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影響的評價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化和新中國成立以后的經濟建設直至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宏偉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美麗藍圖;在這幅建設藍圖中,大量水利工程建設就顯得特別耀眼,但任何一項水利工程建設都會帶來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的影響,問題在于只要我們通過周密考慮,按自然規律辦事,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和科學管理,就一定能達到興利避害的目的。
1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影響面面觀
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深入,人民群眾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加關心周圍的環境了;除了工業,尤其是化工和礦業開發等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外,水利工程建設在給人類帶來福祉的同時,同樣對環境產生許多不良影響。如何準確地評價這種影響,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就成為了人們當前需要認真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1.1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的積極影響
1)跨流域調水工程成功解決了“調水地區”易遭洪水威脅的水患災害,挽救了地區性生態危機。突出的例子是:我國南水北調工程,很好地緩解了因南澇北旱帶來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2)大中型水庫既能防沙除澇,又能增加庫區空氣濕度,改善周圍綠色植被生長的環境。3)優化水質,減少水污染和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積。
1.2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的消極影響
1)水資源無節制開發,忽視了對水資源承載力問題的思考。盲目且超量地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嚴重后果已經顯現,比如每年春季,北京及北方的沙塵暴天氣已讓我們看到了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2)破壞了原有水系內的生物,尤其是珍稀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嚴重的將會造成物種滅絕;或者打破了原有的生態平衡系統、食物鏈遭破壞,甚至誘發瘟疫等災害。3)誘發地震。由于水體的大量聚集,庫區地殼結構內的地應力發生由量變到質變的變化,成為地震的重要誘因之一。4)引發社會環境問題。比如,失地農民的補償問題和移民問題等,都是國家和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應該認真考慮和圓滿解決的。5)水利工程項目施工階段對當地環境的影響。由于部分水利工程施工企業在施工階段,缺乏科學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建筑垃圾、有毒有害物質、粉塵和噪聲等對當地環境造成種種污染。
2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影響的評價的重要性
自古以來,我國興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如京杭大運河、都江堰、葛洲壩、長江三峽大壩,等等,在古今歷史上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然而也有一些水利工程的建設違背了自然規律,給當地的環境造成較嚴重的破壞,從而給當地人民帶來較為嚴重的危害,比如:新疆個別農墾區越來越多的內流河干涸,沙漠化日益嚴重,給人們帶來深刻的教訓。過去我們往往總是先建設后治理,建設初期只考慮對經濟發展的有利方面,很少考慮會對環境帶來多大危害,等發現了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后再去治理,往往事倍功半;在全球環境不斷惡化的今天,我們越來越應該認真考慮,如何在水利工程建設中,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地球村;搞水利工程建設,既要有利于當代,更要保護好自然環境造福于后代。
3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影響的評價方法和實施內容
有資料表明,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黨中央和國務院就已開始重視對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一系列生態問題和社會問題,并以頒布行政法規的方式,規定今后凡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設,都要進行環境評估,但由于當時缺少一個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方法,導致在環境保護方面仍然做得很不夠。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后,由于人們對環境問題日益重視,環保問題得到了全社會的特別關注,也總結出了許多評價方法,形成了一些比較成熟的理論。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影響的評價方法可以歸納為三種方式:預斷評價、回顧評價和現狀評價;評價方法的具體實施內容主要有以下四個部分,即:環境狀況的預先調查研究;環境狀況的具體分析;環境影響的預測和綜合分析評價。
3.1環境狀況的預先調查研究
環境狀況的預先調研是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影響評價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一項工作,它為日后的評價工作提供依據,因此,預先調研而得的資料翔實與否,直接影響到由此而產生的結論,簡單地說,就是對工程建設范圍內的自然和社會狀況進行調研,為現狀的分析和今后發展變化的預測提供基礎資料和可靠依據。預先調研工作在實施時又分為自然方面和社會方面兩部分,自然方面是地質、地形、水文、水質、泥沙、氣候、生物等,社會方面是人口、民族、土地、經濟發展、文物、軍事設施,等等。
3.2環境狀況的具體分析
在環境狀況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工程特點,列出與工程有關的環境因素并加以分析、預測,根據每項因素對環境影響程度的不同,有主次地進行分析,根據各自的權重,作綜合平衡評價。常用的評價方法有下列幾個:1)清單法。將可能產生影響的因素,根據影響大小,以表格形式列成清單;此法又分為簡單清單法、分級加權清單法和提問式清單法三種,其中,分級加權清單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2)矩陣法。將環境影響因素排在縱列上,將環境效應排在橫行上,構成陣列。其中,各項效應對環境因素的正負影響均按不同等級示出其影響的程度。通常,還多采取加權的辦法,以識別各項因素對整體環境影響的總和。3)網絡法。這是屬于一種流程圖的結構,由方框與箭頭做有序的組合,用以說明人類活動可能產生的逐漸影響。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可以形象地反映人類活動、效應與環境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4)疊置法。它的做法是先區分影響類型,并分別制成環境質量等級分布圖,然后再將各分布圖疊置起來,進行識別和篩選。
3.3環境影響的預測
環境影響的預測,就是預測水利工程興建后可能發生的變化和影響。預測的結果一般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兩種;對一些能用量度單位表示的環境因素,可通過建立數學模型或物理模型作定量的預測估算,比如預測水庫建成后對局部氣候的影響和對水庫水質、水溫變化的影響等,已能通過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式進行估算;預測水庫對庫區泥沙淤積和對下游河道沖刷的影響,多兼用數學和物理模型進行定量分析;對一些難以用量度單位表示的環境因素,則可通過類比分析法,即選擇與擬建水利工程具有相似自然、社會環境和水利工程特性的類比工程進行對照,并作出判斷;對水生生物、陸生生物的影響,多采用生態機理分析法,即針對各類生物對環境要求和和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按工程興建后的環境狀況,預測分析其在數量上或種群、群落上的變化。
3.4綜合分析評價
根據環境影響預測結果,將水利工程興建對各個環境因素產生的影響或出現的主要環境問題進行綜合分析,評價水利工程對環境的綜合影響,提出減免不利影響的方案和措施;由于水利工程對各個環境因子產生的影響錯綜復雜,環境效應之間又往往具有相關性,因此,綜合分析評價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但又必須做好它。
作者:石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