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人物畫審美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來源于生活的藝術美——中國意筆人物畫審美的根基
中國畫中最有代表性的畫種就是意筆人物畫,因為意筆人物畫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價值審美觀,體現了一個時代的藝術走向,甚至還揭示了一個時代和社會的興衰。為什么中國意筆人物畫能如此呢,主要是因為藝術是來源于社會的,是社會生活的能動的審美反映,或者說藝術創作的源泉就是社會生活。中國意筆人物畫屬于繪畫藝術,所以其創作和審美都是同社會生活關系密切的。因為不同的時代對審美的追求不同,藝術表現也不同,所以社會的變遷及生活環境的改變也就引起了中國意筆人物畫在創作題材、創作內容、創作形式及風格等方面的異動,這一點從上面中國意筆人物畫在社會滄桑巨變中經歷的艱辛曲折中就可以清晰看到。可以說從古到今,所有的能夠流芳百世的不朽藝術佳作都是同生活密切關聯的,中國意筆人物畫的特點就是將生活作為創作的主體。所有中國意筆人物畫的創作都是畫家強烈的主題意識及精神追求的體現,反映出了畫家對生活的真實感覺,反映出了畫家對生活的真實態度和期望,更反映了畫家獨特的審美追求。中國意筆人物畫通常都是要用我國特有的民族藝術手法來表現時代特征鮮明的人或事,把現實或歷史中人的生活狀態鮮明體現出來,同時以自我獨有的方式抒發著來自生活的審美感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不但中國意筆人物畫創作者的創作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而且他們的創作自由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所以,中國意筆人物畫在創作和審美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不管是從形式,還是從內容、題材上都有了新的創新,都是對現實生活時代風貌特征的一種真實反映。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及市場經濟的確立發展,我們要看到在中國意筆人物畫的審美現展中還存在一定的非積極傾向。比如從高雅的審美追求開始向著庸俗的商品化傾向發展,甚至還出現了一些不應該出現的乏味、無聊及冷漠等藝術概念,這很容易導致現代中國意筆人物畫審美內涵的流失稀釋,更容易阻礙我國意筆人物畫的發展。當然,目前市場經濟發展下的中國意筆人物畫出現的審美精神的失落,其實也是對當前社會現實中無可奈何精神的一種反映,不過作為中國意筆人物畫畫家來說應該從現實生活中主動探索和尋找積極的精神狀態和審美訴求,應該深入挖掘當前新時期社會生活中所蘊涵著的深刻而崇高的審美價值,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中國意筆人物畫發展的繁榮,才能讓觀賞者真正從中國意筆人物畫中體味到特有的審美意境。
造型美——中國意筆人物的審美的基礎載體
眾所周知,中國意筆人物畫藝術的核心應該是人物形象。凡是有關人物形象的藝術創作都離不開對藝術對象的造型設計,這也是中國意筆人物畫創作的根基,是中國意筆人物畫的審美基礎載體。中國意筆人物畫有著非常獨特的造型美,同時也有著特有的規律,那就是以意象造型為主。中國意筆人物畫中的人物造型要求一方面不能單純地模仿客觀對象,另外一方面也不能只是憑借自己的純主觀來臆造。中國意筆人物畫的造型美來自主觀同客觀之間的神似,而不是形似的客觀真實,也就是來自中國意筆人物畫創作者在主觀同客觀之間、似與不似之間多種選擇的一種最佳交合點。也就是說,純粹的寫實或者純粹的抽象都不能給賦予中國意筆人物畫特有的造型美。從中國意筆人物畫發展歷史和現代意筆人物畫的變革過程中可以看到,能在意筆人物畫創作方面取得非凡藝術成就的,必然都是有著非常扎實的造型基本功的畫家,對中國繪畫的精神及中國特有的審美有著深刻感悟,擁有非常強的對形的敏銳捕捉力和對意象造型的靈活駕馭能力,從而才能從容有余地將創作者的主觀內心和客觀原型融為一體,產生特有的造型美。當前的中國意筆人物畫創作中存在著一種忽視造型的傾向,很多的創作者在中國意筆人物畫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了過于浮躁的心態,導致了很多中國意筆人物畫作品存在明顯的造型美的缺失,減小了中國意筆人物畫所特有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這要求中國意筆人物畫創作者在創作實踐中首先要對人物造型美深刻把握,然后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對造型進行合理的變通,同時做到變而不失其實。
筆墨語言美——中國意筆人物畫最為突出的審美特質
筆墨是中國意筆人物畫最為突出的審美特質,同時也是中國意筆人物畫的主要語言特質。雖然說筆墨本身并不是一種語言,但是中國意筆人物畫中的筆墨卻內含了甚為豐富的文化內蘊。因為其濃縮了中國文化特有的氣質,從審美的角度講有著非常獨特的審美價值。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中國意筆人物畫中的筆墨,那就沒有中國意筆人物畫。中國意筆人物畫將筆墨看得如此重,主要是因為筆墨本身具有特有的審美功能。首先,筆墨是中國意筆人物畫作者向觀者展現作品內涵的一種外在的符號,通過這些符號的完美組合實現了作者同觀者之間在心靈上的情感溝通。其次,筆墨在中國意筆人物畫中擔當了對觀者直接或者間接傳情達意的作用。再次,筆墨在中國意筆人物畫中,肩負著對人物造型美的形似再現功能,具有非常強的藝術表現性。筆墨藝術正是作為表現創作者精神世界的符號和構成創作者創作語言的手段才得以被重視。也正是因為筆墨技藝是通過創作者直覺的感受同客觀事物產生交流之后才成就了特有的審美共同感。筆墨語言作為溝通橋梁的視覺手段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創作者的筆法書寫風范,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墨法氣韻精神,從而達到一種“筆由墨現,墨自筆出”的境界。可以說筆墨技巧和筆墨情趣是中國意筆人物畫魅力之所在,也是中國意筆人物畫產生造型美之核心。可以說筆墨已經成為了中國意筆人物畫藝術生命力的重要構成元素。中國意筆人物畫中線的發揮是需要借助水和墨的變化來完成的,尤其對墨的要求較高,因為墨的使用恰當與否會對中國意筆人物畫的畫面節奏感和藝術美產生很大影響。這些都是中國意筆人物畫歷代畫家長期的藝術創作中積累起來的豐富審美成果。最后,筆墨還具有非常強的可變性,這種可變性產生了較強的審美趣味。筆墨使用的變化情況其實是對不同時代審美趣味的一種充分的展現。多少年來,中國意筆人物畫發展歷程中的每一次創新都是伴隨著筆墨這種語言符號的變化而變化的,始終都處于對傳統筆墨語言的修正、充實和揚棄的過程中。當前的中國意筆人物畫因為受到多元因素的誘惑,很多的中國意筆人物畫家都對筆墨的使用藝術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嘗試,比如特技處理方法的滲入,雖然從某種程度上講可以增強意筆人物畫的視覺美感,但是這些特殊技法的使用不但很容易削弱畫面情感的表現性,而且還有可能會嚴重消弱傳統筆墨的表現性。因此,新時期如何建立起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的中國意筆人物畫藝術樣式,如何將傳統的中國意筆人物畫的筆墨語言美傳承和發揚,成為了當代中國意筆人物畫家必須要思考和探討的重要藝術命題。
本文作者:陶雪蓮作者單位:寧夏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