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園建設表彰大會上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按照會議安排,我的講話分為兩部分,一是簡要地傳達全市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的精神;二是布置我縣年扶貧開發工作。
一、全市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主要精神
3月12日上午,扶貧辦召開了年度扶貧開發工作會議
(一)市扶貧辦榮天福主任作全市扶貧開發工作報告
報告對年的工作做了八個方面的回顧,即:整村推進扶貧、產業化扶貧、勞動力轉移培訓、整合資金連片開發試點扶貧、移民和貸款貼息扶貧、社會扶貧、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及機關自身建設等,這些工作在上一年度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有了新的突破。
年全市扶貧開發工作總體思路是:繼續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實現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瞄準貧困弱勢群體,因地制宜實施扶貧項目,有效遏制返貧。以整村推進、產業化扶貧、勞動力轉移作為工作重點,不斷加大投入,動員全社會力量,把盡快解決溫飽逐步向提高貧困人口自身發展能力和脫貧致富上轉變,努力實現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生態協調可持續發展。年,要穩定解決我市3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并實現脫貧致富,通過實施民生工程,努力提高貧困人口自身發展能力,縮小貧富差距。
在安排年的扶貧開發工作時,榮主任講了九個方面的工作。其中,逐步建立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增長機制,完善社會扶貧工作,加強革命老區開發,嚴格扶貧資金管理,加強機構建設,提高扶貧管理服務水平等常態性工作,因時間有限,這里就不多講了。在此,著重傳達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摸清底數,完善識別機制,制定新的扶貧標準。年國家首次大幅度調整扶貧標準,并確立全國扶貧標準為1196元。國家在調整全國扶貧標準時,鼓勵各省市依據自身實際,確定地方標準。自治區年確定全區農區扶貧標準為農民人均純收入1560元,牧區1800元。根據國家和自治區的要求,市里在土左旗召開了扶貧項目庫建設現場會,經統計、農調等部門調查和計算,并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確定了我市扶貧標準為2640元。按照這個標準,我市貧困人口為26.6萬人。新扶貧標準的確定,不僅將更多的貧困人口列入扶持范圍,而且也是對建立穩定和規范扶貧標準調整機制的一次積極探索。根據全國、全區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今年要組織開展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兩項制度的有效銜接試點,試點工作先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展開。對沒有發展能力的貧困人口,通過求助維持其基本生存;對具有發展能力的貧困人口給予新的支持,通過扶持促其脫貧致富,最終形成低保維持生存,扶貧促進發展這樣一個新的工作格局。
二是積極推進扶貧重點工程的實施,努力改善民生。按照國家的要求,自治區從年開始,加大了對國家扶貧項目資金配套的力度,年已經突破1億元,今年還要加大,我市要積極爭取,特別是在整村推進、產業化扶貧等項目上,同時要探索整合資金,合力攻堅的新路子,在去年武川縣以縣為單位收縮轉移、連片開發的基礎上,今年再爭取1-2個這樣的項目落戶我市。今年每個旗縣區都要抓1-2個樣板村,在適當時候召開一次現場會,在全市逐步推廣。
三是認真做好重點縣調整和-2020年我市扶貧開發規劃的各項準備工作。今年是國家實施扶貧開發十年綱要的最后一年,也是調整年。總原則是:“總量不變、動態調整、統籌兼顧、進出平穩、分省進行、統一核定”。各旗縣要密切關注,積極爭取支持和協助,力爭原有名額保留。
(二)進行會議典型發言
共有三個單位作了典型發言。其中,我縣扶貧辦主任同志做了“創新監管機制、保障互助資金項目健康發展”的發言。
(三)會議對年扶貧開發工作中作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我縣被授予年度扶貧開發工作突出單位,縣扶貧辦孟建平、宋小平兩位同志被授予年扶貧開發先進工作者。
(四)白副市長做重要講話
他指出: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單位要提高對扶貧工作長期性、重要性和艱巨性的認識,將扶貧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要加強領導,建立長效機制,制定扶貧開發規劃。今年要把扶貧項目落實、國貧縣的爭取工作作為我市及重點旗縣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單位從現在起要積極開展工作。同時,市扶貧辦還要做好扶貧開發的監管、指導和宣傳工作,使全市扶貧開發工作做到有目標、有措施、有落實,形成齊抓共管、社會共同參與的扶貧工作格局,推動全市扶貧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年全縣扶貧開發工作的安排
(一)我縣扶貧開發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自實施《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以來,我縣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自治區和市扶貧辦的具體指導、支持以及社會各界的鼎立幫助下,經過全縣廣大干部群眾艱苦不懈的努力,全縣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從年開始,我們工作環境和任務發生了較大變化,面臨新的挑戰。
一是扶貧對象上,過去主要瞄準絕對貧困人口,關注低收入人口,現在要對整個低收入人群全面實施社會扶貧。二在制度安排上,過去主要是開發式扶貧,現在全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完善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的社會救助體系,進入了開發和生活救助“兩輪驅動”的新階段。三是主要任務上,過去扶貧開發任務比較寬泛,現在行業扶貧力度不斷加大,專項扶貧的重點是提高貧困人口綜合素質和發展能力,更要強調進村入戶。
因此,我們的工作面臨新的挑戰是:一、農民穩定脫貧的保障性因素不足,極易返貧。經過幾年的扶持我縣的農業基礎設施雖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水澆地和旱作穩產田所占的比例還很有限,抗災能力不強,一遇自然災害,人員返貧比例高。二、增收渠道仍比較窄,農牧業市場化程度比較低,剩余勞動力轉移困難,制約了收入的增長。三、盡管近幾年國家投入不斷增加,但是與急需扶持項目仍有很大差距。自然條件較好地區與條件較差地區發展差距、收入差距有繼續拉大的趨勢。四、新的扶貧任務為扶貧隊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工作要求,有待于我們更新觀念,與時俱進,扎實工作。
(二)年我縣扶貧開發工作安排
年是實施《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年)》的最后一年,為全面完成《綱要》所提出的各項扶貧開發任務,我們需要抓好的工作很多,這里我強調三點:
1、繼續加大爭取國家、自治區扶貧開發項目資金的力度,積極推進重點扶貧工程,著力改善民生。
一是繼續加大整村推進力度,年要繼續多爭取自治區、市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重點村名額,力爭達到7個,比年再增加2個。要達到每個村投入100萬元,計劃籌措資金700萬元。通過開展以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培育能增加貧困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加快推進貧困村農民脫貧致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步伐。
二是大力扶持貧困地區產業化發展。年要繼續把奶業、肉羊、馬鈴薯、設施農業作為產業化扶持重點,至少爭取2個以上的產業化項目。要積極創新產業化扶貧資金滾動使用的新路子和新辦法,吸納和引進社會更多資本,向貧困地區投入,調整和提升產業結構,解決這些產業投入不足和貧困農民增收緩慢的難題,增強他們自我發展的能力。
三是繼續組織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互助資金扶貧到戶工作。要在充分利用現有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的基礎上,根據勞動力培訓需求和企業用工結構,下大力組織好轉移培訓,去年我們通過實施“雨露計劃”轉移培訓工程,使參加培訓的180人中,90%以上的人實現了轉移就業。今年力爭完成300人的轉移培訓工作。同時,要以實際行動迎接自治區扶貧辦、財政廳互助資金現場會在我縣的勝利召開。
2、按照“收縮轉移、集中發展”的要求,以易地移民搬遷工程為重點,逐步改善貧困村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這項工作是縣委、政府重點關注和實施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是整合資金、合力攻堅的工作,是貧困邊遠山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具有方向性、挑戰性的探索。今年我縣計劃先期投入400萬元左右的資金,重點扶持羊群溝鄉搞好19個貧困自然村100戶貧困村民的移民搬遷安置工作,通過改善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發展主導產業,確保這些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當前,我們要在試點村規劃圖紙、概算已經做出的基礎上,盡快落實相關單位的責任,整合資金和資源,加快項目實施的步伐,力爭把試點村建成全縣乃至全市扶貧開發“收縮轉移、集中發展”的樣板村。
3、認真做好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確定和—2020年全縣扶貧開發規劃各項準備工作從明年開始國家實施扶貧開發工作要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按照全國、全區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對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調整的思路,我們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積極爭取。今年國家、自治區、市要編制和出臺扶貧開發十年綱要和扶貧開發規劃,為適應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需要,我縣也要認真制定相關的扶貧開發規劃。同時,各鄉鎮也要相應制定出本區域內的扶貧開發計劃,因地制宜確定好扶貧開發項目,通過項目實施,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同志們,做好今年的扶貧開發工作任務艱巨,意義重大。為此,我們一定要按照國家、自治區和全市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的要求和部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全面完成扶貧開發《綱要》所制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