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教學常規管理匯報材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完善科研制度,健全網絡,分工負責,責任到人:
本學期學校教科研組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教科研管理制度:重新學習了教科研例會制度、課題實施定期匯報制度、課題成果總結推廣制度、教科研成果評比獎勵制度等,真正落實科研興校,使教育科研向更自覺的理性水平提升。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建立了四個子課題小組,教科室責任到人,具體負責四個子課題組,并設立了新的課題組長,負責子課題的日常研究工作。
二、注重學習,加強課題的研究力度,完成中期匯報:
各課題組認真學習有關科研工作的學習材料,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繼續做好教育科研的常規管理工作,加強課題的研究力度,抓實研究過程,在深入實施過程中做好階段性成果的匯總工作和資料積累工作。使課題的管理、實施、操作更規范、科學、有效。教師的研究更加主動、自覺、扎實。本學期在各教科組活動的基礎上,匯編出《八一小學教科研成果集》,結合教研組團隊活動,組織青年教師開展了中期課堂教學匯報課,受到了區教科室領導的肯定。教科室還完成了08年度課題匯報。評選校教科研組及先進個人。
1、業務學習是校本教研源頭活水
學習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教研能力的源頭活水。學校一定要把組織教師進行業務理論學習的工作放在首位,確定集體學習的時間,一周定一個主題,由校領導、教研員或教學骨干等主持學習。此外學校還要為教師訂購了教學雜志,讓教師在課余的時間中進行學習和參考,為教師提供學習的平臺,在物質、經費等方面給予保障。要求教師的理論學習與資料收集相結合,外出學習與校內匯報相結合。倡導向書本、向同組教師、向專家學習。派出參加各級培訓的教師,回校后都要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給全校教師作匯報講座。這樣及時地將學習所得向全體教師輻射,使教師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和理論素養,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2、集體備課為校本教研搭建快捷橋梁
集體備課為同伴互助搭建了快捷的橋梁。根據各學期初制定的教研工作計劃,每周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集體備課一次。由組長負責,邀集全年段教師共同參與。針對選定的課題,一周確定一個中心發言人,發表備課的方案和思路,然后由大家集體研究討論、交流發言,使教師在觀念上達成共識,不斷地完善本周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設計并記錄備課過程。通過學習,使教師明確了課標與教材和實施計劃之間的關系,在實踐與摸索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這種集體備課、資源共享活動的開展,有效地解決了新老教師之間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3、師徒結對是校本教研的有效策略
師徒結對活動是促進同伴互助、共同成長的有效策略。學員和師傅共同研究同一課題,互相之間聽課每月不少于4節,共同參與備課、說課、上課、評課、反思、改進、再上課等一系列教學研討活動。建立幫扶檔案,記錄被幫扶教師成長的過程。這樣發揮老教師、骨干教師、優秀教師的作用,用他們的經驗、能力和智慧來培養學校的青年教師,提高他們對學生的管理和教育以及課堂教學能力,使他們盡快地成為學校教育骨干和中堅力量。
4、教學常規為校本教研的第一資源
我校上學年在各級黨委政府及教委的領導下,在學區及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全體干部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堅持以教學為中心,質量為重點,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課程計劃、推進素質教育、狠抓教學常規管理、探索課堂教學改革,教育教學成績顯著:中小學素質教育目標質量考核中學70.26、小學55.47(六年級抽測4.64),合成60.73分(占督導評估345分中的80分),24所中處于第14位。總體成績獲素質教育目標質量考核二等獎,單科優秀中小學各1人,管理先進2人。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新課程標準,全面貫徹落實縣教委開學工作會精神及教育科室要求,結合《紫荊學校2011-2012學年度工作計劃》,聯系山區教育特點,現將本學年度教務處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服務教育為根本,以全面發展為準繩,以促進山區教育均衡發展為核心,團結一心,共同奮進,努力打造農村特色學校建設和全力落實新課堂教育改革。
(二)教學工作
1.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課程計劃,開齊學科,開足課時,對于編制不足,專業教師緊缺學校(含中心校)要通過走教式、兼課并課的辦法,保證開齊學科,對于嚴重缺編的學科由中心校年輕教師承擔走教授課任務。設立專職英語、信息技術、音樂、等教師,加大藝術教育的力度。
2、以走教為主要形式,嚴格落實對村小教學管理力度,強化過程管理。
中心校40歲以下的教師均要參加村小的走教工作。完成走教工作不出任何安全事故則該項工作考核為合格,記入教師的年度考核的質量考核部分(中心校占70%,走教占30%)。
(1)行政借助走教機會,堅持做好周檢與月檢相結合的常規檢查制度。
(2)中心校每月對村小工作至少要全面檢查一次(隨機抽查),并將檢查結果納入教師和村小負責教師的期末考核之中。中學和中心校由負責教師每周一進行檢查登記。
(3)落實行政領導包校管理。**啟明負責高峰村小和六九年級、周魚負責八年級、胡紹東負責七年級、馮敏負責工農村小和四五年級、羅德智負責保覺村小和一二三年級、田維芳負責幼兒園。所包學校的整體教學成績作為考核包校領導的依據之一。
(4)全面落實“走教”工作,中心??导o琴、劉春梅、金梅、樊婷、李航、歐遠剛、王梅、傅宇、姚瓊、鄭敬、楊梅、陳德容、羅德志、馮敏為走教教師,村小與中心校課程相結合。村小逐步實行復式教學(含學前班與一年級、二年級與三年級或一二年級、學前班與三年級合并),走教教師按課程表安排輪流走教到校進行教學,
3、認真制定《紫荊學校課堂教學常規管理方案》,完善《學校常規教學工作檢查評價細則》。抓好備課、上課、批改、輔導、考核等工作。學校每期第一個周末為集體備課時間,由教務處組織,任何教師不得請假(公假除外);每月對全校教師的教案、作業(作文)及聽課記錄等業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每學期收集評比一次,并將檢查結果納入對教師的考核之中。業務副校長和教導主任含教研員要結合聽課、評課情況,每學期向教師作兩次教學工作分析匯報會;對教師常態課: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每學期聽評課不少于30節,其**部聽評課不少于20節,教師聽課不少于10節。校長、業務副校長、教導主任參加集體備課、聽課、教研活動、檢查作業、教案等工作記錄要單獨記錄。7月1日前聽課記錄和分析匯報材料上交到校長辦公室。
4.嚴格執行教學質量監測標準,繼續加大質量監測力度,每月每科至少一次監測且保證每單元有監測,并于兩天內完成監測的后續工作如批閱、評講、糾錯等。學期、學年及上級組織的監測結果將納入教師崗位責任考核,與教師績效考核等掛鉤。同時要全力做好迎接縣督導每學年的中小學畢業年級的質量檢測工作。
5.強化中小學英語、藝術學科的教學管理,開展好英語、音樂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
6.以結合縣教科所“海量高效閱讀”的全面實施,豐富讀書資源,建立激勵政策,開展好“讀書成果展示”活動,鼓勵和調動師生讀書的積極性。廣大教師要提高對讀書活動的認識。做好讀書筆記、寫好讀書休會。將要開展“讀書談體會”匯報會、讀書筆記展等活動。學校課題研究小組要制定方案,做好總結,特別是關工委等組織的讀書征文活動。
7.努力做好“培優輔差”工作,對學生要看基礎、觀發展、找特長。能因材施教,分層培養。讓好的更優秀、困難一點的有發展。特別是對待學困生,教師要努力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包保教師要理清學生的學困點,科學設計輔導計劃與輔導內容。班主任老師為包保學困生的第一責任人,確保整體提高。學校教務處對學困生的包保工作落實到人,并形成常態管理,學期末收集檔案資料存檔。
8.加強教師自制教具、課件、撰寫教學論文等工作,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評比活動。對上級組織的競賽活動每位學科教師均要參加,作為月績效考核的一項工作依據,當月結束,當月兌現。
(五)圍繞“2+X”,打造特色校園,樹立學校品牌。
根據綦繼教[2010]11號關于轉發《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認真做好2010年中小學、中職學校教師繼續教育公共課培訓及考試工作的通知》和《國學經典與教育讀本》的通知精神,在國學經典方面,將學校融入到**的國學浪潮中。教導處擬定詳細的學國學經典的方案,從師生閱讀的時間、閱讀的內容、閱讀的方式、閱讀成果等方面進行細化。
書法特色方面,根據學校書法教師實際,找準強勢項目—書畫結合,以軟筆為主,輔以繪畫,書畫結合,提升學校師生的書寫品位,培養師生的文化修養。
在十字繡方面,以校本教材為載體,緊緊抓住山區家長及教師資源豐富的優勢,走出紫荊學校的特色之路。
***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位于縣城龍翔廣場旁邊,建筑面積4790平方米。本著立足縣域經濟、文化、教育發展現狀,主動探索,銳意進取,努力在推進素質教育、服務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中發揮作用,推動全縣校外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根據《關于對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檢查的通知》(贛教基字[2012]71號)要求,嚴格按照檢查內容進行了自查,現將自查結果匯報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隸屬***縣教育體育局,為縣教體局內設股級事業單位,立足于青少年校外素質教育,中心的運作圍繞服務于學校、服務于青少年學生。制作了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設標志。
二、項目管理情況
(1)人員編制:本中心現有在職教師8人(編辦核編人數5人),自籌資金外聘特長教師3人。
(2)運行經費:縣財政每年下拔50萬元;利用開辦學習、培訓、活動班形式還收取了一定費用,活動中心運作正常。
(3)制度建設:本中心根據實際情況制訂了一系列合理,規范的制度,如:黨風廉政建設類:民主生活制度、中心事務公開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教育教學管理類:主任(副主任)職責、教師工作職責、會議制度 、考勤制度 、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安全工作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及職責、安全隱患排查制度、值班管理制度、值班人員工作職責、安全工作責任制度、安全事故信息統計報告制度、安全工作防控措施、安全事故應急制度、晨檢制度、學生活動安全管理制度、傳染病防治及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衛生保潔消毒制度等并將各類資料編制成冊。
(4)師資管理:本中心有專任教師8人,本科學歷3人,專科學歷5人。中級職稱3人,小教一級職稱2,其中有特長的教師中音樂1人,舞蹈1人、美術1人。中心實施教師聘用管理制度,將教師的教學任務、班級管理、安全等工作的每一個細節進行量化打分;對聘用教師按“常規教學管理規范”進行考核,并與效益和工資掛鉤,科學的進行考核評價。中心注重常規管理,抓實任課教師、輔導教師、行政人員的崗位考核情況,做到每一項工作都有計劃、有布置、有檢查、有總結。尤其是常規教學的管理,堅持做到每日有記錄、每周有小結、每月定期匯總、學期末綜合考評,并根據考核成績進行獎勵,做到優勝劣汰、優質優酬,充分調動聘用教師和在崗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使中心的各項活動有序開展,各項工作有效完成。中心注重師資培訓,堅持每周一次的業務學習,并組織全體教師聽專題講座,不斷提高教師素質。
三、設施設備:
中心有自然博物館、太空科學館、科技與生活、生命與健康、探索與發現、兒童樂園六個展區。有常設展品100多件,展品涵蓋了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能源、材料、海洋、農業、交通等多項學科,形象地詮釋科學道理,以寓教于樂、生動活潑的方法,激發青少年對自然、人類和科技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是青少年兒童學習科學知識的殿堂。
科普儀器:日月地運行儀、天文望遠鏡、數字萬用表、微型手電鉆、組合工具、雨量器、蒸發器、各種溫度表、氣象專用百葉箱、風向風速表等。
教學設備:電腦、掃描儀、多媒體投影機、數碼相機、視頻演示儀、電視、錄音機。
圖書資料:圖書室藏書主要為青少年科學探索、智力開發、學習資料、世界遺產、名人、名著以及農業、工業科技類等書籍,共計2000多冊。
主要展品:電磁樹、腳踏發電、魔蛋、赫茲振蕩器、跳舞的磁液、人體導電、回旋加速器、手續電池模擬、靜電跳環、心臟構造與工作、肺的工作。
四、活動開展情況
科技館至今共接待了5.6萬學生參觀。舉辦了一次海洋科技展覽活動,并開展了廣泛的群眾科普宣傳活動、還對青少年兒童和60歲以上老人實行免費參觀、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五、存在問題和建議
1.專任教師缺乏?,F有師資水平不能完全保證校外活動的正常開展,活動中心無更多的經費聘請兼職教師,加之城區內各種培訓班多,所以活動中心辦各類培訓班十分困難,難以形成規模。
一、以理論為向導
我們在教科研過程中,時常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甚至想退縮。除了意志不堅定和急功近利之外,主要的還是缺少教育理論的指導。實施新課程,我們需要學習《課程標準》的一些新理念、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一些新經驗等,并運用這些先進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平時教育科研工作。而新課程所蘊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出現和遇到的各種各樣的新問題,都是過去的經驗和理論所難于解釋和應付的。因此,我們要學習,學校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教學理論或要求教師利用課余時間自覺學習有關教學理論,由于教學理論是教學工作的指南;提高教師的素質要以教師對教學理論知識的掌握為基礎,如果沒有一定的教學理論,就無法使實踐活動得到升華。所以學校重視組織教師學習教學理論,特別是學習《課程標準》的一些新理念,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一些新經驗等。另外加強制度性措施。學校訂購教育教學雜志與理論書籍,提供學習材料,學校每年都盡可能地為教師們訂一些教育教學刊物,幫助教師們學習,并不定期組織報告會、匯報會、理論學習輔導等。凡各學科所需要的可供學習和有利于教科研工作的硬件或軟件,要求完全給予滿足,并且不斷增加投入。要求每位教師每年都要寫讀書筆記一萬字。定期檢查,記入本人工作考核。
二、以課題為抓手
課題選擇,是教育科研的起點,它關系到科學研究的方向、成效、價值與意義。這正如英國科學家J?D?貝爾納所指出的:“課題的形成與選擇,無論作為外部經濟技術的要求,或作為科學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復雜的一個階段。一般說來,提出課題比解決課題更困難……所以評價和選擇課題便成了研究戰略的起點?!睘榇耍隹蒲信d校工作,必須重視科研課題的選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是依據教育實踐。即從教育實踐中找課題。教育實踐中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是選擇課題的基本來源。這些問題的研究與解決,可以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推動教育改革的深化。如,學校的德育研究課題“新時期班集體建設和管理”,就是從教育實踐尋找的。
二是依據教育理論的文獻。即從教育理論文獻中找出課題,把理論中沒有人研究過的問題,或是別人研究過的但是有爭議的問題,作為選擇研究的課題。如,學校開展的“小學數學分層分類”教學模式的探討,就屬于這方面選擇的研究課題。
三是依據上級課題與學校實際情況,選擇自己研究的課題。如W校的“問題――自主探究解決”的課題,就是依據市進修校的“問題解決”教學實驗課題選擇的子課題。
同時,課題選擇力求做到“新、小、易”。所謂“新”,選題要符合學校實際研究能力,又要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還要有時代感,有生命力。所謂“小”,從表面看來雖小,但很有研究價值。所謂“易”,課題難度不要太大,便于我們研究,易出成效,實驗周期也不要太長。
三、以課堂為陣地
教學研究的源泉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課題研究的演練場,同時也是檢驗課題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徑。為此,學校經常舉辦教學研討、總結交流、分析評估、調控反饋等活動。
1.課題牽動。學年初我們要求各學科教研組制定切實可行的課題研究方案,還要求教師要圍繞學校的總課題,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研究的子課題。同時我們要重視培養教師的“課題意識”,鼓勵教師立足自己的平時教學和自身水平,在身邊找問題,由問題上升課題,作為自己研究的課題。由于這樣的課題來自于教學實際,源自于教師自身,因而更能調動教師科研的積極性。
2.實驗班帶動。實驗班就是典型,是榜樣。典型能夠帶動一般,榜樣能夠影響整個學校。在重視實驗班研究成果的同時,更要重視成果及時展示與匯報,帶動其他教師的教學,真正發揮其輻射作用。
3.活動促動。我們通過組織各種活動為研究同類課題的教師提供相互交流、學習、探討的機會與舞臺。安排實驗班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以及先進教學經驗,組織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研討課、匯報課、觀摩課,聽后進行針對性評議。還定期組織實驗班教師與課題組成員進行研討交流,談收獲、提問題、講困惑、議策略,尋找解決的辦法。讓教師在交流合作、思想碰撞中得到了收獲,開闊了視野,又讓教師在展示中感受到了研究的愉快。
4.常規拉動。教育科研不是隨心所欲的事情,它有自身的運作規律,需要嚴格遵循。在教科研常規管理上,我們堅持形成課題有論證,實驗之前有方案,實驗過程有記錄、有匯報、有研討、有案例、有小結。各種資料檔案要齊全,成果形成有鑒定,研究成果有輻射。這樣井然有序的課題研究活動,有效地拉動了整個學校的科研工作。
四、以制度做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