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實踐及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當前大學課程體系中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這就表明了它所具有的重要意義以及地位。然而隨著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人們特別是年輕人思想與行為發生了很大地改變,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借助于大學語文這一課程達到傳播中國悠久豐富的文化之目的,對其進行改革就顯得十分必要。基于此,文章在結合筆者對有關科研報道研究以及自己多年教學經驗前提,首先就大學語文教學現狀展開闡述,之后對其改革進行探討。
一、當前我國大學語文教學現狀
雖然大學語文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然而事實上大多數語文教學并未將其應有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甚至在大多數高校中大學語文成為了“雞肋”。在宏觀層面看來,導致該現象的原因在于其并為獲得高校的充分重視,甚至在部分高校中,大學語文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科。在學校層面看來,大學語文和大學英語、思想政治以及大學體育等學科一樣對課時有著統一的規定,通常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存在,且只是開始一個學期,課時只有30個左右。在師生層面看來,不少教師仍舊采用講授式教學方法,而且許多教學內容和中學語文相重復,所以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無法達到大學語文教學的目標。所以,非常要必要對大學語文教學進行改革,實現“大學語文”課程的創新,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人文素養。
二、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討
1、嘗試結合專業特點編制教材施教
教材作為大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的基礎,目前很多學校都采用統一編制的教材開展教學。從實際情況來看,現階段大學語文教學中所采用通用教材種類眾多,它們雖然在編排上分別按照主題、專題或者是文學史等劃分,但其使用上能夠滿足所有專業語文基礎教學所需。結合筆者實踐來看,這些通用型教材卻存在著針對性不強的缺點,即不同專業類型的學生指導性不強,這樣一來很難確保大學語文教學意義與目的地達成。對此為提升大學語文教學質量及達到目的,筆者認為各高校應嘗試結合專業特點編制教材施教。首先,各高校要結合自己所開設專業情況、語文教學目的在通用型教材基礎上再選取一些符合各專業的古今中外且涵蓋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之后在根據各專業未來就業需求在教材中編制入一些針對性的內容,比如文科類專業大學語文教材中增加寫作性教材、理科則可增加演講類教材、藝術類專業適當增加文學鑒賞等內容。這樣通過在通用型教材前提下結合專業特點進行編入相應內容不僅滿足學生基礎語文知識教學工作需求,并且也可以在貼近其專業特點情況下提升教學質量。
2、運用模塊教學方法
模塊教學法主要是一種側重技能培的教學方式。該種方法一出現便在很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獲得了廣泛運用。近幾年,我國教育出現了翻天覆的變化,許多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斷探尋新的教學方式。模塊式教學法憑借其實用性、靈活性與現實性的特點而備受青睞。美國貝塔朗菲提出的“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系統論的觀點,在大學語文教學中一樣適用。當前在我國現編的大學語文教材中,其更為重視作品的系統性與知識性,注重優化整合。在所編寫的教材中轉變了以往的以史為綱,將以人為本的原則凸顯出來,并將時代特色展現出來。單元模塊式教學法主要是一個單元為一個整體,并引導學生由整天出發,對語文知識進行把握。以齊森華、徐中玉等編寫的大學語文第四單元“品格修養”為例,其中有6篇文章,則教師在進行講解時需對這幾篇文章有所側重,然而需要始終結合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來開展教學與研討,能夠讓學生對這幾個作品進行縱向與橫向對比,將各個時期的作品展現出來的意境與人生價值進行分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開展自主與合作學習,重視培訓學生的能力,使單元內容得到優化整合,達到教育教學目的。
3、借助于多媒體開展輔助教學
近些年來得益于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在此背景下教育行業中應用到的科技日益增多,而多媒體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技術之一。通過對相關研究表明,大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有效地擴充課堂教學內容,同時對于推動學生學習與練習效果達到較優狀態以及提升教學質量也大有裨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屬于輔助性手段,這是因為部分教學內容并不適合多媒體技術,并且過多地使用會造成教師這一實施教學的主體在課堂中所發揮的作用被削弱。對此,各高校語文教師首先需要在備課階段結合課文內容情況確認其是否適用于多媒體教學,如果適合時教師要根據課文通過網絡、教案等渠道搜集一些相應的圖片、視頻等資料,之后將結合到課文內容中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開展輔助教學。另外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過程中,為了防止教師作用被削弱以及合理分配課程時間,筆者認為教師在課堂上就需要把控好多媒體使用節點以及時間。
4、加強課堂中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與互動
無論是課堂或是課后的交流與討論,教師均應當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而且可以采用具有引導性的提問或是將自己對作品的感悟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分享,以達到調動學生參與問題討論的積極性,通過讓學生進行互相辯論、借鑒來不但完善其思想,提升其鑒賞能力,而且還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進行活動策劃來不斷提高大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如在講解蘇軾的《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時,可按五人為一組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分組,采用小組作業的方式來進行相互協作。要求學生根據這五首詩所展現出的意境,采取故事接龍的方式來進行故事創作,并于課堂上進行相互交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提高教學的多樣性與實踐性,增加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大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學語文教師應當要正確認識我國大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并采取有效的優化策略來不斷推動我國大學語文教學步伐,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海燕.大學語文教學改革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16(8):28-29.
[2]楊小牛.社會需求角度下的大學語文教學改革途徑探討[J].陜西教育:高教,2016(10):48-49.
[3]栗小婧.淺談大學語文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究[J].速讀旬刊,2015(9).
作者:潘明霞 單位:貴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