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產品改善方案

產品改善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產品改善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產品改善方案

產品改善方案范文第1篇

Infosys是一家總部位于印度班加羅爾的IT企業,它通過提供業務咨詢、技術、工程和外包服務來幫助客戶“建設未來型企業”。針對中國制造業亟需運營效能的需求,推出了一套名為demand-deliver(從需求到交付)的解決方案,它無縫集成了需求和訂單管理以及生產調度、物流和配送。目前在中國這種制造業大國,很多供應鏈的架構都需要重新設計和整合,將舊的業務流程轉換成為demand-deliver方式,即打造一個閉環的解決方案。這個需求將非常巨大,同時對提升中國的制造業將非常有幫助。

demand-deliver包括如下八個部分:銷售營運的規劃、需求形成、戰略性的尋源、生產運營的規劃、制造部分、倉庫管理、物流以及分銷服務。方案基于ORACLE SOA的平臺,涉及了Oracle公司的多個產品和適用于多個領域的解決方案,比如ORACLEEBS,Demantra,Agil,ORACLE的運輸解決方案(OTM),項目管理、高級供應鏈等等。客戶既可以實施整套的解決方案,也可以只實施其中的一部分。該產品最大的好處就是通過對生產倉庫管理和生產計劃管理的集成,提高了庫存的可預見性,充分提高了庫存周轉率,從而最大程度地為企業降低成本;而且通過對市場需求的模擬估算和預測,該產品可以提前對生產環節的能力進行評估,了解生產能力的限制和剩余能力,從而有效提高生產環節的利用效率,降低企業成本,全面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比如,某世界領先的發動機廠商實施了這套解決方案,顯著改善了運營效率,特別是將庫存周期縮短了58%。考慮到來自該公司的后勤和制造等部門的最終系統用戶超過600名,Infosys顧問建議的方案是通過優化與后勤供應和制造相關的業務流程,降低成本,改善生產效率,進而改善投資回報率。在實施過程中Infosys提供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從項目的分析、設計、實施到售后服務,全程參與,幫助該客戶在相關業務環節的人工利用率、倉儲空間和利用率、設備利用率、庫存的準確性等方面都實現大幅改善,最終我們在客戶預期的時間內成功交付這個復雜的項目。某家世界領先的電子元器件廠商也實施了這套解決方案,使該公司運營方面的性能得到了顯著提高。令客戶管理層尤為滿意的是,通過實施這套方案,公司大大提高了對于銷售預測的準確性,企業可以預先了解后端交付環節的產能限制,從而可以盡早通過改造擴建的方式,提高后端產能進而提高企業的整體交付能力。

此外,針對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向世界,開始兼并和收購一些國外企業。并購后企業往往會遇到人力資源系統整合的問題,

特別是很多海外公司本身也有人力資源系統,而且每個地區可能各不相同,維護成本很高,管理數據不統一,對此Infosys提供了一個基于PEOPLESOFT平臺的、整體的HR的解決方案。集成了核心HR、薪酬和福利等業務流程到一個平臺,減少了公司的運營成本。這套解決方案也是由Infosys和Oralce聯袂推出的基于分銷行業的人力資源解決方案。它最大的特點是集成性和統一性,確保了所有業務單元的人力資源管理流程的統一性。

這套HR解決方案在國外也有成功的應用,某美國大型連鎖零售企業在國內和海外進行了很多企業并購,因此公司內部具有大量的不同的HR系統,不僅增大了維護成本,而且在數據統計口徑、業務流程方面給管理者提出了大量挑戰。管理層聘請了Infosys的顧問來整合HR的流程,并提供一個統一的HR平臺。在項目過程中,Infosys協助客戶整合了公司內部所有的核心人力資源、薪酬、福利,并在一個統一的平臺上實現了所有的功能。整合后HR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而且減少了IT維護費用,降低了企業的成本,并且薪酬的精確度達到了99.5%。統一的HR系統平臺可以更好的支持該企業的未來業務發展。

產品改善方案范文第2篇

工作重心:展開摸底行動,了解掌握整個公司的基本狀況:包括人事人員情況,技術力量、能力與水平;營運狀態;經營方向與思路;發展策略,企業文化。

新的工作場所、新的上司、新的員工和新的這些新環境對任何人來說不可不是一個挑戰。快速適應是一種能力也是作為經理人的一種要求,了解自己直接領導的員工,清楚他們的能力、優點和缺點,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才能快速地適應新環境,才能以積極的心態,充滿自信地面對挑戰,才能有效展開溝通,制定工作方案,改進策略。

識人,用人是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識人是為了用人,用人重在賞人,懂得欣賞人才的優點,運用人的長處,發揮認得長處,挖掘人的潛能。只有對人才充分了解,才能有效有法地使用人才。只有詳細了解公司人力資源,智力資源,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經營管理策略;才能實施卓有成效的管理監控措施,如此,才能確保公司日常運作有序高效,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1.熟悉環境,人事人員摸底行動

1.1查看人事檔案,了解公司中高層人員的知識和經驗基本情況。

1.2走訪各部門,觀察各部門工作現狀;從人員的工作情況、生產現場、辦公場所來體味各部門的管理水平;現場狀況、人員的工作紀律、工作效率,最能折射出該部門領導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1.3召開座談會:一對一的單獨會談。會談內容主要是會談對象的工作經歷與經驗,個人的能力擅長,對公司現狀,對公司文化和運作的意見,是否有建設性的想法;對其部門的現狀是否能看到不足,是否有好的改善措施與設想,對自己部門工作是否有長遠規劃。 1.4非正式接觸:利用工作之外的時間,非正式接觸交流,考察各部門領導的溝通能力,和其他潛在能力,增進個人情感交流,有利于取得工作上的支持與配合。

通過上面四種方式了解各部門領導的個人能力,個性特征,從而掌握公司人力資源,智力資源的總體構成,考究是否與現在經營運作需求相適應,能否滿足公司現在及未來的經營發展需要,以便以后向總經理提出人力資源策略性意見,便于以后工作開展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處理日常事物務中有區別地采取相應的溝通方式。

2.了解公司營運和生產運作流程與程序、流程與程序。

2.1查看公司運作程序文件和ISO體系文件:了解公司的體系建立的情況,運作程序規范程度;文件的規范與完善與否,透露出公司的管理水平,反映公司運作是否有序,一個雜亂無章的公司是肯等沒有完備的有條理的程序文件的。程序文件是公司日常運作,事物處理的法律依據。擁有比較規范完整的程序文件并如是執行,是企業走向規范發展的第一步,是公司可持續經營的基石。

2.2實地調查程序文件,ISO體系文件執行情況,實際運作與文件是否相符,是否存在說的和做得風馬牛不相及。不相符的程度,或切實執行的程度。為以后的工作開展提供策略依據。

3.了解公司的發展歷史,技術積累與技術力量情況:

3.1主要了解現在的研發團隊的人力資源情況,工作經驗情況,產品研發發展歷史。 3.2查看工程工藝文件的編制情況。工藝指導性文件的規范程度,可操作性,實用性。過程控制文件的規范齊備程度、實施的有效性、可執行性。

4.了解公司產品的客戶和銷售市場分布,把握公司經營走向。主要通過與總經理和銷售人員的交流,查看接受的訂單情況來獲悉。為以后公司制定市場策略,經營方向,戰略布局提供策略意見。

第二周計劃

工作重心:進入生產現場細心觀察,調查了解生產過程控制與產品質量控制狀況。把握需要改善提高的薄弱環節。尋找與外企、同行一流企業的差距,與規范化管理,精益(生產)管理的差距。

1.身臨問題發生的現場,考究生產運作中發生的問題。 2.車間生產狀況摸底:

2.1查看以往的生產報表記錄,了解日產量、生產力、人均產出率、合格率、生產能力,年度月度產出等生產情況;

2.2生產車間觀察:現場勞動紀律,員工工作效率,半制品,物料臨時性存放搬運的措施與方式,車間布局的合理性和便捷性與否,了解現場6S管理與看板管理,文化墻的建設情況。

2.3細心觀察員工的操作,調查員工的質量意思。甚至可以“放蒼蠅(”不良品放流水線),觀察員工的反映便知一二。

2.4過程控制的了解:員工作業是如何進行指導的,有無標準化作業,過程工藝有無標準,過程控制有無標準,過程有無可靠性控制方法和手段。關鍵崗位管理如何,關鍵工序控制怎樣。

2.5生產異常現場處理的了解。時候有異常快速處理機制,有快速處理團隊。 2.6生產設備配備情況,配備的數量與精度,設備維護保養執行得如何,有無有效的點檢制度并執行,有無TPM的培訓,操作的安全性,有無規范的操作規程并執行到為。工裝夾具配備如何,工裝是否有質量保證能力,離精益生產的防錯功能工裝有多大差距。

3.產品質量管理摸底

3.1查看以往和現在的質量報表,了解質量問題集中出現的情況和車間生產的質量表現,查看報廢率,不良率,一次合格率水平。

3.2實驗室裝備情況了解:安規測試、常規測試、工況測試、特性測試、環保檢測等需要的設備配備如何

3.3產品與零部件的質量控制情況:零件檢測控制方法和手段,產品出廠前主要經過了那些檢測,實施了那些檢測和控制手段。

3.4計量器具與檢測設備的管理情況:檢測工具與設備管理制度,有無定期校驗與鑒定管理,能否保證檢測數據的可靠性。

3.5有無致力改善和提高生產過程質量輸出的穩定性和一致性。有無有效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稽核制度并執行落實。產品的首檢,巡檢、終檢有無實質性起到作用。

4.物流供應系統管理摸底

4.1了解訂單執行整個過程,尋找定單執行的過程障礙。

4.2了解生產計劃的制定與執行情況,了解生產計劃與進度的吻合程度。計劃和進度變更的頻度及根由。

4.3了解采購管理:目前采購的前置期,現有采購政策與方式;采購的應急能力;供應商的分布,供應商供應能力與水平;供應商配合合作程度;采購作業的有效性和及時性。 4.4了解倉儲管理:目前庫存政策,倉儲數據的可靠性,物料查找的便利性;倉儲與車間生產的供貨方式,配合力度;呆滯物料處理措施;

生產過程的穩定性,質量產出的穩定性和一致性,主要依靠行之有效的工程工藝技術,執行到位的環環相扣的監控程序作保證。同時涉及到源頭的輸入控制,源頭控制主要分兩塊:其一是公司內部產品生產源頭,就是產品的研發,產品是否有可靠的質量設計,產品結構與功能除了能滿足客戶要求外,能否適用現有的生產設備工藝能力,能否滿足生產上質和量穩定輸出要求。這需要通過有效的試制驗證。許多民營企業常出現的毛病就是試產驗證只是走過程,沒有實質性起到生產質量穩定性的預防保證作用,甚至有的產品剛研制出來,便要匆匆投產,應急訂單。這其中可能有諸多因素,我想不可排除之一的因素是開發的速度,沒有展開開發的同步工程技術管理。其二,是原材料供應的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的管控。常見一些采購與IQC老抱怨供應商這也不是那也不如意,仿佛天底下就沒好的供應商。我們應當反思的是:當初供應商選擇與評估的是否做到位,還是公司的供應商政策與策略有問題,這才解決這個源頭控制的根本。

因此,我認為建立“靠制度管人,靠程序辦事”的運行機制,是公司規范運作的基礎。

第三周計劃:

工作重心:制定改進方案書,爭取公司主要領導層的達成共識;未能達成共識的制定培訓方案。

1.通過對公司情況的了解,編制改進方案書:

2.改進方案書呈報總經理:與總經理溝通,在改進方案與措施上取得一致意見的制定實施計劃。實施改進需要的支持與保證需求。考慮可能面臨的障礙。

3.與個部門領導探討改進措施:通過單獨的一對一的方式,征詢直接下屬對其部門及公司改進意見。沒有建設性意見,鼓勵其思考,并確定再次會談的時間。對有個人觀點的,并與改善方案書相同或異曲同工的,進步探討可能遭遇的障礙與阻力。

4.制定培訓大綱與教材,制定培訓計劃:培訓大綱主要是針對現狀培訓大綱主要是精益生產和精益管理的教材和涉及改善方案中的內容一些教材。

第四周計劃:

工作重心:確定改善方案與管理目標。

1.組織召開首次正式工作會議:通過單獨溝通工作的鋪墊,組織召開與直轄各部門的領導會議,邀請總經理參與,會議主要宣導本人的管理風格,管理思想,工作思路。進行工作方法上的工作溝通。會議要求各部門會后提交自己的工作思路,管理思想,改善建意與措施。

2.收集各部部門(中高管理層)改善意見書:讓管理層的認識到這是公司的要求,非我這新來者個人要求,避免改善方案形成孤立的局面,有利于消除一定程度上障礙與阻力。 3.公布改進方案:在中高層管理人員的意見書收集完后,召開管理擴大會議(含一線管理人員,文員等),以公司的

第五周計劃:

工作重心:實施培訓,達成管理共識,思想共識。

1.培訓前思想動員會議:培訓的目的與完成培訓基本要求。 2.選定培訓方式:根據公司生產任務情況,選擇培訓方式

2.1分部門輪換式培訓:不利于各部們的培訓交流與溝通,但有利于處理各部門日常事物,保持生產正常運作。適用于生產忙季。

2.2集中封閉式:有利于部門管理者之間交流與溝通,便于形成管理共識,統一管理思想。適用于生產淡季。

3.跟蹤和收集培訓心得:要求參與培訓人員必須提交學習心得,與實踐方案。

第六周計劃:

工作重心:組織變革小組,制定變革方案并展開管理變革,

1. 融入日常管理,坦誠胸懷,與直接下屬建立信任,管理平穩過渡。

2. 觀察調研,選定合適人才,組織成立變革小組:變革小組成員要求選用,富有工作激情,改善意思強烈的人員,并有方案涉及的部門之負責人。

3. 制定變革小組行動方案與進度甘特圖,并落實實施。 第七周計劃:

工作重心:推動變革小組的工作,展開具體措施,并跟進結果,檢討并修正推進行動。 1. 跟進變革的措施,解決生產運作中的障礙,確保生產運作順暢有序。 2. 每天進行變革小組工作小結。

3. 建立生產質量問題日清制度:對生產中的常見問題和每日主要問題進行當日處理,制定改善措施并落實跟進。

第八周計劃:

工作重心:制定并實施基礎人員精益思想培訓,推動全員改善行動,建立全員提議案制度。

1. 組織制定一線員工精益生產培訓計劃:

2. 建立和推動全員提議案制度:根據議案執行后的成效設立獎勵等級。刺激和激發全員改善的動力。

產品改善方案范文第3篇

關鍵詞:塑料;充型;模擬

中圖分類號:03+3 文獻標識碼:A

1 產品模型簡介

產品長寬高約為303×189×58mm,大部分壁厚較為均勻,基本壁厚為2.6mm。但局部區域較厚,達6.0mm以上,可能會發生嚴重縮水問題;局部大面積區域較薄,僅0.9mm左右,可能會發生嚴重的滯流問題。

2 模型分析

對此薄殼類產品,可使用Moldflow有限元分析網格中的Fusion(雙層面網格)或Midplane(中性層網格)進行分析,分析結果一致。本分析采用Midplane網格

2.1 方案一

2.1.1 澆注系統設計

方案一模具為三板模,一模一腔,采用外熱式熱流道系統,兩點進澆(澆口直徑為3.0mm)(如圖1)。

2.1.2 冷卻系統設計

方案一共設計十條水路,其中定模側六條,動模側四條,藍色管道為?10mm的直通水路,黃色管道為?16mm的擋板水路(如圖2)。

2.1.3 方案一分析結果

(1)冷卻水溫變化。由圖中可知,水溫升高較小(進出口水溫差在兩度以內),冷卻水路的長度設計是可以達到冷卻要求的。成型時不要為了省事而將水路串聯起來,否則會導致水路過長水溫持續升高而降低冷卻效果。

(2)充填時間變化

充填時間約為2.2秒,充填流動不太平衡。紅色區域為最后充填區域。紅色的薄肋發生嚴重的滯流現象,導致產品的短射。原因是此處肋太薄(僅0.9mm左右),而澆口又距離此肋太近,塑膠流動到該處時受到極大阻力而停滯不前并迅速凝固了。

(3)熔接痕位置及氣穴分布

圖5的紅線表示熔接痕位置,其中圈示的熔接痕較為明顯,但對此產品來說可能并不重要。圖6的粉紅色小圈表示可能的氣穴位置,注意設置相關機構排除,特別是標示的位置。

2.2 方案2

2.2.1 澆注系統及冷卻系統設計

以一點熱流道進澆,澆口位于模具中心線上,距離模具中心30mm(如圖7所示)。冷系統設計如圖8所示。

共有十一條水路。局部冷卻水路基于模具結構及熱流道相應作了調整。其中在發生嚴重縮水的較厚區域附近(定模側)增加了?10mm的擋板水路(相接的直通管為?8mm) ,如左上圖。 而將發生嚴重滯流的薄肋下的動模水路移開。

2.2.2 充填時間變化

充填時間約為2.1秒,充填流動有較明顯的改善。圈示處的薄肋仍發生輕微滯流現象,但因為澆口遠離該區域,使該區域可以成為接近最后充填的區域,塑膠停滯時間較短,所以在最后充填階段加大壓力便可以充滿了。

2.2.3 熔接痕位置及氣穴分布

圈示的熔接痕較為明顯,相對于原始方案來說已減少了中間一條最明顯的熔接痕。標示處的氣穴仍需注意設置相關機構排除。

3結論

從分析結果中得知:

①方案一中型腔表面度分布不太均勻,冷卻效果不太理想。方案二中局部較厚區域附近雖增加了擋板水路,但基于模具結構的限制,對該區域冷卻效果的改善十分有限,仍得不到有效保壓而發生嚴重縮水凹陷。對該產品來說,縮水凹陷可能并不是很重要,但這些厚區域需要較長的冷卻時間而使整個成型周期難以縮短。

②使用350t的成型機可以滿足該產品的成型要求。

③方案一有一條薄肋發生嚴重滯流現象,導致產品短射。原因是此肋太薄(僅0.9mm左右),而澆口又距離此肋太近,塑膠流動到該處時受到極大阻力而停滯不前,滯流時間太長,溫度急劇下降而迅速凝固,可能會發生短射。方案二中充填流動有較明顯的改善,薄肋雖仍發生輕微滯流現象,但因為澆口遠離該區域,使該區域可以成為接近最后充填的區域,塑膠停滯的時間較短,在最后充填階段加大一點壓力便可以充滿。但成型窗口仍較窄,控制不好仍可能會短射,故解決此問題的根本辦法是盡可能加厚此薄肋。

④方案一的局部區域太厚,周圍區域先行凝固而切斷了保壓回路,致使其得不到有效保壓而發生嚴重縮水凹陷。方案二中翹曲變形量不大,收縮不均因素仍為主要因素。

⑤相對方案一,方案二可少用一個熱流道,可減少生產成本,而產品品質也可達到客要求。因此,采用方案2較合理。

產品改善方案范文第4篇

根據IMS Re search的研究報告,全球能源分立式元件與模塊市場由2006年的125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36億美元,增長了9.3%。功率半導體元件和模塊市場在未來5年的年平均增長率預期為8%~9%。隨著油價上漲與環境保護需求增長相結合的影響,能源效率已成為所有半導體公司最關心的主要問題。為了在各種不同應用中實現更高效率或更優越的能源管理產品與技術,如馬達控制、電源、運算設備、消費類電子、照明設備及汽車,功率半導體成為改善燃料效率與降低排放的關鍵,也構成了半導體產業的新挑戰。

便攜式設備與壁電源應用的產品中有基本的能源限制。便攜式的能源損耗在要求更高的效率與功能時已造成兩倍的損失,然而由數據存儲器、伺服器等所消耗的能源也大約占美國能源消耗的1.5%,ADI公司研發副總裁兼技術總監Samuel Fuller表示:“更高的能效只有通過更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來實現。”

人們只專注于能效,而不是功率,在過去這會導致大量的能源浪費。但現在人們開始注意架構上的改變(如多核處理)及材料的改善(如高k材料),從而可以節省更多的能源。Fuller表示:“很多能源的損失要追溯到來源,如果我們可以降低這些損失,便可以節省更多的能源。”

Intersil運算電源管理應用工程資深經理Bogdan Duduman也持相同的看法。他相信未來的產品將不斷地對更低的成本及增加效率提出挑戰。他指出,對更多的電源或更高效率的電源總是有可實現的技術,但都還沒有達到滿足成本要求的地步。

除了在電源管理方面宏觀的觀察,微觀到元件部分,對制造者也提出了挑戰。例如,新世代的移動電話使能源有效率的應用成為必要,為電源管理硬件設計師制造了新的難題。移動裝置集合了多重功能,其多種電話配備多重模式以及多模操作促進了對多模功率放大器的需求。Skyworks公司線性產品生產總經理Beth Logan表示,利用單一裝置實現多種模式的方案到現在仍不存在。目前的方案是借用多重功率放大器,但其效率極低。

RFMD公司策略行銷經理Kevin walsh提出,電池技術也需要改變。他主張電池轉換到更高的容量是不理想的,因為這會降低工作電壓,制造商必須調整功率放大器使之工作在較低的電壓,這對實現高效率的電源管理不是一件好事。

電源管理集成

對所有這些挑戰,半導體公司正努力開發解決方案,而集成電源管理功能到芯片中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Allegro Microsystems公司IC事業部策略行銷總監Steven Lutz說:“我們看到集成電源管理功能到IC中是一種趨勢。在過去,低成本的電源管理IC已被大量使用,但隨著提高能效的考慮,更高效能的電源管理IC現在已有更多應用,例如馬達控制。”

RFMD公司的walsh說:“人們也了解到在系統中有功率放大器的好處,而不只是單純增加了成本。一些公司也正在研究集成在IC上的其他架構,例如降壓轉換器、降壓升壓狀態。”

skyworks公司也熱衷于集成,以降低在轉換時的能源損失。Logan表示:“現在許多測量的應用將不同供應商的零部件組合起來,這樣效率低且成本高。Skyworks在整個設計上有完整的概念,且可以集成分立元件的功能,以獲得系統級的設計。與其他產品相比較,還能實現電路板面積上的大幅縮小。”例如,skyworks在它的測試測量方案中將電源管理功能集成到前端模塊中。該方案將省電功能插入前端模塊,可以協助在睡眠模式下進一步節省能源。睡眠模式電路的作用是協助前端在待機時使電流盡可能低于1μA。“這些分立元件的實際壽命大大延長,它們之間的協作只在需要時才會發生。”

系統級集成

系統級集成是另外一種可以改善電源效率的方法。RFMD公司與半導體方案供應商、參考設計工程師等的合作非常密切,而不是給他們一些固定的選擇,該公司要持續不斷的提供策劃,提供一個更動態的方案來設計產品。

RFMD公司的Walsh解釋說:“當我們開始一個新計劃時,不僅僅是考慮特定功率放大器的問題,而是整個系統級電源管理的問題。我們評估問題,諸如前端的損失、頻率帶寬的要求等,嘗試找出前端或應用將會怎樣,從而對系統有一個更完整的認識。”

RFMD企業公關總監Ben Thomas說:“我們樂于看到更高級系統集成的趨勢,而不是從不同的廠商購買分立元件再將它們組合在一個平臺上,我們集成所有的零件、模塊、前端,這時關于功率放大器與前端的知識對完整的系統級方案將會有幫助。”

CREE電源部門的Paul Kirestead指出,為了實現系統級的電源管理,傳統硅半導體工藝將受到先進且集成的模擬與數字設備的挑戰。分立式電源必須采用更多的外來設備、制造工藝與材料來改善內部的電源密度與熱特性。

能實現取代嗎?

除了考慮電源如何能更有效的使用之外,包括半導體公司、研究機構與大學等在內的組織也在持續地尋找電源管理更優越的取代品或下一步要實現的目標。然而一個概念從實驗室/研發(原型)階段到商業實現通常要花約10年~15年的時間。ADI公司的Fuller說:“考慮到我們目前的狀況,如果要去改革開關、轉換和調控,現有的CMOS晶體的替代品必須已經實現才行,但事實上它還不存在,因此還存在一個潛在的差異。”

這是很嚴峻的挑戰,且在電源管理和芯片設計中需要更多的創新。“必須了解什么是高效電源管理的關鍵因素?如何得到改善?我相信參與這一設計的每個人都有所貢獻。”

Fuller還表示,一些制造商正在考慮3D結構的CMOS工藝。堆疊CMOS器件是一種選擇,在高濃度端或許可以實現額外的電容。同時有些制造商也在考慮如更慢的處理器這類措施,實際上卻是徒勞無功的。

減少損耗:應用

最直接地開發更好的電源管理芯片的方法是降低芯片的消耗。半導體公司已開始嘗試滿足持續低電流、低功率操作的需求。

LED背光

照明造成大部分能源的消耗,各家公司也在尋找傳統低效率電燈的替代品,而LED的興起使之成為候選者之一。同時,由于尺寸與能效的優勢,在顯示器產業中由CCFL轉向LED背光也是一個趨勢。

CREE公司的目標是提供更便宜、亮度更高且更高效率的方案。背光,特別是筆記本電腦和TV的LCD是其最主要的應用,其次是工 業及車用。由于LED節省能源的好處,也將為其帶來更多家庭消費類產品的應用。

CREE業務開發總監Mark McClear:“目前的應用大部分已經商業化,但我們期望更多的在家庭中應用。”像許多其他技術一樣,LED技術發展到成熟階段還要花一段時間,不只是技術本身,也包括價格。“顧客購買產品不只會考慮技術上的先進性,更重要的是經濟意義即性價比的考慮。”

McClear預測從傳統照明方案轉換到新的照明方案將會花上幾年時間,而系統級的改變則是必須的。“人們使用燈泡已經有很多年了,這些新產品將LED、驅動器、光學、熱管理集成到一個產品中。即使LED提供了一種更高能效的選擇,仍需要時間讓人們熟悉和接受它。”

筆記本電腦的節能

從CCFL轉換到LED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怎樣使LED工作在最佳狀態。Allegro公司的方案致力于解決這一問題。其產品可供筆記本電腦背光使用(A8500、A8503),為系統提供多重點流感應的功能,允許在電流通道中有更佳的顯示效果與高精度,它也是一種升壓轉換器,能將電池的輸入轉換到更高電壓以驅動LED。同時不斷監測電流狀況以使所需的電流與匹配相符而不至于讓很多電能漏流到電流感應IC中。

這類產品采用一個線性電流感應單元來有效地控制LED。Allegro事業部總監(行政管理)Vijay Mangtani的疑問是:“根據定義,每個線性電流感應單元都有些電力損耗,所以問題是,如何將電力損耗降至最小,并且不能以犧牲準確度為代價?”要通過提高輸出電壓到剛好能夠維持LED在可完全控制的狀態,一個穩定的電流監控可有效滿足這一功能。

Intersil公司提供給筆記本電腦的解決方案要能滿足核心調節器的效率要求。根據Intersil筆記本電腦電源產品資深應用經理Matt Harris介紹,在筆記本電腦的應用中,對核心調節器的要求是根據一個快速(即刻)的反映來快速轉換。其RQ調節器是一個頻率調節器,特性位置由負載單獨控制,當負載改變時導致非常快的類似線性的回應,與傳統的調節器比較,其脈沖調節位置是由時鐘信號來控制的。

伺服器

在伺服器市場中,電源管理的發展藍圖是不同的。Intersil公司的Duduman相信,伺服器部分主要由不斷改變的電腦規格來驅動。“這是典型的,沒有太多的空間讓我們去改變。實際上我們可以為改善提出一些建議,但大部分仍取決于那些有較大功耗的部分來采取措施。我們要打破這些限制并不容易。對于我們所在的產業,只能通過大集團例如結合OEM來發動一項大行動。”他相信,到最后,制造商必須提出解決方案,不僅是可行(更高效率)的,還要更具成本效益。“對此,我們的方案將是利用一些原有技術提供給臺式電腦和伺服器。”

Allegro公司專項技術的特定目標是在伺服器上實現更優越的電源管理,A11egro實施的一項獨特技術能感應磁場,而不是通過霍爾效應感應器的使用來直接測量電流。“這種作法讓我們在這個架構上有效地降低了電力損耗,如果每一個伺服器有6W的熱損耗,而在一個資訊中心有10個伺服器,基本上可以節省60W來冷卻能源。”Allegro的Mangtani做出上述闡述。該公司預期,測量一個系統里有多少電流是由個別部分流出的也是一種趨勢。以這些特別的霍爾效應電流感應IC,例如ACS7112和ACS7154,該公司在這個潛在市場中已處于有利位置。

更先進的制造工藝

除改善產品本身之外,制造工藝及材料也是可以提高效率的領域。ADI公司的作法是不斷采用更先進的制造工藝。該公司的eXtra快速互補雙極型晶體管(XFCB)工藝允許軌對軌的電路模式,在功率放大器上實現最低的能源損耗。該公司相信其XFCB與CMOs工藝技術將在電源管理類領域中占據重要地位并向模擬設備應用擴展。

Skyworks公司擁有的技術如GaAs、HBT、SiGe、BiCMOS、PHEMT等,都是為了制造更高效率的產品。skyworks資深產品行銷經理Wes Boyd說:“這些技術讓我們開發出低插入損耗、高效率的產品。我們專有的HBT技術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結合雙極型晶體管與雙極型場效應管(BiFET)制造工藝用于基于GaAs工藝的產品。當我們能夠將兩者結合在一種工藝上,就可以在同一顆芯片上實現低睡眠電流和電源關斷模式,從而實現低成本、節省空間且高效的設備。”

另一方面,RFMD公司正在改進生產材料。RFMD公關總監BenThomas相信,GaN材料的開發能夠顯著增加芯片的效率,從冷卻和能源損耗的角度出發對產品提出進一步的改善。該公司還表示,市場對GaN材料的需求是很大的,因為有廣泛的市場需求。“無論怎樣,在RF的領域,不管是高功率、高線性等,都會有GaN的應用。雖然它還在初期階段,但我們也在推進大規模商業化的進程。通過GaN的應用,有線電視混合放大器能實現更高的線性、更低的扭曲以及非常好的電流損耗。”

CREE公司的Paul Kire stead說,其電源產品小組應用碳化硅(SiC)材料來生產分立的電源元件和芯片供電源模塊應用。這些元件比硅材料有更低的損耗系數,而且有助于在相關的元件中將損耗降至最小,同時減少冷卻系統所需的能源。

CREE公司生產sic接面屏障肖特基二極管來取代在電源功率因數校正(PFC)電路中傳統的硅二極管,在反向器電路里的飛輪二極管用作太陽能的反向器與各種其他馬達控制和功率轉換電路。這些二極管具有零逆轉恢復損耗,可以改善電路整體效率在1%~2%之間,等同于在電源應用中10%~30%的損耗改善。由于崩潰電場強度、熱傳導性以及SiC內部能階改善的優點,該公司預測它是一種潛在的可取代硅在高效能開關中應用的材料。隨著Sic成本的不斷下降及產品應用的不斷擴大,Sic將有望滲透到傳統硅分立元件市場。

也有公司在研究將MEMS用于電源產品。“MEMS能實現極低損耗、高功率的放大器,在開關時可協助降低損耗。在第一階段我們可看到MEMS作為開關的替代品,而進一步的應用如取代其他的分立元件還要在數年之后才能實現。我們目前把重點放在IP的開發上,且在這一主題上做進一步的研發。預期第一個MEMS產品大概在2010年問世。”RFMD的銷售經理GarethEdwards解釋說。

降低能源損耗

除此之外,有些公司也在為更好地利用內部能源而努力。例如飛兆半導體在公司內實施一系列綠色演練,目的在于為員工樹立一個“典范”。這些演練包括各種加速馬達的安裝、設備關機指南、再生能源的使用等。飛兆公司全球銷售部門總監Claudia Innes表示,在2004年~2007年,這些措施幫助公司減少能源損耗比例約為43%。

CREE公司也采用類似的作法。該公司在美國Durham辦公室的主要區域以LED照明方案取代傳統照明,其目的是為降低能源損耗。

產品改善方案范文第5篇

Abstract: To analyze the layout of woven bag production workshop, SLP (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method and eM-plant simulation platform are adopted to improve logistics circuit and equipment utilization. For all operation units in worksho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istics and non-logistics is analyz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mprehensive relationship, a position correlation diagram is drawn to depict the close degree of operation units. Then, two sets of facilities planning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working area and actual constrains. The two sets of facilities planning are analyzed by importing them into eM-plant simulation platform. Considering the balance of all process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lanning is evaluated b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Associated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productivity and equipment utilization are improved.

關鍵詞:塑編廠;物流;車間布置設計;SLP;仿真

Key words: plastic weaving factory;logistics;workshop layout design;SLP;simulation

關鍵詞:塑編廠;物流;車間布置設計;SLP;仿真;

中圖分類號:TS19;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7-0245-05

0 引言

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新態勢下,塑編行業穩定發展,國內對各種塑編產品的需求不斷攀升。很多塑編企業都在進行擴建或規劃新的生產基地,針對塑編產品需求的激增,合理的車間設施規劃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有積極的影響和效益[1]。據測算,車間布局不合理會浪費約20%~50%的生產成本,而有效的物流運輸至少可以降低30%左右的生產成本 [2-3]。因此,合理的車間設施規劃對生產系統極為重要。

目前某塑編車間布局主要參考人工經驗或借鑒同類型的企業進行布置,由于受個人的經驗和偏好影響因素較大,缺乏科學的方法和系統的分析,導致生產出現嚴重的物流運輸問題。因此,本課題針對該編織袋制造車間進行設施規劃,對同類型企業改善車間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同時也對塑編行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1 系統布置(SLP)方法概述

系統布置方法(SLP)由美國理查德提出,是一套條理性強、系統化的車間布局方法。它不僅適用于各種機械制造車間的設計,而且還被應用于醫院、銀行等服務業。SLP方法是將P-產品、Q-數量、R-路線、S-輔助部門、T-時間作為切入點,分析各作業單位間物流關系,并結合各作業區占地面積及實際約束條件設計方案,然后根據改善目標及評價標準,選擇合適的設計方案。其設計流程[4]如圖1所示。

2 SLP方法的應用

2.1 產品工藝過程圖

某塑編廠主要生產農用塑編袋、食品塑編袋和物流編織袋等。其編織袋工藝流程主要包括原材料拉絲、圓織、彩印膜印刷以及編織袋后續加工,如復膜、柔版、套膜和平車。企業根據產品的制造工以及銷售廠家的要求,設計具體產品的相關工藝路線。該公司產品品種較多,下面以兩種產品為例說明其基本加工流程,其中:A表示某豬飼料編織袋;B表示某魚飼料編織袋。兩種塑編產品的加工物流路線,如圖2所示。圖2工藝流程圖中數字對應的作業區分別為:1-原材料庫、2-吹膜區、3-彩印車間、4-干法復合區、5-柔版印刷區、6-復膜區、7-普印區、8-折邊區、9-彩裁區、10-切縫一體區、11-電車區、12-熱熔加工區、13-自動套膜區、14-人工套膜區、15-平車區、16-質檢區、17-打包區、18-儲存區和19-辦公區。圖中倒三角表示儲存工序;圓圈表示加工工序;正方形表示檢驗工序[5]。

2.2 車間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

對塑編企業而言,由于產品品種繁多,頻繁更換物流線路,導致生產現場雜亂,既不利于生產制造,也易造成安全隱患。故改善車間布局既能提高生產效率,也對企業未來穩定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根據多次現場勘察并記錄車間生產狀況,發現該塑編廠物流管理存在如下問題:①車間生產柔性較低,不同類型的編織袋在同一設備上加工;②車間生產缺乏合理計劃,導致相關設備未得到充分利用,如干法復合機與自動套膜機,有效工作時間較短;③前后工序生產能力不均衡,導致車間現場堆放大量半成品;④現有廠房內的物料擺放缺乏統一規劃;⑤廠區作業環境不良,不僅影響生產效率,也對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和改善生產工藝積極性產生不利影響。

因此,車間設施規劃方案設計時,要重點關注物流線路通暢與前后工序平衡等問題,同時也要考慮物流搬運系統等影響因素。

2.3 作業單元間物流與非物流分析

根據產品的工藝路線和統計的生產數據,確定作業單元間的物流強度。各等級的物流強度承擔的物流比例分別為:A(超高物流強度)-40%;E(特高物流強度)-30%;I(較大物流強度)-20%;O(一般物流強度)-10%;U(可忽略物流強度)-0%。按上述物流量統計比例,對各作業單元的物流強度進行劃分,如表1所示。根據表1中各作業單位的物流強度,將其物流相關性在物流相關圖中一一對應,如圖3所示。其中A、E級別的作業區,應在布置方案時重點考慮其在車間的位置。

在分析各作業單元間的非物流關系時,根據塑編袋的工藝特點,評定其密切程度的理由如生產服務、人員聯系和安全等[7]。通過上述影響因素,結合塑編廠的具體情況進行統計,得到非物流因素相互圖,如圖4所示。

2.4 作業單位綜合關系分析

根據塑編袋的生產工藝特點,其物流因素較非物流影響較大,擬定該車間物流因素與非物流因素對最終方案的影響權重m:n為2:1[6]。取A=4,E=3,I=2,O=1,U=0[6],綜合量化作業單元間的關系,并匯總各作業單位的綜合得分,如表2所示。

2.5 作業單位位置相關圖

按照各作業單元的綜合得分,并結合作業單元承擔的物流量的比例,A-40%,E-30%,I-20%,O-10%;U-0%[6],繪制相互關系圖,如圖5所示。其中作業單元間的線段數越多,表示其相互位置應該越接近,反之亦然[12]。

2.6 方案設計與評價

通過與相關設計人員的溝通,根據設備面積、人員活動范圍和寬放率等因素,確定其主要作業區的占地面積,如表3所示。根據上述分析與求解,結合車間實際限制因素,綜合考慮各作業區的相對位置。鑒于該廠區的入口與各車間的出口的相對位置及塑編廠的設計原則,設計該廠區的物流流動,以U型為主,直線型為輔,如圖6和圖7所示。

評價車間設施規劃存在多種標準,一般分為定性與定量兩種[11]。本文先以作業單位間的物流強度作為物流定量評價目標,分析車間物流搬成本的變化;然后將設計方案導入eM-plant仿真軟件中,分析方案中前后工序的平衡性。其中評價新方案的物流強度,以產品物流量與各作業區間的距離,用EXCEL實現矩陣乘法,得到新舊方案的物流強度對比表,如表4所示。其物流強度核算公式為[7]:

由表4計算結果可知,原方案的搬運距離矩陣和為1684m,方案1、2分別比原來的搬運距離矩陣和縮短了21.3%和35.0%。物流強度也大大減小,既提高了車間內物流搬運效率,又節約了物流成本。但是,根據原車間布局的搬遷難易程度,方案2比方案1的搬遷成本高,實施的可行性較差。另外,方案1、2與原方案相比,都將原廠區內10m寬的閑置車間過道搭上防雨板,即為人工套膜區所在位置,可以最大化利用空間資源。

3 eM-Plant驗證分析

eM-plant由Tecnomatix公司開發的一款應用于生產、物流和工程的仿真軟件,內嵌SimTalk語言,能夠快速,簡便地創建仿真模型,廣泛用于汽車裝配線,供應鏈管理和化工領域等[9]。該仿真平臺可以有效地反應模塊間的物流信息,對企業節約成本提高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將設計方案1、2分別導入eM-plant仿真軟件,對其進行分析,其仿真模型圖如圖8所示。由于產品工藝路線繁雜,故采用程序控制產品的流向,下面以A產品為例說明,如何控制多產品在某設備的調度情況。設計方案的覆膜機組的仿真模擬圖如圖9所示,其中E61、E62表示兩臺覆膜機,E61表示一臺虛擬機,E6既能保證兩臺覆膜機統一調度,也可以從后臺觀察實時加工的情況。其SimTalk 程序如下:

is

do

if @.name ="A"and E61.empty and E62.empty then

E6.cont.move (E61);

elseif E61.occupied and E62.empty then

E6.cont. move (E62);

end;

end;

布置方案的修正與評價:

由于單個編織袋加工時間較短,仿真模擬以千條為單位進行仿真分析。分析仿真結果發現,設備的使用率達到66.61%左右,不存在堵塞狀況,如圖10所示。故規劃方案合理可行。但是,車間布局仍有不足,如作業區4、5的設備使用率相差較大,極不平衡,自動套膜機的最高等待率達到50%。仿真結果表明,評價方案的好壞不能僅僅依賴物流成本。針對平衡性較差的作業區4、5,解決方法為:將兩個作業區合并為一個。而自動套膜機的等待率較高,主要原因為生產計劃安排不當,設備頻繁切換,調機時間較長。擬解決措施為,合理安排生產計劃,降低設備故障率。修正方案后,再進行一次模擬分析,整個車間的生產率提高,如圖11所示。如圖中綠色曲線表示主要設備工作率,達到80%左右,相關設備間的平衡性較好。

上述方法均為定量評價方案的可行性,而定性評價方法則以方案的適用性,物料搬運效率,安全管理等因素,制成調查問卷的形式,讓該企業員工打分。綜合評定,方案1更利于實際生產。

4 結論

本文通過SLP方法和eM-Plant仿真平臺為某塑編車間布局進行規劃研究。分析了作業單位間的物流與非物流關系以及作業單位間的綜合相互關系,設計了兩套車間布局方案,采用物流成本與加權因素法評價方案,綜合考量設計方案,優化了車間的設施布局。將其原車間月產能450萬條提升700萬條,實現車間物流更通暢,縮短了企業制造產品的生產周期。

參考文獻:

[1]黃蘇鳳.基于 SLP 磷化工企業設施布局規劃研究[D].南京大學,2016.

[2]卓雪艷,諸葛琰,陶順育.制造業物流包裝與設施布局優化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6(1):265-268.

[3]Braglia M, Zanoni S, Zavanella L. Layout design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Strategies and quantitative indic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03, 41(5): 995-1016.

[4]石鑫.基于 SLP 的生產設施規劃[J].機械設計與研究,2014 (01):68-71.

[5]周爾民,王貴用,朱進.基于SLP法和Em-plant仿真的臺鉆廠設施布置規劃[J].現代制造工程,2016(04):89-97.

[6]史毅飛.基于改進SLP法的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研究[J].物流技術,2014,33(4):189-191.

[7]楊育,曾強,金淑芳.設施規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298.

[8]戴巖.MD公司蕪湖工廠內部設施布局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66.

[9]潘春榮,伍乃騏,黃學佳.基于eM-Plant的參數化虛擬組合設備[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2(8):1831-1840.

[10]朱華炳,王龍,涂學明,等.基于ECRS原則與工序重組的電機裝配線產線平衡改善[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3(1):224-2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峰县| 乳源| 田阳县| 德庆县| 孝昌县| 普陀区| 浙江省| 临澧县| 洮南市| 天台县| 油尖旺区| 固始县| 铜鼓县| 剑川县| 黄冈市| 黎平县| 芮城县| 宁阳县| 师宗县| 浑源县| 华容县| 通江县| 山西省| 醴陵市| 永胜县| 新源县| 铁岭市| 南康市| 张家界市| 景宁| 锦州市| 沐川县| 新安县| 黎川县| 雅安市| 新津县| 互助| 原平市| 乌什县| 肥乡县| 阜平县|