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農村經濟發展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農村經濟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最近,西班牙有學者指出:全球17億多的高層次消費者人均每天消費超過20歐元,如果全球63億人都來模仿這些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全不的水、能源、木材、礦藏、土地發展要做到滿足人類需求的同時又不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根基。

中國是人口大國,中國的建設事業始終不能離開自己的國情。同人的成長一樣,中國共產黨在建設事業中對國情的認識也是逐漸成熟起來的。我們全黨開展的關于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和討論,更是體現了黨在思想、理論和實踐上的成熟。為什么要開展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和討論?其又有什么重要意義?它對中國今后的社會發展具有何等影響?

一、科學發展觀含義

怎樣的發展才是科學發展?科學發展觀的完整表述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一般而言,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為科學。那么發展的規律是什么?簡而言之,發展的規律是符合人的發展要求。這是因為:

一是發展的主體是人,發展的根本問題是人的發展,其他的問題都是由此而出發。如果發展的結果是物不是人,就是本末倒置,是發展的異化。

二是發展的基礎是人的需求的滿足,而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只有著眼于滿足人的多方面、多層次需求從而全面的發展,才是符合類發展規律的科學發展。滿足基本生活需求,要有把飯吃、有衣穿、有房?。粷M足健康需求,要保證有病能醫;滿足知識需求,就要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滿足娛樂需求,就要有相應的設施,如此等等。相反,顧此失彼或單純追求某一方面滿足的發展,就不是科學發展。

三是人的需求的滿足是有限制或有條件的,而最大的限制條件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大自然。人的發民過程實際上是人與自然互動的過程,當我們無節制地滿足自身需求的時候,必然加劇人與自然的矛盾,最終危及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人的需求的滿足,必須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前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基礎上的發展才是科學發展。同時人的發展是一個通過代傳承不斷延續的過程,當代人的發展必須顧及后代人的生存發展,所以當代人必須承擔起科學發展從而保證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責任。

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六大亮點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上的一次升華,也是我們黨執政理念的一次飛躍,從2004年落實科學發展觀開始。我國各級政府進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并初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地做法,取得一定成效,形成了幾大亮點。

㈠是“以人為本”厘清發展宗旨。

發展的主體是人。“以人為本”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扭住“民主之本”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從2004年以來,全國各地堅持政府的目標責任,“多管齊下”促進就業。上海、江蘇建立了城鄉一體化勞動力市,北京、鄭州等地對彈性就業實行補貼等等。2005年,政府實施了“三年50萬新技師培養計劃”,正式啟動了免費培訓,轉移農民的“陽光工程”。我們鄉在這兩年來,也舉辦了菌草香菇栽培、殘疾人勞動技能培訓等各種培訓班12期,參訓群眾達2276人次。

二是著力抓好社會保障工作。據統計,我國城鄉貧困人口、失業和下崗職工、殘疾人、農民工等困難群體大約有1.4-1.8億人。但2003年以來,我國社會保障方面下了功夫,新突破不斷,社會保障制度被寫入憲法,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得到基本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正在逐步展開,社會保障的各項措施政策逐漸地滲入到農村。

三是大力維護群眾權益。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特別是農民工工資拖欠的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基本解決。

㈡城鄉統籌群眾“三農”新路

反哺“三農”力度加大。自從2004年中央1號文件出臺以來,扶持農業發展力度前所未有。一減免,三補貼和放開糧食購銷市場等三大制度得到充分落實。經統計顯示,2005年全國為農業提供了2000多億元的財政支持,其中稅收減免和直接補貼就達460億元。

㈢“和諧社會”成為現代化建設目標

目前,我國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根據國際經驗,這既是機遇難得的“黃金發展期”,又是充滿風險的“矛盾凸顯期”,很多國家由此進入了更窮或更富的分軌。中央領導多次強調,要謹防重蹈一些國家的覆轍,避免發生由貧富懸殊、失業人口增多等引發的社會動蕩和倒退危機。為此,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適應我國的深刻變化,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中國要發展,社會不能亂,這已經成為各界人士的共識。目前我國穩定形勢仍然非常嚴峻。據2005年中國《社會藍皮書》的數據,從1993年至2003年,我國群體性事件數量由1萬起增加到6萬起,參與人數也由約73萬增加到約307萬。因此,穩定問題一直是各級黨、政高度關注的問題,也是建設和諧社會之必須。

㈣土地得用走向集約型

人多地少的國情要求我們必須減少占地,而經濟的發展又必然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這一對關系可持續發展與人民福祉的矛盾如何解決?一直以來都是各級黨委、政府把要探索和解決的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在2004年宣布實行了“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二年來的嚴格控制,有效地制止了土地的泛濫開發。

㈤“循環經濟”躍上發展前臺

在我們農村,我們可以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例如,今年在崇儒村開展沼氣推廣工作,不僅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側面,也是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一個試點。通過圈養家禽家畜,來增加農民收入,再以家禽家畜的糞便,通過沼池發酵后,成為我們日常燃料能源。

㈥縮小貧富差距,譜寫共同富裕新篇章

共同致富是我們發展的理想目標,但近年來,我們貧富差距卻呈現不斷拉大的態勢。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是過去20年里貧富差距擴大速度最快的國家。據中國社科院朱慶芳研究員介紹,2003年我國基尼系數已擴大到0.5左右,城鄉級收入差距擴大到3.23倍,東西部gdp擴大到2.52倍,行業最高與最低工資比例擴大到6.1倍。中央也意味到了這點,為了縮小地區差距,2004年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戰略,這表現了我國經濟已由“單極增長”進入全面協調發展新階段。

三、當前我們經濟和社會發展存在不和諧的矛盾和問題

經濟發展有自身的規律。由于政治體制改革的滯后、,有些急功近利的人為了追求“政績”,轉而片面追求gdp,離開經濟發展的規律大搞浮夸的一套,再加上有的政府官員參雜了個人的私利(如王懷忠官商勾結,套取國家資財等腐敗行為),有的地方甚至提出了“以gdp論英雄”的口號,使經濟的發展偏離了健康持續的軌道,造成了重復建設,浪費了人力和物力,環境嚴重惡化,后是要不設想。

十六屆六中全會指出,目前我國社會上總體是和諧的,但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我們提出構建和諧社會,正是為了解決這些不和諧的問題。中央文件說我產有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如果說嚴重一點,這些不和諧問題還是非常嚴峻的,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當前有哪些不和諧的和問題呢?主要有五個方面。

1、收入差距拉大,社會不同階層發展不和諧。收入差距拉大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后果,但是拉大幅度過大過快超乎我們的預期?,F在,大家從感性認識都可以體會,我們身邊有腰纏億萬的大款,也有月收入不到四五百元的農民工,這個貧富差距明顯啊!但是感覺不能說明本質問題,要說明本質問題,我們必須進行理性的分析,要有理論分析的工具。一般我們用基尼系數來分析社會貧富差距狀況?;嵯禂凳且粋€從0到1的數值,基尼系數是0,就是說全社會所有人在財富占有上沒有任何差距;基尼系數是1,表明社會的所有財富都被一個占有了。當然以上兩種狀況在客觀現實當中都不會出現,這是一種極端的極限狀況,相當于我們數字上說的無窮大無窮小,所以基尼系數是一個在0到1之間的數值?;嵯禂翟?.2之下,一般說明這個社會處于絕對平均的狀態,而絕對平均狀況也是一種不公平的狀態,不利于生產力的發展;基尼系數在0.2到0.4之間是正常的;基尼系數突破了0.4,在國際上認為是突破了貧富差距的一個警戒線;基尼系數如果達到0.6,就被認為這個社會的貧富處于危險狀況。我們國家的情況如何呢?我們國家1980年基尼系數是0.28,到2004年,根據我們公認的官方統計,我們的基尼系數是0.458,按照這個數值,已經突破了世界公認的警戒線,說明我們貧富差距拉大的幅度過大過快。

理論界對這個問題有爭論,有人說不能把基尼系數作為衡量任何一個國家的普通標準,他說中國13億人,960萬平方公里,你和一個小國家,例如新加坡比,它是一個城市島國,才200萬人,都有一個基尼系數比較,可能具有不可比性,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比如我們統計各個省的基尼系數,每個省的基尼系數沒有0.4超過的,那都處于正常狀態,而我們每一個人省人口至少幾千萬,都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甚至相當一個大國的人口,像河南、四川、山東都是1億多人口,世界上超過1億的國家不過就六七個,可是從各個省的統計數字看,基尼系數沒有超過0.4的。即使有這個情況,理論界和我們的政府部門還是公認我們的貧富拉大的過大過快了。

2、城鄉差距拉大,城鄉發展不和諧。1985年我們進行城市改革之后,中國的城鄉差距開始逐漸拉大,當然,以前的差距也很大,但是搞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時候一度縮小過,1985年之后差距在不斷拉大。1986年城鄉居民收入的倍數比,就是需市人均收入是農村人均凈收入的1.86倍,到了1990年提高到2.2倍,1995年提高到2.71倍,到了2005年,雖然我們國家采取了很多惠農措施,城鎮居民的人均收入高達農民收入的3.22倍。這個比例是很高的,而且統計口徑還不一樣,農村人均凈收入是按照實物進行計算的,農民打下來的糧食沒賣出去,放在囤子里面,糧食屯在里面,那個要給你計價的,那是你的收入;農村養了牲畜,養了豬,豬還沒下崽呢,統計員就說你的豬下崽,每個崽多少錢,這是你的收入;農民第二年購買種子化肥和農藥,這些生產資料的開支也都計算在他的凈收入當中了。而我們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不包括這些部分,享受很多隱性的福利待遇,比如說公費醫療,把這些因素考慮在內,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倍數比高達5;1到6:1,而世界上城鄉收入平均的倍數比是1.75:1,這是我們社會發展不協調的一個最根本的表現。

3、區域差距拉大,區域發展不和諧。改革以來,縱向比較,各個地區經濟發展都很快,橫向比較,東部沿海地區比中西部地區發展快很多,地區的差距就拉大。按照東中西部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倍數比來看,東部地區占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是不斷提高的,由1980的50%提高到2003年的59%,西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由30%和20%下降到24.5%和16.5%,各個地區經濟總量的幅度拉開了。當然,要求各個地區經濟總量一樣,這也不科學。各個地區由于自然狀況、歷史文化、資源稟賦、文化素質有很大的差別,要讓它的經濟總量達到一樣,這也是不符合實際的,這就好比說,要讓西藏的gdp總量跟廣東gdp總量一樣,這能辦到嗎?這相當于說,讓喜馬拉雅山的海拔跟珠江三角洲的海拔一樣高,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就人均hdp來講,應逐漸縮小和接近,可是東中西部地區人均gdp的幅度也在不斷拉大,東部地區人均gdp水平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980年高34%,到了2003年就高出了53%。中西部地區人均gdp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進一步擴大,中部地區由1980年占全國平均水平的88%下降到70%,西部地區則由占全國人均gdp的70%下降到2003年的59%。所以,人均差距的拉大,標志著東中西地區人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拉大了。這種地區差距的拉大會影響到地區與地區之間的關系,影響到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影響到民族關系。

4、經濟發展一條腿長,社會發展一條腿短,經濟社會發展不和諧。年經濟調整發展,改革開放28年以來,年均gdp增長速度是9.6%,全世界首屆一指,一花獨秀,可是我們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包括文化事業、教育事業、衛生事業、體育事業、社會保障事業等,則相對滯后,甚至是嚴重滯后?,F在教育、醫療、住房這三大民生問題,被老百性稱為新三座大山,老百姓編順口溜說:教育把父母逼瘋、住房把錢包掏空,醫療把生命前送終。當然了,這些說法有些夸張了。不過確實也反映了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已經成為老百姓呼聲極高的問題。

老百姓的這些反映是不是跟實際相符合呢?我們說根據實際情況看,確實也反映了我們社會事業嚴重滯后的狀況。比如說衛生事業,根據世界發達國家的狀況看,看公共衛生事業的經濟投入一般占gdp的6%到8%,而我國的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占占gdp1.9%,差距很大,所以,衛生部部長高強多次指出,我們的人口占了全世界的20%,但是我們所享有的公共衛生人占世界的2%,這個公共衛生資源是嚴重短缺了。這和我們衛生資源投入有密切關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對190個成員國衛生績效進行排隊評估,中國排在144位,倒數50來位,這是比較落后的。根據衛生部的數據,我們公共衛生經費80%投在城市,20%投在農村,而農村人口占了中國的60%以上,而且農村地廣人稀,所以攤到每個農民頭上的公共衛生經費只有12元,現在我們看一個感冒還得百八十塊錢呢,攤到每個農民頭上12元的公共衛生經費能解決什么問題?。窟@就長期造成了農村缺醫少藥,很多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這個問題相當嚴重。

5、社會不穩定因素存在,社會秩序不夠和諧。我們社會總體形勢是穩定的,是好的,但是長期以來,也存在著一些嚴重影響社會不安定的因素,比如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嚴重的刑事犯罪活動,新的治安經濟犯罪活動,特別是群體性事件大量的增長,對我們的安定和諧構成了重要的影響和威脅。比如說群體性事件,這些年來不斷飆升,1993年的時候,這種群體性事件有增無減,有關部門表明,去年這種群體性事件達到了8萬多起。這是一個什么概念???這一方面反映了很多社會矛盾沒有得到及時化解,反映了一部分群眾采用了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也反映了我們的政府官員在社會管理上出現了很多問題。

上面這些不諧的狀況已經影響了我國的穩定發展,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就必須要求我們努力去消除不和諧因素,化解各種社會矛盾,努力和諧社會。

四、gdp與“生態赤字“

多年來我們粗放式的濟增長方式并沒有改變,投入產出的效率不高,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不強,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生態的矛盾越來越嚴重,資源短缺、生態惡化、環境污染成為制約我國發展的重要瓶頸,這是我們公認的事實。根據世界達沃斯經濟論壇發表的環境可持續發展指數的評估,我們在全球144個國家當中,居于第133位,在倒數第14位,這也說明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世界都在關注的問題。

資源短缺、環境惡化。我們可以講大量的實例,這里就講一個。以水資源為例,因為水既是重要的資源,又是衡量環境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所以,對資源和環境狀況都有衡量價值。中國人均水資源的占有量只有世界的30%多一點,就是人均水的占有量世界人均的1∕4,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是2400立方米,在全世界排在第121位,我們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但是由于我們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不強,浪費嚴重,現在水資源的浪費根本沒有得到遏制,我們的農業用水基本上采用大水漫灌,這是原始的農業灌溉方式,國外已經采用了噴灌技術和滴灌技術,在根部進行滴水。早在30年前,陳永貴當副總理的時候,出訪墨西哥,那時候,墨西哥已經采用噴灌,30年過去了,大小漫灌還是中國農業的基本灌溉方式,浪費是非常嚴重的。中國工業每萬元產值的耗水率高達發達國家的10倍以上,而且回收率也很低。結果由于我們資源浪費嚴重,現在中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缺水,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北京就處于最嚴重缺水的城市的前列。北京人均水資源的占有量占有800立方米,是全國水平的1∕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0,這樣一個狀況,嚴重影響了北京的發展。

水質污染也是大問題,現在我們的工業用水有1∕3沒有經過處理,排入江河湖海,生活污染水2∕3沒有經過處理,排入江河湖海,所以我們現在的地表水有90%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像上海,只有1%的地表水沒有受到污染。地下水是不是好呢?地下水問題也很嚴重,調查表明,我們的地下水也有90%(指城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我們自己的政府說我們有3.6億人喝不上符合衛生標準的水。總理也說,我的一個愿望就是生一個人都能喝上干凈清潔的水,但是我們要實現這個愿望那還是有很大的難度的,我們的人與自然的狀況、矛盾、沖突是非常尖銳的。

據有關資料顯示,全球10大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我國占8個;中國城市河段70%受到污染,即使是在江南水鄉,目前也出現了水質性缺水問題;2∕3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超標的環境中;中國的國土荒漠化以每年26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自西向東推進;各種災害煤、暴發的頻度和熱度越來越高。

中國的人均資源占有量很低,目前我們人均占有耕地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占有資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石油探明儲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天然氣人均水平為世界平均的4%。但與此同時,我國又是世界上的gdp創造能耗最高的國家之一。單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10倍,單位產值的水耗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

在中國,重點鋼鐵企業噸鋼可能耗經國際水平高40%,電力行業火電煤耗經國際水平高30%,萬元gdp耗水量比國際水平高5位,萬元gdp總能耗是國際水平的3倍。到去年年底,中國發電裝機總容量達3.7億千瓦,而日本只有2.2千瓦,卻創造了4倍于中國gdp。據估計,中國每因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而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為4000億元。假如按要素生產率計算,gdp在中國的增加額中,靠增加投入取得的增長占3∕4,靠提高效益取得的增長只占1∕4,而發達國家增加額中50%以上是靠效益提高。

全國七大水系,有一半的河段嚴重污染,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扭轉,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很大。根據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課題組的計算,gdp在中國的高速增長是用生態赤字換取的,扣除這部分損失,純gdp只剩下78%,而日本在人均gdp1000多美元時,扣除生態損失后的純gdp為86%。

五、危機意識不可無

2005年10月底11月初歷時11天的法國巴黎青年大騷亂,引起世人的關注,因為經發生在以民主、人權、和諧為驕傲的法國,但普通的中國人似乎覺得這是離我們中國很遙遠的地方的事情。這場騷亂的本質是長期受到壓抑窮人青年的情結宣泄,他們通過暴力事件表達窮人對富人的不滿。青年們喊著“沒錢真該死”、“為什么沒有人接受我們”、“我們不想再回到那個窮家”,制造了一起又一起的搶掠和縱火事件。世人從電視報道中看到了這一幕幕的暴力情景。

這件事情對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有沒有教益呢?有,它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以人為本,全國、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由于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中國各大城市都聚集著一些貧苦但又缺乏技能的年輕人,會不會有朝一日他們也會像巴黎的青年那樣發生騷亂。其實,近年來中國各地規?;虼蠡蛐《加羞^這樣的預演,只不過沒有蔓延開來。這是中國共產黨員最為關切的事情。

社會的發展道路并不總是筆直的。中國這些年之所以快速發展,除了因為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的領導、社會政治的穩定等因素外,還因為中國長期貧窮落后給經濟的接軌,這種空間也在縮小,可持續發展問題日益凸現了出來。根據推算,中國的快速發展沿續到2020年期間是有把握的,但其后在人民總體尚未完全富裕起來的情況下,中國卻提前進入了老年化社會,一旦發展失去了強勁的動力,中國何去何從,執政黨必須未雨綢繆。

六、建設現代農業迎來發展機遇

2006年是“十一五”開局年,以“三農”視角來看,則是農業和農村經濟邁上新臺階的一個新起點。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任務,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要的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抓手。

㈠沒有現代農業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農村

農業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副司長張紅宇,我國依靠9%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盡管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依靠有限的耕地和水資源提供豐富的農產品供給,壓力非?!刭Y源人均占有量僅有1.41畝,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半以上;水資源人均年占量20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同時,耕地數量減少和耕地質量下降的趨勢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人增地減水減,將是長期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農產品質量也越來越高。但生態環境方面,我國至今沒有改變“局部改善總體惡化”的情況。目前,全國平均肥料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農業發達國家肥料利用率一般在55%以上。長期的濫用化肥農藥,不僅是巨大浪費,更污染了土壤、水域,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

目前,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還沒得到根本改觀。我們的廣大農民大多還是靠手工插秧、雞鴨散養,人畜混居的情況不鮮見。這樣的傳統農業,也無力縮小城鄉差別、穩定提高農民的收入。從1997年到2003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最高的年份增長4.8%,最低的只增長2.1%,僅相當于同期城鎮居民收入年均增長幅度的一半。雖然近幾年中央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支農政策,但農業本身仍是弱質產業,廣種薄收,靠天吃飯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

㈡現代農業建設的主要內容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說,提高農業綜合能力是發展農村生產力的關鍵,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一項中心任務。這既有利于抵御農業自然風險,又有利于防范農業市場風險,既能夠大幅度提高土地產業出產,又能夠迅速提升農產品競爭力,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1、大力提高農業生產力的水平。加快推進農業主產區區域化布局的戰略調整。建設優質農產品的產業帶。大力加強農業其主體系建設,努力提高農業的物質裝備水平,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科技進步等等。當然,提高農業生產力,是要符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認真規劃,在我們省漳浦縣官潯鎮就以閩南花卉批發市場為依托,采取各種扶持措施,以花卉種植做為全鎮的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現在銷售額達到1億元以上。還有一個沙西鎮,以種植觀賞性榕樹出名,聽說,該鎮現有榕樹種植面積達1萬畝以上。我們鄉是一個純山區鄉,在今年的黨代會上,我們制定了下一個五年目標。發展農業經濟是個我們鄉的“一鄉一品”綠竹產業和五個生產區域的劃分,既符合實情,又適應未來發展趨勢,而且現在均已初步形成,要想做強做大,還需要擴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

2、積極推進農業生產經濟方式的轉變

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發展農產品的加工業,不僅可以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而且還可以促進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破解農業發展瓶頸。據業內人士說,糧食經初加工后增值20%-100%,制成食品則可增值1到10倍;蔬菜經加工后可增值2到4倍;水產品經加工后可增值1倍以上。因此可以說,農產品加工是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東孚農莊的經營方式是我們今后發展農業的一種模式。湖人省枝江市以盛產柑桔盛名,但在2000年,該市安福寺鎮豐產的柑桔卻價賤,無人問津,農民只好用柑桔喂豬,豬吃不完的,就用來漚糞肥田。2001年10月份,隆華食品有限公司落戶枝江,從事柑桔加工,這不僅解決了柑桔的出路,而又迎來了枝江柑桔一個新的發展期。據重慶農業信息網介紹:重慶的銅梁縣在不斷探索農業產業人發展新路子中,結合縣情和市場需求,把養鵝養鴨做為一項支柱產業來發展,形成了渝西茂田蛋禽交易市場,蛋禽養殖地等,2003年全縣小家禽養殖總產值達2.8億元?!靶〖仪荨痹谵r民增收致富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3、繼續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在穩糧增產的基礎上,要充分促進農業資源的高效開發利用。在突破性的新品種、新技術上下功夫。進一步加快農業科技體制創新,提高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據農業部最新統計顯示:2005年我國農業科技對農業增長貢獻率達48%,可見農業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

4、大力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只有提高了,有了增收的技術才能富裕,才能從事新農村建設。

總之,要因地適宜的發展地方經濟,首要條件就是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踐證明,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重大發展,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方針。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軌道,仍是“十一五”期間現代化建設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只要我們能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就一定能夠實現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蕲春县| 五莲县| 涿鹿县| 陈巴尔虎旗| 延川县| 丰县| 舞阳县| 中方县| 广灵县| 孝义市| 冷水江市| 大厂| 涞源县| 杨浦区| 新郑市| 辛集市| 克什克腾旗| 东台市| 灵山县| 南华县| 台南县| 滦南县| 沧州市| 桃园市| 门头沟区| 乌海市| 丹东市| 霍林郭勒市| 大兴区| 城固县| 白河县| 洱源县| 兖州市| 武穴市| 日照市| 宣化县| 腾冲县| 雷州市| 桃源县| 高青县|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