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合作營銷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成立迎檢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二、工作職責及分工
上述分組在領導小組的統籌安排下協同做好此次迎檢工作。
工作重點:一是全面查漏補缺,確保“一超六有”全面達標。二是做好核實核準,根據基礎信息表對幫扶手冊再次進行核實,確保系統登記、手冊記錄、實際情況“三個一致”。三是加強政策宣傳,充分利用走村入戶全面宣傳本村公共基礎設施和村內的積極變化,開展問卷訪談,提高政策知曉率。三是開展環境整治,協助指導貧困戶按照“六順六凈”要求,做好家庭環境衛生。
應急處置:接到交辦工作任務后,辦公室要在第一時間向主要負責人報告;隨后,第一時間將主要負責人要求傳達到相關責任人;各責任人按方案第一時間赴各自責任工作區域,嚴格按要求落實事情處置和信息反饋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全局上下要將迎檢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所有人力、精力,全力以赴做好各項準備,確保順利通過省檢。
【關鍵詞】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職業危害因素;防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340
1造成人員危害的不良因素
1.1工作人員自身因素:工作人員的自身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工作人員對操作常規、工作態度觀念不強;根據自己的習慣隨意改變工作程序;不能有效地利用防護用具來很好的保護自己;沒有形成很好的防護意識與行為習慣,都有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特別是下收組,負責全院各科室使用并可回收的物品,工作量大,手套經常破損。每天接觸這些物品,感染各種傳染病的機會很大,從而成為醫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1.2生物因素:臨床使用后受污染的醫療器具都攜帶著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許多物品帶有血液、體液和其他污物,使用單位往往未作初步處理,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在回收、清點、去污、消毒的過程中極易發生損傷及污水濺到眼、口、鼻、黏膜,器械損傷率較高,有的還帶一些針頭、刀片等銳利器械,有刺傷的可能,有發生乙型肝炎病毒((BV)、丙型肝炎病毒((CV)、以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險。
1.3理化性危害:高溫、潮濕、噪音、輻射、粉塵及纖維絮等物理因素是工作人員每天都必須接觸的。高溫環境操作,易發生中暑、燙傷;洗滌區的潮濕加上冬天的寒冷環境可使工作人員患不同程度的風濕類疾病;噪聲易引起中樞神經系統、聽覺器官的損害;折疊包裝敷料等產生的纖維絮、粉塵,長期吸入可損害呼吸系統功能;紫外線直接照射可導致皮膚、眼睛免疫系統的損傷。而對污染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物體表面的消毒,經常使用含氯消毒劑、洗滌劑等化學物質,對皮膚黏膜、眼睛及呼吸道都有刺激性,極易通過吸入、皮膚接觸而產生危害。
1.4生理性及社會性危害:下收下送、滅菌裝載搬運重物、長期站立操作等,容易造成肌肉、關節的損傷、下肢靜脈曲張、腰部損傷等。由于消毒供應中心是服務于臨床無直接創收,長期以來待遇不如臨床科室,而且工作繁瑣、復雜,勞動強度大,職業危害因素較多,自身價值得不到認同,易導致心態失衡。
2安全防護措施
2.1加強防護知識的學習:對回收污染物品一律以傳染性物品對待,防患于未然。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加強自身防護,避免血液傳播性疾病,給工作人員造成傷害,同時也避免了經工作人員造成院內感染。收集有關安全防護信息,每月組織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學習,每月理論考試1次,并做總結,加強自我防護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掌握防護方法和措施,減少不安全因素。科室配備足夠的防護用品,工作人員熟練掌握各種防護用品的使用方法。
2.2預防器械傷害: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在回收及處理前要穿戴好防護用品,工作中要謹慎、小心,動作要輕、慢,堅持戴手套,克服怕麻煩和僥幸心理,手套破了及時更換。取銳利器械時用血管鉗、鑷子進行操作。如果在清洗、包裝時被銳利器械刺傷時要馬上進行傷口處理,輕輕擠出傷口血液,用流動水徹底沖洗,再用3%碘伏消毒,必要時接種免疫球蛋白。濺到臉上、眼睛時,用洗眼器沖洗10分鐘。消毒供應中心全體人員都應接種乙肝疫苗,以提高機體免疫力。
2.3手工清洗時防護措施:正確戴帽子、口罩、面罩、護目鏡、雙層手套,穿防水衣、防水鞋。清洗時在水下操作,防止產生氣溶膠。戴、脫手套前、后正確洗手,安裝方便、適用的腳踏式水龍頭、使用一次性紙巾,取消重復使用的擦手巾,并配備足夠的快速手消毒液,堅持正確的洗手方法是預防感染最簡單、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但也是平時最容易忽視的環節。應加強工作人員手衛生相關知識培訓,正確掌握洗手方法和洗手時機。每個月對工作人員的手衛生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抽樣監測,糾正存在問題,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手衛生意識和洗手質量,確保洗手或衛生手消毒效果。
2.4化學因素的防護:超聲清洗時隨時蓋上蓋子。紫外線消毒必須是封閉空間,人不在的條件下進行,消毒后至少30分鐘后才能進入,應盡量安排在下班后人少時。消毒過程中如必須進室取物,應關上紫外線燈。
2.5物理因素的防護:高壓蒸汽滅菌器要由培訓合格的消毒員負責,使用過程中嚴格執行操作程序,壓力未降到0以前不能開門,開門時不要面對鍋門,應站在門后或門旁,以防鍋內涌出的熱汽燙傷,夏季最好不要手臂,避免皮膚直接接觸高溫物品,滅菌物品出鍋后必須冷卻30分鐘才能卸載物品。按規定定期維修,保證各個閥門、排汽管道的良好狀態。在高壓蒸汽滅菌鍋前安裝隔音板,可降低一部分噪聲,為了減少噪聲,操作集中在一段時間內進行,避免長時間的噪音對人員的損害。
2.6配備設備:配備洗滌裝置、高壓水槍、搬運車、運送車等儀器和設備,盡可能減少手工操作,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工作人員的運動性傷害。通過空調系統調節適宜的室內溫度、濕度。各種敷料盡量使用一次性醫用材料,減少制作過程所產生粉、纖維絮在空氣中的漂浮,保證工作環境的潔凈。
2.7正確使用消毒劑及洗滌劑:工作人員熟練掌握消毒劑、洗滌劑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項,在配制使用消毒劑、清洗劑時,應根據不同消毒劑或洗滌劑的特性,戴手套、口罩、護目鏡等防護用品,避免濺到眼睛、皮膚或吸入呼吸道致傷害。配備有蓋的消毒容器,使用時應注意加蓋,避免消毒劑散發于空氣中,長期吸入,引起呼吸道傷害。
2.8銳器傷的防護:針刺傷發生的原因與工作粗心、注意力分散、警覺性不夠、自我防護意識淡薄有關。教育工作人員提高自我防護意識,熟練掌握各種銳器的操作技術,減少不安全操作。使用耐刺容器收集銳利器械,清點、清洗時堅持習慣用持物鉗夾取,戴手套操作,使用容器盛裝器械傳遞,保持工作區光線良好,降低誤傷幾率。同時,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合理排班,注意勞逸結合,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通過經常培訓和抽查提問,使工作人員均熟練掌握銳器傷的應急處理措施,減少刺傷導致感染的機會。
工作人員加強業務方面學習提高業務素質,增強消毒供應中心護士的防護能力。嚴格遵守《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行業標準》,并列入年度考核內容,增強了規范化操作的自覺性。積累并總結經驗,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分管領導足夠重視,勤于監督,使消毒供應中心管理更規范。
參考文獻
[1]俞茹云,周俐.臨床護生職業危害行為認知情況調查及措施分析[J]. 江蘇醫藥. 2013(13)
首先,還是先讓我們分析一下給合作帶來阻礙的諸多因素,以便更好地解決合作中所遇到的問題。
阻礙之一:經營理念分歧
有句古話叫做“情人眼里出西施”。剛剛接觸的合作雙方大多為了合作有意無意的會回避一些理念上活觀點上的分歧,竭盡全力地去迎合對方,以期待合作的達成。這也恰似青年男女在熱戀中會不自覺地回避對方的性格上與自己不相匹配的錯誤。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雙方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都大相徑庭的時候,此時大勢已去,沒有辦法,只有分手。在商務合作過程中首要不可忽視的就是要了解合作伙伴合作的最終目的是否相同,能否在經營理念上取得一致。只有志同道合,相互認同對方的經營理念并能夠成為共同實踐摯友合作才能取得必要的前提。
阻礙之二:資源配置分歧
取得了合作歷年的共識之后,合作者之間能否合理分配和利用資源同樣時分重要。合作就意味著必須在資源上的最大整合。然而,有些在經營思想不夠成熟或者經營思想較為狹隘的合作者經常會在資源分配或利用上面斤斤計較,總是期望從合作者的口袋里多拿出幾分錢,自己所謂的盡量節省成本,從而獲取所謂的利潤最大化。但是,合作最最忌諱的就是“自私”。正像結合后的夫妻,相互提防,各自保留“私房錢”,試想,這樣的婚姻如何能夠持久?
阻礙之三:操作方案分歧
達成了共識,又能夠合理利用資源,按理說應該合作愉快了吧?這也未必。合作者能否對市場營銷的操作方案取得一直的看法也會直接影響合作的融洽性。這也正像夫妻之間對孩子的培養方向存在分歧一樣,如果處理不當,發生偏頗,孩子的未來就注定要毀掉的。同樣的道理,如果合作雙方對市場的操作方案相互都不能認同,市場自然不會做好。
阻礙之四:相互誠信危機
在商界,黃金有價,誠信無價!誠信是為商之本,合作之根!欺詐和短暫的小聰明是斷送合作乃至商業前途的最大禍源!例如,合作一方為了一己私利在產品質量方面、在貨款給復方面、在物流市場調控等等方面沒能按照既定協約嚴格恪守,就發生產品市場需求遞減、資金信譽度降低和惡性竄貨等不良市場現象的發生,這也預示著市場破敗的即將來臨,自然也是合作結束的開始。
阻礙之五:溝通障礙危機
溝通適合作愉快的劑。人類是具有獨立思維的特殊群體。隨著事物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不同人對事物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和相應的行為。同樣,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在合作過程中,處在不同角度、不同地位的合作者自然會對合作產生不同的觀點,屬正常現象。但是,如果合作雙方不能及時有效的采取合理的溝通渠道進行合作交流,那么更大的危機就會出現。因此,建立科學、直接、及時和暢通的溝通途徑是解除溝通障礙的有效措施。
阻礙之六:人力資源危機
有人就有一切。營銷中最寶貴的資源不過是人才資源。再好的項目、再好的經營理念、再可操作的營銷方案、再暢通的溝通,合作雙方任何一方如果沒有優秀的人才也將會使得先前的眾多優勢慢慢的化為烏有。在很多合作失敗的典型案例里,人才的匱乏、執行的不利是導致霸業難成的直接原因。因此,合作雙方能否取得合作的最終成功,人才更是關鍵。
好了,我們在分析過阻礙合作進一步深入的原因之后,我們還是從幾個方面來研究一下如何協作,即如何通過協銷解決合作的實際發展問題。
一、 協銷第一階段:合作市場調研
為了讓合作者更好的了解該行業、改產品的實際情況,增加合作的成功幾率和信心,一般需要供貨方協同經銷方對市場進行一下幾個方面的前期調研:
1、現有市場的概況:本環節主要從本行業的發展趨勢、銷售走勢、目標人群和市場分額等幾個方面進行科學準確調研和總結。;
2、現有市場主要競品分析 從不同消費人群、不同價格區間、不同的規格、不同營銷通路對競爭產品進行調研,為合作伙伴提供一個明了的競爭環境,以利參考;
3、影響市場消費決定購買的要素分析 從消費心理學和統計學的角度,搜集相當的樣本量進行綜合分析,了解影響消費者購買的因素的不同比重,從而指導我產品的上市賣點提煉;
4、現有市場主要分銷模式分析 將現有同類產品的銷售模式分類研究,找到能夠適合我產品的分銷渠道,同時尋求超越對手的新的模式;
5、現有市場主要終端表現要點分析
了解競品終端展示的不同特點,分析利弊,總結優劣,同時提出適合我產品的終端展示意見;
6、現有市場可利用資源的促銷與廣告宣傳媒介分析 根據我企業活我產品的現有優勢,從中提煉出消費者的購買興奮點,通過對媒體的效果分析,制定出相應的促銷方案
二、 協銷第二階段:合作基本營銷策略制定
通過第一階段的眾多項目的市場調研得到的一手數據,協作雙方坐下來耐心的對數據進行歸納和分析,通過分析得到的結論拿出目標市場的基本營銷策略。
1、 產品SWOT分析
通過對企業(合作雙方)、產品的優勢及劣勢,機會與威脅的詳細分析對比,初步提出目標市場營銷方案供合作雙方研究決定;
2、 產品市場目標及現實進程規劃
一旦初步營銷方案得以順利通過,接下來合作雙方必須對初步方案進行認真完善,達到可操的地步。同時,附加方案實施的規劃進程,以便有效落實。
三、 協銷第三階段:搭建合作伙伴營銷管理體系
搭建科學、合理的協銷營銷體系是保證整營銷方案順利實施的組織保障。在整個營銷管理體系當中一定要注意協調好合作雙方的權利范圍和地位關系。其中重要的決策層和執行層必須有供貨方的人員加入,但不展最主要職位,與黨代表的身份相似。目的是能夠有效參與整個營銷全過程,以便有效溝通,及時提出調整建議,督導落實。在搭建起營銷管理體系之后要注意一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 營銷體系權限的擬訂。以保證部門之間權力的清晰劃分;
2、 營銷體系職能部門負責人職責、權限設計。以保證部門內部的職責明確;
3、 營銷人員招聘及遴選。以保證執行層和基層隊伍的干練,確保很強執行力;
四、 協銷第四階段:合作隊伍的“協訓”
協助合作伙伴對企業的新老員工進行全方位的培訓是解決合作思想和營銷理念高度統一的重要途徑,必須高度重視。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認真細致,一般包括一下幾方面工作:崗位人員遴選、企業文化培訓、企業戰略培訓、企業制度培訓、激勵政策培訓、產品知識培訓、營銷方案培訓、營銷理念打造、營銷人員自我重新調整等。經過系統周到的培訓的合作伙伴的營銷隊伍會在思想上、行動上都能與協作方保持較高的同步性,對合作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五、 協銷第五階段:營銷隊伍的管理
與合作伙伴一起針對企業和市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合作伙伴的營銷人員管理制度。如營銷人員的基本行為規范、營銷人員的獎懲制度、營銷人員的績效考核等等,并協助合作伙伴對各種規章制度的落實進行監督和掌控。
六、 協銷第六階段:協銷實操階段
實操階段協作方必須排出企劃、執行等相關得力人選親臨市場一線,與市場主體操作方協同作戰,針對市場不斷變化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戰術性方案,以保證戰略的完美成功。實操階段的工作很多,但只要把握好工作的條理性,一般都會順利開展。實操階段一般包括:指導經銷商進行有效媒體投放、協助選擇有效媒體、協助制定動銷方案、協助尋找產品導入期的特征與制定對策、協助尋找產品成長期的特征與對策、協助對競爭產品進行分析及對策、協助定期進行階段性市場分析與調整、協助進行軟終端建設、協助進行硬終端建設、協助調整隊伍及人員、協助進行區域績效考核等等。
七、協銷的第七階段:協銷的檢討階段
這是整個行業的問題,很多企業受到過傷害,當然這也并不完全是智業公司的錯,也有需求不對稱的問題,但無論什么原因,作為從業人員更多還是要從自身找原因。
在營銷咨詢領域從業10年有余,諸多的探索與實踐,尤其是與企業合作八年之后,筆者更加堅信營銷咨詢公司要朝著“與企業共同成長”這條路走。
營銷咨詢公司走上這條路需要培養三個方面的能力:
1.方案的可操作性
目前,企業反應問題最多的就是策劃公司只提供方案,對于執行的推動關心過少,導致很多企業拿到方案卻大多數沒有執行。事實上,我們都清楚“槍炮一響,預案作廢”這一說法,在市場上也同樣是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因此,這種服務模式最終會被企業淘汰。而這種只提供方案的服務模式最大的問題還在于導向不同,這種方式讓營銷咨詢公司的作業導向是方案通過,至于能否執行只要能解釋過去即可。
而與企業共同成長,要求營銷咨詢公司不但要提供方案,還要推動和配合企業的執行,這就要求方案作業企業必須考慮到其可行性。
2.與客戶目標一致,把客戶的生意當成自己的生意
為什么很多營銷咨詢公司跟客戶捆綁銷量,這也是客戶需求使然,筆者也曾經用過這種方式,但是事實證明這種方式存在很多問題,之后逐漸放棄這種服務。但是,筆者始終堅持以銷量為導向為企業做方案,所以我們倡導招招見銷量的策劃。
多數企業找策劃公司的需求是提升業績,如果不以這個導向作業,結果可想而知。很多智業公司都有自己的出版物,筆者今年也準備出版自己的理論體系,但是在選題策劃時與出版方出現了一個比較大的分歧,筆者提出一個10萬冊的目標,這在經管類似乎不可能,但是我們以這個目標為導向來策劃選題,來確定書名,來提煉這本書的購買理由,甚至設計該書的推廣資源,完全可以實現這個目標,至少也能接近這個目標。否則,依據內容而策劃的方式,可能銷售結果很慘。
筆者之所以能與企業緊密合作8年,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所有的作業要與企業一致,把客戶的生意當成自己的生意。
3.推著客戶走,而不是被牽著走
關鍵詞:生產商 中間商 網絡營銷
網絡營銷渠道泛指在網絡配合不完全使用條件下和完全使用條件下,為了讓商品或服務體現其現有價值,實現商品或服務的生產、供銷和需求功能的新型營銷渠道。筆者為了更好的研究網絡營銷渠道,讓其更好的體現價值,同時研究了網絡渠道中生產商與中間商的沖突與合作。
生產商與中間商沖突的博弈模型分析
本文的假定渠道對象是在約束條件下,自身偏好為最大化的理性對象,且不參照假定渠道對象的主觀特點,闡述理性對象在與假定競爭對手競爭中,如何規避風險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此分析能充分體現出渠道成員間的各種表現。
(一)構建庫諾特模型
假設1,商品A由指定中間商和生產商構成網絡間接影響渠道;假設2,雙方(生產商和中間商)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進行商業決策,在供需不明確條件下,雙方的最終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假設3,由于商品A的市場現狀是不完全競爭,因此商品A的市場供需不明確。即假定商品A的供需函數為線性函數Q=A-B*P,市場供求的不穩定性有B的變化來充當,假定B為隨機且連續的變量(0,∞),其函數分布假定為F。P為商品A的最終定價,且由兩組構成:中間商的提價為r,生產商的原始價格為w,即p=w+r;假設4,商品A的生產與銷售成本都是不變的,因此可假設為0。依照四種假設條件,中間商與生產商的利益函數分別表示為:
(1)
(2)
(二)庫諾特博弈模型分析
1.渠道雙方都掌握詳細需求函數。此假設是最為理想的假設,雙方信息交換越全面,雙方對商品需求的預想就更接近真實的商品需求。當雙方完成全面性信息交換時,雙方對商品需求的預想就等同于真實的商品需求。此時生產商則依據不一樣的B值來獲取W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據生產商利益收益函數術式(1),其利益最大化的一階假設為:
基于以上假設得到反函數為:
(3)
同樣根據以上公式。中間商最大化利益的一階假設為:
其反函數為: (4)
此博弈模型就代表著當兩個條件同時達成時,所求解的兩個反函數可得到納什均衡(Nashequilibrium):
(5)
將(5)公式代入到中間商與生產商利益函數中即公式(1)與公式(2),求得公式(6):
(6)
基于公式(6)可得到中間商與生產商最大利益平衡值(預期利益)公式(7):
(7)
2.渠道雙方不清楚詳細需求函數。在實際渠道關系中,雙方在實際需求中通常是不了解對方需求的具體函數,只是單一的了解雙方需求函數的模糊分布,這是由于渠道雙方根本不交換商品需求引發的結果。因此要考慮需求的不穩定性,雙方都應遵循預期最大化利益來進行商品的決策。首先,就生產商來說,預期利益為:
(8)
最大化利益的一階假設為:
基于以上公式可求得反應函數為:
(9)
而對于中間商而言,預期利益為:
(10)
同樣根據以上公式,中間商最大化利益的一階假設為:
而中間商的反應函數為:
(11)
此處定義β=E[b]=bdF,也就說明博弈模型代表著當兩個條件同時達成時,所求解的兩個反函數可得到納什均衡 :
(12)
將公式(12),代入到公式(8)、公式(10),可得到中間商與生產商最大化預期利益:
(13)
3.生產商掌握需求函數但中間商不掌握需求函數。在這種條件下,筆者假設只有生產商掌握商品的真實需求信息,也就是生產商掌握了需求函數中的b值,而作為中間商,它僅僅掌握函數中b的分布,雙方依舊共同決策,在這種條件下網絡渠道依然是存在的。在渠道成員關系中,渠道成員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一方肯定依賴另一方,因此就導致受依賴方獲取了很大的優勢,受依賴方使用渠道權力等方法可以獲取另一方的信息。因此,就這種條件下構建的博弈模型即為貝葉斯納什均衡(Bayesian Nashequilibrium),此時的生產商會依據細化的b值去求得w,其最大化利益假設為:
(14)
可求得反應函數為: (15)
由于中間商只了解生產商是掌握了需求函數中的b值來確定w,中間商就把w視作為b的函數,用來確定自身的最大化利益決策,也就是E[π2]=r[a-b(w(b)+r)]dF,其一階假設為:
(16)
將公式(15)代入到公式(16),可求得:
(17)
將公式(16)、(17)代入到上文公式,可求得中間商預期利益:
(18)
將公式(16)(17)代入到上文公式,可求得生產商利益:
(19)
對公式(19)取預期值,可求得生產商均衡利益值為:
(20)
(三)分析三種模型
在分析利益平均值之前,首先要了解dF和之間的關系,因為是明確的凸函數,遵循Jensen不等式,可得出dF>,所以dF->0。由此使用雙方比較后的數值,可得出雙方共同決策條件下數值變化,如表1所示。
(四)博弈模型分析結果
根據表1可知,商品需求信息與利潤均值正相關,即信息越充分精確,利潤均值也就越大。所以雙方想獲取更多的利潤,就必須交換完整的產品需求信息。但是做出商品決策時還應考慮渠道其他成員的博弈行為,因為獨享準確的商品需求信息可以帶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其他成員可能會阻礙準確信息的獲取。如果確定需求產品可以給雙方帶來更多的利益平均值,那么雙方信息交流便會越頻繁,雙方所得到的需求信息也就越精準,最終將會促使雙方利益平均值的共同增長。
構建生產商與中間商Pareto協同方案
把雙方關系假設為合作關系,雙方在共同營銷中有一個Pareto協同方案,包括(ao,to,qo)的Pareto有效方案,也就是指不會存在額外的(a,t,q),該方案雙方的利益都比(ao,to,qo)要多;也可以理解為,如果(ao,to,qo)為Pareto的有效方案,那么方案中存在(a,t,q),就可以假定πm(a,t,q)≥πm(ao,to,qo),且πr(a,t,q)≥πr(ao,to,qo),那么(a,t,q)=(ao,to,qo)。這是由于πm和πr均是凸曲面,因此Pareto的有效協同方案由點組成,且雙方利潤面都相切,用公式表達如下:
(注:υ>0,πm和πr是πm和πr的梯度)
根據以上公式可以得出結論:Pareto有效協同方案可以理解為:,這里的,
基于上述結論,筆者認為獨立的局限營銷投資水平和獨立的全面營銷投資水平都影響著Pareto有效協同方案,其中t∈[0,1],并不是獨立存在的。這是由于雙方利益曲面的變量t,讓兩個垂直交叉的利益曲面勢必引發一個相切位置的移動,并在立體空間(a,t,q)上產生一條垂直線條。而當一個方案(ao,to,qo)被定義為Pareto有效協同方案時,以上結論就表明在雙方協同營銷方案中,當雙方利益最大化時,一定是Pareto有效協同方案。當雙方都接受Pareto協同方案,進行合作時,如何確定t值,讓雙方在共同利益中劃分自身應得的收益,筆者用模型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
(一)分析Pareto協同方案
假定雙方都愿意把營銷投資水平轉移到Pareto協同方案中去,并且通過談判的方式來分配由協同所產生的利益時,雙方的功效函數就由Δπm、Δπr來決定,其滿足條件如下所示:
也就是說,當雙方都愿意把營銷投資水平轉移到Pareto協同方案時,前面假定的三個條件就成立,因此可以遵循第四個條件,即max(Δπm(t)*,Δπr(t))來衡量變量t的值。讓∏=(Δπm(t)*,Δπr(t)),而由于max(Δπm(t)*,Δπr(t))的變量t是一元函數,為了得出最大值,讓其對t求到值變為0:
最后求得:
(二)Pareto協同方案分析結果
對于雙方來說,只有接受最優化的Pareto協同方案,雙方才能達成合作,并且能容納對方,共享協同所產生的利益,因此從Pareto協同方案分析中,筆者可以得出,只有在雙方協商達成雙方滿意,并且能接受的程度后,網絡渠道的全部利益才可以發揮到極致,實現雙方利益的最大化。
合理化的相關建議
加強信息合作,讓參與網絡渠道的雙方,實現信息共享,對于市場上需求的商品信息,雙方可以共享有利于雙方的市場信息,實現雙方利益最大化。加強決策合作,參與網絡渠道的雙方,讓商討后決策,更有組織的統一控管和規劃,來避免雙方由于決策分歧而引發的沖突。加強財務合作,參與網絡渠道的雙方,應改變固有支付的格式化條款,從而促使合作透明化,來避免雙方因財務糾紛而引發不必要的沖突。加強運作合作,讓參與網絡渠道的雙方,分享雙方的人力和物力,以此增進雙方的溝通與了解,而對于中間商和生產商而言,可實行商品共享,這樣既可以減少流通的成本,又有利于促進雙方的了解和溝通,最終促使雙方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系。
參考文獻:
1.鐘曉君,鐘曉雄.我國農產品網絡營銷發展的制約因素和對策探討[J].廣東農業科學,2009(3)
2.汪銀芳,胡有年.中小企業開展網絡營銷的問題及對策[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