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服務業工作思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建立基層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農機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三位一體”的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增強農業公共服務,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加大對新期綠種植合作社聯合社夾洲島!聯合開發有限公司的扶持力度。建設萬畝精品蔬菜基地的技術指導、服務。以古寺新農種植合作社為龍頭,建設好500畝小水果種植示范基地,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培育、發展一批小水果種植戶。以華源種植合作社為龍頭,建設一個千畝油茶基地,帶動各村油茶產業規范有序發展。
二、加強完善基層防汛防臺體系建設,一是機構建立:鎮級設立防汛防臺指揮部,配備必要的工作人員,具體負責日常防汛防臺工作,村級設立防汛防臺工作組,全面負責防汛防臺工作。二是制度完善:鎮級防指制定防汛防臺值班、安全檢查、巡查、監測預警,會商系統管理,搶險隊伍管理,防汛物資儲備與調配,避災場所管理,信息報告制度。村級防汛防臺工作組依據實際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三是全面完成各項工程,總結農田水利暢通工程三年行動先進經驗,形成農田水利建設長效機制。除上級下達的計劃外,重點抓好河道清淤整治和小型河壩維護維修工程。
三、今年全鎮計劃早稻種植5000畝,中稻種植1.5萬畝,晚稻種植2.5萬畝,蔬菜種植2.6萬畝,油菜種植1.5萬畝,其他經濟作物種植1萬畝。鼓勵土地向種糧大戶和種田能手集中培育一批規模種植示范大戶,培養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并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依法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構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體系。
四、強化農產品及農資市場監督管理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一是堅持現場抽樣檢查與群眾舉報相結合,嚴格監督農產品源頭。二是對農資銷售進行監督,堅決不讓農民買到一瓶假農藥、一斤假種子,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五、病蟲害防治:我站做好信息上傳和預報下發工作。在病蟲防治關鍵時期,一旦發現蟲情災害,做到及時上報,對于病蟲情報做到及時翻印下發。同時根據病蟲發生特點和水稻生長季節,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治技術措施,將技術措施印發至農戶手中,并張貼。
六、加強農機監管,并適時督促農機駕駛人員參加安全月活動。切實做好一年一次農機年審工作。
以上是我站2016年的工作思路也是今后的工作重點。在未來的一年里我站也會齊心協力努力完成以上工作為多彩__添磚加瓦。
一、全面完成農村安全飲水工程
二、全面完成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骨干大山塘除險加固
三、建立健全的防汛抗旱指揮中心和監測體系
四、小流域河系治理和末端渠系改造
五、協助建設一個兩萬畝蔬菜基地和農產品服務配套中心
“標本兼治、保穩促調”,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決策部署。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這一決策,省發改委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扎實開展“送服務、促發展”六大行動。
早謀劃,早行動。省發改委堅持超前思考、主動服務,提前謀劃20**年的工作思路和舉措: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宏觀環境和主要趨勢分析,經濟發展總體思路及重點工作任務,社會發展總體思路及重點工作任務,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和創新舉措,促進投資較快增長、抓好“三個千億工程”的總體思路及措施研究,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及舉措等……一項項戰略之舉,折射出的是推進科學發展、加速我省經濟增長的決心和膽略。
以重大工程為抓手,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以“三個千億”工程為抓手,銜接“十一五”重大建設項目規劃及重大工業、高技術產業等專項年度計劃,省發改委扎實推進一批有利于改善投資結構、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項目。
今后半年里,寧杭客運專線浙江段、杭甬客運專線、杭州鐵路東站擴建工程、嘉興至紹興跨江通道……一批重大項目都會在省發改委“快馬加鞭”的辦事效率下盡快開工,進一步落實責任制,發揮重點建設推進機制的作用,會同省級有關部門和各地政府做好重大項目的政策處理協調與服務,形成上下聯動、部門聯手的工作格局。
一系列千方百計增加投入的舉措正不斷加強:繼續加大對社會民生、高技術產業、臨港工業、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項目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新的投資增長點;加大對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農民工公寓建設的支持,改善低收入人群居住條件;推進水利、農村公路、鄉村整治、下山脫貧、農民飲用水安全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農村建設;以鐵路“三線一樞紐”項目建設為重中之重,推進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國省道改造、城市立體交通樞紐、港口、集疏運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立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醫療衛生、義務教育等公共投資;推進自主創新、科技平臺、技術改造、高新技術產業、石化、新材料、生產業等產業項目;推進節能減排、生態建設、防護林、濕地、生態功能區建設、水源保護、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河道清淤等環境改造工程。
加快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加強協調督查,加快推進,確保甬臺溫鐵路、溫福鐵路、舟山大陸連島工程、臺縉高速東延段、諸永高速公路南段、國華寧海電廠二期、北侖電廠三期等工程盡快建成投產,發揮效益;加快推進杭州地鐵1、2號線、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二期、鐵路錢江新橋、合溪水庫、鎮海煉化項目等工程的實施。
努力提高要素資源供給保障水平。在用地方面,進一步加強項目建設和土地指標的銜接工作,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加強重大建設項目的用地保障;在資金方面,繼續強化項目建設和金融機構的溝通與合作,努力爭取國家資金、信貸資金支持;在環境容量方面,努力完善節能減排的體制機制,嚴格控制新的高耗能項目,全面禁止新的高污染項目,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
積極謀劃明年重點建設計劃編制。適當擴大20**年重點建設總量,安排一批重點建設預安排項目,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12月初完成20**年新增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的初審工作,并盡快上報省政府審定。
推進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一批工業轉型升級與生產業聯動發展的典型,一批具有創新性、示范性的現代服務企業,一批現代服務業的重大項目,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一批服務業品牌,一批服務業試點——省發改委認真抓好“六個一批”,加快推進載體建設,為服務業發展提供良好平臺。
進一步完善政策配套。年底前牽頭完成浙江《省級部門服務業工作考核試行辦法》、《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小服務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實施辦法》等文件的起草上報工作,編制完成20**年服務業重大項目計劃,著手制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總體布局規劃和《服務業品牌建設實施意見》。
突出重點,分段實施,加強對五個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的指導力度。省發改委深入基層,到試點城市調研,幫助協調解決試點推進中的難題,并且,研究制定試點工作推進機制,適時召開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推進會。指導所有試點城市制訂形成“兩年改革行動計劃”;爭取在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兩分兩換”改革、工業用地出讓年限分階段改革、圍涂海域土地使用證轉換改革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
此外,省發改委加快了五項重點改革。制訂形成擴權強縣改革方案;研究制訂開展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清理和規范的意見;制訂全省中介機構涉企收費專項治理工作方案;積極推進林木、油菜、奶牛新增險種試點工作,提出開展政策性林木、油菜、奶牛保險新增險種的意見;協同組織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系列活動,編纂《浙江改革開放30年重要政策和改革案例》;代擬《關于繼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放,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的若干意見》。
早監測早預警,提高預警準確性時效性
早監測、早預警,穩定農民養殖預期和收益,加強對事關民生的經濟活動的監測分析也是省發改委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加強對糧食、食用植物油、豬肉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監測,健全大宗農產品、初級產品供求和價格變動的監測預警制度,針對當前農村養殖業收益迅速下滑的情況,探索建立養殖成本收益預警機制。
加強對經濟運行中新情況新問題的監測分析。抓住經濟運行中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加強對新情況的研究分析,突出對宏觀環境走勢、中小企業融資、工業生產、房地產市場、投資、進出口等方面變化的跟蹤分析。
2014年區服務業指標為: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達到86.8%,力爭完成87%;樓宇經濟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占全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重達到10.5%;力爭新培育和引進1家市級總部。
為完成上述目標任務,我們將著重抓好以下三項工作:
第一、注重產業提升,培育高端服務業。
著力產業升級,大力培育高端服務業。一是統籌商圈建設。圍繞觀前、石路、南門商圈改造擴容建設,實現規模化、集群化、差異化發展,科學謀劃火車站商圈定位及業態招商,建立既符合實際又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二是培育總部經濟。跟蹤和培育一批區級總部、品牌連鎖、高端商場等龍頭企業,引領高端商貿業快速發展,力爭新引進1家市級總部。三是創新商業模式。利用網絡、信息等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扶持培育云交易等新型商業運營模式,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提升產業檔次。
第二、注重載體建設,積蓄發展后勁。
狠抓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找準新一輪發展中的空間支撐點,為服務業大發展積蓄后勁。一是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利用存量資產建設符合服務業發展的各類產業園,對城區現有的老廠房改造中,邀請具有市場化運作能力、具有廠房改造提升經驗的企業開發,加快形成現代物流、科技創意、文化旅游等服務業集聚區。二是商務樓宇建設。利用城區有限的載體資源,重點打造一批總部經濟、科技研發、服務外包等特色商務樓宇。建立“區樓宇信息管理系統”,實時監測樓宇運行動態并進行有效分析。以區樓宇商會為交流平臺,定期舉辦各類樓宇交流學習活動。注重達標樓宇、特色樓宇、星級樓宇建設,選取2-3個具有輻射帶動能力的商務樓宇,積極構建“樓宇社區”的管理模式,提高樓宇入駐率、注冊率和出稅率。三是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大力推動平江IN巷、虎丘婚紗城、蘇綸場等今年確立的10個市級重點項目按照序時進度施工建設,確保2014年底順利完成,為區新增更多的城市綜合體、專業市場、物流載體。
深入實施“一心,兩極,促統籌”發展戰略,以“服務三產,打造亮點,促進和諧,幸福家園”為工作主線,采取協調抓財貿、重點抓內貿、突出抓外貿的工作方法,聚集發展生產業,均衡發展生活業,規范發展酒店、物業、家政等服務業,著力培育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努力促進縣域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二)工作目標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5%;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3%;外貿進出口總額13000萬美元;新培育限額以上商貿企業20家,達到100家。
(三)工作重點
1.抓項目,促發展。一是全面完成災后重建。加大協調服務力度,推進重建項目加快建設,確保5月1日前完成重建項目建設。二是加快推進重大商業項目建設。加大協調服務力度,加快推進逢春物流、商貿城、金典汽配城、再生資源交易市場等重點項目建設。按照民生業便民化的要求,優化城市商業網點布局,著力提升城市商業檔次。三是發展現代物流業。完善鎮村占地約300畝,投資約2億元物流園區的功能,將該物流園區打造成服務業發展的最大亮點之一。建設好為工業生產服務的逢春物流園區。提升以陽光盛源物流配送中心為主的生活消費品物流配送中心和以元豐農資倉儲配送中心為主的農業生產資料配送中心功能,提高其配送率。推進《再生資源回收網點設置規劃》的實施,推動縣城再生資源集散市場(中心)的建設。四是加快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深入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加強農家店后續管理,確保農家店成活率和商品配送率達標;規劃建設鄉鎮商貿中心3個,初步建立農村多級物流配送體系,大力提高農村商品配送率。
2.抓執行,促落實。抓好“社銷零”統計上報工作,積極培育限上企業,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抓好《加快服務業發展意見》的執行,做好服務業發展牽頭協調工作,完善服務業發展考核機制,建立健全《服務業發展聯席制度》、《重點項目推進制度》,確保我縣服務業快速發展;抓好《商業網點規劃》的實施,編制《縣服務業發展規劃》,出臺《農貿市場管理辦法》;抓好《生豬屠宰企業設置規劃》的執行,規范定點屠宰企業的屠宰行為,確保全縣生豬屠宰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抓好商務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發揮好12312商務舉報投訴熱線的作用,加強酒類流通、食品添加劑、地溝油等專項整治力度及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日常監管等專項執法工作。
一、立足實際,挖掘潛力,打造“三片兩線”發展格局
1、打造西部片區,實現居住、商貿、三產突破發展。借助蓋世物流、零點物流的聚集效應,促進佳怡物流的規模提升,輻射帶動周邊物流、餐飲、住宿等配套服務業的發展;借助蔣家溝村舊村改造的有利時機,在建設大型社區的同時,完善商業配套,大力發展服務業,在居住、商貿、三產的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2、打造中部片區,建設經濟綜合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升現有企業的發展規模和科技創新水平,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信息化程度高、無污染的企業,形成高新產業群;推進合村并點,建設大型社區,完善城市配套,大力發展商貿、物流等服務業,提高醫療、教育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把中部片區打造成高新產業聚集、人口高度集中、服務業發展迅速的經濟綜合體。
3、打造東部片區,突出都市農業特色。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加快土地流轉,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引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力打造黃河大米、花卉苗木等特色農產品;加大對富硒水稻園、清荷農業觀光園的支持力度,以項目建設帶動周邊群眾主動進行農業結構調整,加快都市農業發展步伐。
4、打造荷花路沿線,推進城市化進程。堅持規劃先行、合理布局的原則,穩步推進轄區舊村改造。督促好蘇家村舊改項目的建設工作,確保安置房建設順利進行;逐步推進合村并點工作,徹底清理沿線兩側的花崗石加工企業,根治污染,形成環境優美、致富群眾的沿線產業鏈。
5、打造黃河沿線,塑造黃河文化品牌。以黃河休閑農莊建設為依托,圍繞黃河濕地資源開發,加大土地流轉和招商引資力度,加強娛樂設施建設,擴大淡水養殖和蔬菜瓜果種植規模,完善基礎配套,大力打造集住宿、游玩、餐飲、垂釣、采摘于一體的黃河旅游休閑文化。
二、開拓進取,增創優勢,加快招商引資步伐
1、兩方面入手,營造招商引資優良環境。一是改善招商引資“硬環境”。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水、電網絡建設,加快轄區主干道、橋梁建設,打通南向出入口,使辦事處招商引資“硬環境”實現大的突破。二是改善招商引資“軟環境”。加強培訓,增強機關干部服務企業能力;落實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發展;密切政企聯系,及時了解企業所需;主動服務,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困難,提供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咨詢,解決企業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地發展生產。
2、突出重點,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圍繞“三片兩線”發展格局,突出招商引資重點。西部重點引進服務業項目,帶動辦事處三產突破發展;中部重點引進工業及三產項目,重點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東部重點引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延伸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同時嚴把“入口關”,著重引進高科技、低能耗、無污染的企業,爭取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嚴禁高能耗、低水平企業進駐。
三、精心組織,扎實工作,做好重點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