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理質控護士長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題詞】三級質控;護理文書;質量缺陷;合格率。
護理文書是患者住院期間護理過程的客觀記錄,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生了解患者病情進展、進行明確診斷、制訂和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參考依據[1]。我院于2010年1月應用電子病案系統,雖然提高了護理文書由人工“書寫”到電腦“輸寫”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對終末電子打印護理文書進行質檢時發現存在不少問題。對存在的質量缺陷,我院采取三級質控,充分發揮質控效能,提高了電子打印護理文書的質量。
一、資料和方法
為深入查找和分析我院2010年電子打印護理文書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由院質檢辦護士負責對每月各臨床科室全部出院病歷中電子打印護理文書進行質量檢查,對存在的質量缺陷進行專項總結,填寫每月護理文書質控情況報表,報送護理部。
二、結果
根據檢查2010年我院各月出院病歷中所有護理文書質量情況,統計如表1:
從表中可以看出,電子打印護理文書合格率逐月提高,說明質量穩步上升,缺陷逐漸減少,三級質控促進了護理文書質量的提高。
三、討論
電子打印護理文書存在的主要質量缺陷:包括護士執行的長期醫囑單及臨時醫囑單、繪制的體溫單、“輸入”的護理記錄單。
1. 長期醫囑單及臨時醫囑單。打印出的長期醫囑單及臨時醫囑單缺少護士手寫簽字,或者相互代簽現象嚴重,特別是轉科患者病歷中,缺原科室護士手寫簽字的問題突出。時限醫囑執行時間不準確,如臨時醫囑單上醫生晚9點開的今晚清潔灌腸,而執行時間一欄內護士填寫的是上午9點20分并簽字等。記錄者必須是執行者,記錄的時間應為實際給藥、治療、護理的時間,而不是事先安排的時間[2]。
2.體溫單。楣欄和底欄項目漏填項或缺填項及錯填項問題較多,如缺診斷、病室、床號、血壓、體重、身高、大便、小便、出入量等;體溫繪制區域內,入、出院時間及死亡時間,常見醫護記錄不一致情況;有“外出”標記的,病歷中無相關原因及內容記錄;病歷中有請假外出記錄,病人不在病區時,在體溫單上相應時間縱格內有體溫、脈搏、呼吸繪制曲線,存在醫療安全隱患等。
3. 護理記錄單。護理記錄書寫內容不連貫,重點不突出;書寫不及時、不完整,甚至病情變化時無記錄,或特殊用藥后無用藥效果及觀察記錄等;時間測量如心電監測每小時記錄一次,在監測過程中缺監測記錄;出入量未及時總結,或總結后未填在體溫單相應欄內;有錯別字、同音字現象;死亡時間醫護記錄不一致等。
4. 打印機打印質量。打印機故障、墨粉不足時打印出的護理文書表格線斷線、斷點或經、緯線殘缺不全,護理文書頁面上字跡及表格線顏色淺淡,模糊不清;有的頁面有墨漬污染;打印時操作不當,導致打印出的頁面缺少頁碼或打印頁面不完整,出現殘頁;打印不細心造成遺漏打印部分護理文書,導致出院病歷中無體溫單或無護理記錄單現象等。
針對存在的問題,加強三級質控管理,是提高電子打印護理文書質量的有效保證。
1.一級質控。一級質控嚴格把關,是提高護理文書質量的重要環節,直接決定著護理文書書寫的質量。各科護士長負責檢查本科護理文書質量,嚴格培訓并考核本科護士正確書寫護理文書,并要求各組護士認真書寫,如實記錄每一項內容,對護理文書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和規范性負責。各組責任護士要對本組病人的護理文書負責動態、連續的審核、檢查、修改、質控及評估,對本組護理文書質量內涵負責,并指導低年資護士能正確執行醫囑和書寫護理記錄及繪制體溫單,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起到傳、幫、帶、教的傳承作用;負責對本組患者出院時的護理文書打印工作,對打印出的護理文書檢查后交給護士長。
2. 二級質控。質檢辦護理病歷質控小組負責對每月各科全部出院的每份病歷中的“長期醫囑”、“臨時醫囑”、“體溫單”、“護理記錄單”進行質量控制。表1內容就是根據質檢辦對護理文書書寫的質控情況結果統計的。質檢辦嚴格按照護理文書書寫規范進行質檢,把各科每月全部出院的每份病歷中,護理文書質量問題記錄在“護理病歷質量檢查登記表”中各欄內,把存在質量問題的病歷挑選出來,通知各科護士長到質檢辦進行修改,針對各科電子打印護理文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和各科護士長進行交流溝通,促進護理文書質量的改進。對每月各科的護理文書質控情況如實填寫月報表,上報護理部。對每月全院出院病歷中護理文書質量缺陷進行普遍性和嚴重性的問題總結上報護理部,在每月兩次的護士長例會上進行通報并討論,與護理部和護士長一起制定規范標準,制定相關制度并細化改進措施,督促護理文書質量缺陷的不斷改進。
3. 三級質控。護理部制定并管理護理文書三級質控體系。護理部每周定期組織大內、外科總護士長對各病區護理文書質量進行檢查和考評,查找環節缺陷,狠抓細節管理;對每周的檢查結果在護士長例會上進行通報;對不合格護理文書進行公開展評,組織護士參觀并講評,同時宣傳相關的法律知識,使全院護士認識到真實和正確書寫護理文書的重要性;組織全院護士輪流參加電子打印護理文書書寫和打印技術培訓,真正從源頭抓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制定相關制度,嚴格要求各科護士長加強護理文書質量內涵管理,根據質檢辦上報的護理文書質量月報表結果,把護理文書質量納入護士長考評內容;對各科統一發放“糾誤本”,建立護理文書書寫缺陷個人檔案,納入護士個人年終考核成績,并給予適當的獎懲;明確規定凡打印不清晰、不完整的頁面禁止放入病歷中,各科護士長要保證打印機正常的使用功能。三級質控管理措施得當,是提高護理文書質量的有效保障。
五、討論
護理文書是每份住院病歷中必不可缺的文件之一。及時、準確、完整、簡要、清晰是書寫各項醫療和護理記錄的基本原則[3]。正確書寫護理文書,是護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我院針對電子打印護理文書中存在的質量缺陷,及時加強三級質控的監管力度,從表1中可看到從2010年1月的93%到最后一季度連續3個月99%的合格率,有效提高了電子打印護理文書的質量,提高了我院的整體護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51.
1、學習質控標準
標準是質量管理的基礎,是實施質量控制的科學依據,護士長組織全體護士認真學習護理部質控標準,對5名組長重點輔導。各組再針對性深入研討,達到人人掌握質控標準,工作中以標準為指南嚴格自律,檢查時以標準為準繩客觀評價。
2、實施質量控制
各小組組長根據本組成員班次及病房工作實際,靈活安排時間,每周對所負責的質控項目進行1次檢查,檢查時不評分,只詳細記錄存在的問題,責任人在班時當面交換意見并由本人及時糾正;責任人不在班時一般缺陷由質控護士代為糾正然后向責任人說明,嚴重缺陷立即報告護士長、通知責任人及時返科現場解決。出現頻率較高的問題列入全科護理質控會議進行分析講評,出錯較多的護士列為重點輔導對象,加強培訓考核提高業務技能。每月初召開護理質量評析會,各質控組長匯報上月各自查情況,護士長反饋上月科及護理部質量檢查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集體討論,制定整改方案并付諸實施,再進入下一輪自查自糾,如此循環運轉。
3、質控方法評價
每一質控成員建立自查本,首頁記有本項檢查的標準。每周體現一次檢查的內容。護士長對每個質控人員給予評介,好的表揚,未完成的列入護士素質考評分。全員質控實施前、后(12年4月分前后)護理質量檢查評分情況明顯提高,而且問題逐步減少,護理質量也形成持續改進。通過全員參與,增強護士的質量意識,積極主動地尋找問題的對策與方法,變被動管理為參與式管理。實行全員控制、全程控制,使護理質量得到了穩步提高。
4、總結
1 具體做法
建立護理電子病歷的三級質控網,即院質控小組――科室護士長及專人質檢員――全科護理人員。
2 各級質控人員的組成及主要職責
①院質控小組由護理部主任、副主任、科護士長、科室護士長等組成,主要負責網上實時監控,抽查現存病歷及存檔護理電子病歷。②科室選拔一名有豐富經驗、責任心較強的護士為質檢員,與護士長一起,主要負責入院后48小時內的護理電子病歷質控及出科前病歷的質控。③科室全體護士負責患者住院過程中及出院或轉科時的質檢。
3 結果
根據護理病歷書寫評分標準進行評分,干預前后分別抽查護理病歷90份,干預前護理病歷平均分為95.2分,干預后護理病歷平均分為97.1分,較前提高了1.9分。
4 體會
4.1 專人負責入院短時內及出科前的護理電子病歷質檢
入院48內專人質檢,由科室護士長或質檢員承擔。根據《浙江省病歷書寫規范規定》,入院記錄須在24小時內完成,首次病程錄須在8小時內完成。實際工作中醫生因手術、會診、搶救、等原因,大多數病歷難以立即完成,尤其是對于急診的外科患者,常常出現護理記錄完成先于醫生的病案記錄,加之醫護采集資料時的角度、對象(如家屬成員的更換)不同,出現醫護記錄有出入;又由于護理電子病歷的特點,復制、粘貼現象較多,首次護理記錄的質量的好壞尤顯重要;如首次有錯別字,以后幾個班次往往存在;首次記錄完整性缺乏,下一個班次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等等。因此做好入院48小時內的質檢工作,可以明顯提高護理電子病歷的質量,有利于保持醫護記錄的一致性,及時發現錯別字、完整性、真實性等方面的缺陷,及時修正,確保護理病歷的規范。
護理電子病歷出科前,護士長或質檢員對護理病歷進行全面質檢,對存在的共性問題,在護士會議上反饋,尋找原因,進行整改。
4.2 住院過程中全體護理人員參與,責任到人
護士長根椐科室的床位設置,每個護士分管4~5張床位的護理電子病歷,危重病人床位、搶救床位由經驗豐富、責任心較強的護士承擔,低年資護士負責輕癥患者的床位,并建立護理電子病歷質檢登記本,把查出的問題進行登記,并反饋給當事人,及時修正,每周至少質檢一次,護士長做好監督工作,定期抽查病歷的質檢情況。
加強對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心的教育,重視護理電子病歷在法律中的地位。在日常工作中,護理人員要做到相互監督,及時提醒。護士長要合理安排人力資源,工作中注重高年資護士與低年資護士的搭配,有利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重視出院或轉科前的質檢。責任護士接到醫生出院通知時,按照病歷書寫規范要求,對整份護理病歷進行質檢,發現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再行打印,確保護理病歷質量。
4.3 護理部質控小組全程監控護理電子病歷情況
網上病歷質量監控系統將病歷質量終末監控變為網上實時監控[3]。護理部質量控制小組定期或隨時從網上查閱病歷,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意見,及時修改,確保病歷質量。
5 小結
實施護理電子病歷能有效提高書寫效率[4],但質量控制非常困難。計算機監控軟件的主要功能是對網上運行病歷完成時限監控,對內容質量的監控只能做到“有”或“無”的判斷,不能完成“好”或“差”的甄別。我科的三級質檢從源頭抓起,點面結合,把集中突出的矛盾分散消化解決,是將網上病歷質檢與“終末病案”質檢有機結合的好方法。從而達到對護理記錄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層層把關,尤其重視對環節質量的監控,使護理記錄書寫缺陷遏制在護理記錄形成過程中[5]。它在提高病案質量的同時,也使護理質量和護理管理質量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雪文.構建護理病歷書寫質量全程監控體系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1(4A):63-64.
[2] 張靈.護理電子病歷的臨床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7.4(16):1492-1493.
[3] 黃建英、鄭寶貞.PDCA循環理論在電子護理病歷質控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04.5(4).34-35.
[4] 章雅杰、陳君英、鐘初雷.護理電子病歷書寫效率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3).258-259.
[5] 王亞寧、劉詩紅、劉貞.提高護理記錄質量的方法及體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7):70-71.
1.1健全護理管理體系護理部成立由護士長組成的二級護理質控管理組,根據全院護士長專長、性格特點和新老搭配的方式分病房管理組、文件書寫組、消毒隔離組、急救組、臨床教學組5個專項質量檢查小組,每組設組長1名,根據各組工作量安排2~3個成員。
1.2實施方法護理部根據醫院護理質量控制標準,確定各組職責,對全院各護理單元進行檢查、督導。病房管理組:負責檢查特級護理質量,健康宣教和病人滿意度調查等;護理文書組:負責檢查護理文書記錄,以及所有臺賬完善情況等;消毒隔離組:負責檢查消毒隔離質量,無菌物品等;急救組:負責檢查藥品、急救車管理、急救藥品物品管理使用情況,隨機抽考應急預案等;臨床教學組:負責檢查三基三嚴、規范化培訓,實習生、進修生、新護士帶教和護理技術操作考核等。并將護理質量檢查的各項指標分類、定分值:基礎護理質量合格率100%(合格標準分90分);特、一級護理質量合格率≥95%(合格標準分80分);護理文件書寫合格率≥98%(合格標準分80分);急救藥品、物品、器械完好率100%;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消毒/滅菌執行率100%;護理“三基”理論考試合格率100%(合格標準分80分);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合格率100%(合格標準分90分)。
制定相應的平分標準。平分標準檢查要點、檢查內容、該扣的分值等,并將各項護理質量檢查標準下發給各小組及護理單元。每月中旬各檢查小組根據護理部每月的安排,一周內分別對各護理單元工作質量檢查一次,將檢查結果匯總上交護理部。護理部組織召開二級護理質量檢查匯總反饋例會,先由各組匯報本組檢查內容和結果、需要協調和解決的困難與矛盾、提出主要存在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措施和建議、上次護理缺陷整改情況。然后護理部主任提出存在和潛在的共性問題,經過全體人員討論后,護理部主任總結對共性問題的解決辦法和潛在問題的防范措施,并按檢查結果,調整下月工作安排,提出具體要求。
2結果
2.1成立二級質控檢查組可以提高護理質量二級質控檢查小組按照護理職能部門要求的標準進行檢查,起到了層層質控的作用。在護士儀表、消毒隔離、基礎護理、等級護理、危重病人掌握和搶救車管理、病區管理、健康教育、護士技能考核和護理文件書寫的質量檢查中,真實地反映一級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護士長能夠抓住質量控制的要點和重點,對檢查出的質量問題持續進行反饋追蹤管理,并形成動態循環,使護理質量控制反饋追蹤機制得到完善,降低護理質量問題重復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
2.2成立二級質控檢查組可以提高護士長的管理水平通過檢查、匯報、討論,為護士長提供相互交流的場所和氛圍,對管理中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解決方法,在發揮年輕護士長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同時,使高年資護士長的經驗和有效的管理辦法得以推廣,達到相互促進,取長補短,提高管理水平。
3小結
【關鍵詞】一級醫院;護理管理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激烈的市場競爭,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一級醫院護理管理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克服客觀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在機遇和挑戰中跟上時展的需要,是擺在我們護理管理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年來我科采用高年資護士參與科室護理工作管理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方法
1.1準備階段
爭取院領導支持,分批派遣工作3年以上具有一定臨床經驗、工作積極性高的護士到上級醫院進修,在學習??谱o理經驗的同時,學習上級醫院的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樹立主人翁思想,增強工作積極性?;卦汉笞o士長組織全科護士討論,根據每位護士自身特點將科室工作分為:病歷質控、健康宣教落實、急救藥品物品管理、科室貴重儀器管理、基數藥物管理、常用物品整理、科室資料整理7大塊并分派到人,護士長總監控,每周不定時抽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組織討論。
1.2實施階段
重點管理項目(病歷質控、健康宣教落實、急救藥品物品管理、科室貴重儀器管理)分別由一位高年資護士負責質控,發現問題及時與護士長溝通,在護士長指導下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實,護士長每周至少檢查2次以上并予以指導。為發揮團隊精神,藥物管理、物品整理、資料整理等由低年資護士擔任,護士長每周總質控一次。每周星期一晨會后總結
上周工作,大家反饋存在問題,討論問題發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意見。根據實際情況修改操作流程,制定工作指引。對質控發現問題,消除隱患者提出表揚,并適當給予獎勵。
2效果
2.1因基層醫院后勤保障系統不完善,護士長要花大量精力進行瑣碎的行政后勤事務,影響了護理質量管理(1).通過工作分管,能及時發現問題,消除安全隱患,防止差錯。特別是在護士長外出開會、學習時,也能做到事事有人管,保證了管理的連續性,形成了良性循環。此項工作開展3年來,我科未發生護理差錯和糾紛。
2.2基層醫院護理人員數量不足,(我科現有床位46長,護士10人,包括主管護師(護士長)1人,護師4人,護士4人,助理護師1人,床護比為1:0.2)護理工作任務繁重,除忙于常規治療護理外,外出進修學習機會少,無法更新觀念,更新知識,缺乏進取意識、競爭意識(2),通過護士參與式管理,作為管理和被管理者,護士更容易理解護士長的管理意圖并認真落實。通過派遣護士外出進修學習,改變了只有護士長才有外出學習機會的偏見,提高了護士工作積極性。高年資護士為做好年輕護士的表率,更主動學習??浦R和嚴格要求自己。
2.3骨科病人因功能鍛煉指導關系到以后功能恢復和預防并發癥等,健康宣教工作落實尤為重要,通過質控護士的指導和監控,年輕護士更快掌握??谱o理知識,護患溝通增加,病人滿意度逐年增加。從2005年我科開展新管理模式以來,我科病人滿意度由82%上升到今年的93%。
護理管理是醫院工作的重要環節,其管理水平將影響到醫療質量及醫院的管理水平(3),通過護士參與式管理,提高了護士工作積極性和成就感。通過參與管理,護士積累了管理經驗,在崗位競爭時占有明顯的優勢。即使更換工作崗位,也能很快適應新環境,獨擋一面。為醫院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好的利用了現有人力資源,值得同級醫院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左雪花.基層醫院護理管理缺陷與應對 中華臨床醫學雜志2007年8卷3期 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