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多元評價包裝設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當前包裝教學評價現狀分析
一般院校課程的評價模式主要以任課教師主觀評價為主,往往因為過于依賴教師本身經驗及喜好容易產生隨意或其他不確定因素,無法客觀全面發現問題,使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受到影響。而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主動性以及學習的效率存在重要的關聯性。以包裝課程為例,作為選修課的時候學生學習狀況表現為:遲到,缺課率低,專注度高,配合完成好。相反普通專業班級則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其中大約1/4屬于主動學習型。這當中又分為責任習慣型和興趣驅動型。1/2到2/3的是被動跟隨型,其余的則是應付甚至抗拒型。在一個常規班級中有如此數量的消極學習心態的學生在當前二本藝術設計專業中已成為常態。教師如何通過教學設計及評價主導介入,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教學過程成為目前教改核心問題之一。
二、包裝課程評價價值觀
修正以評價促進教學改革是總的目標,課程價值觀的確立對評價體系建立與修正具有重大意義。目前藝術院校包裝教學總體上是以模擬案例或者教師出題,學生圍繞命題完成。課程的主要價值構成要素是虛擬作品結構和教師評定的成績。教師的看法決定價值。這樣的價值體系顯然不能全面、客觀、系統地反映和影響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首先,從教育與人才培養的環節看,不符合新形勢下素質教育人才培養觀,素質教育觀點認為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需要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且注重開發潛能與創造精神,是主導性的課程評價價值觀。其次,從學生接受心理的角度看,不符合多元、個性化、以學生為主體的發展創意的設計教學目標。現在的在校生基本都是90后的獨生子女,并且女多男少,自我感特別強烈,不喜歡被忽視和比較、批評。傳統評價模式以平行比較排序,以優促差,是單一評價標準以及對象導致的結果。再次,從實際、實踐、實效出發,最優化教學層面看,傳統包裝教學評價以教師代替社會評價、專業評價。教師本身的實踐專業素養參差不齊,面對的實際問題缺乏實踐支撐,往往陷入經驗主義或者主觀化的境地,容易造成不夠客觀全面看待問題,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果與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包裝課程多元評價的構成與實施
1.一元到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內涵
廣義地看教育評價是指根據一定的價值標準,對照教育目標,對教育現象、時間做出價值的判斷的過程。評價的多元指的是評價主體從單一自上而下的任課教師主導評價變為自評、互評與他評。過去的主要評價主體是任課教師,被評價主體是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學習過程的表現。體現為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一般平時成績占70%,考試成績占30%,考試成績基本就是最終完成的作品,而平時成績則根據平時作業評分加上考勤出勤綜合得出。按照老師的要求、符合老師的口味,不遲到曠課就可以獲得好的分數。這一種評價方式容易讓習慣聽話的“好學生”脫穎而出,教師成為獲得好評價的中心和主體,這對于一些解決問題能力強、具有獨立思想創意的學生反而有可能因為教師主觀判斷而受到打擊,失去學習的動力。因此,適時地加入互評、自評以及來自社會的他評是構成多元評價的新主體。所謂自評,在包裝教學的實施中指的是學生對自身通過學習產生的變化做出價值判斷。自評的“自”不僅是特指學生個體自己,而且它代表的是學生的群體,是區別于教師、專家、其他社會評價的他評之外的學生對自己之間的自評互評。這就很好地體現學生是學習主體同時也是對學習進行評價的主體的思維,是符合新形勢教學改革演進的。他評,則包括主觀評價以外增加的部分。教師的評價并非不重要,而是轉化為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監督、個性的認知理解與協調、對專業基礎知識與實踐環節的銜接等方面,而不是把焦點集中在評價學生作品。因此教師的評價既包含專業評價成分又介于專業評價與項目經理之間他評的核心部分,是社會評價。包括專業技能與理論、工藝與材料、營銷合理性,主要依賴實踐從業專才以及經銷商。目標消費者則是作為最終成品市場測試的主要對象,是他評中的重要部分。
2.包裝課程多元評價的實施
首先必須確立項目,將教學目標與實踐對象結合。視傳2002級包裝設計二課程的內容是系列化包裝與包裝文化。作為指導教師我把項目范圍設定為韶關市本地企業、具有競爭危機的商品品牌。選定一家“公改私”的面食企業。他們正好面臨外地商品激烈競爭,于是一拍即合,共同設定課題項目的教學內容,并積極配合各個教學環節,成為了教學社會評價的主體。在此之后,馬上進行課題組的分組。分組的原則是隨機抽取與自由組合相結合,刻意模擬崗位教學中設計公司的工作狀況,避免出現小組互評自評不夠嚴謹客觀、人情主義的情況。不同的組合由于一個共同的目標產生新鮮感、責任感,增加了學習的動力。制定好工作計劃后,立即展開小組市場與企業調研,撰寫報告及匯報電子文檔、個人繪制草圖。這一階段既是合作同時又是各自競爭的,充分體現個人在小組中的價值與個人的能力。接下來是經過修改的中期設計方案,主要由少量專業人士與企業人士參與討論提出修改意見,也是體現社會評價、專業評價的首次介入。經過再次的深入修改,完稿之后就可以進行最后一次方案評議會。評價主體為專業人士,包括教師、職業設計師、企業營銷主管及基層營銷、目標消費者代表。從生產材料工藝、成本、營銷心理、創意等全方面細節考評各組作品,分別量化評價。
3.多元評價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在包裝教學中應用多元評價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首先,是聯系對口企業難。其次,是雙方合作難。再次,是與普通教學相比課程中產生更多的實際開支,長遠看還應從學校與企業合作的角度加以解決。結語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是高校當前教學改革的方向。破解學生因被動學習,依賴教師單一評價作為學習動力的局面需要打破以考試為檢驗標準、以教師評價為最終學習目標的傳統模式。在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教學各個環節設計中,通過學生自評、互評,以及引入社會評價形成以評促學、主動學習、互相監督、互相競爭的學習氛圍。以問題導向喚醒學生思考,以市場化運作面對現實,以末位淘汰制增強危機意識。這不僅可以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也會提高學生應用設計實踐能力,并且與將來社會職業身份角色要求相統一。
作者:盧成杰單位:韶關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