憶美好生活,學生展示照片。
二、觀看動畫視頻,突出中心主題,學生回答感受。
三、小組交流,深化主題 學生共同探討
四、課內拓展,知識生化 知識鞏固
五、作業布置 進一步探究
板書:(張貼) 有了矛盾怎么辦
寬容 幫助 尊重 忘記
體會:
在辦事處舉行的小學品德優質課評選中,我聽了崔老師講的《有了矛盾怎么辦》一
課,我感覺整堂課能夠圍繞“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授課教師思路清晰、舉例得當,充分運用了圖片、視頻等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性比較高,從而課堂完成比較理想。特別是在小組合作中,給學生設計了不同層次的題目,讓學生自己根據興趣選題,在討論、合作中輕松完成了一節課的內容,目標達成度高。但在教學中如果能夠積極控制好上課節奏,對學生的合作進行進一步調控,將更加有利于課堂教學,在問題設計上也可以更有針對性。
由本節課想到的:
1、只有教師充分備課,對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研組充分取長補短,在課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學生才能感興趣。
2、什么樣的教師,運用是否恰當的的教學方法,課堂效果截然不同,學生聽課效率也截然不同。
1、聊天記錄、錄音、攝像等能作為法庭證據,但仍有一些限制;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第二十二條規定:“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制件;
3、聊天記錄、錄音、攝像等視聽資料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只有在有其他證據作為佐證的情況下,才能作為案件的定案證據。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10kV 配網 供電 可靠性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1)09(a)-0148-01
由于配電系統大多數網架結構都很薄弱,設備陳舊落后,近些年來國家對城網改造加大了投入力量,城市110kV及以上高壓電網得到了很好的改良,同時對電能質量的提高也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由于城市低壓配網投入相對不足,使得部分地區終端客戶的電能質量改善不明顯。據有關資料顯示,10kV配網故障率占整個電網故障率的70%。目前10kV配電網相對于35kV及以上的電網來說,整體設備健康水平和供電可靠性也都不夠高。這主要是因為10kV配網線路較長,電設備技術標準低,線路布局不合理,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另外,平時的檢修、施工停電,停電時間較長,長此以往也影響了供電可靠性。因而配網供電可靠性已成為當前配電管理的第一要務。本文就影響10kV配網可靠性的一些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進措施。
1 預安排停電的原因分析
預安排停電是影響供電可靠率的原因之一。計劃停電時的戶數要占總停電時戶數的85%,余下的15%則為特殊的故障停電所致。計劃停電是影響供電可靠性的主要原因。
預安排停電影響原因所占比例排序為:配網計劃施工(51%)、用戶工程(25%)、配網計劃檢修(12%)、市政建設工程(7%)、受輸變電影響(5%)。
2 故障停電的原因分析
2.1 外力破壞
這一部分包括不可抗力的災害性氣候破壞、另外也包括某些施工單位野蠻施工破壞和交通車輛破壞。
2.2 設備原因
變壓器的故障分為電路的故障和磁路的故障。電路的故障主要是線環和引線引起的故障等,一般有:線圈絕緣層的老化、空氣潮濕、切換器的接觸不良,使用的材料質量和材料制造工藝的不良,過電壓沖擊及二次系統短路引起的故障等。磁路的故障一般是指鐵芯、扼鐵及夾件間發生的故障,常見的有:硅鋼片短路、穿芯螺絲及扼鐵夾件與鐵芯間的絕緣損壞以及鐵芯接地不良引起的放電等。
配電變壓器控制設備中跌落式熔斷器故障所占的比例比較高。電網中處于電力傳送最后一級的變電設備是配電變壓器,它數量最大,可是它的自我保護能力很差,保護控制變壓器的任務由高壓開關設備控制。當前配電變壓器常用的高壓控制、保護設備有下列三種:跌落式熔斷器、高壓斷路器、高壓限流熔斷器。在10kV配電線路中,有90%的配變和專變都使用跌落式熔斷器。
3 配電線路網架還不夠靈活和完善,造成供電可靠性低
比起過去,現在10kV配電線路的自動化水平已經大大提高了,單條線路分段和相鄰“手拉手”的形式正在逐步實現,但是相對于供電可靠性的要求還是有差距的,尤其在農村線路中。要想供電可靠性有提高,必須加大投入,提高10kV配網的技術含量和完善程度。
3.1 用戶原因
用戶專變的維護檢修不當影響線路運行狀況的穩定性。某些企業環境污染物較多且管理不善,造成電器設備的表面污物量大,不及時清理維護容易發生污閃事故,致使10kV配電線路停電;同時污物可能造成電器設備的腐蝕損壞,造成停電事故。另外一些用電戶不常生產,或為季節性生產,或開工不足,時停時開,變壓器也時停時用。開工生產前不能對配電變壓器等電氣設備進行全面的清掃檢修,出現問題時造成10kV配電線路停電。更有些工廠企業用戶轉包頻繁,管理混亂,設備運行環境惡劣,所以發生事故也較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10kV配電線路停電次數,從而影響了10kV配電線路可靠性。
3.2 增強事故處理能力
針對樹線矛盾突出的地方,及時更換絕緣導線;在變電所裝設小電流接地選線裝置,在線路上安裝故障指示器,盡量縮短故障查尋時間;積極進行職工技術素質培訓,全面提高職工進行事故處理的水平;加強對用戶的安全管理,經常指導用戶進行安全用電,向用戶推薦電力新技術、新設備,盡力減少因用戶原因造成的系統故障;加大力度不斷加強社會宣傳,提高全社會對公共設施(電力設施)的保護意識,減少因外力破壞造成停電事故的發生。
4 提高供電可靠性的措施
4.1 管理措施
(1)進一步加強計劃管理,提高綜合檢修率。(2)加強缺陷管理,積極開展帶電作業。(3)提高城網科技進步含量,提高城市供電水平。(4)加強運行設備管理。(5)加強用電管理。
4.2 優化電網結構
(1)改變不合理的電網結構,采用“網格式”網絡結構,實行分區供電減少交叉跨越。10kv配電網主干線為閉環接線,開環運行的結構;做到10kV線路的供電半徑不超過3km,低壓供電半徑不超過250m,繁華地區不超過150m。(2)主干線的導線線徑選擇為240mm三絕緣導線或雙YJIV22一3×240mm2,并把每路出線負荷控制在400A之內。(3)每回線路配置一定數量(至少2臺)的分段開關,對分支線路與主干線的聯絡裝設分支開關,并且調整好每級開關的保護使之不越級跳閘。(4)每個110kV變電站10kV都具備3~4條聯絡線路(每條轉供300A左右),提高轉供能力,從而達到少停電提高供電可靠性目的。市區各變電站之間、線路之間實現聯絡,能相互轉移負荷,盡可能壓縮故障和檢修的停電面積,提高供電可靠性。達到變電站一臺主變停運,而配電線路不停電的目的,從而可減少約1/3的停電時戶數。(5)增加10kV線路“手拉手”的網架建設,將現有的線路通過縮短供電半徑、增加出線等改造,使得線路有充分的裕度,以便當10kV線路發生故障和計劃停電檢修時,可以將負荷轉移出去,最大限度地減少停電面積。(6)對電容電流超過10A的配電網在變電站側加裝自動跟蹤補償消弧裝置,這樣大大降低瞬時接地故障的建弧率,防止瞬時性接地故障轉化為永久性接地故障,大大降低配電網的故障跳閘率。(7)積極開展帶電作業,減少停電時間。(8)提高配電自動化水平,縮小停電范圍。采用配電線自動化,當配電線故障時,配電線上的自動化裝置將故障隔離和恢復供電。在網架建設合理完善、投資合理、經濟的線路上搞自動化還是經濟可行的,也是提高供電可靠性的重要途徑。
5 結語
綜上所述,可靠性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綜合性管理工作,涉及到規劃設計、設備制造、基礎安裝、生產運營、維護檢修和客戶服務等各個方面的質量和管理水平,供電可靠性指標是一項反映配電網營運成效的關鍵業績指標,從以上各方面著手,點點滴滴省下每一個時戶數,我們的配電網絡必將朝著更加安全、可靠、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各部門:
為配合學校處進一步推進學校教學管理體制改革,強化教學部管理職能,提高本部門教學管理質量與效率,保證本學期教學工作有序開展,根據教務處安排,思政部定于x年x月x日起開展本學期期中教學檢查工作。希望全體教研室教師能夠在完成正常教學的前提下,積極配合準備各種檢查材料,保證此次教學檢查順利完成。
一、成立期中教學檢查小組
二、檢查時間:
三、檢查范圍:所有思政課程及《醫學倫理學》課程
四、部門檢查內容:
(一)常規檢查
1、聽課情況
檢查內容:檢查各部門教師聽課制度的執行情況。
檢查方式:查閱聽課記錄本。
2、教學秩序
檢查內容:主要檢查教師按時上課、下課及對課堂紀律的組織管理、對學生的考勤等情況。
檢查方式:聽課、檢查教師手冊。
3.教學材料完成情況
檢查內容:本學期課程的完整版教案、課件、教學大綱(理論、實踐)、教師手冊、聽課記錄本、實驗課相關記錄本。
檢查方式:查閱電子版材料。
4.教學活動開展情況、集體備課情況
檢查內容:開學后教學活動開展情況、集體備課情況。
檢查方式:查閱教研室活動記錄、集體備課記錄。
5. 教學改革課程授課情況
檢查內容:PBL/翻轉課堂教學方式改革課程的教學情況(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考評方式等方面)。
檢查方式:聽課、查閱材料。
6.學生教學意見或建議的征集情況
檢查內容:部門對學生關于教學方面的意見或建議的征集情況。
檢查方式:老師課堂、晚課及助教活動征集學生反映問題,及時發現并解決情況。
(二)重點檢查內容
1.教學文件:教案、講稿、教學大綱、學生考勤、教學會議與教研室活動記錄、教師聽課記錄。
2.教學秩序:教師遲到、早退;師生出勤等情況。
3.學生座談會。
4.進行期中學生問卷調查。
5、二級督導組工作開展情況。
四、檢查方式
以教師自查、期中教學檢查小組抽查的方式進行
五、材料提交要求
根據要求所有課程相關材料于15:00前將以下材料提交至期中教學檢查小組。
(1)聽課情況檢查記錄、教學秩序檢查情況記錄、教學材料檢查記錄、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檢查記錄、PBL/翻轉課堂教學情況檢查記錄
(2)11至12月計劃開展的教學活動和集體備課情況統計表;
(3)本學期課程的完整電子版教案、課件以及教學大綱(理論、實踐),要求電子版材料以課程為單位進行整理并寫清基礎信息,以便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