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述職活動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這次暑期的湘西支教,我收獲了很多。認識湘西,走進湘西,讓我感受到湘西的山美,水美,人美。
剛來到湘西時我便被這里的山水震撼了——原來我以前并不知道什么叫山清水秀。這里的山高高低低很有個性地獨立或綿延,這里的水在哪都能見著,繞山而行又不隨山而止。
第一天就見識到了這里村民的淳樸,在這里誰有困難便會有很多人來關心幫助。我們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村民的熱情。第一天就有董哨村支書留我們吃飯,后來就有大哨村支書像鄰居一般給予我們所需的東西,有次走訪時還有不相識的大姐請我們穿苗服。
來之前以為這里會很落后,來時才發現這里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樣。這里的路不是爛泥小道,而是寬寬的馬路,村里的路也多數是水泥鋪成的。經過了解才知道這里的村民一心想改變自己的現狀,政府也大力投資發展這里的經濟。讓人有“軍民魚水一家人”的感覺。經過了改革開放,經過了新農村建設,這里已經發展了很多,但是偏遠的地理位置讓這里不能像其他地方那樣發展迅速。這里人的生活水平仍然很低,基本還是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自己種糧吃,喝的水是山上引下的泉水,衣服自己做,連布都是自己織。這里的人一直在尋求生存的路,多數人選擇外出打工,但去年金融危機打工的人回來了很多。現在有很多人選擇種煙,這倒也成了他們的出路。這里山多平地少,能種稻的地極少,倒是種煙不僅不需要很大的地,而且收入也比稻谷多幾倍。但是種煙也不是人們生根立命的辦法,畢竟國家不鼓勵種煙。在我們調研的過程中了解到董哨村會計的想法,他認為補抽要發展還得靠農業,發展大棚蔬菜,開展養殖業,養豬、羊、牛等牲畜。來到這里我也發現這里要發展不能靠打工,打工賺不了多少錢。這里也沒有什么礦產資源,開展旅游也并不現實,發展農業才是正道。既然董哨村會計尋求到出路,其他干部應該也是有想法的,我想他們缺少的是技術上的指導和場地的限制。來這里時就發現這里有很多修路的人,本以為都是本地的工人,一問才知道這些修路的都是外地的。由于修這里的路不比修別處的路,這里山高路險多是盤旋的山路,需要很高的技術,而這里的人雖然打工的很多但有技術的卻很少。其實技術不是學歷決定的,為什么這里的工人就缺少技術,別處的工人就有這些技術呢?這個問題我一直想不太明白。如果能解決技術上的障礙,這里也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發展的,不用總是靠政府出資。據我所知,我們所到的地方只是補抽鄉最富的四個村,還有十幾個中等下等的村我們沒有去過。如果都靠政府的力量去改變他們的生活條件顯然是不現實的。
來到湘西過了二十幾天有意義的生活,真有點不舍……希望我們真的為湘西做了點什么。
2017年3月12日
二.主辦單位:
主辦單位:xx
協辦單位:xx
三.活動主題:
建設綠色家園,構建和諧社會
四.活動總結:
舉辦這次植樹節活動的意義在于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建設我們的綠色家園,構件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
3.12 植樹節總結。經我院領導同意,院團委積極與福州市園林局、福州市日報社等有關部門聯系,決定在3月12日這天舉辦一次面對社會的大型植樹活動。
20xx學校植樹節活動總結一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正是植樹、種樹的好時候,在校領導的組織下,我校開展了以“提倡綠色環保,美化校園環境”為主題的植樹節活動。春風洋溢,春意盎然,美好的季節里迎來了美麗的“植樹節”。3月12日,官前小學的師生們以“守護身邊的一抹綠”為主題,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護綠”行動,為小樹小草澆上一點水。
首先,為確保綠化工作和植樹節活動有效開展,陳校長親自布置了工作,并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班主任的模范帶頭作用。于3月11日中午,為校園的花草樹木澆水、護樹、給樹松土等、清理校內綠化帶中的枯草、雜草、雜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渣土亂石等。在這次活動中,每個成員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為這次活動作出了貢獻。
其次,強化宣傳了力度。通過黑板報、校園廣播等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強化宣傳,在師生中形成巨大的宣傳攻勢,為植樹節活動做好了充分的輿論準備。特別是讓學生人人參與主題手抄報的制作,將植樹造林的意識深深地根植于學生心中,使學生懂得了植樹造林等相關知識,極大地提高學生對植樹節的了解和植樹的熱情。同學們做好準備工作后,就熱火朝天地行動起來。他們手拿各種工具,來來回回一趟又一趟地為校園內的小樹小草澆水,為它們架起了一座甘露之橋?;顒雍螅瑓瓮瑢W們興致勃勃地說:“我每天都生活在校園里,但都沒有想過校園里小樹小草會不會因缺水而枯萎,今天的活動讓我懂得應該保護好環境,也應該注意觀察生活。
通過此次系列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生態意識和環保意識,也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廣大學生在參與護綠活動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增強了綠化意識、環保意識,提高了個人素質,達到了為班級、學校、社會增添綠色,凈化、美化環境的目的。植樹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是一兩天的工程,植樹節也只是一個象征,要想真正把植樹活動辦好,就應該培養學生護樹、愛樹的意識。此次植樹活動是學校開展美化校園,綠化環境的一個起點,今后我校將繼續把這種活動精神貫徹下去。
20xx學校植樹節活動總結二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給我們的家園增添一點綠色,為給學校發展作點貢獻,使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麗,結合我校環保教育內容,在本中隊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植物種植實踐體驗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全體學生的踴躍參與。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3月1日,在中隊活動時號召全體學生:人人參與植樹節護綠、養綠系列活動,為美化、凈化環境盡一份力。然后利用本周課余時間搜集樹木的知識,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在3月5日下午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召開小組會議。各小組分別圍繞“愛綠護綠”為主題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活動。有的小組以“保護樹木、人人有責”、“綠色的朋友”、“小樹,伴我成長”等主題開展了活動;有的小組組織隊員組成義務講解員,為大家講解環保植樹知識;有的小組則集思廣意,發出“植樹造林”倡議書。在本中隊濃濃的“愛綠護綠”活動氛圍中,全體少先隊員紛紛行動起來,人人爭做護綠小衛士,為美好的環境、祖國的綠化出一份力,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美麗。
利用6日、7日的周末時間,號召學生親手種下一顆種子,細心觀察植物生長過程并記錄下來。
結合我校校園綠化活動,從8日開始,本周進行了集體綠化活動,在同學和老師的共同勞動中,一顆顆小樹苗被種在了綠化帶里面,看著被同學們打扮得美麗的校園,大家都笑了。
3月18日下午,全班同學以小組為單位,認養校內綠化植物,開展揀垃圾、落葉、擦花壇、養護綠化等活動。
3月25日下午,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植物生長過程我知道活動,在活動中,同學們把種植的過程和大家交流,進一步加深了對植物的了解。
這次活動的主題是“綠色暢想”,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對植物的認識進一步加深,提高了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為學校和社會增添了綠色。現在,全體學生愛護綠化的風氛蔚然成風,人人爭做護綠小衛士,大家都愿意為學校的綠化出一份力。
20xx學校植樹節活動總結三
暖風習習,春日和煦,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植樹節。為響應國家植樹綠化的號召,使學生充分了解有關樹木的知識,了解植樹節的來歷及其遠大意義;進一步了解樹木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提高學生保護樹木花草的責任感;增強愛護樹木的能力,我校在3月10日——16日定為“綠化周”,杜澤鎮中心小學組織了“爭做綠城小衛士”植樹節相關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1、我校在3月8日就下發植樹節活動方案到各班,要求以班級為單位在11日開展“行動起來,爭做護綠小使者”為主題的班隊會。會上全體師生根據本校實際,都踴躍的提出了建議,再綜合了大家的意見后,制定本班級的活動方案。
2、在3月11日晨會還安排了我校的葉晨燕老師開展了以植樹節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葉老師給全體師生介紹了植樹節的由來,介紹了國外對植樹節所開展的相關活動,同學生真是受益匪淺。從而對植樹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后葉老師還號召大家人人參與植樹,為校園和家鄉添點綠。
3、在護綠周期間我校的紅領巾廣播室也利用大課間進行大力宣傳,呼吁我們的同學植樹造林,愛惜身邊的花草樹木,要求我們的同學回家也和爸爸媽媽互動,利用周末時間去野外植樹造林等等。
二、合理安排,主抓落實
1、以班級為單位在校內開展植樹護綠活動,要求各班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在去年植樹節的認領區域內為本班級認養的樹木親自施肥、除草、修理枝條,忙的不亦樂乎,就像是在照看自己的小寵物一樣無微不至、關愛有加。
2、各班還要在12號前,同學們親自出一期以植樹節為主題的黑板報,要求全班同學都學習樹木的正確種植方法和養護注意事項,更要了解樹木的生長特性等等。
3、我大隊部還組織一部分學生參加“大手拉小手”帶上樹苗到中心幼兒園植樹護綠,在老師和學生的幫助下帶領幼兒開展種樹活動,在幼兒園的四周種上了許許多多的樹苗,有茶花樹、琵琶樹、竹子、還有玫瑰花梔子花等等,還手把手的教幼兒澆水,施肥,恰逢此時,天降甘霖,有同學幽默地說:“老師您看,我們給小樹苗澆水,老天也給我們澆水了!”澆過水的花草仿佛更加鮮綠,為幼兒園里又增添了一道春天的風景。
一、認真制訂了學習計劃,突出了學習重點
根據學院黨委的具體部署,結合我系的實際,制定了詳細的讀書活動方案。方案對學習時間、內容、方式、要求進行了明確規定:學習時間是4月25日至6月17日,集中學習時間為每周星期二下午;主要學習《xxxx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基本要求》、《全國高等職業教育十二五發展規劃》、《xxxx省人才培養辦學水平評估體系》、《科學發展觀在xxxx的認識與實踐》、《綠色益陽》、《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等內容;采取理論學習與具體實踐相結合、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習有筆記、有心得。
二、堅持了學習制度,確保了學習效果
為了使本次活動正常有秩開展,首先我們組織全體黨員召開動員大會,闡明了本次學習的目的,宣布了相關的學習制度和考核措施,從而保證各項學習任務落到實處。
1、保障了充分的學習資料
根據學習需要,及時領取和發放了理論書籍以及輔導材料,及時收集整理相關報刊、網絡資料,推薦一些有價值的理論文章、社論、評論等,供成員參考。如《全國高等職業教育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學習,成員每人配備了一份;把《科學發展觀在xxxx的認識與實踐》、《綠色益陽》、《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系部的報紙等學習資料放到教員休息室方便同志學習。
2、做好了充分的學習準備
每次學習都根據學習計劃和學習情況,提出集中學習的建議方案,落實重點發言人,準備學習資料,嚴格考勤登記,做好會議記錄,并通報上次筆記檢查情況,對筆記差的責令限時補上。
三、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達到了預期目標
我擔任初中班歷史和小學五六年級地理老師。在教學及家訪的過程中發現:首先,學生普遍基礎比較差,很多東西我們自認為學生應該知道的實際上學生可能并不很了解,班里面也有比較突出的學生,但極其個別。大多數學生都是基礎非常一般,有的甚至很差。其次,在對待學習的態度方面也比較消極。在平時和同學的交流中發現,很多同學對讀書目標并不是很明確。當問及將來想做什么,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的時候,大多數同學都很茫然。有的學生表示,家里面經濟條件不好,考上了家里人也供不起。也許經濟條件落后是教育問題最致命的硬傷,當教育問題明顯受制于經濟的時候,學生學習的動力也便不是那么強烈了,也許對于一個能考上大學,但卻上不起的學生來說,這是一件比考不上本身還要痛苦的事情。
此外,當地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沒有一種積極的讀書受教育的影響氛圍,學生也便尋找不到一種標桿和旗幟,在這種氛圍中自己要求上進是需要相當的勇氣和毅力的。
在教學過程中,我在完成所計劃的課堂教學內容之外,更注重的是在心理和精神上鼓勵學生認清現實,并且心有理想,克服困難,能執著于信念,把讀書當成一種追求,能有一種以讀書人的身份走出去看看世界的理想,從而能更清醒地認識世界,認識家鄉,心懷理想,建設家鄉。用溫總理的話說便是: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二、調研方面。二十天里除了搞活動放假的兩天和7月25、26、27下雨三天之外,其他時間幾乎每天都出去調研,隊員的調研足跡遍布補抽鄉十多個村,包括鄉政府周邊的大哨村、補抽村、吉久村和董哨村,此外還有離鄉政府比較遠的大本村、排當村、米溝村、夯尚村、大龍村和大卡村等。調研對象分三部分,分別是貧困學生、農村青年和留守老人。
調研大部分都采用訪談的方式,因此比較詳細地了解到了補抽鄉經濟和教育等方面的發展狀況。
經濟條件:大哨村、補抽村和董哨村經濟條件相對比較好,因為當地人大多數都種煙,政府負責收購,因此風險比較小,只要有地、有勞動力,一年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而且由于鄰近鄉政府,因此這里的公路比較暢通,信息也比較通暢,一般的惠農政策也能及時的享受到。吉久村土地比較少,種植水稻或是煙草都比較少,因此當地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但是形勢也并不樂觀,有些人在外面掙錢還要讓家里人寄錢過去。有些人實在迫不得已,就去礦上做鉆工,但是去礦上非常危險,幾乎天天都會看到死人。好多人條件都很差,出行基本靠步行,有些人條件好一些買得起有摩托車,但那都是買的二手貨,新的買不起。吉久村經濟條件比起前面三個村是比較差的,但是吉久村公路也比較暢通,政府也幫助村民安裝了電視,對外界的信息接收也是比較方便的。大本村、排當村和夯尚村距離鄉政府相對比較遠,經濟條件更要落后一些,大本村、排當村和夯尚村甚至沒有完全通公路。這幾個村的土地也比較少,煙草種植的也不多,由于距離鄉政府較遠,有些惠農政策并沒有享受到。如我們在鄉政府調研時了解到政府出錢幫助當地村民修沼氣池,只要求村民出勞動力和少量的錢就可以修,但是在排當了解到的情況是政府要求村民出一千多塊錢,因此好多村民由于出不起便沒有修。還有關于房屋保險、作物保險,村民表示不知道這回事。在董哨調研時,村民表示平時和政府不怎么打交道,真正有事找政府的時候,政府也不怎么管事。這充分說明政府與村民關系比較疏遠,政府有些惠農政策在宣傳和普及上有待于提高。大本和排當要求政府幫忙盡快修通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