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技能教學

技能教學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技能教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技能教學

技能教學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教學技能 演示技能 課堂教學

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觀念的更新,教學手段越來越先進,課堂教學中不僅運用卡片、掛圖、實物、模型、實驗,還興起了幻燈、投影、錄音、錄像、電視、電腦等[1],對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對于21世紀的教師來講,掌握并熟練運用演示技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1]。

近幾年來,隨著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教師的基本技能普遍有所提高。教師對演示技能中的要求的理解和意義、作用的認識都有較大程度提高,但在考評過程中出現不足。本文以演示技能的實施為例,為其他教學技能的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演示技能含義和功用

1.技能含義。

演示技能是教師進行實際表演和示范操作,運用實物、樣品、標本、模型、圖畫、圖表、幻燈片、影片和錄像帶提供直觀材料,以及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和歸納的方式。一般來說,學生的認知具有依賴、直觀、形象的特點,所以各科教學實踐中普遍采用演示手段,運用課堂演示能促進學生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進行思維[2]。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觀察和記憶能力,還可開發學生智力。

2.技能功用。

良好地運用教學技能能促進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課堂演示中為學生學習書本知識提供恰當、正確且豐富的直觀材材料,這些感性經驗是學生理解和掌握科學概念、原理和規律最重要的基礎和必要條件,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和思考,使感性經驗上升為理性認識,最終對這些知識印象鮮明、記憶深刻、理解透徹[3]。

良好地運用教學技能能發展學生的觀察、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演示與指導學生觀察和思考應該是同步進行的。學生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感知,以及由現象到本質、由具體到抽象的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思維活動,觀察力和思考力得到訓練和發展[3]。

良好地運用教學技能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科學的態度和探索精神。演示具有生動直觀和新穎奇異的特性,對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他們的興趣,會產生積極的影響。通過親身觀察、動手試驗認識事物,有理有據地推證出符合客觀實際的結論,這可以說是一種最具體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自我調節[3]。

二、演示技能課堂案例

1.檢測學生觀察力。

德國內科醫生舍萊恩在給學生講述醫生的品質――不苛求清潔和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時說:“一些老醫生在對糖尿病診斷時,通常會親口嘗一下病人尿液的味道?!彪S即,舍萊恩把一只手指浸入盛有尿液的杯子里,然后抽出并舔凈手指,這時,舍萊恩問道:“誰體驗一下?”一名勤奮的學生迅速嘗了嘗尿液的味道。隨后舍萊恩認真地對他說:“同學,你確實沒有潔癖,但你也沒有觀察力。因為你并未發現,剛才我是把中指浸入尿液中,而舔凈的卻是無名指?!边@樣,學生是否苛求清潔和觀察力如何都被檢查出來,所以演示達到了相應的教學目的。

2.輔助講清難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氨基酸的結構及種類是教學難點,處理這個難點時,教師可以叫幾個外貌特征差異較大的學生上講臺,雙腳并攏且展開雙臂,雙臂分別代表氨基和羧基,雙腳代表氫原子,心臟代表連接各部分共同的碳原子,不同的面部代表不同的R基團,且不同的R基意味著不同種類的氨基酸。通過做游戲的方式與學生互動演示,不僅能順利完成教學內容,而且能給學生留下較深的印象。

3.輔助講清原理。

一位教師在講解魚鰾的作用時,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在一支直徑較大的試管里,盛入4~5mL的水醋酸,加水稀釋至大半試管,再放入幾粒黃豆大小的碳酸鈉,試管內馬上產生氣泡。這時把一粒樟腦丸放入試管里,它會時而下沉,時而上浮,有時還會浮而靜止不動,如魚有魚鰾一樣,可以在水里沉浮,這樣能直觀、簡明、科學地讓學生了解魚鰾內氣體的多少對魚沉浮的作用,同時可以講明沉浮的條件,引申到潛水艇的浮沉,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習興趣[4]。

三、教師演示技能現狀

1.對教學演示技能作用的認識不到位。

課堂演示技能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教給學生認識和研究事物的方法。如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過程中,不管是運用模型演示還是用媒體演示,教師通常只用兩個相同的三角形相互拼接,構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就直接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公式[5]。雖然得到的公式是正確的,但沒有分別將兩個相同的鈍角或銳角三角形進行拼接,構成三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如此一來,學生就不能掌握由此及彼、綜合歸納而獲取知識的方法。

2.演示方法不當,演示技能不過關。

課堂演示必須具有科學性、啟發性、針對性、指導性和示范性。如教師點燃和熄滅酒精燈時用兩燈對點或使用打火機點燃,用口吹滅等違規操作,對學生形成誤導,留下不安全因素。

3.媒體出示時機把握不當,與其他技能結合不夠。

為了更高效地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配合其他教學技能教學。在《物體的熱脹冷縮》一課教學中,某教師將紅色液體裝進帶有刻度的玻璃燒杯中,隨著外界溫度的改變紅色液面所在刻度均不相同。教師對媒體的選取是恰當的,操作基本規范,但該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觀察目的指導,也未介紹媒體,所以演示完后學生不能準確歸納出正確的結論。

4.現代教育技術演示能力薄弱。

小學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演示的比例約在20%,而且多媒體演示中一般采用單一的視覺演示或聽覺演示方法,教師對所選媒體特別是計算機的使用不熟練,操控能力較弱[5]。

四、教學建議

1.明確目的,選擇恰當的媒體,確定科學方法。

教師進行課堂演示設計時,一定要根據本課教學目的,根據教材具體內容和學生實際,先確定科學的演示方法、合理的演示類型,再選擇恰當的演示媒體。只有在二者和諧統一的前提下才能做到演示明顯,便于觀察,促進學生思維從具體到抽象轉化。

2.加強演示與其他技能的結合。

任何教學活動的實施都必然綜合體現出多種基本技能,只是在不同課題中有所側重。在演示技能展示過程中,教師必須做到演示與講解、板書技能間的有機結合。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選擇適當的方法。

3.滲透現代教育思想,強化現代教育技術演示手段的應用。

現代教育理念已逐漸要求轉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教師的職責已越來越少地歸結為傳遞知識,而主要是激勵學生思考。課堂演示應是單一的教師表演,更應重視學生的能動作用。使學生從“被動”角色中解脫出來,引導學生認真思考,指導學生觀察操作,體現教學互動的現代教育觀念?,F代教師必須盡力掌握這一現代教學手段,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媒體組合,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演示教學中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吉海燕.淺談教學技能中的演示技能[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9,00:179.

[2]劉恩山.中學生物學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嚴先元.試論教師的演示教學技能[J].瀘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48(5):12-18.

技能教學范文第2篇

按地理技能的性質,可以分為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兩類。智力技能是頭腦中對事物比較、分析、綜合等智力活動方式,其活動是借助于頭腦內部的語言來實現的,如在閱讀地圖過程中,頭腦對地圖上的圖例、等值線等均通過語言的形式賦于意義,從而開展認識活動。目前,也有人認為智力技能觀應是一種學習觀,認為智力技能的形成與廣義的知識掌握并不是兩回事。由此,可以把智力技能看作一種廣泛存在于學習的各處領域的經過練習而形成的認識活動方式。操作技能是通過機體運動來實現的,例如,學生對巖石和礦物的鑒別,主要通過觀察、動手觸摸和硬度比較等機體活動來實現的,這可視為操作技能。

一、地理技能的主要構成

地理技能大多屬于智力技能,具體表現為:

1.閱讀和運用地圖、圖表的技能。掌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種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地理分布 ,探討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形成原因,而這一切,一般都需要學生能夠閱讀和運用地圖、圖表。

2.比較、分析和綜合的技能。學習區域特征常常需要通過運用比較方法;掌握地理成因則又常常需要進行分析和綜合。

3.對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作出正確評價的技能。為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對自然和自然資源作出正確的評價是地理學科經常涉及的教學內容。

二、學習地理技能的個性差異

不少中學地理教師發現,有些中學生學習地理的效率較高,而有些則相反。造成這種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學生學習地理技能存在著個性差異,具體表現為:

1.解決問題熟練程度的差異。例如,學習利用等高線地形圖來判斷各種地形,有些中學生能很快判斷出山脊或山谷,而另一些中學生則需花費很多時間才能作出判斷。他們先畫出山脊線(或山谷線),再作此垂線,接下去是比較垂線中央與兩側的高低,最后才能作出判斷。可見,前一部分中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 他們能夠“跳躍”過某些步驟而直接找出答案。而后一部分中學生只會一步一步地按教師告訴的步驟去做,而缺乏在較高層次上把握問題實質的能力。

2.解決問題準確、全面程度的差異。例如,學習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有些中學生從數量(絕對數量和相對數量)、結構、地區分布、開發利用等方面把知識進行整理,納入頭腦中業已形成的“框架”之內,在答題時,回答一般比較準確和全面。而另一些中學生則花費較多時間背記各種自然資源的特點,他們不善于發現這些知識在組成上的共同特征,結果回答問題時,時常錯答或漏答。

三、學生經驗在地理技能學習中的作用

一般認為,學生地理技能的學習是一個學生按教師安排的步驟進行練習的過程。其實,這樣認識尚不夠全面。學生在地理學習中,還經常相對獨立地探索簡便有效的學習方法,并按此進行練習,從而對技能形成產生影響。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經驗起著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表現為下述兩個方面:

一是學生自己相對獨立地發現一種快速有效的學習方法,并被以后的學習證明,這種方法是正確有效的。 例如,有高中學生認為課本提供的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公式比較抽象,計算也有些復雜,故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定義,利用平面幾何知識,用圖解法來求正午太陽高度角。

另一種是學生相對獨立地發現一種學習方法,并在以后的學習中運用此方法,但實際上,此方法是有問題的,即在某些情況下此方法不適用。例如,有學生認為,凡是在分層設色圖上,綠色的地區為平原,并據此作為地形類型判斷的一種方法。實際上,這樣判斷會出問題的,例如,某些盆地在分層設色圖上也呈綠色。

可見,學生經驗在地理技能學習中可能起到促進學習的良好作用,也可能起到形成錯誤判斷的不良作用。 這應引起地理教師的重視。

四、地理技能的教學

根據不少地理教師的教學經驗,地理技能的教學應著重注意下述問題:

1.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進行練習。例如,為使學生掌握在南極洲地圖上判別任意兩地間方位的技能,教師可先要求學生學會判別同一經線上兩地的方位,再使學生學會判別同一緯線上兩地的方法,最后讓學生學會判別任意兩地之間的方位。

技能教學范文第3篇

一、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概念技能

我們在對學生講解一些含義比較深刻,內容又比較復雜的概念要進行剖析、講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針對一些復雜不易理解的概念,我們在為學生講解的時候,不但要從正面講解,也要從反面講解,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在運用的時候不會混淆了概念的用法。例如學生對“溶解度”這一概念的理解,是我們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因其概念句型長,設及面廣,又因其一句話中涵蓋四個方面:(一)要在一定溫度的條件下;(二)指明溶劑的量為100g;(三)一定要達到飽和狀態;(四)指出在滿足上述各條件時,溶質所溶解的克數。所以我們在為學生講解此概念時,不但要逐一講解還要告訴學生這四點涵蓋缺一不可。我們再以“電解質”概念為例,學生易將“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甚至同金屬的導電性混在一起,導致學習中對概念的混淆誤解。因此我們在講解時可以將“電解質”概念分解開來進行講解,強調能被稱為電解質的物質,(一)是化合物;(二)該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有導電性;(三)條件是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二者具一即可,所以概念中用“或”不能用“和”。如NaCl晶體雖然不導電,但因其化合物;又因其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都能導電,所以NaCl是電解質。而NaCl溶液和Cu絲雖然能夠導電,但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單質,所以它們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若將概念這樣逐字逐句剖析分開一點點的講解給學生,不但可以糾正學生易出現的錯誤理解,同時也便于學生抓住特點,這樣才能使學生能區分概念,并對其充分理解及掌握。我們在化學講解中,也可以啟發學生反方向思維,例如在講解“氧化物”的這個概念時,首先講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如果其中一種是氧元素,這種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著提出一個問題:“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我們這樣來引導學生,令其學會抓住概念中關鍵的詞句,由此加深對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了概念的模糊不清,也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充分發揮化學教學實驗的技能

化學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知識和實驗技能,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加強實驗教學技能。實驗教學技能包括教師演示技能和指導學生動手實驗的技能。演示技能是教師進行實際表演和示范操作,運用實物、樣品、標本、模型、圖畫、圖表、投影片和錄像帶提供感性材料;以及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和歸納的方式??茖W實驗是學習化學知識的基礎。演示在教學過程中能起到"百聞不如一見"的作用。為學生學習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原理,物質及其變化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而且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容易理解。能幫助學生由現象到本質全面地辯證地認識問題。能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我們要運用學生這種心理,引導他們去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優越性,認真組織好實驗教學。在演示實驗中,除按基本操作要求進行示范操作外,還要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實驗現象,并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和思考,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探究物質的本質及其化學變化的規律。我們還需結合教材內容,對實驗進行增補,增強實驗的效果,加強實驗內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進而發揮學生的主觀性,增強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借助對實驗現象的分析,綜合歸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重視因材施教技能的培養

技能教學范文第4篇

關鍵詞:會計實務技能 理實一體 專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a)-0186-02

當前中等職業學校財會教學偏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教學。而與實際工作需求相差較遠,學生基本理論知識很好,但不能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具體操作能力較差,達不到用人單位的具體要求,不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財會技能大賽很好地解決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問題,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1 抓硬筆書法的書寫,力求工整

在近幾年的蘇州財會技能大賽中,會計實務的數字,文字書寫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些選手因為書寫的太差而扣分。所以在會計專業技能教學中首先應該注重對漢字和阿拉伯數字的書寫的訓練。漢字書寫要做到工整清楚,阿拉伯數字書寫規范,為達到這些標準,剛進財會班的新生就要開始有目的的訓練。

2 用理論指導實踐,有章可循

在會計實務技能中,手工賬務處理競賽執行專業技術標準為《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處理具體原則和方法遵照財政部頒布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財會專業在課程開設上最少要開設《基礎會計》、《初級會計實務》等課程。如果不學習這些理論知識就直接進行實務技能教學,增加教師教學難度,學生只會按照教師的教學內容盲目跟從,不可能形成R抵識體系,不能將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實現理論向實踐的自然轉化,通過短期集訓達不到預期效果。這些專業理論知識關鍵在于日常的會計教學。按照學生學習的一般規律,由基礎開始,在高一年級應開設《基礎會計》共兩學期,從高一下學期開始及高二上學期學習《初級會計實務》。同時,還需要學習《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只有在學生學好這些理論知識,打下扎實的基礎之后,再進行會計實務技能集訓,用理論指導實踐,將專業知識融合在一起,這樣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才不會自亂陣腳,做到有章可循。

3 理實一體化教學,內容直觀

有些具體操作,如填寫憑證的要求、賬賬核對的流程,賬簿的裝訂等,還有會計軟件的演示,都是在課堂上不容易講清楚的,我們便利用計算機作為輔助教學工具,并在講臺上設立配套的教師專用微機,包括教師控制臺、投影機、錄像機、pc-tv轉換器以及大電視轉播的先進聲像設備。通過pc-tv轉換器可把計算機屏幕的演示或錄像帶的內容直接在大屏幕電視上播出,同時可切換到實物投影儀上播出老師的講稿或教學圖,使學生可參照教師的演示及筆記自己進行操作,達到直觀、準確的效果。

4 強調仿真訓練,步步為營

4.1 初期:耐心指導,面面俱到

(1)技能教學內容要全面。競賽要求就是技能教學的內容,但在競賽要求中過于籠統,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比賽要求進行職業判斷,確定技能教學的具體內容,這些具體內容要全面不能有任何疏漏。如原始憑證的考核范圍是常用原始憑證的填制,原始憑證可能是銀行有關票據,可能是存貨收發單,可能是發票收據借款單,還可能是費用報銷單。對所有原始憑證教師都要指導學生填制,不能遺漏,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應變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自己的職業判斷有目的的選擇一些小企業常見的原始憑證讓學生重點掌握。

(2)技能教學內容要細致。技能教學內容只有廣度還不夠,還需要細致入微。特別注意平常學習中容易忽視的細節。例如對于銀行支票的填制,除了讓學生會填寫日期、收款單位名稱或姓名、大小寫金額、用途外,還需要學生知道銀行支票上企業需要簽哪些章,單位財務章和會計人員的章應簽在哪個位置上,銀行支票存根應怎樣填寫等細致的部分。再如發票等憑證中,還需要指導學生經辦人員及相關人員簽名蓋章的位置,做到細致入微。

4.2 中期:分項練習,層層遞進

(1)憑證:練習原始憑證填制的同時練習通用記賬憑證的填制。

(2)賬簿:根據憑證練習的結果同步練習各種賬簿的登記以及錯賬更正的方法,再進行期末結賬。

(3)報表:結賬后根據賬簿登記的結果編制試算平衡表試算平衡后再編制會計報表。

(4)裝訂:將所填憑證裝訂成冊,練習簡裝訂機的使用,憑證封面的填寫等。

4.3 后期:綜合練習,形成體系

在憑證、賬簿、報表、裝訂四個項目大量練習的基礎上,在結合小型企業的實務進行綜合練習,讓學生明白實際工作中會計工作的前后順序,形成專業知識體系,將來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在這個階段,注意控制學生練習的時間,結合技能比賽的時間,一般一個練習要進行2.5 h,注意經濟業務的量在20筆左右。

5 注重技能教師的專業素養

如果技能指導教師在指導教學過程中對專業技能不能充分把握,教師上課就沒有了底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教師失去信任。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教師要想提高專業素養,成為一名在課堂上底氣很足的教師,需要修煉。首先技能教師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專業來增加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隨著《企業會計準則》等法律法規的修訂和完善,教師要及時把握專業動態,做學生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的先行者。其次,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反思,找出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少走彎路,提高教師課堂教學駕馭能力工,實現自我專業成長。再次,提高教師的會計實務技能水平的辦法是“送出去,引進來”?!八统鋈ァ本褪枪膭罾蠋焸兊叫M饧媛毣蛴杏媱澯薪M織的安排他們深入社會進行實踐調查或到企業掛職,到會計崗位的實踐中去,這樣才能取得企業會計實務的一手資料,才能及時調整技能教學的內容,才能知曉技能教學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最后,技能教師應積極參與各類技能競賽,這樣既可以證明教師技能水平,又能和學生站在同一陣線,時刻了解學生的心里動態,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 湘希,王清剛.中國會計教授會2000年年會觀點綜述[J].財會通訊,2000(9):45-46.

技能教學范文第5篇

在測量技能競賽中,各參賽項目經過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專家的精心設計,來源于日常教學,同時又高于日常教學。以學生未來職業工作中的任務為載體,讓選手在學習階段就能接觸到實際生產過程中的工作內容,引領學校關注行業發展趨勢及新技術的應用。同時,各項目考核標準是按照職業崗位評價方式對選手的競賽成績進行評定,按工作任務中的知識與技能評價點制定評分細則。若能將競賽項目內容的學習與平時的教學結合起來,對傳統的教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設計出合理的理論教學與技能操作相結合的教學計劃,就能確保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的一體化,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常州建設高職校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將非測繪工程專業的工程測量教學內容調整如下(見表1):

表1 調整后的教學內容

調整后的教學內容,加強了水準儀、全站儀、施工放樣、數字測圖等生產常用設備與技術的學習,引導學生去關注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用到的測繪知識與技術,同時將水準測量、導線測量等技能競賽項目融入其中,更加適應寬口徑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更好地體現了教學的廣度與深度。

二、技能競賽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革

技能競賽以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要評價標準,以崗位任務完成情況來衡量專業能力,讓職業教育中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形成更加務實、高效。因此,要求各院校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模式的革新。

(一)項目教學法: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通過信息的收集、項目計劃的制訂、項目的實施及最終評價等過程,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整個項目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基本要求。如在進行四等水準路線測量這一任務教學時,可以先將項目任務布置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從嘗試入手,先練后講,先學后教,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任務驅動法:將相應的知識點融入任務之中,讓學生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在進行認識使用水準儀、全站儀等課程內容的學習時可以選用此種教學方法,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使學生處于一個積極的狀態。

(三)案例教學法:選取具有典型性的工程案例進行展示,介紹案例情況,由學生去討論處理的辦法和結論,在真實的案例情境中,給學生以身臨其境之感,易于理解和學習。如在進行高差測量任務學習的時候可采用此種教學方法:進行一個工程實例的展示,通過如何將已知的高程控制點引測到施工現場入手引入高差測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高差測量的任務與作用,激發學習興趣?!?/p>

【參考文獻】

[1]姜留濤,翟翊.測繪類技能大賽的若干關鍵問題的分析與探討[J].測繪通報2012(11):102~104

[2]李勝明.借力技能競賽提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水平[J].職教論壇,2012(5):55~59

[3]劉東菊,湯國明.職業技能大賽對教師職業影響力的研究[J].職教論壇,2011(1):55~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 和林格尔县| 镇雄县| 象山县| 五家渠市| 罗甸县| 洪雅县| 亳州市| 平凉市| 南昌县| 贵南县| 望奎县| 田东县| 资溪县| 剑川县| 襄垣县| 进贤县| 新乡县| 拉孜县| 灯塔市| 龙口市| 确山县| 当雄县| 墨脱县| 会宁县| 汕尾市| 岗巴县| 贵定县| 定安县| 镇巴县| 曲水县| 太白县| 内江市| 伊吾县| 宜兰县| 榆中县| 宜宾县| 中牟县| 应城市| 宜昌市|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