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數學教育情感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我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在長期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發現傳統教育對學生的情感教
育不是特別注意,以致于學生對數學的情感不是很投入。為此,結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我
對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情感教育作了詳細的論述,得出了在情感教育與數學教育在數學過
程中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關鍵詞:數學教育;情感教育;師生關系
數學教學不僅要研究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還
要注重學生認知過程中情感問題的培養。學習態度
是否端正、對學習的認識是否深刻,不僅說明了學生
在學習方面的情感狀況,而且明示了情感教育是影
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積極豐富的情感能促
學生的認過程和意志培養過程,并且能使個性品質
得到全面發展。
一、數學教學中的情感問題
傳統教學主要強調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
對學生傳授知識、解決疑難,使學生少動少想,不能
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教學,導致他們的情感得不到
體驗,形成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二、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作用
情感教育在數學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不僅說明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融進情感教育是我們
教育者的責任和義務,而且更重要的是體現了育人
在教書當中的中心地位。所以情感教育在數學教學
中的作用主要是加強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老師在
給學生傾注了自己的情、自己的愛同時,也使得學生
充滿了學習的活力,并且能積極主動進行學習。
三、進行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教師通過自身的情感來激發學生
我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深知教師必須通過自身
對所教學科的情感來激發和影響學生學習所教學科
的情感,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所教學科的熱情,完成教
書育人的目標。為此,我本著嚴謹的負責的教學態
度和發自內心對數學的熱愛,采取多溝通多交流的
方式,增進我和學生之間的情感認識。
(二)建立情感融洽的師生關系
老師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熱愛學生。正如我國教
育家曾說過:“教育沒有情感就象池塘里沒有水,那就
沒有了生機,所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1]這段話正是
說明情感和愛在教育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關愛
學生和嚴格要求學生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兩方面,
一方面要求老師熱愛學生,深入了解學生,高度信任
學生,理解而又要尊重學生;另一方面又要求老師必
須嚴格要求學生堅定不移地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前
進,久而久之,學生也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
(三)理論聯系實際進行情感教育
我在數學教學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
實行教與學的雙向互動活動,增強學生自發、自覺、
自主的學習能力,實現了學生主動的認知過程。并
且在這個主動的認知過程中,我意識到:學生是教學
(下轉第59頁)
收稿日期:2008-08-10
作者簡介:曹桂梅(1976-),女,山西石樓人,石樓職業中學數學教師,中教二級。
57
來定義電勢等等。
在物理教學中,新課題往往與學生熟知的舊課
題具有某種內在的聯系。但是,新舊課題所處的具
體情境不同。由于學生不善于辨認各種情境的相似
性,不能分析、概括出它們的共同本質,因而學習會
感到困難。通過練習,為學生提供辨認多種情境的
相似性的機會,并指導他們逐步形成運用類比推理
尋找相似性的思維方法,從而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同
時,發展學生智力和培養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學習
靜電場時,我們常常用重力場進行類比。首先它們
都是不同與我們一般認識的由原子,分子所形成的
物質的另一種獨立與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的物
質。我們對它們的認識首先是從它們的力的性質來
認識的———重力場對其中的重物有重力的作用;電
場對其中的帶電體有電場力的作用。其次,電場力
和重力做功都與路徑無關,把一個質量為m1的物
體放在高度為h的地方,它具有重力勢能m1gh,把
質量為m2、m3⋯⋯的物體放在高度為h的地方,它
們分別具有重力勢能m2gh、m3gh⋯⋯,其勢能值各
不相同,但m1gh/m1=m2gh/m2=m3gh/m3⋯⋯=gh
是一個恒量,我們可以把gh叫做重力勢。其值只決
定于重力場中的位置和零點的選擇,與放入重力場
中的物體的質量無關。同樣在電場中把帶電量q不
同的點電荷放在距參考面一定距離的位置,它們具
有的電勢能值各不相同,但電勢能與電荷電量的比
值是一個恒量,我們把這個恒量叫做電勢用U表
示。由于學生對重力場知識了解較多,對重力勢容
易接受,用類比法引入電勢的概念。分析它的性質
和區別于重力場的特點,這就化“抽象”為“具體”,
使學生對新知識有似曾相識的親近感,深化了教學
內容。再者,重力場中,重力勢能的變化總是等于重
力對物體所做的功。與此相似,在靜電場中,電勢能
的變化總是等于電場力對電荷所做的功。這樣的類
比很自然,也很容易被學生接受。既加深了對新內
容的理解,又是對已有知識的鞏固。培養學生運用
類比推理的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
物理知識理解得越透徹,就越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
用。如此反復練習,學生通過聯想,類比推理,思維變
得更活躍,思路更廣闊,學習的靈活性也不斷提高。
類比是人類認識自然的重要方法,它是利用已
有的知識,去學習新知識的一種可行方法,在物理學
習中經常使用。無論是概念的建立、規律的形成,還
是知識的運用,對培養學生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解
題能力大有裨益。
(上接第57頁)
的主體,不僅能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與技能,而且能
主動自覺地探索未知的知識和應用已學的技能。因
此,我們作為老師不僅要充分認識這種學生在教學
過程中的主體性,而且要尊重學生對各種問題的不
同理解和認識,讓學生在融洽詳和、積極進取的學習
氣氛中學好知識與技能,并掌握做人的原則,從而培
養了學生對教學的情感。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
聯系生活情景,滲透情感教育變得尤為重要,只有讓
學生真切地體驗到數學既來源于生活,提煉于生活,
又在更高層次上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學生才能
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生活與知識之間的距離越來
越近了,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起來輕松而有趣。
(四)通過多渠道的評價方式滲透情感教育
關于數學的新課程中,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
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
改進教師的教學,所以應該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評
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不但要
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
所表現出來的情感交融與共響的過程。評價方式中
有許多,比如:課堂觀察,課堂提問,口頭表達,書面
測試,調查報告,教學情況反饋,學生之間的評價,作
業批改、評語,每種方式都有它的特點,所以,不論在
教學過程中使用哪一種評價方式,都是老師和學生
之間的情感交流。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對我們數學
教學起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無
論是一個巧妙的比喻,還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或者一
個恰當的幽默都可以使學生回味無窮,增強數學教
學藝術的感染力,所以說,數學教育與情感教育在教
學過程中關系是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
互促進的。我作為一名青年教師要不斷學習、積累
經驗、充實自己,發揮情感教育在今后的作用,保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鐘啟均.如何在數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