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電工事跡材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同志是××*縣供電公司城區供電所所長,他自從1985年從事農電工作以來,懷著對農電事業的滿腔熱情,勤于學習,勇于創新,甘于奉獻,樂于助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連續兩年被濰坊供電公司、省集團公司授予“優秀農電工”稱號,多次獲得濰坊農電、供電系統技術比武“技術能手”稱號;被國家電網公司授予勞動模范。他的事跡先后在《中國電力報》、《華北電力報》、《濰坊日報》等數十家新聞媒體宣傳報道,濰坊供電公司黨委專門作出了向馮恩亮同志學習的決定。
一、學好真本事惠及眾鄉親
××*高中畢業便被村里推薦干上了村電工,他勤學苦練,努力鉆研農電方面的技術和知識??吹酱迕衲弥隽嗣〉穆╇姳Wo器找不到人修時,他心急火燎:咱是干電的,連這點事都干不了,咋對得起電工這稱號!于是,他利用難得的休息日跑濰坊、去泰安,虛心向電校老師學習,還自費參加了電校的中專函授學習,很快成了全縣出名的“能電工”,他管理的村用電井井有條,服務大伙最滿意,電價全縣最低。當時,附近村電價高的每千瓦時(度)達一元以上,而他管的村從沒超過限價,每千瓦時(度)還低兩三毛錢,成為全縣農電管理的樣板村。
由于工作出色,1998年農電體制改革后,××*擔任了冶源供電所礦山電工組組長。礦山電工組管轄著11個用電村,47家廠礦企業,服務于3675家農村用電客戶,擔負著礦山、啤酒廠2條10kv高壓線路,28條低壓線路,85臺配電變壓器的運行維護和管理工作,轄區年供電量達2400萬千瓦時(度)以上。在這之前,所轄的10kv線路線損在2.0%以上,低壓線損平均在18.5%以上,個別村競達到30%以上,也就是農民用7千萬時(度)的電,需要交千萬時(10)度的錢。面對這種情況,他根據用電村的負荷情況,他們對供電線路的卡脖子、負荷重心偏移、迂回線路等現象進行了改造,根據各條線路負荷情況對表計容量進行了調整校驗,使轄區內的電力損耗大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一年就可為轄區內的農民減輕負擔30多萬元。成為全縣的樣板電工組和服務排頭兵。
二、當好先行官熱心搞服務
××*同志為把服務工作做細做實,借鑒兄弟縣供電公司經驗,適時推出了“四靠緊”和“四零”優質服務,即:靠緊農民利益,靠緊熱點難點問題,靠緊企業發展需求,靠緊重點項目建設;服務時間“零空檔”、服務質量“零缺陷”、供用電關系“零距離”、安全管理“零事故”,開辟了電力彩虹服務的新局面。冶源鎮是虹鱒魚養殖區,僅礦山電工組轄區內就有大大小小的養魚池上千個。這些魚池需要24小時抽水循環,若斷電半小時,魚將缺氧致死。為保障漁民利益,他帶領全組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加強對養殖區的用電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了養殖區的正常供電。
2001年,××*被破格選拔為五井供電所副所長。一上任,他加強了供電所客戶服務室建設,合理布局收費網點,實行“一條龍”服務,客戶只要進一個門、跑一次腿或打一個電話,就可辦完所辦的事。一天,他在煤礦變電站檢查時得知,通往井下的600多米高壓鎧裝鉛包油浸電纜發生故障被迫停運,后果不堪設想。事不宜遲,××*和檢查人員深入井下600米處的第一水平中央變電所,迅速處理了故障。
三、探索新路子服務新農村
*通過幾年的努力,憑借吃苦耐勞、誠實守信贏得了老板的信任。2001年,老板派他去學習高層建筑的地下基礎加固工程技術。在學習中,*認真學習,專門的聽講,加之勤于實踐,不到一月時間就掌握了該項技術,回來后老板就提升他為管理人員,工資也隨之上漲到每月4000多元。為了感謝老板,為了以后有出人頭地的一天,他加倍努力工作,刻苦鉆研技術,為公司創下了豐厚的利潤,也給自己日后創業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
他的工作在一般人眼里也許應該得到了滿足,但他時常在想不可能給別人打一輩子的工,開始自己承包工程。2004年,一位好心的同行人幫他介紹了一個30多萬元的工程。經過努力的商談,終于談成了第一筆生意。在自己多方面的努力下、在朋友的支持下,他的第一筆生意成功順利的做成。把自己投入進去的資金除外,還凈賺了3萬余元。心里是其樂無窮,很有勞動成就感。
創業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工程資金投入是非常的大,一項工程必須投入上百萬元資金。于是他只能找人合伙入股做工程。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里,只能用“優勝劣汰”四個字來形容。和他合伙的人為了獨占項目,為了排擠他,合伙人突然提出不合伙的決定。他迫于無奈,就只有另行其他途徑來解決這個大難題。于是就只能暫時延緩該工程。在一個無親無故、陌生的城市里面,就只能靠自己的幾個要好的朋友給予經濟上的支持,家里親人借錢給他,在他手里工作的工人把他們自己的工錢也借給了他,最終他解決了資金這個大難題。工程順利完工,為自己創下了更多的利潤。
×××××分公司營業二班擔負著全縣4萬多客戶電話的裝、拆、移機受理及黨、政、軍等重要客戶的通信服務工作,集客戶交費、卡類業務、數據業務等業務受理的綜合型服務窗口。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分公司營業二班狠抓服務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全面提高員工隊伍綜合素質,他們牢固樹立"客戶至上,誠信服務"的理念,以客戶滿意為目標,以優質高效的通信服務在競爭中贏得了市場、贏得了客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痢痢痢痢练止緺I業二班共有7名員工,其中有6名女職工,她們在工作和生活上相互學習和幫助,融洽得就像是一個大家庭。營業窗口是通信公司的前沿陣地,也是通信企業一個對外宣傳的窗口,服務工作的做得好與壞、優與差直接影響到企業形象和聲譽,是客戶對通信服務工作評價的一張晴雨表,一直以來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立足高起點、達到高水平,營業二班狠抓制度建設、規范服務,并將其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貫穿于服務工作的各個環節,使服務工作標準化和規范化。幾年來,她們先后建立了以服務質量、工作數量、班組管理三大內容為主體的綜合考評體系,她們認真學習了《營業廳管理辦法》和《星級營業廳標準及營業員行為規范》等服務規章制度;在工作中他們始終堅持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從細節入手,從小事做起,強化營業員用心、用腦、用情,時刻牢記“客戶至上、用心服務”的服務理念,心系客戶;她們不僅實行了“八統一”,即統一用語、統一服裝、統一淡妝上崗、統一發型、統一頭飾、統一姿態、統一工號牌、統一擺放物品,還特別強調站姿和微笑服務,從每一個細節上為客戶提供真誠服務。為方便用戶辦理通信業務,她們先后推出了“一臺清服務”、“上門服務”及“便民服務”等特色服務,讓客戶足不出戶就能辦理各項業務,深受縣城廣大客戶的一致好評。
卓越的企業源于卓越的服務,卓越的服務源于卓越的員工。為了真正做到讓客戶滿意,營業二班的員工們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為了校正口型練好一個發音,她們利用休息時間對著鏡子反復練習,回家讓上學的孩子教自己的發音,克服方言土語。目前,該營業廳員工們流利的普通話和規范的服務用語,已成為通信服務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在通信服務質量檢查中,多次在省市檢查組好評。
去年4月的一天,那是一個陰雨綿綿的下午,營業廳里辦理業務的客戶特別多,營業員夏春華在2號窗口受理業務,望著眼前自覺排隊的客戶,她不禁加快了手腳?!澳?!請問您辦理什么業務?”,柜臺前的一位客戶不耐煩地大聲說,“辦理過戶!”客戶可能是站久了,有點煩了,于是×××加熱情的接待了他,“好的,請您出示原機主與新機主的身份證,我馬上就為您辦理。”用戶“啪”的一下把一張身份證扔在柜臺上,她仔細一看,很熱情地說“對不起!先生,您要辦理過戶必須要持原機主身份證原件才能辦理?!薄斑@是我自已家的電話,只不過是我妻子的名字申請的,每個月電話費都是我交的,用我的也一樣!”“對不起!先生,是這樣的,按照公司業務流程規定,辦理電話過戶必須經過電話機主的同意才能辦理?!彼谙蜻@位客戶耐心地解釋,客戶兇狠狠地說:“你什么態度,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你什么意思!我要打10060投訴你。”客戶很生氣,認為是刁難她,她正欲再向客戶解釋時,該客戶卻一把將送幣槽內的業務受理單搶回去,撕得粉碎,然后朝窗口狠狠的扔來。營業員×××象計算機接到ESC指令一樣,呆呆地站在那兒,只聽見自己砰砰的心跳聲,一種從未有過的羞辱和委屈涌上了她的心頭,眼淚在她眼眶里打轉,當時她真想和這位客戶理論一翻,可是轉念一想,不能這么做,為了通信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為提升企業形象和品牌服務,這點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繼續為下一位客戶辦理業務??墒沁@位客戶仍站在窗口前,大聲叫罵:“我要投訴你!你的工號是多少?”,這時一位年邁的老大爺站了出來,“你這人是怎么回事,人家不是跟你解釋了嗎,你還在這兒罵,你也太不象話了?!边@時,夏春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眼淚奪眶而出。她哭了,當著所有客戶的面哭了,不是因為受了委屈而哭,而是因為客戶的理解讓她感動!
在營業窗口營業員微笑著面對用戶并不難,難的是一直保持這種微笑,尤其是在遭受用戶誤解、被用戶無端指責時,能夠平心靜氣以真誠贏得客戶的理解。去年9月的一天,一位客戶到營業廳辦理寬帶業務,負責接待的綜合營業員胡俊微笑著對客戶說:“對不起,現在機房寬帶端口已滿,我公司正在組織設備擴容,暫時無法安裝?!笨蛻袈牶螽敃r就發火道:“前兩天我的一個朋友才裝上,我今天來就不能裝了?你什么意思?”聽了這話,胡俊感到十分委屈,可是仍然面帶微笑向客戶解釋:“由于機房容量有限,目前正在進行設備擴容,您能留下地址,等有了端口,我上門為您來辦理。”“好!我就等著,如果你不來,我就投訴你!”。幾天后,設備擴容完畢,營業員胡俊利用下班時間趕客戶家上門辦理寬帶手續。客戶滿臉通紅歉意地說:“真對不起,上次我說話不好聽,太沖動,請你多原諒,沒想到你們網通的服務這么好”。
一、堅持思想創新,從抓培訓、打基礎做起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正確的思想,就不會有正確的行動。生產準備公司是一個人員流動性較大的工作部門。全公司共有員工**人,其中人員年齡跨度大,本科生人數少,抽調人員生產技能薄弱是始終困繞著公司發展的大問題。作為生產準備公司的業務負責人,從上任之初,就始終堅持思想創新,想方設法抓好生產準備公司全體員工的基本生產技能培訓,把全面提高員工業務能力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擺上了重要位置。工作中,同志緊密結合業務工作實際,制定了以鞏固思想防線,打牢理論基礎,組織見習實踐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培訓計劃,并親自擔任基礎理論和實踐教學工作的教練員。從最基礎的燃氣輪機發電的理論知識入手,耐心細致、深入淺出、言傳身教地為每一位新進入員工認真講解理論知識,不斷提高新員工的業務知識和理論素養。在他的教育培訓和正確引導下,生產準備公司員工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技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質的飛躍,員工們都親切地稱為“戴老師”。
二、注重理論創新,從學知識、精技能入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自從擔任生產準備公司經理以來,經常告誡全體員工的一句話就是:“機會是留給那些有準備人的”。公司生產準備公司的全體員工始終將的這句話當作干好本職工作的無窮動力,并落實在了具體的行動當中。9月15日,由中國華電江蘇分公司主辦,戚墅堰電廠承辦的分公司E級燃機運行生產準備人員知識競賽在常州戚電公司拉開了帷幕。從賽事籌備之初,始終告誡參賽人員要將自己當成一名新進入的員工,從學知識、精技能入手,嚴格訓練,嚴格要求,將每一次模擬競賽都當成真正大賽來對待,不錯過任何一個細小環節。在他的組織帶領下,本次大賽中公司生產準備公司選派的名參賽人員不畏強手,敢于拼搏,賽出了風格,賽進了實力,賽出了水平,并一舉奪得了3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和2個三等獎的驕人成績。這些沉甸甸獎項的取得,標志著燃機的生產準備工作從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開創了燃機生產準備的重要里程碑,掀開了熱電發展的輝煌一頁,同時也意味著公司已經成功躋身于全省同類型機組的前列。
創新篇
說起這個隊伍,首先他們還要從帶領這支隊伍的所長尤俊談起。今年44歲的尤俊在所里年齡最大,但工作激情卻和年輕人一樣,他是這支青工隊伍的“指導員”、“老大哥”。他經常對青工們說的一句話就是“創新才能進步,創新才能發展?!惫芾砩希悸窂V、點子多,善于總結經驗。他把參加工作20多年來運行中的薄弱環節,一一進行重新論證,并且借鑒大慶電業局變電所在運行管理方面的好做法,針對本所實際情況,反復思考認真琢磨,帶領青工針對薄弱環節制定措施。為了解決護具保存的老化問題,他自己花錢買來一些材料,親自動手將各種安全護具定位化管理。比如為防止絕緣手套夏季粘連老化,給手套加了防粘連隔離材料;對標示牌,拉桿采用固定槽固定;給圍網做纏繞架等。在他的不斷帶動引導下,全所青工形成了一種以自他設計為主,對本所設備、設施及工作方法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進行有效技術改進創新的良好氛圍,使這個青工團隊在管理、技術、思維模式上均有所創新。
一是管理上創新。5S管理在公司還沒有要求進行落實時,他們看到很多定位管理非常有利于變電所的安全運行,就動腦筋想辦法,結合5S要求,針對本所實際自己動手制作更加完善的人性化、明顯的逃生路線標識。對工具柜、消防設施、一、二次設備、應急物資等率先實行了定位管理。并對技術資料按年份類別進行歸類管理,制作完善了比較醒目的名稱標識,便于查閱整理。為確保檢修人員在二次回路上工作的安全,防止發生誤碰、誤動事故。他們自己動手制作二次安全用具,用塑料透明有機玻璃制作防護罩,將運行設備罩住,并提示“正在運行”標識。即便于運行監視又安全可靠。他們還將防止誤碰的運行壓板、接線端子及連接片用塑料套管套住,防止造成整組試驗時誤投、誤跳。這些創新思維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和公司范圍內的推廣。
二是技術上創新。以前大部分變電所都是采用的是交直流逆變器,在全所交流失電時靠電容放電進行事故照明,這樣時間短,照度小。為避免此問題,他們自己制作了事故照明自動切換裝置,在所內交流電源失去的情況下,將事故照明日光燈具自動切換到UPS電源上,從而可以保證全所失電情況下的足夠照度。在日常工作中他們就是不斷的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在系統案例中他們看到,某變電所施工過程中,因電焊機與主網接地公用造成保護誤動跳閘事故后,又在開關場與主接地網,防雷接地網分開單獨打三個接地體,便于開關場施工時移動設備的接地使用,以杜絕由于所內使用電焊機造成保護的不正確動作現象的發生。
三是思維模式創新。臥龍這個青工團隊開拓思維,不被老的習慣模式束縛,總是在思考中不斷前進。變電所6千伏室內設備由于檢修的需要,經常需要在刀閘口處做安全措施,這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不但操作困難,而且還不安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青工們勇于攻堅,自籌資金、自己設計、自己制作了安全護筒,解決了供電系統6千伏刀閘做安全措施難的問題。為強化對運行人員的安全知識教育,他們自己動手,將應急預案、安全基本常識、油田電網事故案例,制作成安全工作臺歷,放置在崗位的控制臺上便于青工隨時學習,既經濟又實用。
實踐使他們體會到,一流的本質是標準規范,一流的靈魂是創新。創新不是畫蛇添足,也不是形式上機械地執行標準,而是結合本所實際開創性地執行,“永無止境的探索,不甘落后的拼搏,更高水平的追求”,這些充分體現出臥龍青工奮發進取開動腦筋,創新管理的工作思路。創新成為臥龍青工創一流的核心基礎和靈魂。
嚴細篇
變電運行無小事,藐視一千天、重視一伸手,這是變電工時刻遵守的諾言。由此臥龍的青工們也體會到嚴細在變電所重要意義。在工作中,他們從本質安全入手,精琢細做,形成了嚴細成風的良好氛圍。
一是從細節做起。細節決定成敗。在工作中,青工們從細節做起,不放過任何一個危險源。防小動物是變電所做的一項經常性工作,按照變電所的慣例,都是對空洞進行堵塞。但是他們在工作中舉一反三,在全面堵塞孔洞的同時,還對各個門進行了處理,自己動手制作了防小動物擋板,得到了上級相關部門的認可,并在工區范圍內進行了推廣。對于管理上很多人們認為是合理的做法,但是在臥龍這個青工團隊總是能找到不同的答案。按照習慣,變電所的安全帽大部分都是放在護具室里,但是臥龍的青工們感覺這樣在使用中不是很方便,總是要拿鑰匙開門后才能拿到。為了保證運行人員取用工、護具快捷方便。他們把安全帽在明顯易見的高壓室出入場所定位擺放;為有利于運行人員檢查接地線完好情況,及時發現接地線的隱患,他們又制作了接地線架子,將接地線掛在特制的橫桿上,就象掛在導體上一樣,便于直觀的檢查和發現地線缺陷;為了防止運行人員在10KV高壓室內走錯間隔發生誤操作,將絕緣膠皮做明顯的分隔單元標識及警戒線。這些都既方便了工作,又保證了安全。
二是從點滴做起。“事情無論大小,要做就做最好”是青工們的工作箴言。他們認為在運行工作中,光注意細節還不夠,還要注意身邊的一點一滴小事,每一個細小問題都蘊藏著安全的隱患,他們時刻用洞察的目光審視著一切。驗電要用驗電器,但是在具體操作中,還存在一定不安全因素,因10KV驗電器操作手柄短,值班員驗電時需要站絕緣臺或值班員在操作時墊腳尖,強行不規范驗電操作,容易造成人身觸電或設備事故。于是他們制作了驗電器加長操作桿并經試驗合格,既方便又安全。在臥龍這個青工集體任何地方都能體現出大家對本職工作的那種熱心和細膩。他們不但對開關操作使用的手動合閘棒定位管理,就連倒閘操作票、工作票的各種印章都實行了定位管理。崗位移動手機也利用軟盤盒制作手機存放的固定底座,并制定了提示管理要求標識。為了使后臺機線規范布置,自己動手制作了封閉罩、主機架等,通過這些我們就不難看出臥龍青工的嚴細勁!
三是從規程做起。規程是指導運行工作的準繩,在運行工作中,臥龍人時刻把規程標準落實到具體工作中。首先抓好設備巡視工作,在巡視中要求值班人員逐點逐項進行檢查,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疑點。一次,35KV臥龍一線由于杏變檢修,造成35KV臥龍一線負荷增加,值班員根據這一特殊情況,認真巡視及時發現35KV臥龍一線乙刀閘鴨嘴觸頭過熱的重大缺陷,由于及時發現,得到及時處理,避免了事故的發生。其次是抓好規程條款的落實。今年他們提前抓好新“安規”學習,結合實際自己動手制作了開關場各電壓等級限高標識,防止誤觸、誤碰事故發生。同時為防止所用變檢修時低壓側反饋電造成人身觸電事故,他們自己動手制作了所用變、消弧線圈的專用接地線。對開關場A桿腳丁安裝“禁止攀登高壓危險”標示牌。110KV、35KV母線丁刀閘名稱標示牌更換整改,防止造成誤導、誤操作。根據今年某二次變電所值班員在維護高壓室地角線時造成6KV開關誤碰跳閘事故,他們設計制作了10KV高壓室手動跳閘防護罩。
工作細節體現了一個單位的嚴細作風,走進臥龍,點點滴滴都滲透著臥龍青工那份為了工作兢兢業業的苦干精神,每個部位、每個角落、每個細節,都看出臥龍青工在用心書寫著安全運行工作的篇章。
奉獻篇
走進臥龍這個青工團隊,你能感受到,全體青工心甘情愿為變電所做奉獻的良好氛圍。
一是團隊意識。在臥龍這個青工團隊,一個人的事就是單位的事,單位的事也是每個人的事。這已經成為一種理念。每個人都在為單位的發展而發揮自己的潛能和才智,并默默的奉獻著。當你看到臥龍走廊里那些積極向上的、凝心聚力的、增強團隊及主人翁責任意識的企業文化理念圖畫展,你能想到嗎?那些都是臥龍青工自己花錢制作的,是每個青工愛崗敬業精神的具體寫照?。∵@些畫展來自于青工,受益于青工,潛移默化的激勵著青工。這個團隊無論是所里的職工還是外雇的通勤車司機、買斷的炊事員職工,人人在這里心悅誠服的自覺自愿的做事。當你看到外聘的炊事員把自家的咸菜帶到變電所給職工用餐,自己花錢買種子、菜籽種菜地。你就會體會到這個大家庭的溫馨與和諧。
二是扎根偏遠。在星火工區,臥龍是一個比較偏遠的單位??墒钱斈銌柶鹋P龍每個青工,不想調回中區嗎?他們都會是一個聲音,不想,我們喜歡在這里工作。他們真的把單位當成了自己的家!為了這個家,他們每個人都實實在在的想事、做事、干事。臥龍是99年投產的,當時的會議桌、會議椅一直使用到現在,油漆褪色,有的地方剝皮了。如果想更換,報上材料計劃就可以更換。但是為了給單位省點錢,所長尤俊要來油漆,自己調對,并親自當起油漆工,把會議室的桌子椅子從新的全部噴了一邊油漆,整潔的外觀,煥然一新。即達到了效果又節省了投資。在臥龍每個人都是這樣,把自己和單位緊緊結合在一起。尤其是地處邊遠,每天往返路程近三個小時,相對在所里有效工作時間少,加之10KV線路跳閘頻繁,但是他們扎根邊遠,爭做一流的精神,不斷進取務實的工作作風永遠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