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產品物流和農業經濟增長互動性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業物流具體指的是將農產品進行加工、包裝、倉庫儲存、運輸等,最終將農產品配送到消費地點這一過程。農產品物流的出現和快速發展,增加了農產品的價值,使勞動生產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推動了我國農業經濟的增長,因此只有將農業經濟與農產品物流兩者協調發展,才能真正的推動農業經濟的持續穩定的發展。如今如何能夠使農產品物流的運行效率得到提高,使農產品物質實體在流動的過程中的損耗不斷地降低,是當前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1.農業經濟的產業結構決定著農產品物流的發展。
農產品物流是區域物流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加強農產品物流的發展一方面適應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任務,另一方面能夠有效的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加深了對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研究,人們已經越來越認識到農產品物流與農業經濟之間相互依存的密切聯系,一個地區農產品物流的發展規模有多大取決于該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狀況,對于那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來說,當地的農產品物流具有一定的發展基礎,這就使農產品的交易變得頻繁,農產品物流不斷地發展。農產品物流可以降低流通成本,也可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最終使農產品的整體效益進一步的提高。農產品物流作為一種服務性的行業來說,它的存在是需要依托區域內的一些流通性和生產性的產業,由此可知當區域的農業經濟發展規模越大,產業結構越合理,就越能推動區域農產品物流業的發展。目前我國農產品物流業的發展表明了當區域內的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時,該地區對于農產品物流的發展要求也隨之提高,農業經濟的發展規模和產業結構的合理性決定了農產品物流發展的規模和質量。
2.農產品物流的發展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
在區域間所產生的大量的農產品生產、供應、原材料的采購以及產品的銷售等等,這些都促使了區域間農產品物流的產生,農產品物流是促進區域農業經濟和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聯系著區域內各個經濟活動單元的組織、疏通與消費等,起到了維護社會穩定發展和資源配置的作用。在一個區域的農產品物流發展過程中,農產品的流通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有諸多的因素都時刻的制約著農產品物流的正常發展,如農產品的數量較大且種類繁多,這就造成了損耗增大,此外在流通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和成本對消費者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和影響,再加上經營的規模小、渠道不暢通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的影響了農產品物流的發展,對農民的收入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農產品物流的發展能夠促進一個地區農業經濟的增長,不斷地帶動農業經濟的發展,高質量的農產品物流可以使農產品在流動中所產生的成本不斷地減少,進而使農業經濟運行的效率不斷的提高,最終使農業經濟整體上的發展呈現增長的趨勢。
二、目前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物流成本普遍較高且倉儲和運輸環節中的冷凍保鮮技術落后。
在我國農產品物流中,四分之一的塊類和根類的農產品,二分之一的蔬菜水果,以及全部的魚肉蛋奶等食品都屬于容易腐爛的農產品,因此需要采取適當的保鮮和冷凍的措施,但目前由于我國的農副產品流通量過大,大部分的農產品在物流的環節都沒有及時采用冷凍保鮮的技術,而是在常溫狀態和自然狀態下完成運輸的,這樣一來就會造成新鮮的農產品不能及時的保鮮,導致腐爛變質的數量增多,最終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物流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具體表現為一方面我國目前缺乏專用的運輸車輛和工具以及相關冷凍保鮮的設備,再加上冷凍保鮮的技術水平較差。另一方面,我國缺乏相關的專用倉庫,尤其是用來冷藏保鮮的倉庫,在這方面的建設還不完善。由以往我國的農產品物流發展的現狀看來,我國有一部分的糧食都在物流運輸的環節白白的流失,有很大部分的蔬菜水果都損失在了配送和倉儲的環節,這也就導致了我國農產品物流的成本普遍較高,成了制約農產品物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也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2.農產品物流的中介組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農產品邁進市場的橋梁就是農產品物流,農產品物流可以將農業經濟鏈中的所有環節都猶記得聯系起來,從而使農業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由于我國的人口眾多,其中農民所占的比例較大,這樣就出現了人多地少的現象,再加上我國的農業合社起步比較晚,基礎較為薄弱,相對于大多數的發達國家來說,發展的較為緩慢且很難規范,目前我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數量和規模上都難以滿足我國現在的社會需求,進而導致了農產品物流的中介組織無法發揮在農業經濟中的作用,阻礙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國應該鼓勵更多的農民建設協會組織,共同發展供應鏈合作聯盟,加一步的擴大農產品物流中介組織的規模,加強農產品物流中介組織的力量,使其作用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進而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
3.農產品在流通環節的增值能力較低。
由我國的農產品的產業結構變化中可以看出,我國的農產品在物流環節沒有得到有效的增值,在生產和種植環節投入了較大的比重,而在加工和流通的環節卻沒能進行較大的投入,缺乏對加工和流通環節的重視性。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農產品在流通環節的附加值,使農業經濟的發展空間不斷地擴大,只有加大在加工和流通環節的投入,使農產品的生產、加工以及運輸發展為一體化的綜合型產業。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農產品在流通環節的增值能力明顯較差,大部分地區的農產品在銷售環節時都保持著最原始的狀態,沒有將農產品合理的進行加工和包裝,這樣就大大的削弱了其增值能力,不利于農產品物流業的發展。
三、有效運用農產品物流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幾點思考
1.加大冷鏈農產品物流技術的投入。
在農產品中,針對那些易于腐爛的產品應加強對它們的冷凍和保鮮,這就要求在倉儲和運輸的環節加大對農產品物流技術的投入,充分的保障和完善相關運輸、倉儲設備的建設,以控制產品的損耗,保證產品的質量為目的,最終促進農產品物流的發展。由于目前我國關于農產品的加工技術相對來說較為薄弱,農產品種類繁多,易于腐爛的產品占有大多數,再加上會受到外界自然因素的一些影響,往往會導致效率低下,限制農產品物流的發展。因此,針對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加大冷鏈農產品物流技術的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2.完善物流各個環節并提高農產品物流的增值能力。
為了使農產品物流得到全面的發展,不單單只是提高某一個環節的增值能力,應該從加工、包裝、運輸、存貯以及配送等等各個環節都進行適當的調整,使每一個環節都能夠更加的優質和完善,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地提升農產品的增值能力,使企業的利潤達到最大化。國外大部分發達國家的農產品物流產值大都是在各個環節通過增值來實現的。因此我國應借鑒過先進的技術和經驗,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是農產品物流可以通過在加工的環節提高其增值能力,也就是采用產業化的經營模式,企業與農產品的生產主體農民進行長期的合作,對其農產品進行生產、加工以及銷售一條龍的服務,最終實現產品的增值。其次是農產品物流在運輸方面提高其增值能力,要從運輸環節不斷地降低成本,縮減運輸時間,提高其運輸效率,最終達到經濟高效的效果。最后是農產品物流要在儲存環節提高其增值能力,在農產品存儲的環節應該加大存儲設備以及存儲技術的投入,運用現代化的倉儲管理方式科學合理的對各類農產品進行分類別的存儲,進而降低農產品在此環節的損耗,進一步使農產品物流的增值能力得到提高。
3.最大限度的發揮物流中介組織的作用。
為了有效地解決小農戶入市的問題,應該使物流中介組織最大限度的發揮其作用,具體來說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我國農民一直處市場經濟的弱勢地位,在獲取市場信息以及開拓市場和談判方面都存在許多不足,因此要鼓勵農民自發的建立協會組織,為農民提供組織依托。其次,要鼓勵個體運輸戶與民營的物流企業進行合作聯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采取靈活的經營方式,促進共同的發展,此外政府還要制定相關的法律規范來約束和規范二者的經營行為。最后,在信息化環境下,加強互聯網技術的運用,構建一個信息化的網絡服務,利用各個地區的信息資源開展網上會展,最終加快農產品物流的發展。
4.充分的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職能。
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對于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政府要最大限度的發揮其宏觀調控的職能,一方面是在政策方面,政府要制定出有利于區域農產品物流發展的政策,廢除或者更改以往那些陳舊的不適合農產品物流發展的政策,極力的為農產品物流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另一方面是規劃方面,針對現代化農產品物流園區的建設,政府應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使傳統的農產品物流區域發展的模式盡快的轉變過來,不斷地適應現代化的發展。此外還應規劃建設一個多元化的現代農業物流中心,將農產品、信息、技術、設備以及人才等等有效的結合起來,實現全球化、網絡化的農產品生產體系。
作者:李娟 單位:重慶工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