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信審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審計信息化的必然性
1.1電信公司內部信息化進程對審計信息化的要求。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電信公司就走上了信息化高速發展大道。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電算化逐級上線。審計部門作為公司的保健醫生,與公司內其他部門聯系緊密,提高信息化水平也是大勢所趨,否則無法在公司管理及運營的過程中預測和規避風險。
1.2內審工作性質對審計信息化的要求。①現有內審職能對信息化的要求。內審部門作為公司內部的一個組成部門,其職責就是為公司的內部控制和經營、管理、發展提供監督檢查職能、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服務支撐。傳統手工審計從審計范圍、審計內容到審計質量都達不到要求,就必然要求熟練應用并操作計算機以及相應的軟件,有深度有廣度有高度的進行審計。②未來內審職能對信息化的要求。內審職能從監督檢查型向立體服務型轉變是必然的。發展中的未來內審決不是目前的監督檢查等這些單調職能,成熟先進的內審在內容上還應包括一些包括咨詢、顧問、建議、協調、流程設計和培訓等工作,在形式上應從事后檢查挑刺調整為事前參與、事中建議規避。
2審計信息化發展現狀
2.1外部審計信息化發展大環境。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國內綜合實力排名前500強的企業中,絕大部分具備了網絡環境,但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網絡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只占10%。那么在社會大環境信息化整體落后的情形下,電信行業盡管在軟件、硬件、人員條件上都占盡先機,但若想逆轉社會大環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2.2審計地位不高,審計結果發揮作用不強,制約信息化發展。寧夏電信公司作為技術服務先進的國企,無論從內審部門設置到內審職能的行使都是較先進的,不但內審部門獨立,且可以發揮一定的職能,不僅牽頭公司的內控檢查,財務、經營等日常檢查,更開展一些經營、管理方面的專項調查,很好的體現了內審價值,但即便如此,內審部門在公司內的權威性也不高,審計結果對公司的經營發展指導性不強,加之公司資金有限,若想在審計信息化發展上有大的建樹也需假以時日。
2.3審計管理系統軟件的開發應用取得顯著成效但還不夠完善。①審計軟件上線后,審計及時率準確率大幅提高,工程檔案管理有待規范。以工程項目決算為例,寧夏電信公司每年大大小小的工程項目有兩千余項,在軟件上線前,工程項目決算審計以手工審計為主,效率很低。現在寧夏電信公司所有的工程項目決算都由工程審計人員自審,不僅所有的已決算待審項目做到不拖不欠,而且出具的“項目審簽單”更加規范,審計資料也更便于歸檔管理。②審計軟件目前存在缺陷。一是軟件本身還有不足,如授權項目挑對后仍有顯示,與未挑對項目無法區分;已審計過的項目允許重復再審而系統不予提示,導致項目有重復決算審計的風險;二是軟件本身獨立,無法與公司內其他系統軟件接口,如提交決算時,無法從建設部CPMIS系統或財務部財務核算系統數據傳入、無法與其他系統數據共享,送審方式、審計結果仍需紙質傳送。
2.4審計人員素質有待提高。①專業知識領域局限。隨著內審的發展和審計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內審已經不僅僅是監督檢查了,成熟先進的內審在內容上還會涉及包括咨詢、顧問、建議、協調、流程設計和培訓等工作。而公司目前的內審人員多數是會計專業出身,對市場營銷、計算機操作與維護、公司管理等方面不太擅長,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審計成果的取得。②操作、利用計算機軟件的程度不高。目前寧夏電信公司內審人員年齡偏大,基本都在四十歲以上,接受新事物、學習新技術的積極性較低,若要求他們熟練掌握計算機從思想上、行動上也是比較困難的,不熟悉自己部門的審計軟件,影響工作效率;不熟悉公司其他部門的軟件,導致開展某些專項調查時流于淺層,無法深入研究、挖掘問題。
3審計信息化的發展目標
3.1審計信息化的傳統目標。①硬件、軟件要求。通訊行業相比其他行業或企業而言,信息化水平應是較先進的。公司部門內配備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等、便于出差工作需要,內審人員配備臺式電腦、便攜電腦及上網所需要的VPN等設備、辦公室提供公司內網及外網的網絡環境。②人員素質要求。第一層次:加強計算機操作技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在維護、使用、管理計算機方面要達到一定水平。第二層次:不斷強化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將專業知識與審計軟件融會貫通。目前在集團公司的統一督導下,寧夏電信公司已于2008年實現審計系統上線并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審計效率。第三層次:熟悉公司內的各系統軟件。內審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開展觸角延伸至公司各個部門。因此,內審人員必須克服專業領域障礙,了解熟悉公司內的相關系統軟件的功能和簡單應用,才能順利開展審計工作。③審計信息系統與其他軟件系統的銜接。公司目前各個專業各個部門使用的系統軟件不少,但相對獨立,沒有接口鏈接。目前有接口、并達到互傳數據使用效果最好的就是建設部的CPMIS系統和財務核算系統。但審計系統和這兩個系統目前都沒有聯系,項目從立項、概預算、計劃下達到財務核算、提交結算(決算)審計、審計結果反饋都沒有在一個完整的流程里運轉。要想使公司的流程信息化、內審工作信息化,那么系統間的整合是勢在必行的。
3.2審計信息化的廣義目標。①外延內審職能。我們應以發散性思維定義審計信息化,既可以對企業的投資決策、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等進行全過程動態審計,也可用于進行經濟責任審計,還可以充當企業經營管理、輔助決策的工具,甚至對公司內各系統軟件進行審計監督。②利用審計信息系統推進審計方式前移。目前公司內審部門分為兩個小組:業務組和工程組。業務組應著重關注公司的發展新領域和熱點,電子商務和渠道建設是公司著手開拓發展的領域,或者沒有前車之鑒,或者發展處于瓶頸沒有突破,內審人員應從各方面參與到這些專業部門,爭取介入工作關鍵節點、系統門戶的特權,了解情況,發現問題,然后開展專項調查課題,做到審計工作內容前移、有的放矢。③審計結果的閉環反饋。目前,寧夏電信公司的工程結(決)算審計結果都是紙質打印反饋相關部門,這就存在著工程結(決)算重復審計的風險漏洞。但如果做到系統整合,閉環反饋,那么所有審計過的項目的結(決)算都會在系統中留下痕跡,絕不會出現重復送審和審計的現象,真正實現審計流程、審計方式和審計結果的信息化。④公司內審工作公開透明,提高內審地位。從社會環境到電信公司,審計部門現在的地位并不高,審計工作也深受抵觸。因此,審計部門在公司內應搭建一個審計平臺,集思廣益,接受外界的披露、投訴、意見或建議,并將所做的工作、發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及時其上,使員工真正了解審計部門職能,并將審計工作從事中事后調整到事前,真正發揮內審作用。⑤集團內審計工作信息化交流。寧夏作為西部落后小省,從經濟上、專業上、技術上都是相對落后的,我們希望集團公司在全國范圍內也能搭建一個審計平臺,一是達成各省的互動和交流,共同進步;二是集團可以對各省的審計工作、審計成果隨時掌握、備查;三是實現審計信息化從各省到集團的橫向和縱向的立體化管理;四是可以創造或提供內審人員的培訓平臺。
4結語
俗語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既要認識到審計信息化的趨勢性和必然性,也要把握信息化的尺度,不能過分依賴計算機而忽視了內審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如何在兩者之間達到平衡是未來實踐中仍需不斷探索的課題。
作者:張玉萍單位: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寧夏分公司審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