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委領導在人才培養會上的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今天召開鼓勵支持創業人才投身農業體制機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主要任務是學習省、市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對上半年工作進行總結,對下半年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剛才,各縣區、市直單位的同志都談了工作和下步打算,講得都很好,希望大家通過這次會議,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理清思路,以新的舉措推進各類人才匯聚農村創業發展,加快試驗區建設步伐。下面,就上半年的工作作簡要回顧,對進一步推進人才創業發展工作我講幾點意見:
一、上半年人才創業發展工作持續推進,成效明顯
在上半年,各縣區持續完善鼓勵支持各類人才投身農業創業體制機制,優化人才創業環境,使創業人才隊伍快速壯大,創業活力不斷增強,成效是明顯的,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人才創業機制不斷完善,創業隊伍快速壯大。去年的實踐證明,人才專項工作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由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成效是明顯的。今年年初,市人才專項工作辦公室制定了2010年實施意見和考評目標,分解了工作任務,落實了牽頭承辦單位;建立了工作月報、季報制度,加強了工作的協調指導;針對工作上下對接不暢、協調服務不夠有力的問題,指導部分縣區對專項領導小組進行了調整,目前10個縣區都統一由組織部牽頭實施,同時配強、配齊了工作人員;在實踐的基礎上,對去年出臺的政策進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比較配套的政策體系。如,指導各縣區聯系人才創業實際,制定《關于鼓勵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返鄉創業實施意見》,為回歸人才在項目立項、土地使用、規費減免等方面實行一站式服務,降低了創業發展門檻;指導各縣區建立了人才創業專項基金2600多萬元,加大對創業人才的支持力度,完善了激勵保障機制。
通過完善鼓勵支持人才創業發展的體制機制,促進了創業隊伍迅壯大。上半年,全市新增2105名各類人才投身農村創業發展(其中黨政255名、企事業615名、回歸人員1096名、其它139名),領辦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創辦農業產業化企業、創建高效農業園區等項目768個,投資約16億元,帶動農戶5.7萬戶,促進了綜合試驗區建設。
2、服務環境不斷創優,創業活力不斷釋放。市、縣專項小組成員單位依托自身職能為創業人才提供方便快捷服務,推動公共服務到農村、到基層。其中,開展“三下鄉”活動等600多人次,組織3378名城市教育、文化、衛生系統專業技術人才到農村服務,開展農民技術人員職稱評定3616人,農民工職業技能鑒定6370人,選派首批村黨組織第一書記300名,指導第一批科技特派員技術服務,帶動和培養一大批懂技術、勇改革、敢試驗的農村人才群體。同時,積極整合培訓資源,構建“五位一體”的培訓機制,大力開發農村人力資源。上半年,全市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2萬人次,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39萬人次。選派9800多名鄉村教師參加了“國家級農村教師培訓計劃”和省級農村骨干教師培訓;培訓鄉鎮衛生人員208名、院長53名,村級衛生人員2680名。圍繞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發展提升等,引進外來人才、吸引回歸人才3561名,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講學、咨詢、技術指導260人次。
創業環境的優化,激發了創業人才的創業活力。如息縣事業單位創業人才、海虹陶瓷有限公司經理周華因創業有功被提拔為科級領導干部后,創業激情迸發,聘請世界杰出華商協會主席盧俊卿同志為公司高級顧問,投資3.6億元建設第二期工程,投產后預計年新增銷售收入8.6億元,新增利稅4億元,可安置2000人就業。還牽引來了投資上億元的福建遠方陶瓷有限公司落戶該縣。
3、基地建設不斷創優,示范作用不斷放大。市、縣專項小組先后為示范基地協調新上項目32個,投入資金560余萬元,幫助示范基地做大做強;指導示范基地引入專業對口人才和先進技術及管理理念,先后聘請有關專家126人,組織外出考察培訓5批430人,培訓農村人才2.6萬人次,實現了特色產業發展與農村實用人才培養互動雙贏的目的。其中,市級10個示范基地,上半年新增投資3600萬元,培訓人才1.1萬人次,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同時,依托優勢產業、高效農業不斷新建示范基地和創業園,壯大示范帶動人才創業的載體。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示范基地和創業園96個。在示范基地和創業園的帶動下,全市有3800多名農村實用人才牽頭帶動土地流轉、領辦創辦農村合作組織和經濟實體。
各縣區的人才專項工作在堅持總體推進、總體提高的同時,結合自身實際,各有特色。如,浉河區招聘10名茶葉專業碩士,并聘任在日本從事13年紅茶制作的高級制茶師鄭展明為技術指導,大力發展紅茶產業。目前,“信陽紅”紅茶產業發展前景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平橋區大規模培訓人才、提高人才素質,投資5.6億元建設了全省第一家縣區級職業教育集團,可以容納2萬人實習實訓;依托CCC培訓中心,外派勞務近2000人,形成了農民“打技工”、“打洋工”的就業新格局。羅山縣建立了農村人力資源信息庫,開通了“手機信息平臺”,定期向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農村人才政策資訊、招商引資項目、專項培訓、企業招工、實用技術等信息。息縣縣委書記張富治對專項工作提出了“發展、提高、突破”的要求,多次主持召開協調會,研究解決人才創業或服務中的問題,保障了專項工作有效開展。淮濱縣對引進在本縣定居的博士和正高職稱人員一次性給予10萬元的安家補助費,碩士和副高職稱人員補助5萬元。固始縣建立縣、鄉、村三級人才服務站,為創業人才提供求職、職稱申報等服務,實現創業人才配置市場化。潢川縣制定了《“四位一體”培訓工作實施方案》,整合培訓資源,提高了培訓質量。商城縣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支持人才創業項目做大做強。光山縣以開發優勢資源、發展優勢產業為重點,以項目帶動為依托,積極為各類人才搭建創業平臺,充分激發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新縣集中項目、資金、技術,精心打造滸灣鄉游圍孜村等10個人才創業示范基地,引導帶動一大批人才到農村創業。各縣區的專項工作可以說是亮點頻現,經驗不斷。
二、站位全局,正視存在的問題
在肯定上半年工作成績的同時,站在全市農村改革發展總體目標的高度,通過專項工作小組辦公室的調研和大家的發言,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人才創業發展態勢不平衡,個別縣區人才創業數量偏少,覆蓋面低,部分行政村還是空白;人才創業的科技含量還不夠高,所創辦企業的個頭還不夠大,以人才創業為基礎的產業集群還沒形成;人才創業對綜合試驗區建設的貢獻率還不夠高等。這些都與王鐵書記、瑞民市長、道云書記的要求,與省委、省政府的期望還有很大差距,與試驗區建設面臨的形勢、建設任務對人才的需求還不相適應。
表面上看是人才創業的人數少,質量不高等,但深層次原因還是我們鼓勵支持人才創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不夠,還存在著不少制約人才創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試驗區建設的八篇文章,每一篇離不開人才支撐;六場硬仗,每一仗離不開人才作保障。大家要明白,我們做好人才專項工作不光是要做好第五篇文章,還要為做好其他七篇文章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我們要站在這個高度,認清形勢和肩負的職責,統籌兼顧其他七篇文章對人才的需求,加大工作創新力度,扎實做好人才專項工作,為申報國家級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打好基礎。
三、加壓奮進,掀起人才創業發展新高潮
在試驗區建設動員會上,王鐵書記提出要“三年大變樣”。具體到人才專項工作,我想這個大變樣就是通過三年的試驗建設,人才創業遍地開花,人才創業發展態勢良好,帶動作用明顯。在7月21日召開的市“河南省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會上,道云書記提出要明確“目標是什么,創新什么,突破什么”。人才創業專項工作下一步應該怎么做,我認為要按照道云書記的要求,從“鼓勵、支持”這四個字上做文章,著力在突破、創新上下功夫,力爭取得新的成效。
1、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各級黨委組織部門要切實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加強工作的宏觀指導和檢查。專項工作辦公室要配強、配齊專兼職工作人員,保證工作有人負責;要建立工作例會、信息交流、目標考評等制度,及時通報工作情況,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市直、縣區直成員單位要根據年初分解的工作任務,切實履行職責,抓好各項鼓勵支持政策措施的落實,要多形式鼓勵支持本單位本系統內各類人才到農村創業與服務;要整合好為人才服務的各種資源,提高為人才服務的針對性和時效性。要加強目標考評,調動各級各部門的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
2、要持續完善政策體系。現在,人才創業的覆蓋面比較低,說明我們的優惠政策還不夠好,還不夠全面,無法吸引更多地人才創業發展。全市2700多個行政村,還有一部分是經濟基礎相對薄弱、工作基礎相對薄弱的“雙薄弱村”。如果沒有人才創業帶動,這些村就不會發展起來。因此,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敢于突破各種與試驗區建設不相適應的政策、制度束縛,在場地、項目、技術信息、資金、規費等方面制定更具體、更全面、更優惠的政策,以政策創新帶動體制機制創新,每年吸引一定數量的人才特別是優秀的高層次人才創業發展。其中,基礎好的縣區力爭明年實現村村有人才創業,村村有帶動典型;基礎差一點的縣區力爭下半年,或者明年也要有一半以上的村有人才創業帶動開發。
3、要支持創業人才做大做強。目前,許多人才創業項目規模比較小,抗風險能力不強。尤其是經濟基礎差的村的農村人才自身缺少發展資金和實力。即便是一些發展較好的創業人才,同樣也會有技術、資金、信息等方面的難題。從“無”到“有”需要我們去努力,由小變大、由弱變強,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這就需要我們對創業人才既要“扶上馬”,又要“送一程”,制定人才創業激勵保障措施,如建立人才創業專項基金等;建立人才幫扶服務體系建設,如組建專家咨詢服務團;推進創業人才市場,培育創業人才服務中介組織,充分發揮市場在創業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等。幫助創業人才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支持創業人才做大做強。只有這樣,才能為還在等待觀望的人才起到示范引導作用。
4、要加大人才培養培訓力度。全面實施人才建設“百千萬”工程,用三年時間吸引集聚高層次、高學歷人才百名左右,培養選拔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建設千名左右,培養培訓、引導支持萬名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創新,帶動農村改革發展,加快試驗區建設。要持續整合各職能部門的培訓資源,建立農業、扶貧、人力資源、科技、教育等“多位一體”的農村人才教育培養體系,實行統一確定培訓基地、統一下達培訓任務、統一培訓轉移臺帳、統一檢查驗收制度,提高培訓質量。著力培養“雙強”型黨員干部,發揮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加強特色農業人才示范基地建設,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加強對專業大戶和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負責人等創業人才的培養,提升他們的素質和能力。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進一步增強農村勞動力技能素質和轉移就業能力,提升勞務輸出層次和水平。擴大涉外勞務培訓,做大做強涉外勞務產業。力爭通過各類有針對性的培訓,盡快把我市的人口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再轉化為人才優勢。
5、要做好典型引導工作。從去年開展試驗區建設至今,全市已涌現出成千上萬創業人才,他們在流轉土地、創辦經合組織、發展生產、科技示范、引領帶動群眾等方面做出了示范帶頭作用,為農村改革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總的看,我們一些縣區對這些優秀人才發現、總結、宣傳的不夠。典型就是一面旗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不注意把身邊這些鮮活的人和事總結宣傳好,就不能動員激發更多的人才去創業發展。同時,要做好鼓勵支持創業人才典型示范帶動工作,積極扶持他們與落后村、貧困農民對接幫扶,鼓勵他們去流轉土地,領辦、創辦農業合作組織,組織帶領更多的農戶開展生產經營,走出特色,走向富裕。
同志們,試驗區建設是需要不懈探索進取、創新突破的工作,我提的這幾點意見是供大家參考,給大家一點啟發。盧展工書記提出的“三具兩基一抓手”,現在是全省的工作方法。他指出工作要具體,一具體就突破,一具體就深入,一具體就落實。人才專項工作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就要把各項工作任務抓具體。現在離年底只有四個月,時間緊,任務重,能不能實現工作大變樣、人才創業大發展,靠的是大家永不懈怠、勇于進取的精神和爭創一流的勁頭。希望各縣區和市直單位特別是成員單位都要認真思考制定下步工作目標和措施,再接再厲,扎實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新成績,把我們第五篇文章寫得更好,寫得更燦爛、更華麗。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