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活感悟句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不開心的時候,盡量少說話多睡覺。雞湯再有理,終究是別人的總結。故事再勵志,也只是別人的經歷。只有你自己才能改變自己,不求很成功,但求不后悔。你要明白:爭氣永遠比生氣聰明!
3、玫瑰花上的刺,不是為了傷害別人,而是為了保護自己,有人感激過你的善良嗎,想當個好人,很好,但絕沒必要讓自己成為一個來者不拒的“爛好人”,老是成全別人,卻讓自己不斷受到傷害。
4、每一次經歷都是相通的,每一個努力過的腳印都是相連的,它一步一步帶我到今天,成就今天的我。你的經歷,正在譜寫你的簡歷。你平時的堅持,藏著你未來的樣子。
5、如果你想任性,那就先學會承受,彎得下腰,才抬得起頭。在人生路上,不是所有的門都很寬闊,有的門需要你彎腰側身才進得去。所以,必要時要能夠彎得下自己的腰,才可能在人生路上暢通無阻。
6、生活,是柴米油鹽的平淡;是早出晚歸的奔波;是悲歡離合陰晴圓缺的遺憾;是行至水窮盡時的峰回路轉;是經歷傷痛后的微笑;是經受挫折坎坷后的堅強;是走遍千山萬水后,回眸一笑的灑脫。時光,濃淡相宜;人心,遠近相安,生命的美在于平和,生活的美在于平淡。
2、忘掉失敗,不過要牢記失敗中的教訓。
3、羨慕別人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擁有的。
4、生活充滿了選擇,而生活的態度就是一切。
5、成功都永遠不會言棄,放棄者永遠不會成功。
6、成功來自使我們成功的信念。
7、成功永遠屬于馬上行動的人。
8、你只有一定要,才一定會得到。
9、喜歡一個人,就該讓他(她)快樂。
1、當你仍想繼續,永遠不要說再見;當你還能承受,永遠不要說放棄;當你舍不得一個人,永遠永遠不要說你不再愛他。
2、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凄涼啊!
3、約翰·列儂:老師問我長大想做什么,我說“快樂的人”。老師說我不懂問題。我告訴老師,是他不懂人生。
4、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5、幸福就是只要牽對了手,就算失去了方向感,也不會害怕。
6、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舍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
7、生活中多少美麗圣潔的東西,都只能眼睜睜看著它迎面而來,再從身邊一晃而過。憑著我們的凡胎肉眼,總是只能看見外表那眩目的光環,而且還多半是留在我們的記憶之中,任事后慢慢
8、運氣就是,機會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
9、生活就像忐忑,沒有歌詞,照樣驚心動魄。
10、是的,我很重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勇氣這樣說。我們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們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這絲毫不意味著我們不重要。重要并不是偉大的同義詞,它是心靈對生命的允諾。
11、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12、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頭,也不要分配任務,而是去激發他們對海洋的渴望。
13、一生中,總有一個人,老是跟你過不去,說你不夠勤快,比不上別人溫柔,批評你亂花錢,嫌你不會打扮,你簡直一無是處。可就是這個人,用他的勤勞滋養著你的惰性,用他的堅強呵護
14、做人比做事重要,大多數人都愿意多做事,做大事,但往往忽視做人。有的人不愛結交朋友,不愛巴結領導,不愛說討好人的話,遇事固執己見。做了很多事,卻受不到大家肯定。有的人做事不多,能力不強,卻見職務在上升。沒有辦法,不要看不慣,社會本來就是如此,也改變不了,反倒是要多反思自己。
15、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16、助人不求感德,處世不求邀功,做事不求獎賞。處世無過便是功,作事無功便是過。為人,無悔便是道,無怨便是德。問心無愧足矣。
17、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18、誰,執我之手,消我半世孤獨;誰,扶我之肩,驅我一世沉寂。
19、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20、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21、寬心謠: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欲進步需思退步,若著手先慮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應有余步。持黃金為珍貴,知安樂方值千金,事臨頭三思為妙,怒上心忍讓最高。
22、以得體為貴,飲食以素淡為貴。養身以寡言為貴,治家以勤儉為貴。做人以信仰為貴,做事以盡心為貴。
23、地品味。一旦細細追究,也許連已經擁有的那些平凡都會一同幻滅!
24、眼淚,是用眼睛表達情緒的唯一方式。
25、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城中都會有個人,無論你走到哪里,總會因為一座城而想起一個人
26、奪。真實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會變成碎片隨風飄揚,世俗的我已變得面目可憎。
27、喜歡一樣東西,就要學會欣賞它,珍惜它,使它更彌足珍貴。喜歡一個人,就要讓他(她)幸福,使那份感情更誠摯,如果你做不到,那你還是放手吧!所以有時候,有些人,有時候,也要學會放棄,因為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28、一生當中,真正屬于自己的時光就那么幾次。大多數時光里,我們不是在重復自己的生活,就是在重復別人的生活。有時候干脆把自己的生存目標確定為:追求別人那樣的生活。其實,真正的幸福,不是活成別人那樣,而是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29、一個人與其在別人指點下規規矩矩行事,還不如讓他自己去闖闖,出點差錯,反能獲得更多的教益。
30、在有生的瞬間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力氣。在這日才發現,曾呼吸過空氣。
31、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32、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們也許會徘徊不定、猶豫不決。影響我們下決心的因素,往往既不是事情過于復雜,也不是我們的判斷力不夠,而是對于自己即將放棄的選擇心有不甘,既想要魚,又想要熊掌。這時候我們就要明白,沒有舍就沒有得,今天所放棄的,明天可能會加倍回報給你。
33、只有在離不開她時,我才會跟她鬧著要分手。
34、有些愛,由心動開始。有些愛,由沖動開始。偌大的都市里,那些分不清心動還是沖動的情事,夜夜都在寂寞中發酵。如果那一夜,是情,不妨把愛留下。如果那一夜,只是欲,那請順便把回憶也帶走。
35、含笑飲毒酒,也得為一個值得的人。他值得的話,那壺酒雖然很烈很苦,喝下去卻也是甜的。
36、著你的浪漫,用他的所有填補著你的欲望,用他的忠貞護衛著你的美麗。于是,你慢慢不在意他說什么,而是堅定地跟他過下去。
37、人生沒有絕對的公平,而是相對公平。在一個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勢必要承受更多,每一個看似低的起點,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經之路。讓自己心情更平和一點,更豁達一點,對身邊的過錯淡然,讓自己更寬容一點。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要求的少,計較的少。
38、有些東西,要之不得,便只能放棄;有些過去,關于幸福或傷痛,只能埋于心底;有些冀望,關于現在或將來,只能選擇遺忘。雖然‘永遠’只有簡短的兩個字,卻無人能用文字說得完全,‘永遠’到底有多遠?真正的永遠是藏在心里。盡管天會變,人會老,但那顆心不變。
39、一個人不能沒有生活,而生活的內容,也不能使它沒有意義。無論事情的大小,你都得自己先有了計劃,先問自己做這件事有沒有意義?你能這樣做,就是奮斗基礎的開始奠定,我始終不愿拋棄我的奮斗生活,我極端重視奮斗得來的經驗,尤其是戰勝困難然后踏進順境,才覺得受用、舒適、愉快!
40、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41、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42、一輩子尋找所謂別人認可的東西,永遠痛失自己的歡樂和幸福。庸俗的評論會湮滅你的個性,世俗的指點會讓你不知所措。為錢而錢會六親不認,為權而權會膽大妄為,為名而名會巧取強
43、找不到對的人,其實很可能是,改不掉錯的自己。
44、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45、如果我們能夠勇敢地愛,勇敢地去原諒,能慷慨地因為別人的幸福而快樂,能夠聰明地知道我們周圍有足夠的愛,那么我們就完成其他生靈從未知道的完整。
46、不要幻想生活總是那么圓圓滿滿。在人生旅途中,遇到失意與困惑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心中的信念沒有萎縮,即使凄風苦雨,我們也會不以為然。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得到中總會失去些什么,這是世之常理。
47、鄭鈞《溺愛》:只有你的未來,才能揮霍我的現在;只有我的最愛,給我最致命的傷害。
48、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放下和不斷拿起的過程。放下壓力,拿起輕松;放下煩惱,拿起快樂;放下自卑,拿起自信;放下懶惰,拿起勤奮;放下消極,拿起積極;放下抱怨,拿起感激;放下猶豫,拿起果斷;放下狹隘,拿起豁達。所謂放下,并不是放下希望,而是放下絕望。
49、很多人闖進你生活,只是為了給你上一課,然后轉身離開。
50、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
51、人品以正直為貴,心地以善良為貴。情感以真摯為貴,性格以堅韌為貴。待人以誠懇為貴,處世以謙讓為貴。學問以通達為貴,技藝以專精為貴。言語以簡明為貴,行動以穩健為貴。衣飾
52、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的時候你還能堅持去做。
53、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偉人說: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藝術家說:你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你不能改變天氣,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佛說: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
54、既然兩個人因為愛才在一起的,就認真經營這份感情,對待戀人要體諒,要包容,要信任,否則就別把他當戀人。記住你愛的人也是普通人,你自己也有犯錯的時候,原諒他犯的錯誤,接受他指出你的缺點和不足,就是給自己不小心也犯錯時他也能原諒你的空間。付出能付出的,結果不重要,幸福在付出中獲得。
55、打開幸福之門有四把鑰匙: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愛,行中有善。口中有德,就是說話要留有余地,不對他人施加“軟暴力”;目中有人,就是要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將心比心,坦誠相待;心中有愛,就是要在心田種下愛的種子,并小心地呵護它成長;行中有善,就是人到哪里,就把愛帶到哪里。
56、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具有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近年來,閱讀教學逐步走出講解分析的誤區,轉向以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欣賞為主。
一、以讀為主,感悟文本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葉圣陶曾說:“吟誦的時候,對于探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
(一)初讀課題,感悟要點。
葉圣陶提出:“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就是強調抓住字詞的理解和感悟。這些關鍵詞語,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點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內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而課題就是文章的眼睛,感悟文章的要點,要從課題入手。如《飛奪瀘定橋》,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么?為什么用“飛奪”,而不用“走過”“越過”?你從“飛奪”一詞中體會到了什么?學生在朗讀中,初步感悟到了行軍的急速、作戰的神奇和通過這座橋的難度。
(二)精讀句子,感悟重點。
文章是由句子組合而成的,有的句子往往起橋梁作用,精讀句子,感悟重點,就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如在教學《我的戰友》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重點句子,我是這么設計的:
1.讀句子,指出朗讀的重點。
2.讓同學們說說在生活中有被火燒到或燒傷的經歷嗎?你是怎么做的?在烈火燒身時,他心里會想到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3.齊讀句子,突出重點,朗讀體會。
這一教學設計,讓學生通過分層次朗讀,感悟堅強、不怕犧牲、顧全大局的革命精神,也就抓住了教學重點。
(三)閱讀全文,整體感悟。
“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讀更能使人感受”。如教學《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課,根據總分總的結構特點,學生在讀中感悟到文章結構上的相似,從清新優美的語言中,感受到了桂林山的奇、秀、險;水的靜、清、綠,這既加深了對課文語言文字的品味,又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詞匯的積累和內化。
二、以寫為輔,感悟真情
一、語言文字訓練時機不恰當
教師選準了語言文字訓練的點,在課堂教學中的哪個環節出現至關重要,否則就會破壞整個教學效果,使得語言實踐流于形式。
例如:《雷雨》(人教版二下)教學片斷
……
師:雷雨前大自然發生了什么變化呢?找一找畫出相關的詞句。
生:烏云黑沉沉的,葉子一動不動了,蟬也一聲不叫了,讓人覺得很悶。
師:真是暴風雨前的平靜啊!你能讀出這樣沉悶的感覺嗎?
生讀第一自然段,但較平淡,師范讀,讀得低沉緩慢,把學生帶入雷雨前的景象中,然后學生再讀,讀得很有滋味。
生:風刮很大,樹枝亂擺,連蜘蛛都逃走了。
師:“逃”你體會出了什么?
生:可以體會出蜘蛛很害怕,因為雷雨來了就會有生命危險呢。
師:是啊,快逃啊,要不就來不及了。你讀讀這句吧。
生讀后又叫幾位同學讀。
師:那老師這里有兩個句子你們比比看哪句好?為什么?
(狂風大作)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狂風大作)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爬走了。
生:“逃”寫出了蜘蛛的害怕,“爬”是慢慢的,看不出它害怕。所以“逃”更好。
師:是啊,作者用詞多么準確啊,一個“逃”就讓我們感受到了蜘蛛的心里。下面有個句子,你們選一字,并說說理由。
趕、走
今年,敬愛的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 )來了。
學生交流后師小結。
師:同學們,用詞準確多么重要啊,它不僅可以準確地描寫出事物的特點,還可以生動地表達人們的情感呢。以后同學們在用心觀察大自然,觀察生活的時候,如果也能像作者這樣把你觀察到的寫下來,并用上準確的詞語,那你的文章一定也很精彩的。接下來咱們再把雷雨前的段落讀一讀吧。
……
筆者以為這位教師根據文本的特點找到了語言文字訓練的結合點,讓學生對準確用詞有了初淺的感悟,長期堅持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定能提高。但我們仔細審視一番,在語言訓練前,學生對雷雨前沉悶、恐怖等景象的感悟正與文本相交融時,他們的心正沉浸在害怕的蜘蛛身上時,教師卻硬生生地把他們拉到語言訓練中來,等訓練完了,再讓學生讀雷雨前的段落,學習后面的課文,此時學生之前感悟到的情感戛然而止。文章既有文脈又有情脈,為了要塞進這么個言語訓練使得情脈支離破碎,況且文中可以讓學生體會準確用詞的地方有多處。
假如先引導學生從“逃”感悟到蜘蛛的害怕,再通過多種形式的入情入境的讀,讀出蜘蛛的害怕,讀出雷雨前的景象,讀出自己的感悟,等學完全文再結合課后的“讀讀抄抄”的句子進行語言文字的拓展訓練,豈不更恰當?
二、語言文字訓練架空了語言文字的感悟
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形式輕內容,重在引導學生習得方法后進行仿寫或創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重點詞句的品析,人物情感的感悟一筆帶過。像這樣脫離內容的形式,必定成為空中樓閣,空洞無物。
例如:《學會看病》(人教版五上)教學片斷
……
師:了解了課文的大意后,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塑造的媽媽是個怎樣的人?作者是通過什么來表現人物的品質的?
生:文中的媽媽是個鼓勵孩子獨立而狠心讓他獨自去看病的媽媽。作者抓住了媽媽的語言、心理來表現對孩子的愛。
師:同學們畫出描寫媽媽語言、動作、心理的句子,并體會這樣表達的好處。
生:(讀文中描寫語言的句子)從語言的描寫中,我體會到了“媽媽”想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但心里又擔心孩子。
生:(讀文中描寫心理的多處句子)這些心理的描寫我感受到了“媽媽”很矛盾但又很堅決。
生:其實表面上看媽媽狠心,但狠心之下是媽媽對孩子濃濃的愛。
生:作者在文中沒有直接寫媽媽愛孩子,但通過媽媽的語言、心理的描寫讓我們體會到了媽媽的品質。
師:是啊,人物語言、心理的細致刻畫對表達人物品質方面有著突出的作用,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文中母親對兒子的愛正是通過母親心理變化表現出來的,接下來請同學們用兒子的語氣也來寫一寫母親讓他獨自去看病時心理經歷了哪些變化?
接下來的二十幾分鐘時間里,就是學生的練寫和交流。
……
如果這位教師能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重點品味文中幾個含義深刻的句子,如:“從他出門的那一分鐘起,我就開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親,在孩子有病的時候,不但不幫助他,還給他雪上加霜。”“時間艱澀地流動著,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假如事情重來一遍,我再也不讓他獨自去看病了。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邊!”等。通過對這些重點詞句的細細品讀,了解母親自責、不安、后悔但內心又堅定的復雜矛盾的心理,從而感悟到濃濃的母愛并帶來心靈的感動。學生的情感在與文本、作者的情感融于一體時,也就感悟到了作者細致的心理描寫對表現人物品質的精妙。這樣的品味難道不是在感悟語言,慢慢習得方法嗎?
語言文字的感悟與語言文字的運用是水融,不可分割的,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必須建立在對語言的感悟上,只有對語言慢慢咀嚼,融入血肉,才能對文章表達的特點領悟透徹,才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三、語言文字的訓練點選擇不當
有位教師在教學《搭石》(人教版四上)時,帶領學生走進文本,領悟了文中的四幅畫面:為他人著想、協調有序、謙讓、尊老,然后小結出本課的表達方法,即作者選擇這四幅畫具有代表性,從年齡和走搭石兩方面進行選材,再圍繞中心思想進行寫作,最后讓學生仿寫。很顯然,這位教師確定的讀寫結合點對于四年級上期的孩子來說要求太高了,其結果是沒有幾個學生能仿寫得好。而另一位教師在帶領學生感悟文中的四幅畫面的美時,不僅讓學生感受畫中人物的美好心靈,還能讓學生品味到作者平實樸素的語言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用心觀察自己的生活及周圍的人、事、物,尋找生活中平凡的美,使學生學會尋找美、發現美,在交流的基礎上再完成課后小練筆,寫一寫平凡事物的美,學生們文思泉涌,寫下了“校園的榕樹、門房老大爺、收紙皮的黑漢子……”等文章,筆下流露出了對平凡事物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