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結構調整糧油加工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廣東省糧油加工業現狀與成就
(1)加工企業生產規模擴大、效益提升。“十一五”期間,廣東糧油加工業總產值從2005年的202.6億元上升到2010年的980.4億元;產品銷售收入從2005年的195.9億元上升到2010年的1000.5億元;2005年實現利稅8.9億元,2010年實現利稅36.2億元;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從2005年的6家上升到2010年的21家,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目標。2011年全省入統糧油企業621家,同比增加29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308.8億元,同比增長33.5%;產品銷售收入1318.4億元,同比增長31.8%;利稅總額36.4億元,同比增長0.5%。
(2)產品質量結構不斷改善,體系完整。廣東省糧油加工以稻谷和飼料加工為主,食用植物油加工業較為發達,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產品結構體系,具有比較成熟的產業鏈條。全省大米生產企業以優質大米、一級大米為主線,所占比例達到94.1%;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產品已經向一級油、調和油轉化,基本實現了植物油消費的衛生化、營養化。
(3)企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安全可靠。目前,廣東用于大米精深加工的拋光和色選設備處于全國先進水平;小麥加工企業技術水平、市場化運作程度以及產品精細化程度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油脂壓榨浸出、精煉工藝設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高精度、高檔次糧油產品已成為廣東糧油加工業的主導產品。
(4)產業化經營繼續推進,效果良好。我省糧油加工產業化在主食產業化的不斷推進過程中,糧油深加工日生產能力100噸以上的企業占據了一半以上,規模以上糧油加工業總產值達到290億元,在食品工業所占比重上升到20%。通過規模企業的帶動,促使了產業鏈的延伸,拓寬了引糧入粵渠道,在確保我省糧食安全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5)糧油精深加工加快發展,潛力強勁。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河源等地已實現了規模生產,東莞的油脂生產也在進入快速發展軌道,全省糧油精深加工的發展后勁足、潛力大,糧油資源得到進一步利用。
(6)品牌帶動戰略取得成效,影響大增。廣東加快推動加工產品名牌化以及名牌產品產業化,涌現出金福、泰稷、金象、紅牡丹、白玉蘭等知名品牌,特別是金龍魚、花旗、刀嘜、獅球嘜、駱駝嘜、鷹嘜等食用植物油脂品牌,享譽全國。
1.2廣東省糧油加工業分析
(1)加工產能總體呈擴張態勢。全省糧油加工產能總體呈擴張態勢,除稻谷處理能力輕微下降外,其他主要行業產能均實現超過10%的增長(不含停產企業產能)。
(2)加工生產保持平穩增長。除大米產量輕微下降外,其他主要產品加工量均有增加。各主要行業產值均有所增長,其中飼料生產行業和糧油食品加工業增長速度較快。
(3)企業經濟效益有所提高。全省糧油加工業實現產品銷售利潤率2.33%,經營狀況有較大改善。除小麥粉加工行業外,其他行業銷售利潤率均有所提高。
(4)行業和地區發展不平衡。一是珠三角地區糧油加工業發展大幅領先其他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219.23億元,占全省總值的76.0%。二是飼料和食用植物油加工業產值占全行業比重大,分別占全省糧油加工企業總產值的35.4%、42.2%。三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市場份額小,占全省糧油加工企業總產值的11.3%。
2廣東省糧油加工業發展的瓶頸
(1)產業結構有待優化。一方面少數大型糧油加工企業占總產量一半以上。另一方面日生產能力100噸以下的中小型企業較多,大部分中小型糧油加工企業設備陳舊、實際產量低、產品質量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發展后勁不足。
(2)產業資源整合有待加強。產業鏈有待完善,糧油加工與收購、儲存、運輸等環節的聯系有待加強;糧油加工優質原料緊缺,需要通過進口國外優質小麥搭配加工專用面粉;大豆榨油原料基本靠進口,容易受國際市場影響。
(3)糧油加工業布局有待優化。珠三角地區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糧油加工業較為發達,占全省糧油加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粵西、粵東和粵北地區所占比重不足20%。
(4)科技創新能力有待提高。除了部分產業化龍頭企業進行產品開發外,大部分中小型糧油企業缺乏新產品研發能力,產品更新慢,科技含量較低,產品附加值不高。
(5)國有糧食企業競爭力有待加強。當期全省國有糧油加工企業僅61家,僅占入統企業總數的10.3%,工業總產值的3.9%、利稅總額的1.2%。大部分國有糧食企業僅從事儲備業務,經營能力不強。
3廣東省糧油加工業轉型升級的方向
3.1依靠珠江糧食走廊布局充分利用好“珠江糧食走廊”平臺,發揮珠江三角洲地區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優勢以及粵東西北地區產業轉移政策利好,在關鍵地區和節點打造不同特色的糧油加工企業和產業園區。推動形成結構優化、布局合理、安全營養、綠色環保的現代糧油加工體系,使得產業結構取得明顯改善、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升、加工保障供給安全和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業規模和效益平穩增長。
3.2整合產能,引導和扶持龍頭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大力扶持日生產能力100噸以下的中小型企業,進一步整合產能,通過重組、破產逐步淘汰加工規模小、屬資源浪費型的小型糧食加工企業和作坊式加工企業。進一步完善糧油產業鏈,強化糧油加工與收購、儲存、運輸等環節的聯系,暢通物流和現金流,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建設優質專用糧食生產基地,通過發展“訂單農業”、“公司+農戶”等,建立一批規范化、良種化、專業化的優質糧油原料生產基地。培育和壯大糧油加工業龍頭企業,通過聯合、兼并和重組等方式發展形成資本結構多元化、產品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大型糧油加工龍頭企業,采取政府財政投入、金融信貸支持等方式加以規范和引導,推動加工業集約化、規模化,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和核心競爭力,促進行業發展上水平、上規模。
3.3支持糧油加工技術轉型升級支持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的推廣應用和新產品的產業化,優化生產流程,適當借鑒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加快提升企業工藝、裝備水平和核心競爭力。鼓勵大型糧油加工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大人才培養、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建設技術創新體系和科技創新平臺,推動生產過程智能化和生產裝備數字化,提高自動化水平。
3.4構建產業群,形成品牌積聚效應結合發展基礎,發展壯大一批具有特色的糧油加工產業園區。積極建立現代糧油加工業物流配送體系,積極開拓城鄉市場。推進糧食產業化經營,建立糧油加工企業與農戶、生產基地之間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積極爭取各地政府的支持,將糧油加工業的發展納入當地地方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加快品牌效應的形成,要引導糧油加工企業由做產品向做品牌并舉轉變,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全國性知名品牌。發揮品牌擴散效應和聚合效應,提高品牌附加值。
3.5加大扶持力度,融通金融資本一是加大財政力度,通過每年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投入、涉農資金項目統籌考慮傾斜、支持糧油品牌創建給予相關資金獎勵等途徑積極推進。二是增強稅費扶持,按政策向稅務部門申請定期減征或免征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三是強化金融扶持,強化銀企對接工作,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完善政策性貸款和爭取商業直接貸款,積極探索建立糧油加工業融資擔保機制,鼓勵金融機構給予一定的授信額度。四是落實土地扶持,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切實保障糧油產業園區的合理建設用地需求。
3.6大力推進主食產業化工程抓住國家大力實施“糧安工程”計劃的契機,結合國家糧食局提出要將廣東建設成為優質米制主食加工示范基地的精神,充分利用我省初步形成主體多元化、生產自動化、產品多樣化的主食產業化發展格局,堅持市場配置、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的原則,充分挖掘和發揮主食產業化發展潛力,構建多元化、多層次、適應居民消費新要求的現代化主食產業體系。建設新型物流配送網絡,積極推廣普及稻谷加工新技術,建立從原料到成品全過程的質量監督體系,形成大型油脂加工及深加工產業集群,使得我省糧油加工業抵御市場風險和提高經濟效益的能力不斷增強。努力構建現代化主食產業體系,全面提升主食社會化供應水平,推動糧油加工業不斷向前發展。
3.7構建高效的信息交流平臺現代商業競爭是信息化的戰爭,要著力為企業搭臺,方便為其唱戲。結合廣東實際,必須借鑒兄弟省份的先進經驗,特別是四川省的經驗,為企業提供金融、創新、技術、信息、項目和渠道等交流平臺服務,助力企業發展。以搭建融資支持平臺為核心,加強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暢通銀企對接服務渠道,重點解決我省糧油加工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型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以打造創新交流平臺為重點,通過產學研合作、召開高水平學術交流會、進一步延伸產業鏈等方式,為企業創新拋磚引玉。以構建技術服務平臺為基礎,為加工企業引進新技術搭橋引線,提供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服務。以搭建信息平臺為融通,總結交流行業內相關經驗,為企業進一步掌握政策信息、分析行情動態服務,為企業經營決策助力。以完善項目對接平臺為窗口,通過網絡等媒介進一步宣傳,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樹立良好的糧油加工業窗口形象,促進資金與項目、投資與引資的對接。以銷售渠道平臺形成為觸角,將糧油銷售渠道不斷深入到社區和鄉村,充分利用糧油收購和銷售網點大力發展糧油超市和連鎖店,幫助糧油加工企業與流通企業對接,為企業延伸觸角、拓展社區和農村市場。
3.8加強安全監督,完善行業自律監管進一步完善糧油加工標準體系建設,積極開展“放心糧油”示范工程,確保糧油產品安全。抓好從糧食基地到糧食加工、銷售全過程的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督促企業自覺履行質量保證義務。引導企業建立健全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完善企業生產全過程的質量保證機制。積極開展原糧衛生調查與監測,加強收購和儲存環節的抽檢,重點調查和檢驗糧食中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和真菌毒素等項目,全面掌握原料衛生狀況,為從源頭上加強糧食質量安全提供重要依據。加強糧食流通監管,維護糧油市場秩序,保護糧食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強化行業自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與糧油加工企業之間指導、服務、溝通和監督的作用,擴大服務領域,集中行業智慧、凝聚行業力量、推動健康發展。
4總結
通過以上措施的穩步推進,廣東糧油加工業的發展將能更好地推動全省宏觀調控和科學引導,大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廣東產業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再立新功,為構建后盾堅實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服務。
作者:謝煒旺單位:河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