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村學校心理教育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組織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
由于受當前教育考評機制的制約,青海農村學校領導對心理健康教育普遍不夠重視,缺乏系統規劃,心理健康教育被等同于“副科”的現象普遍存在,多是被班主任或政治老師作為做學生思想工作的一種輔助手段,通過班會課、活動課加以實施。一些條件較好的鎮中心學校雖有相對固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從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缺乏有效的評價機制,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機制,心理健康教育被當作裝點門面的學科。針對上述問題,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對策。
1.加強宣傳和普及活動,消除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種種誤解;以點帶面,促進心理健康教育事業的繁榮。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評價機制。由專兼職人員組成專家小組,依照一定的參照標準,定期和不定期地對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工作中全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開設、日常心理咨詢與輔導、心理輔導室的建設與資金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等方面進行評價。
二、師資隊伍建設的問題與對策
心理健康教育在農村學校畢竟屬于新興學科,缺乏相關專業教師,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意識相當強的農村學校領導,即使到高校招聘了相關專業的教師,也因這些應屆畢業生缺乏經驗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很難落到實處;而其他農村學校大部分沒有專業老師,甚至讓政治教師擔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并且,在農村,很多家長乃至部分教師還不知道有這么一個學科,因此教師和家長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業余和兼職的心理教師匱乏。針對上述問題,我認為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針對農村學校缺乏專業心理教師的現狀,要逐步建立在校長領導下,以班主任和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地方教育部門應當把心理健康教育課列入課標進行考核,并要求每個學校都按規定配備專兼職心理教師;切實提高心理教師的地位,解決好各種津貼待遇。
2.充分挖掘社區、家庭、學校、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讓社會各界都來支持、配合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強業余和專業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
三、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問題與對策
由于目前農村地區教育行政部門大多沒有硬性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因此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進隨意性很大,主要根據各校領導的意愿和師資條件開設。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缺乏,又導致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學化和專業化水平低下,教育方式多以學科化方式進行,重在照本宣科地灌輸概念。這種教育方式不僅與新課改精神不符,而且大大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教育方式不當造成對學生的傷害。針對以上的問題,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強對外交流,積極吸收他人的經驗和研究成果,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拓寬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
2.針對學校教學展開心理健康教育。以學習心理研究為突破口,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滲透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
3.探索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從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來看,“學校—班主任—心理輔導教師”合作模式、班級心育模式、學科滲透模式及以心理輔導課為載體的心育模式等,都有其行之有效的一面,我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應該考慮學生、教師的特征,教育內容,學校環境條件等因素。
綜上所述,我認為,青海農村學校應當抓住日常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首先,應幫助教師建立新型的課堂教學效率和師生交往觀念。其次,校領導和教師一定要把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個關。一是備課關。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知識、備教學環節,而且要圍繞學生的需要設計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二是上課關。上課中最能體現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與思想的莫過于課堂師生交往。其實學生很多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在質量低下的學習生活之中產生的,因此,應特別重視課堂心理氛圍的營造,注意提高師生交往的質量。三是課外應用關。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學生的生活實踐中才能真正完成和實現。因此,必須關注學生的農村生活環境,從農村學生生活環境出發設計、開展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