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等職業教育人才質量策略思考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近年來,由于受市場需求、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政策等諸多因素影響,我國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出現重數量輕質量、重理論輕技能等現象,培養的技能型人才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不相適應,許多畢業生就業后變面臨失業危機,同時給中職校帶來生存與發展的巨大壓力。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對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進行全面分析和思考。
中等職業教育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任務是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中等職業學校的任務就是培養中職生熱愛祖國且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繼續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和一定的創業能力;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等。
長期以來,由于受普高熱的影響,中等職業教育未能得到政府的足夠重視和社會的普遍認可,辦學經費、師資配備、實訓條件諸多方面比較薄弱,中職教育培養的人才與社會各方面需求不相適應,這必須對中職發展定位以及中職人才質量進行全新戰略思考。
1.辦學能力提升策略
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經歷了初創、調整、調控、轉型四個階段,既有繁榮也有蕭條。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對技能人才需求呈現多元化趨勢,不僅在數量上更表現在質量上,而現實中,中等職業教育正處于轉型關鍵時期,區域發展不平衡,校校發展不平衡,師資隊伍不合理,辦學標準多樣化。中職生呈現知識結構不協調,專業技能水平低,適應社會能力差,自我管理創業意識薄弱。因此,必須提升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
(1)制定職業學校辦學標準。
針對目前各地區各學校各專業教學目標不一致情況,制定地區間同專業教學要求和教學標準,不同年級不同專業教學標準相對一致,提高教學的針對性,使學生進人職校開始就知道自己應該學什么,要達到什么樣的要求,實現教有方向、學有目標、考有依據。
(2)確立“雙師結構”隊伍建設標準。
職業教育的顯著特點在于“職”字,培養具有一技之長的技能性人才,需要一支理論知識廣、專業知識精、動手能力強的教師隊伍,教育主管部門要根據專業不同制定專業教師標準,學校要通過外部引進、內部培養多種渠道,按照雙師結構標準培養專業教師,使專業教師在數量和質量上滿足教學需求。
(3)推進企業優秀人才到中職校兼職任教。
職業教育的產品最終要走向企業,吸引企業優秀人才到職業學校任教,使學生能直接感受企業的文化氛圍,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2.教學模式轉型策略
職業教育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職校生就業受市場影響小,職校教育教學沿襲了傳統的辦學模式,缺少生機與活力。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和發展,經濟環境與就業環境都發生變化,職校生就業主要靠市場調節,并且社會對職校生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模式也必須根據外界形勢的變化而調整。
(1)轉變職業教育體制。
職業教育體制要走開放式、靈活多樣的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路子,在企業與教育之間建立新型伙伴關系,建立相互協調機制,使學生從學校平穩過渡到就業,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與行相統一。
(2)改變職業教育模式。
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建立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產學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職前職后結合等彈性學制教學新路子,實現理論學習與實際訓練一體化,做人教育與做事教育相統一,滿足經濟界與學生發展的需要。如對于職業生涯中重技能、輕學歷的這類職業,職業學校應采用終結性教育模式,讓學生在學校里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同時抓好基本功(如外語、計算機等),使學生畢業后立即能勝任工作,也為他們在學習型社會中接受終身教育,不斷進行職業技能的更新和提高打下基礎。對于不僅重視能力而且還要求不斷提高學歷的職業,學校應采取中繼性教育模式,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不忽視文化理論課的學習,使更多的學生畢業后能繼續接受高層次學歷教育。
(3功口強職業教育課程開發。
注重課程改革和校本教材開發,根據行業、企業、產業等崗位群對人才層次類型、能力、素質等方面的要求,設計專業培養方向、能力素質標準、教育內容、教育模式、教學手段,為求學者提供優質的教育、培訓,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人力資源開發的要求。
3.構建人才培養評價體系策略
目前,受市場利益驅使,一些地區塔業教育辦學出現多樣化傾向,民辦職教行業辦學層出不窮,有些學校為了一H}的經濟利益,不考慮學生所想所需,減少學習內容,壓縮學習時間,取消校內亥訓,經過短暫培訓便輸送到企業頂崗Z作。這樣的結果導致職業教育投人不足,質量下降,社會影響力降低。因此必須砍立以綜合能力為主體、職業特色為要素的辦學條件及人才質量評價體系。
(1)完善職業學校達標評估標準。
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和經濟結構調整需求,結合區域職業教育布局規劃,制定職業學校評估標準,啟動職業學校布局調整和星級評估工作,從辦學基礎條件、師資建設、專業設置、學生管理、特色創新、實訓設備、辦學思想等方面進行量化評分,對達不到二星級的職業學校實行關停并轉,對薄弱職業學校限期整改,對達到四星級辦學標準的學校給予大力支持。
(2)健全職校生評價體系。
長期以來,職教被視為“二流教育”,其地位和聲譽都遜色普通教育,職校被視為成績差者、表現不好者、升學無望者的收容所,許多初中畢業生及家長對職業教育缺乏了解,認為只要跨人中等職業學校的大門,以后就只能從事一線生產工作,一輩子低學歷、低地位、工作任務重、收人少,因而大部分人認為上職業學校是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加上長期以來職業學校對學生沒有建立統一的評價標準,出現評價方式、評價內容、評價環節參差不齊現象。因此健全職校生學業、品德、技能評價體系十分必要。一要健全學業評價體系,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制定學業評價標準,改變僅以一兩次考試評價為學習全過程動態評價,變任課教師個體評價為課任教師、班級同學、班主任、教務處綜合評價。二是健全學生品德評定體系。根據職校生成長規律和認知變化,制定不同階段德育內容,從出勤、學習態度、著裝儀表、重大活動、課余生活等方面進行量分考核,定期表彰總結。三是健全技能考核體系。按照國家技能達標要求以及企業的用人標準,對不同年級學生技能提出不同層次要求,技能考核要把理論知識、實訓過程、技能鑒定結合起來,理論知識不過關、實訓任務沒完成不得參加技能鑒定,真正實現以能力為本位的培養目標。超級秘書網
中等職業教育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大職業教育的投人,許多職業學校面臨生存與發展的嚴峻挑戰,職業學校能否健康快速發展,人才質量是首要關鍵因素,只有健全人才質量評價標準,有的放失進行教學,中職校才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