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思政課堂語言藝術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引導性
在傳統的思政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單方面的灌輸式教學為主,因此造成了語言缺乏一定的交互性。在當下網絡媒體的流行下,為高校思政教學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平臺,以及更多的信息,因此思政老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進行實時的反饋,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傳統的思政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現在的教學情況和要求了,教師必須進行教學方式的改變。高校的思政教學,不僅需要傳授知識,還需要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知識是可以單方面地傳授的,而文化的提升和完善需要教師發揮知識魅力和人格魅力的雙重作用,這樣才能真正地幫助高校的學生形成健全而又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據此我們可以發現,文化引導是思政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文化的引導主要是依靠教師的語言進行傳播的,這就決定了高校的思政教師咋課堂上的教學語言必須具備引導性。結合當下的網絡語言,教師可以適當地加以選擇合適的語言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從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2、融合性
在傳統的高校思政課堂的教學中,其所使用的語言往往都是在長期的政治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因而具有很大的學術性、規范性以及穩定性。面對全媒體的環境與網絡語言充斥著的教學氛圍,傳統的思政語言的穩定性就呈現出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的特征,這將不利于學生對于思政知識點的接受。另外,傳統語言由于缺乏交互性,往往會使得學生對其學習提不起興趣,可想而知,這樣的思政教學很難產生明顯的效果。同時,在網絡交流即時發生的情況下,使用傳統語言無法解決這種面對面的交流,因此思政教學工作者需要改變這種現狀,不能只局限在一成不變的傳統語言的使用上,而需要適應現代網絡語言的發展。在網絡語言與高校思政教學使用語言互相融合的情況下,思政教學語言呈現出更加通俗化、生活化的趨向,其人情味更加濃重、語言更加生動傳神,大大地激發了學生思政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提高了高校思政教學的效果。
3、實效性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為高校的思政教學工作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平臺,將新媒體技術不斷地引進高校思政的教學課堂已經屢見不鮮。學生互相之間進行思想交流和溝通的渠道更加多樣化了,也更加便捷了,如建立在網絡電視、對話鏈、虛擬社區、博客、播客、手機報紙、微博、微信、QQ、飛信上的交流對話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網絡時代下的產物在給高校的思政教學帶來便利性的同時,又不可避免地帶來負面影響,比如網絡上各種惡俗的臟話,教師必須在這方面引起重視,否則將會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極大的殺傷力。因此說,網絡時代下的高校思政課堂語言更應該注重實效性。
二、高校思政課堂的語言藝術轉換
在網絡時代的環境下,網絡語言普遍流行的情況下,高校的思政課堂必須進行語言藝術的轉換:
1、語言轉換的基礎
傳統思政課堂教學的語言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標準,這是有嚴格規定的,其模式化的程度比較高,并且在表達方式上是要按照嚴格的規范的,需要在內容上體現前后的承接性,其具有很大的穩定性,因此常常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從而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另外,在文本語言上,其理論性的描述所占比例十分大,而且都以極大的歸納性和概括性展現在讀者的面前,體現出較高的思辨性和哲理性,因此其現實性和生動性并不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性下降,學習效果也不明顯。高效思政教學的工作者是使用語言作為頻繁的一種特定的群體,他們是思政教學的主要承擔者,因此他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注意語言的轉換,這是一項看似簡單,其實是技巧性十分強的工作,因此教師必須做好充分地準備,掌握語言轉換的技巧和要領。一個好的語言轉換首先需要把握好關鍵詞,充分領會其用法以及內涵,這是語言轉換的前提條件和基礎。另外,語言轉換還需要思政教師充分地理解文本,但是冗長的文本往往會讓學生失去耐心,在這個時候,就需要發揮關鍵詞的作用了。
2、語言轉換的課堂實踐
在高校思政課堂語言轉換的實踐過程中,需要充分做到兩點,一是對關鍵詞的提取和掌握,二是把握固定用法。這兩點是對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另外漢語功底深厚的教師在語言的轉換上會更加得心應手。同時,語言的轉換還需要做到以下兩點:首先,緊密聯系我國的國情。這是思政語言藝術轉換的大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話是中國生存發展的前提條件;思想中的實事求是與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緊密聯系等等。因此思政教師在進行語言藝術轉換的時候,需要充分地做到弘揚中華民族中傳統的優秀文化。比如在近代史綱要的教學中,思政教師不僅僅需要講述中華民族在走上富強之路上所付出的努力,還應該結合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探究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存在的土壤。為了達到教學的目的,這時候就要充分發揮網絡媒體的作用了,在保證教學內容清晰明確的基礎上,根據網絡語言具有靈活性和可駕馭性的特點,進行網絡語言的篩選和引用,從而自然地完成網絡時代下思政課語言藝術的轉換。其次,與時代同步。網絡時代下的信息更新是十分迅速的,因此在思政課的教學內容上必須融入時代的新理念以及新思維,在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高校的思政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一元化,這是最根本的。
三、結語
高校思政的課堂是馬克思主義在大學生中傳播的主要途徑,而將網絡時代下的語言有效地應用到思政課堂是,實現語言藝術的轉換則是提高思政教學實效性的根本途徑,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恰當地引用網絡語言,從而為高校的思政教學作出應該的貢獻。
作者:洪鎖柱 單位:赤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