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廢氣治理

廢氣治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廢氣治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廢氣治理

廢氣治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有機廢氣 處理技術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5-0125-01

引言

大氣污染是我國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其中工業廢氣是污染的重要來源。有機廢氣是工業廢氣最難處理的部分,這種氣體能夠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的損害,也給國民經濟造成嚴重損失。

1、有機廢氣處理技術的重要性

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為化工企業的崛起提供了外部環境,但是,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卻忽略了對環保的投入,工業廢氣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嚴重。當大量的廢氣排放到空氣中,不僅會對空氣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同時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為了重現綠水藍天,就需要不斷加強工業廢氣的處理,而對工業廢氣處理的技術研究也就擺在人們面前。有機廢氣是工業廢氣中污染性較強、處理難度較大的一種,而且有機廢氣進入到人體呼吸道之后,對人體的呼吸、血液、肝臟等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有機廢氣的處理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

2、有機廢氣治理技術現狀

目前而言,治理有機廢氣比較普遍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氧化法等。這些方法雖然目前使用廣泛,不可回避一個問題是效率不高,經濟性低,因此在有限的環境治理投入下,帶來的環境改善效果也很有限。

2.1 活性炭吸附法

吸附是指液體或氣體附著集中于固體表面的作用,一般的活性碳都能發生這種作用。根據選取的吸附材料以及吸附機理的不同,吸附法又可分成化學吸附和物理吸附。化學吸附利用的是疏水鍵去除有機污染物的,例如用酚醛樹脂吸附劑去除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類物質。但是化學吸附劑,更多的是運用在去除水相污染物當中,用來去除有機廢氣的情況比較少見,究其原因是吸附劑與氣體接觸時間不夠長,無法進行有效的反應,導致吸附效果達不到預期。這就使得人們在實際生產中選擇物理吸附材料處理有機廢氣,比如活性炭、沸石等。選擇這種孔狀結構,比表面積大,物理吸附能力強的吸附劑符合去除有機氣體的要求。實驗數據表明,纖維吸附材料與蜂窩狀、顆粒狀吸附材料相比,具備更快的傳質速率,因此,常常選擇纖維吸附材料,以提高去污效率。

2.2 吸收法

吸收法一般情況是指的是液體吸收法,其基本的原理是廢氣和吸收劑接觸很充分,吸收劑對于有害物質進行吸收,再經過接吸收過程,從吸收劑中除去廢氣并提取吸收劑,這樣就使得吸收劑能夠被循環利用。目前廢氣處理設備中噴淋裝置是使用吸收的原理進行制作的。物理吸收劑是利用的物質具備相似相容的物質特性,比如常見的吸收劑水,可以用于去除那些易溶于水的氣體,像丙酮、甲醇、醚,但是對于水溶性差的物質水無法起到作用。這就需要使用化學吸附的方法,其主要的原理是吸附劑上面的基團與有機廢氣發生,就當前國內外對吸收法的應用,可以獲得以下經驗總結。一是國內外研究者研究了不同溶劑吸收法對各種有機廢氣污染成分的處理效果,吸收劑主要包括有機溶劑、表面活性劑和水,還包括新型環保型吸收劑環糊精;因此廢氣種類不同,采用的吸附劑的種類也就不同。

2.3 催化氧化燃燒法

對于處理那些有毒、有害、沒有回收價值的氣體,如VOCs,氧化法是最佳的處理手段。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VOCs同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氧化反應就好比燃燒過程一樣,最后得到的成分是對空氣無害的水和二氧化碳。通常采用以下兩種方法促使氧化反應的順利進行:一種是加熱升溫,即熱氧化法,使得廢氣達到氧化反應必需的最低溫度;另一種是催化氧化,催化氧化是指不改變反應的溫度和壓強,向反應環境中添加金屬催化劑,例如Pt、Pd、Ni等,廢氣中的有機污染物同氧化劑發生的氧化反應,催化劑的存在可以大大降低催化燃燒所需要的溫度。如何獲得高效的催化劑是催化氧化法的關鍵。近些年來,人們一直致力與整體催化劑的研究,同顆粒狀催化劑比較,其在傳質、傳熱、壓降性能等諸多方面表現出優點。

3、有C廢氣治理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在上述分析過程中,對有機廢氣幾類傳統處理技術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此,加大有機廢氣處理技術研發工作非常關鍵。下面針對有機廢氣處理技術未來發展前景進行論述。

3.1 生物處理技術

針對有機廢氣采取的生物技術,指的是基于特定狀態下,以有機廢氣的有機成分為依據,把有機物有效地分解成為水以及二氧化碳,同時遵循“有機氨氨氣硝酸”、“硫化物硫化氫硫酸”的兩大轉化過程。通過生物技術裝置,有機廢棄物的處理效率超過90%,惡臭物處理效率則更高。和傳統處理技術相比,此項技術在設備上顯得比較簡單,并且很少發生再次污染的情況,所以生物處理技術具備很好的未來發展前景。

3.2 放電等離子體技術

在新的有機廢氣處理技術中,利用高壓放電技術進行廢氣處理,是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技術。高壓放電技術可以產生大量的高能電子和活性離子,構成平衡等離子體,這樣就會使得C-C和C-H等化學鍵發生斷裂,進而實現與廢氣中F,H和CI等原子的置換,得到大量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另外,在等離子體中引入金屬氧化物,可以形成一個催化體系,使得副產物的產量極大的降低,這時可以增強對污染物的剔除率。與傳統的處理技術相比,高壓放電技術操作更加簡便.而且具有很好的節能效果,適用于對低濃度有機廢氣的處理。

3.3 PSA技術及光催化氧化技術

PSA技術在有機廢氣處理過程中其應用得到了初步的肯定。此項技術主要是以有機廢氣組成和吸附材料在吸附方面的差異性為依據,同時結合周期壓力的改變,進而使有機廢氣被凈化和分離。PSA技術具備的優勢包括成本低廉、能耗小以及具備較高的自動化能力。在有機廢氣的分離及其回收過程中,合理地采納此項技術前景良好,值得考慮。此外,光照狀態下部分半導體材料可能有自由基活性的物質存在,利用光催化氧化技術,在常溫常壓條件下,能夠使有機廢氣發生無毒反應,此過程是不會受到溶劑分子的影響的,其主要優勢是反應速度快以及易于回收,因此光催化氧化技術在部分有機廢氣處理上也值得考慮應用。

3.4 綜合處理技術

綜合處理技術就是對多種有機廢氣處理進行綜合運用,使每種處理技術的優點都可以獲得最大程度的發揮,從而達到更好的廢氣處理效果。如今,在工業廢氣處理中應用的處理技術主要有如吸附催化技術、吸收一解吸一變壓一吸附組合工藝等等。通過吸附催化技術可以對廢氣中的有害物質進行吸附,并且降低有機廢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利用復合吸收技術可以增強對廢氣中甲苯、乙酸丁醋的吸收效率,使得廢氣中的污染物含量達到國家標準的要求。

4、結束語

總之,減少環境污染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從源頭入手,降低有機氣體的排放,這就需要高效、節能、經濟的有機廢氣處理手段,因此在傳統的處理技術上,研發新的處理技術就顯得格外重要了。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創新性的有機廢氣處理技術也會被應用到工業生產中去,降低甚至消除大氣中有機氣體的排放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 胡焰寧.有機廢氣處理技術及前景展望[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01).

廢氣治理范文第2篇

摘要:實驗采用生物洗滌處理含苯酚廢氣,結果表明;長期運行的去除效率平均在97%,消除負荷30g/(m3

>> 生物質苯酚液化影響因素的研究 合成革廢氣的治理技術研究 有機廢氣治理技術的研究進展 齒輪箱廠噴漆廢氣治理工程研究 工業廢氣治理技術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鉛酸蓄電池生產過程中含鉛廢氣污染物治理技術現狀 鋁加工過程中含氟廢氣處理措施研究 生物法治理“三高”煉油污水惡臭氣體技術研究 RTO技術治理揮發性有機廢氣工程應用研究 石油化工企業廢氣污染治理與控制技術措施研究 生物凈化有機廢氣技術研究進展 生物膜法處理有機廢氣的研究 復合材料固定微生物處理廢氣的研究進展 高效復合菌對氯代苯酚類化合物的微生物修復研究 洗滌 利用磷化工含氟廢氣制備氫氟酸 含硫廢堿液生物脫硫影響因素研究 含微量Nd鎂基生物材料的研究現狀 淺析有機廢氣治理技術 淺析有機廢氣的治理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政治 > 生物洗滌法治理含苯酚廢氣研究 生物洗滌法治理含苯酚廢氣研究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請告知我們")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要:實驗采用生物洗滌處理含苯酚廢氣,結果表明;長期運行的去除效率平均在97%,消除負荷30g/(m3?h)左右。當苯酚負荷超過50g/(m3?h)時,液相苯酚會出現累積,從而影響到系統的穩定運行,含酚氣體的高負荷降解需進一步開展研究。關鍵詞:生物洗滌;苯酚;有機廢氣中圖分類號:X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6929(2004)04―0051―03

廢氣治理范文第3篇

有機廢氣治理技術

目前,有機廢氣治理技術主要有:吸附回收、催化燃燒、冷凝回收、低溫等離子體破壞等。不同的技術所適用的有機廢氣濃度范圍及投資、運行費用各有不同,軟包裝企業應合理選擇使用,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針對軟包裝印刷和復合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氣濃度和排風量特點,吸附回收被認為是最佳的治理技術,同時環保部科技標準司也推薦使用吸附回收技術來治理有機廢氣。該技術不僅可以較徹底地凈化有機廢氣,而且還可以在不使用深冷凝、高壓等方式下,高效率地回收有機溶劑,回收的有些有機溶劑可以直接用于生產。

吸附回收技術主要有蒸汽和熱空氣(或氮氣)兩種脫附方法,對這兩種脫附方法進行對比試驗發現(表1是對比試驗條件)。當脫附出口有機廢氣濃度降到1000mg/m3以下時,蒸汽法和熱空氣法用時分別為13min和8min,脫附完成所用時間分別為103min和91min,最終脫附末端出口有機廢氣濃度分別為14mg/m3和17mg/m3。

在試驗條件相接近的情況下,熱空氣法最終脫附末端出口有機廢氣濃度下降得要比蒸汽法更快,脫附過程完成更迅速,而蒸汽法最終脫附末端出口有機廢氣濃度要比熱空氣法更低,說明脫附更為徹底。而且,不同的脫附方法針對的設備配置也不同,一般在其他條件均相同的情況下,采用蒸汽法進行脫附的設備規模要比熱空氣法更小,設備投資也相對更低,所以,軟包裝企業應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和有機廢氣排放特點,合理選擇使用不同的脫附方法。

有機廢氣治理優化方案

針對軟包裝行業目前有機廢氣治理中遇到的投資造價高、治理效果差、運行費用高等難題,行業人士也在不斷研究對策與優化應對方案。下面,分別針對軟包裝印刷和復合工序中有機廢氣的治理方法進行優化,在考慮治理效果的同時,充分考慮了節能生產、有機溶劑循環利用。

1.印刷工序

印刷過程中排放的有機廢氣主要特征是成分多、濃度低、風量大,因此只有使用低投資、高效率的有機溶劑回收裝置,才能實現軟包裝企業的低成本運營。

以往,軟包裝企業大多采用傳統的活性炭纖維或者活性炭顆粒進行吸附回收,雖然能保證較高的凈化效率,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處理過程中,有機廢氣風量較大,再加上吸附劑的氣流阻力大,會導致風機電耗升高;當有機廢氣濃度較低時,回收率會變得非常低。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分析也不是很理想,設備投資較高,從而導致企業運營成本升高。再者就是印刷過程中排出的有機廢氣種類較多,回收物為混合溶劑,一般要經過溶劑精制分離等工序才能達到回收利用的要求,而精制分離過程也是需要較大投資的,但如果把混合溶劑當作廢溶劑直接賣給收購廠家,也存在違規處理危險廢棄物的法律風險。

針對以上問題,可采用以蜂窩型活性炭為吸附劑的氮氣脫附直接回收工藝(工藝流程如圖1)來實現印刷工序的清潔生產。這種工藝結合了有機溶劑回收及氮氣脫附技術,能夠使用小型化設備治理有機廢氣,并且也簡化了治理過程的工藝流程,降低了投資成本和運行費用,同時還降低了設備的操作難度。當空塔內氣流速度為1m/s時,蜂窩型活性炭的壓力降至約700Pa/m,顆粒狀活性炭的壓力則會降至約4000Pa/m。可見,通過蜂窩型活性炭的氣流阻力較小,因此很適合作為印刷工序中有機廢氣治理的吸附材料,不管從經濟效益還是從治理成果角度來考慮,都能達到理想效果。

2.復合工序

軟包裝復合工序中排放的有機廢氣特征是類型單一、濃度中低、風量適中。針對該類排放特點,要想達到較高的溶劑回收率和有機廢氣達標排放,軟包裝企業應正確選用合理的脫附方法。若采用熱空氣法脫附,需要規模較大的設備,前期投資較高。另外,采用熱空氣法的回收切換時間較長,易造成乙酸乙酯水解,使得回收的有機溶劑中醇含量偏高,并存在臭味,如果這樣的有機溶劑再用于生產,肯定會直接影響產品品質。

而采取蒸汽法脫附,由于回收切換時間短,可有效避免乙酸乙酯的水解,但會帶來另外一個問題,即冷凝回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水,導致回收的有機溶劑中含水率升高,而軟包裝復合過程中對有機溶劑的含水率有一定的要求,含水率過高同樣會影響產品質量。

廢氣治理范文第4篇

一、有機廢氣的一級處理

1、深度冷凝

精細化工的各類反應主要在有機溶劑中進行,主要的溶劑有芳烴類、醇類、酯類、氯代烴類等,所以排放的尾氣中會含有所用的各類溶劑,可以采用深度冷凝的方式進行溶劑回收。現分別以二氯甲烷、甲醇、甲苯為例,對冷凝回收進行計算和說明。

例如,甲醇在42℃時的蒸汽壓38.804kPa, -12℃時的蒸汽壓1.7364kPa,將含甲醇的飽和氣體由42℃冷卻到-12℃,可回收甲醇448.1g/m3尾氣;甲苯在42℃時的蒸汽壓8.631kPa, -12℃時的蒸汽壓0.411kPa,將含甲苯的飽和氣體由42℃冷卻到-12℃,可回收甲苯285.6g/m3尾氣。由此可見,對含有有機溶劑的尾氣進行深度冷凝是必要的。

2、堿洗

經常遇到工廠尾氣是酸性氣體并且含有焦油的情況,可采用稀堿水洗滌。優先選用填料吸收塔,板式塔的壓降較大,一般不用。根據風機的風量確定塔的直徑,適當增加塔的高度,選用合適的液體分布器,確保洗滌效果。可以采用襯里材料進行防腐。

二、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簡稱AC)吸附

經過深冷處理后的尾氣中有機氣體濃度仍然很高,例如-12℃時尾氣中甲醇的濃度可達17300ppm(V/V),甲苯的濃度可達4060ppm(V/V),可選用活性炭吸附回收設備,常采用顆粒活性炭或活性炭纖維吸附設備。

1、顆粒活性炭介紹

活性炭是含碳物質經過碳化和活化制成的多空性產物,活性炭吸附表面主要由大孔、中孔、小孔組成,具有發達的空隙結構和巨大的比表面積。VOCs氣體分子在吸附過程中穿過大孔和中孔,在小孔內吸附。小孔的吸附率占總量的90%以上。

顆粒活性炭(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分為煤質和木質兩大類,目前市場上提供的活性炭以煤質為主。顆粒活性炭生產加工過程如下:將原料煤粉碎到一定細度,加入適量的黏合劑并混合均勻,采用催化活化時則添加適量催化劑,擠壓成炭條,經陳化、炭化、活化、洗滌、干燥、篩分得粒度為2~5mm活性炭顆粒產品。

2、活性炭纖維(Activated Carbon Fiber,簡稱ACF)

常用的活性炭纖維是以黏膠基或聚丙烯腈基為基材,經過炭化、活化處理制成。另外也有以再生纖維素、酚醛(酚醛清漆)樹脂及瀝青系纖維等為基材制成。活性炭纖維的纖維直徑為5~20μm,比表面積平均在1000~1500m2/g左右,平均孔徑在1.0~4.0nm,微孔均勻分布于纖維表面。與活性炭相比,活性炭纖維具有微孔孔徑小而均勻,結構簡單,對于吸附小分子物質吸附速率快,吸附速度高,容易解吸附等優點。與被吸附物的接觸面積大,且可以均勻接觸與吸附,使吸附材料得以充分利用。活性炭纖維具有纖維氈、布和紙等各種纖細的表面形態,孔隙直接開口在纖維表面,其吸附質到達吸附位的擴散路徑短。對于有些大分子或顆粒物質,如二惡英、粉塵等,體積已經接近乃至大于活性炭纖維微孔體積,則難以被吸附,相比較顆粒活性炭更具有優勢。

3、活性炭設備的選用

當尾氣中VOCs 濃度較低或濃度均勻時,應優先選用活性炭纖維設備;對于精細化工的間歇生產,在尾氣中VOCs 濃度較高,且濃度波動很大的情況下,選用顆粒活性炭設備更加合適;或者是采用顆粒活性炭與活性炭纖維兩級串聯組合設備,效果更好,用顆粒活性炭進行一級吸附,再用活性炭纖維進行二級吸附。

4、顆粒活性炭使用的安全問題

要預防顆粒活性炭在吸附及解吸過程中著火。著火的主要原因是活性炭對溶劑的吸附熱或者是溶劑的氧化反應熱在活性炭層中蓄積,異常升溫而導致自然著火。活性炭是多孔性結構,導熱性差,容易引起局部蓄熱。在正常條件下操作,吸附所產生的熱量與吸附放熱應處于平衡狀態。但當吸附的溶劑發生氧化、分解時,該平衡便遭到破壞,從而進一步加速了氧化、分解反應,最終導致溫度的異常升高。特別是回收丙酮、甲基乙基甲酮、環已酮等酮類溶劑時,著火危險性更大一些。 因而,應嚴格控制吸附、解吸溫度及交替周期,不能使吸附周期過長。

三、生物降解

生物處理技術是利用微生物代謝活動降解VOCs,將其轉化為無害的小分子物質的工藝。常見的生物降解裝置包括生物洗滌池、生物濾池和生物滴濾塔,這三種設備的生物降解原理基本相同并以生物滴濾塔最為常見。生物滴濾塔具有較大的空隙率和較小的床層壓降,通過噴淋循環液可以有效控制塔內微生物的生長環境,如pH、營養物濃度等,從而避免反應產物在床層內的積累。影響生物滴濾塔良好運行的主要因素如下:

1、VOCs氣體的種類

水溶性VOCs比較容易降解,各種氣體的降解難易程度為醇類、酯類、醛類、苯類,醇類最容易降解。在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四種物質中,最難降解的是鄰二甲苯,并且苯環上含有其他的取代基也使可降解性變差。

2、微生物的影響

微生物是影響生物降解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已經分離出多種以惡臭有機物作為單一碳源而生長的優勢菌種,如含硫惡臭有機物降解菌,含氮化合物降解菌以及含氯化合物降解菌等,培養馴化適應不同種類有機氣體的微生物是生物降解的關鍵。

3、填料的影響

固定化載體不但對VOCs具有吸附作用,而且能夠作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一個局部生態微環境、保留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等。合適的填料應該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合適的空隙率及良好的機械性能,所用填料主要有:陶粒、陶瓷拉西環、聚氨酯泡沫、珍珠巖、活性炭等。

4、運行環境的影響

通常的pH范圍在7~8左右,溫度在25~35℃之間。

四、低溫等離子裝置

等離子體就是被電離了的氣體,是電子、離子、原子、分子、自由基等粒子的集合體。通常要在3000℃以上,以上各種粒子處于熱力學平衡狀態,稱為熱力學平衡等離子體。當電子具有極高的溫度,而離子、原子等重粒子溫度低至0~200℃時成為非平衡等離子體,即低溫等離子體。采用低溫等離子體分解VOCs時,等離子體中的高能電子起決定性的作用。分解過程主要按兩種方式進行,一是極高溫度的高能電子直接與其他分子發生非彈性碰撞,將能量轉化為基態分子的內能,使其激發、離解電離,最終生成無害的CO2和H2O;二是高能電子激勵氣體中N2、O2、H2O,生成具有較高能量的自由基粒子,破壞C-H、C=C或C-C化學鍵,將有異味的分子分解成無害小分子。

根據發生低溫等離子體設備放電模式的不同劃分為電暈放電、輝光放電、介質阻擋放電,其中以介質阻擋放電產生的低溫等離子體濃度最高,VOCs分解及異味去除效果最好。

五、燃燒法

1、催化燃燒

2、直接燃燒與蓄熱燃燒(RTO)

有機尾氣在燃燒室內的直接燃燒,由于VOCs的含量較低,燃燒反應熱不足以將燃燒氣體加熱到如此高的溫度,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一般在燃燒的氣體出口中設置廢熱鍋爐回收尾氣中的熱量。

蓄熱式熱氧化器(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簡稱RTO)也稱蓄熱燃燒氧化器,是使用陶瓷或其他較高熱容量惰性材料從燃燒排出的高溫氣體中將熱量吸收并儲存起來,達到一定溫度后進行切換操作,將熱量傳遞給流入燃燒器的冷氣體并使之加熱到接近燃燒溫度,VOCs的熱量回收率可達98%以上,遠遠高于廢熱鍋爐或其他換熱設備所能回收的熱量。

RTO設備一般分為三室式和旋轉式兩種。

三室式RTO設備由一個氧化室和A、B、C三個蓄熱室,組成通過切換提升閥門,工業尾氣依次由ABC進入燃燒室,在經過蓄熱室的過程中被加熱到較高的溫度,在燃燒室燃燒后依次由BCA流出,燃燒室溫度一般在750~800℃,排放尾氣溫度小于80℃。此外還有輔助風系統,在進行切換時置換掉殘留在蓄熱室的氣體。旋轉式蓄熱焚燒設備設置氧化燃燒室、若干個由陶瓷蓄熱材料組成的有相同數量的進氣室出氣室、兩個密封室和一個旋轉閥組成。

六、其他處理工藝

1、利用紫外線光波作為能源,在納米TiO2催化劑作用下,利用空氣中的氧氣作為氧化劑,對有機廢氣進行催化降解,生成低分子物質。

2、臭氧催化氧化工藝

此兩種工藝僅應用在有機氣體濃度很低,為了去除異味的情況,普及率不高,其處理能力和效果尚有待考察論證。

七、化工尾氣處理注意事項

廢氣治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蓄熱式;揮發性有機廢氣;氣相色譜法;醫藥化工

中圖分類號:X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10017404

1揮發性有機廢氣概述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簡稱VOCs)一般指沸點低于250℃的化學物質,是最為常見的大氣污染物,其主要來源于化工、制藥、石油、皮革、噴涂等行業排放的有機溶劑廢氣,包含脂肪烴、鹵代烴、硫烴、芳香烴、有機酸等。這些有機廢氣不但對環境質量、人體健康、動植物生產等造成極大的直接危害,且在光氧化反應下,易形成二次有機物氣溶膠(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簡稱SOA),導致光化學煙霧、酸雨、霾和氣候變化等一系列環境問題的產生,這些揮發性有機廢氣在空氣中懸浮匯聚亦是導致PM2.5和PM10數值不斷上升的原因之一,因而如何削減這些揮發性污染物至關重要。Derwent等[1]一直致力于二次SOA的研究,他們通過二次有機氣溶膠生成潛勢(Seconda -ry Organic Aerosol Potential,簡稱SOAP)研究,對多達上百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進行SOAP計算。

目前蓄熱式氧化焚燒技術處理醫藥化工有機廢氣治理效果較好,且有推廣的前景,但單一的末端處理終歸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廢氣污染問題,必須從源頭控制、裝備提升、工藝優化、多種末端治理技術協同治理、加強監管方面進行全面控制,才能有效地解決好揮發性有機廢氣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1]Derwent R G, Jenkin M E, et al.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from a large number of reactive man-made organic compounds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0, 408: 3374~3381.

[2]Cerbe G. Grundlage der Gastechnik, Garl Hanser Verlag, 1982: 361.

[3]陳平,陳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污染控制[J].石油化工環境保護,2006,29(3) :20~23.

[4]Brauer H. Handbuch der umweltschutzes und der Umweltschutztechnik, Band 3, 436.

[5]Hoehlein B, Stimming U et al.Chemie-Ing, -Technik, 1995,67(10):1306-1309.

[6]汪涵,郭桂悅,周玉瑩,等.揮發性有機廢氣治理技術的現狀與進展[J].化工進展,2009,28(10):1833~1840.

[7]Momtaz SW, Truppi JT, Seiwert JJ. Sizing up RTO and RCO heat transfer media[J]. Pollution Engineering, 1997, 27(12): 34~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永登县| 五台县| 宁蒗| 新沂市| 县级市| 松滋市| 偏关县| 龙岩市| 乌拉特中旗| 新沂市| 兰考县| 景洪市| 大丰市| 昭觉县| 新竹县| 泰安市| 菏泽市| 昌都县| 西乌| 阜南县| 宣汉县| 江陵县| 仁化县| 同仁县| 石狮市| 鄂尔多斯市| 邓州市| 德昌县| 甘泉县| 淳化县| 会同县| 北碚区| 双牌县| 永康市| 确山县| 武陟县| 伊川县| 新巴尔虎左旗| 沂源县| 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