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模式構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多元文化思潮下學生缺乏鑒別力產生的新挑戰。
當前,網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迅猛發展,加之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推進,高校學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容易受到多元思想文化的影響,從而導致其價值取向多元、思想觀念多元、道德行為多元。學生在鑒別能力、洞察能力還有待提升的情景下,稍有不慎,就可能進入西方敵對勢力設計好的“陷阱”,導致喪失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對黨和國家的信任也可能會逐步喪失。
2.實踐育人模式針對性不強產生的新挑戰。
當前為了和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相適應,高校更加注重培養職業型、技術型人才,以提升學生畢業之后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這難免存在“顧此失彼”的現象。部分高校存在育人理念淡化的傾向,思想教育在育人中的地位有所忽視,思想教育主陣地、主渠道鞏固不力,“重理論、輕實踐”“重技能、輕思想”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同時,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缺乏“實踐育人”的理念,深化育人效果的有效渠道、措施較少或者難以發揮成效。
二、創新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模式的重要價值
1.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沿襲傳統的教育模式,必須創新實踐育人的模式,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不能再沿襲傳統的教育模式,僅對學生進行理論灌輸,必須要通過社會實踐這一重要環節讓學生增加更多的情感體驗、信念實踐、意志鍛煉。要不斷創新實踐育人的模式,拓寬實踐育人的路徑,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2.有利于促進高校學生的社會化。
所謂社會化(socialization),是個體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語言、規范、價值觀等社會行為方式和人格特征,適應社會并積極作用于社會、創造新文化的過程。社會化是人和社會相互作用的結果。通過社會化,個體學習社會中的標準、規范、價值和所期望的行為。大學生通過家庭關系、朋友關系來實現自身的社會化,還通過學習生涯中的師生關系促進自身社會化的進程。但是,這樣的社會化畢竟不全面、不深入,真正的社會化還需要學生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在人民群眾和社會大課堂中積極進行社會實踐。創新實踐育人的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就參與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有利于促進其社會化。
3.有利于喚醒學生主體的內在需求。
高校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想品德認識,但還未能將這些認識有效地轉化成為具體行動。為此,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要創新實踐育人的模式,將學生個體的思想認識、意志、信念融入教育實踐的全過程,促進其將思想認識轉化為實際行動,這樣才能有效避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空泛化、虛幻化。
三、構建和創新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模式的路徑
1.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構建學生參與機制體系。
在當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中,學生的主體性作用發揮還有其局限性,全體學生參與實踐育人的機制體系還未完全形成,不少學生平等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心愿未能完全實現。為此,在創新實踐育人模式路徑的過程中,首先應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構建全體學生踴躍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有效機制體系。要將實踐育人的對象確定為全體高校學生,為全體學生全員參與實踐育人提供均等機會,絕不能將實踐育人的對象狹隘地確定為特長生、優等生。當前,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實踐育人工作,多次出臺政策予以保障,高校實踐育人的社會氛圍已經逐步形成并不斷得到優化。高校要不斷擴展工作抓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為所有學生均可親身參與實踐以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養廣泛拓展路徑。
2.切實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學生對實踐育人的認知水平。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是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認知水平還不夠高,導致無法提升參與實踐育人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少高校在推動實踐育人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針對性、實效性,無法有效促進學生能力素養的提升,特別是大部分學生對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不夠滿意。因此,要健全完善高校輿論宣傳平臺建設,切實加大宣教的力度以提高大學生對此問題的認識。充分利用學校的報刊、電視臺、廣播電臺等載體,大張旗鼓地宣傳本校開展實踐育人的相關情況,將實踐育人的真實情景展現在師生面前。定期、不定期地向學生發放雜志,定期編輯手機報發送到學生手機。通過校園網絡、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網絡新媒介,以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相結合的方式,廣泛宣傳實踐育人的重要意義。建立高校實踐育人QQ群、微信朋友圈等,通過網絡及時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交流,及時回應學生提出的問題,切實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3.整合校園專業資源,形成實踐育人的合力。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是一項長期的偉大工程,在育人的每一個環節均具有十分顯著的針對性,有著不同的育人目標任務,所要采取的育人措施手段也不盡相同。當前各個專業的知識不僅呈現專業化,而且具有多樣化特征。在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實踐育人活動的過程中,如果僅僅依靠某個學校、某個學院或者某個專業是無法較好地完成育人目標任務的。為此,需要在具體的實踐育人工作中強化不同專業、不同學院和學校之間的資源整合,以形成育人的合力。在同一所高校內部,要強化不同專業之間專業資源的有效整合,發揮各自專業的特色,以此打破不同專業之間開展實踐育人的橫向壁壘,改變以往各自為政的格局,更好地利用高校各個專業的人才資源優勢。
4.強化實踐教學,深化學生的理論認識。
當前,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不滿意,認為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現象,強化思想政治課程的實踐性已成為大部分學生的共識,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課內實踐教學。教師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參與模擬試講,讓學生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走到講臺試講,和教師的角色進行互換,這有利于之后的教學順利開展。教師授課應該多進行案例教學,讓身邊的典型人物、先進事跡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促使思想政治課教學更具感染力、更富時效性。除此之外,要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課外實踐教學。借助于“馬克思主義學習月”“愛國主義教育周”等實踐活動,將學生所學理論知識較好地融入實踐之中。
5.建好教育實踐基地,健全完善保障制度。
要著力建好教育實踐基地,為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課教育實踐提供更加良好的環境。以目前的情形來看,許多高校高度重視實踐育人基地的建設,但是卻在協調管理等方面出現了不少問題。這就需要學校在實踐育人基地建設中充分聽取師生的意見建議,按照“育人為本、通力合作”的理念,由高校和相關企業事業單位共建實踐育人基地。與此同時,高度重視實踐育人基地的保障制度建設。這是因為,要促使高校實踐育人基地充分發揮其有效作用,就必須健全完善相應的保障機制。在組織保障方面,在高校黨委之下成立實踐育人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在政教部門或者校團委等下設辦公室,并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切實開展此項工作。在經費保障方面,讓實踐育人形成項目化的運作,充分挖掘并發揮當地的各種資源以獲得資金支持。在制度保障方面,高校從實踐育人的實施政策、經費投入與使用、參與人員的管理、具體方針原則等方面構建各項規章制度,同時切實加大評估考核。
作者:李慧萍 單位: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